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25-03-08 · 10页 · 4.2 M

舟山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高二历史试题卷命题:普陀中学鲍伟定海一中王世审题:舟山教育学院曹信芬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填上自己的学校、姓名、试场号、座位号。3.答题时,请务必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三国两晋是中国古代机械制造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其中一位发明家把东汉末年的翻车改造为用许多木槽连在一起的水车,既轻巧又便于操作,成为此后在民间广泛使用的灌溉工具,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该发明家是A.李冰B.马钧C.杜诗D.贾思勰2.唐朝立法者汲取了西汉以来“亲亲得相首匿”的这一基本传统,且其允许相隐的范围相比又有所扩大。在法律“允许相隐的范围”内,亲亲之间有罪皆可互相包庇隐瞒,部曲、奴婢也可以为主人隐瞒犯罪。但谋叛者不得适用这一原则。这说明了A.标志着中华法系日臻完备的唐律是以汉律为蓝本创制的B.唐律立法思想上内含了“情理”与“法治”的深刻冲突C.唐律扩大“亲亲得相首匿”的范围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D.“亲亲得相首匿”与“谋叛者不适用”统一于三纲五常3.宋初,御史言事须“先白御史中丞”。宋仁宗即位后:“令台属各举纠弹之职,毋白丞。”宋真宗发布诏书:“其或诏令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赏逾制、诛求无节、冤滥未申,并仰谏官奏论,宪臣(御史)弹举。”据此可知宋代A.御史台主官最初经常干涉属官履行职权B.御史中丞逐渐丧失对所属官员的领导权C.谏官奏论和御史弹举的事权项趋向合一D.继承发展了唐代已出现的台谏合一趋势4.宣德七年(1432年),山西按察佥事:“洪武中,天下邑里皆置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则书之,以示劝惩。凡户婚、田土、斗殴常事,里老于此剖决。今亭宇多废,善恶不书,小事不由里老,辄赴上司,狱讼之繁,皆由于此。”山西按察佥事旨在指出A.申明、旌善二亭是儒学士人教化基层的场所B.乡里矛盾日趋复杂化超越了里老剖决的权限C.乡里剖决在处置纠纷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D.官府承办的案件数量激增削弱了里老的事权5.自汉代始,历朝历代皇帝不断设置新的御用组织,并利用该御用组织把政权从中央政府逐渐引渡到自己的寝宫。以下制度创新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军机处 6.1905年,中央政府首次举行回国留学生考试,有13人通过考试获得出身(文凭)和官职的奖励。1908年颁行的《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参加者须先经学部考验合格奉旨赏给出身,再经廷试录取者可直接授官委用。至1911年,廷试录取824名,799人被授予官职。这反映出清末新政中A.通常将文凭考试和授官考试合并举行B.留学毕业生选官满足了清末人才需求C.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实施逐渐规范化D留学毕业生选官是最主要的选官方式7.1941年毛泽东在某次演说中指出“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共产党与这个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原则是固定不移的。”这一时期,与党外人士的民主合作由设想变成现实的是A.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B.推行三三制原则C.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D.实施《训政纲领》8.2024年8月15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主办单位在江苏南通联合举办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活动现场,航天员费俊龙、“时代楷模”王仕花、奥运冠军邱健等与新时代好少年们面对面交流互动。这些活动①创造性继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响应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号召③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④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9.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4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喀山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中国通过“金砖+”金砖国家及嘉宾国领导人或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合影A.拓宽了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B.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C.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D.大力推动联合国发挥核心作用10.有史学家在分析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时指出:“元老院的职能,通过公民大会的决定和元老院的批准,扩展至所有的领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元老院是罗马最髙的国家权力机关B.