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开年摸底联考生物答案A

2025-02-20 · 8页 · 226.4 K

百A2025高三开年摸底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1.D【解析】K、Ca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腺苷分子彻底水解能获得腺嘌呤和核糖两种不同的产物,B错误;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含有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C错误;山药多糖抗氧化活性显著,可减少自由基对蛋白质、磷脂分子的攻击,D正确。2.B【解析】贝氏布拉藻是真核生物,有包括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UCYN-A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两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A正确;硝化质体是某种固氮蓝细菌(UCYN-A)内共生的结果,UCYN-A只是一种固氮蓝细菌,并不具备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过程,所以不能将NH3转化成HNO3,B错误;硝化质体能进行固氮作用,为贝氏布拉藻提供氮源,贝氏布拉藻可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无需提供碳源,C正确;与线粒体类似,硝化质体是某种固氮蓝细菌内共生的结果,推测在藻类的细胞周期中,硝化质体也会分裂,并传递给子细胞,D正确。3.D【解析】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但不能直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因为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鉴定DNA时,将丝状物溶于2mol/L的NaCl溶液后加入二苯胺试剂,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呈现蓝色,B错误;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染色后无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试验,而是存在自身前后对照,D正确。4.B【解析】F2中味苦∶不苦=271∶209≈9∶7,为9∶3∶3∶1的变式,可知丝瓜味苦性状至少受到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正确;因为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故P1(♀)和P2(♂)进行间行杂交时,不需要进行人工去雄,但需要套袋处理,B错误;P1(♀)和P2(♂)杂交获得F1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假设控制味苦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和B/b表示,则F1基因型为AaBb,F2中不苦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7A_bb、3/7aaB_和1/7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为1/7AAbb、1/7aaBB和1/7aabb,即占3/7,D正确。5.A【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组蛋白乙酰化使染色体结构松散,有利于基因的表达,故组蛋白乙酰化可能发生在细胞分化过程中,A正确;过程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转录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T-A、C-G、G-C;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有A-U、U-A、G-C、C-G,B错误;组蛋白乙酰化使染色体结构松散,有利于基因的表达,开年摸底联考生物学答案第1页(共8页)百A组蛋白去乙酰化使染色体结构紧致,不利于基因的表达,这两个过程都没有改变DNA序列,C错误;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图中X酶为RNA聚合酶,具有催化解旋的功能,能识别、结合基因的特定部位并催化氢键断裂,D错误。6.C【解析】图①有同源染色体,可能处于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Ⅰ时期,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有丝分裂的前、中期,若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则可发生等位基因分离,A正确;图②时期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数为2,故为减数分裂Ⅱ后期,对应图③中b及之后的时期,细胞中含有2N条染色体,B正确;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减数分裂Ⅱ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C错误;图③中的a之前会发生染色体复制,b所处时期会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D正确。7.B【解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不同物种的原因是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竹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大熊猫以竹子为食很可能是肠道内含有能消化纤维素的微生物,B正确;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大熊猫和小熊猫属于不同物种,不是一个种群,C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错误。8.D【解析】肌细胞无氧呼吸生成乳酸,该过程发生在细胞中,而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A错误;比赛时,由于大量出汗,钠离子流失较多,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是固醇类激素,其受体在细胞膜内,与膜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B错误;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C错误;剧烈运动时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增多,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机体更加快速排出CO2,人体呼吸频率提高,D正确。9.C【解析】组成mRNA的尿苷不由tRNA转运,tRNA携带和转运的是氨基酸,A错误;经修饰的外源mRNA属于大分子物质,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胞吞,B错误;在翻译过程中,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参与构成核糖体)均参与发挥作用,C正确;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mRNA中的核苷酸碱基修饰不属于表观遗传,D错误。10.C【解析】乙烯在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组别1未使用乙烯利处理,其叶片细胞内也含有乙烯,A错误;表中数据无法得出提升黄瓜雌、雄花比例的最适乙烯利浓度的准确值,只能得出大概范围,只能说明和另外3种浓度下相比,乙烯利浓度为100mg·L-1时,黄瓜雌、雄花比开年摸底联考生物学答案第2页(共8页)百A例相对较高,B错误;由表格数据可知,乙烯利浓度过大可能会使叶面积变小,叶面积变小使植株光合作用减小,进而影响产量,C正确;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既不是植物激素,也不能作为营养物质,D错误。