2024~2025学年度下期高2025届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第Ⅰ卷共16个小题,每个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答案的代号涂黑。“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域限制的一类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游民”在不同区域间流动,同时进行“地理套利”(基于区域差异,提高生活性价比)。2023年,盛行佛教的泰国是西欧“数字游民”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据此完成1~2题。1.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大量“数字游民”涌入泰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A.争夺就业机会B.挤占教育资源C.加剧能源紧张D.冲击传统文化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具有完备的仓储配送、报关,信息管理等多种港口服务功能的货物集散中心。它通过运输通道与港口紧密相连,为内陆地区与港口间货物的高效、低成本运输提供重要支撑。为扩大福建沿海港口的腹地范围,对关联性较强的地区进行无水港选址适宜性评价。下图示意福建省沿海港口群腹地无水港运输通道。据此完成3~5题。3.区域性无水港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A.城市等级相同B.物流发展水平C.距离港口远近D.城市发展历史4.武汉的选址适宜性指数最高,但其货物较少通过福建港口群中转的主要原因是()A.距离福建港口群较远B.福建沿海港口吞吐量小C.通过水运从上海转运D.武汉物流的空运比例高5.福建沿海港口群与内陆无水港的优化联动可以()A.地区性无水港第三产业迅速提升B.提升福建省沿海港口群的竞争力C.加快福建港口城市产业转型升级D.改善无水港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1春季植被的发芽、展叶、返青等物候特征受温度、光照和水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季受一定低温冷激能够降低植被春季返青时对热量的需求,加速植被展叶、返青。据此完成11~13题。11.我国东北地区经历更温和湿润的冬季过后,常出现春季物候期延迟的现象,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春季积雪期长大量反射太阳辐射土温偏低B.春季积雪融化释放大量热量导致积温不足C.冬季低温冷激不足导致春季热量需求增加D冬季降雪多保温强导致植物养分过度消耗12.春季短日照使欧洲山毛榉幼树的发芽、展叶对气温变化敏感度降低,这种生长策略有利于()A.减少低温危害B.充分利用光照C.增加碳汇总量D.适应缺水环境13.全球气候变暖表现出冬季增温幅度明显大于夏季的现象,该现象使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春季物候提前的主要原因是()A.冷激减少B.土温升高C.降水增多D.融雪提早广州市从化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某大学地理课题小组在某年10月15日—11月16日,对从化区山谷风进行了观测研究,发现当大尺度风小于1.5m/s时,山谷风明显。图示意从化区某观测点山谷风风频平均日变化。据此完成14~16题。14.谷风转为山风的时间出现在()A.9—10时B.15—16时C.18—19时D.7—8时15.该课题小组设置的观测点最可能位于()A.B.C.D.16.推测图示偏南风频比偏北风频大的主要原因是()A.北坡日照时间较长B.白天阳坡与山谷温差大C.南坡受夏季风影响小D.夜晚山谷降温速度快3.第Ⅱ卷综合题(共52分)第Ⅱ卷共3个小题,共52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铜矿储量丰富,其中艾娜克铜矿是世界第二大未开发铜矿,该矿易采易选,冶炼铜需要大量的水。下图为阿富汗及其周边区域图。材料二:2007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和江西铜业组成联合体,以30亿美元赢得艾娜克铜矿勘探和开发100%的经营权,并在阿富汗发展铜矿产业。原定2014年建成投产,后因阿富汗国内的政治动荡,该铜矿的开采也被迫延后。2022年4月,阿富汗新政府矿产部宣布:中国企业可以继续经营艾娜克铜矿。(1)从生产成本角度,评价中国企业在阿富汗投资开采艾娜克铜矿的条件。(8分)(2)分析艾娜克铜矿开采冶炼可能会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3)从资源供需角度,分析中国企业投资阿富汗铜矿开发的战略意义。(6分)4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我国东北平原某地地势起伏较大,黑土广布,局部地区春季融雪造成的水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该地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均温约7℃,夜间均温约-3℃。某科研机构在该地进行融雪侵蚀实验,模拟相同融雪径流量为3.7L/min条件下,土壤解冻深度分别为1cm、2cm、3cm的三次融雪实验侵蚀率(一定的径流量条件下,单位时间土壤的侵蚀量,下图)。近年来,该地采取横坡垄作(沿等高线起垄耕作)、留茬耕作和秸杆覆盖等措施,以减轻融雪对黑土的侵蚀。(1)据图归纳不同解冻深度土壤开始大量侵蚀的先后顺序,并简述其原因。(6分)(2)与夏季雨水侵蚀相比,简析该地局部地区春季融雪侵蚀更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3)简述横坡垄作和留茬耕作对减轻黑土侵蚀的作用。(4分)5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南美大陆南端的巴塔哥尼亚冰原地处巴塔哥尼亚高原西侧的安第斯山脉中。山地主体由花岗岩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了“崖壁垂直,尖峭挺立”的塔状尖峰地貌景观。菲茨罗伊峰常年“云雾”笼罩,号称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峰”。下左图为“巴塔哥尼亚冰原和菲茨罗伊峰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菲茨罗伊峰景观和岩石节理结构示意图”。(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巴塔哥尼亚冰原塔状尖峰的形成过程(6分)。(2)简析菲茨罗伊峰难以攀登的缘由。(6分)(3)巴塔哥尼亚高原南部地区以荒漠为主,一般而言,荒漠地区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而该地区却以外流河为主,试分析其原因。(6分)6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入学考试地理
2025-02-19
·
6页
·
5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