11.C【解析】野生型植株能接受光信号,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不能接受光信号,分析图1可知,野生型植株ABA含量相对值低于光受体缺失突变体,说明光可能抑制植物ABA的合成,A错误;野生型、光照组和野生型、黑暗组对照,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野生型植株在光照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都大于黑暗条件,野生型、光照组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光照组对照,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由此推测光信号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B错误;据图2分析,与对照(ABA浓度为0)相比,不同浓度的外源ABA处理明显抑制黑暗和光照下生长的植物种子的萌发,且随着ABA浓度的增加,对该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C正确;实验结果表明,野生型种子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种子相比,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萌发率更低,说明黑暗条件下光受体缺失突变体种子对外源ABA的抑制作用更敏感,D错误。12.D【解析】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均属于化学信息,被蚜虫危害的烟草向周围植物传递的是化学信息,A错误;分析题意,携带植物病毒的蚜虫吸食烟草叶片汁液时,VOC释放减少,周围植物对蚜虫的防御能力降低,更利于蚜虫的吸食,故蚜虫与其传播的植物病毒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错误;携带植物病毒的蚜虫吸食烟草叶片汁液时,VOC释放减少,周围植物对蚜虫的防御能力降低,可见,相比未携带病毒的蚜虫,携带病毒的蚜虫侵害植物时不能提高周围植物的防御反应,C错误;蚜虫吸食叶片汁液时会诱导烟草释放挥发性VOC,周围植物感知VOC后会产生防御反应,使蚜虫不再喜食其叶片汁液,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13.D【解析】海蟑螂喜食紫菜、生物尸体、有机碎屑等,海蟑螂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A正确;每平方米存在10只海蟑螂,这属于种群密度,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B正确;群落演替需要物种替代或群落类型替代,潮间带随着海水的潮汐有规律地变化不属于演替,C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某海滩海蟑螂种群能长时间维持的最大数量即为该地海蟑螂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14.D【解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故AI技术设计的某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导出的对应基因序列不唯一,启动子和终止子为非编码区,由氨基酸序列推理的基因序列中不包含启动子和开年摸底联考生物学答案第3页(共8页)百A终止子,A正确;利用AI技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移动应用程序,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预测健康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AI技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B正确;AI技术在基因组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通过识别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精准医疗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C正确;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利用AI技术设计新药物,没有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不属于蛋白质工程技术,D错误。15.A【解析】发酵前未对果汁进行灭菌是为了保留原料中的天然菌种,这些天然菌种可能有助于发酵过程和果酒风味的形成,A正确;探究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控温发酵时通入无菌空气有利于酵母菌的增殖,但果酒的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故不利于酒精的产生,C错误;酒精发酵结束后接种醋酸菌除了需要通入无菌空气,还需升高温度,才能进行醋酸发酵,D错误。16.A【解析】根据抗原和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推测,双抗体可同时与2种抗原结合,A正确;培养双杂交瘤细胞时,需提供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B错误;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胞之间并未接触,若要传代培养,将细胞培养液直接离心,去除上清液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C错误;根据抗原与抗体能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利用双抗体可以将蛋白类药物运送至靶细胞,从而使药物发挥相应的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才会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错误。17.(11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3的还原(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卡尔文循环消耗CO2,不产生O2,而光呼吸消耗O2,产生CO2(2分)(3)Rubisco的活性减弱会导致暗反应速率减弱,不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2分)(4)①用清水均匀喷施叶片的正反面②进行实验组处理③低④100~300【解析】(1)过程①代表光合作用光反应中水的光解,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发生;过程③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④和⑤代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2)与光呼吸不同的是,以葡萄糖为反应物的有氧呼吸产生NADH的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对应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从气体交换的角度来看,光呼吸开年摸底联考生物学答案第4页(共8页)百A消耗氧气,产生CO2,而卡尔文循环消耗CO2,但不释放氧气。(3)减弱Rubisco的活性会减弱光呼吸,同时光合作用也减弱,因此达不到增产的目的。(4)因为实验组的处理是用不同浓度SoBS溶液均匀喷施叶片的正反面,所以设置对照组的处理是用清水均匀喷施对照组叶片的正反面。与未喷施SoBS溶液相比,喷施100mg·L-1SoBS溶液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光呼吸强度降低,据此推知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增加,光呼吸释放的CO2减少,即叶片的CO2吸收量增加、释放量减少。此时,在更低的光照强度下,两者即可相等。应在表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光呼吸强度的最大差值的两侧浓度之间,即100~300mg·L-1再设置多个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18.(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1)微塑料中含有的能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微塑料为唯一碳源选择(2)食物链微塑料的进入会降低土壤中生物的多样性,使土壤中的营养结构更加简单,进而使抵抗力稳定性降低(2分)(3)减少使用塑料薄膜、合理控制塑料薄膜的使用时间、使用塑料薄膜后要及时回收处理、开发新型不会产生微塑料的薄膜等(答出一点即可,2分)【解析】(1)塑料圈是由各类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微塑料中含有能量,所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微塑料。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环境中的微塑料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若想找到能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应从长期有微塑料污染的地方采集土壤,利用的培养基应该以微塑料为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