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元老院的限制C.罗马共和国政体有浓厚的独裁特征D.元老院主持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11.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土地作为商品买卖的情况越来越多,当时买卖土地要履行法律手续,在土地登记册上更改所有主姓名。这种土地买卖也常以实物(如牛奶)作价,并在地契上书写证人姓名。据此推断,古埃及A.商品交换仅限以物易物B.买卖土地的是王室和神庙C.商贸契约程序比较规范D.土地兼并现象比较严重12.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A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中国出现小件青铜器B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C1700年至1851年英国伦敦人口从约50万增当时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加到约240万D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卓有成效第二13.元代王祯《农书》记载:“又白花青色稍扁,一种自而扁者,皆谓之番茄,甘脆不涩,生熟可食。”明代王象晋《二如亭群芳谱》记载有一种“番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来自西番故名。”这两处文献中A.记载了同一植物的不同名称B.“番柿”主要被当作观赏植物C.王祯记录的“番茄”原产美洲D.王象晋记录的“西番”是西域14.一些学生在学科项目化研究中整理出了以下研究报告:《古遗址地窖的成因分析》《远古文物——陶器的用途研究》《从自然风到机械通风的变化》《神奇的香料与新航路开辟》等。由此判断这些学生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多样的人类文明B.科技的发展和进步C.食物的储备技术D.东西方文化的交流15.2024年10月,中国科学院组织编写的《科技自立自强之路——中国科学院人的75个首创故事》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从不同侧面展现建国75年来中国科学院人“上天、入地、下海”,开展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建设运行“大国重器”的奋斗历程。下列不可能是该书目录内容的是A.创新,撑起北斗的时空基准B.东方“巨眼”——深空探测的幕后功臣C.“埃尼阿克”开启电子计算机时代D.以“奋斗者”姿态勇攀深海“珠峰”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下列遗址可用于研究村落的有①耶莫遗址②兴隆洼遗址③石家河遗址④艾希比尔遗址A.①②③B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下图为中国货币大事年表元明两朝节选。表格内容可以佐证时间大事记时间大事记1260蒙古发行中统钞,收回北方各地杂钞1368明太祖铸洪武通宝1276忽必烈用中统钞收兑南宋纸币1375发行大明宝钞1287元世祖发行至元钞1397禁用金银1292设公典广惠库,资本钞五千锭1411金银解禁 1309元武宗实行币制改革,发行至大银钞1425再禁金银1311仁宗收回至大银钞,废至大钱1436放松用银禁令1350发行至正交钞,铸至正通宝1465令商税课程钱钞各半兼收①蒙——元统一南北的时间进程②元朝末钞法混乱以致财政崩溃③金银也时常承担主要货币职能④明朝推行铜钱纸币并行的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8.下图为近代某银行发行的面额为壹两的银两票的正面图像。该银两票A.由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的分支机构发行B.表明钱铺等传统金融机构已经退出行业C.诞生于晚清洋务运动蓬勃发展的大环境D.表明晚清资本市场经营形式日趋现代化19.下图反映了1965年到1995年之间,不同类型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逐步丧失了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B.发展中国家贸易份额的増加推动着世贸组织的成立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达成促进国际贸易总量增加D.发达国家放弃贸易保护主义使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增加20.史学家对中世纪欧洲有这样的评价:“罗马覆亡之时,许多罗马显贵投身教会,著名的教父,多半是罗马文化的显贵”“公元6世纪及以后几个世纪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了文明的普遍衰竭。教会的诸组织创造了一种稳固的体制,后来,使学术和文化能在其中得以依附。”这些评论旨在A.说明罗马文化推动了教会的发展B.指出连绵的战争破坏了欧洲文明C.强调教会在中世纪欧洲的影响力D.肯定教会在传承罗马文化的作用21.基于文义和体系解释,《大宪章》第39条译作“同侪审判”,据此被认为蕴含了陪审团制度的思想。但对随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研究表明,该处的“同侪”多数情形指向的是“贵族”,原初是贵族为对抗王权、维护自身利益而制定的,此后,“同侪审判”则逐渐发展为一项贵族特权,但实际上其性质、运作与同时期的陪审团制度殊为不同。该研究表明A.对史实因果的研究有助于厘清真相B.历史解释应与时代发展需求相适应 C.历史解释鼓励相互争鸣并多方求证D.历史研究应通过多种手段探寻事实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2题20分,23题7分,24题13分,25题12分,共52分)22.市镇是城市之尾翼,乡村之龙首。懂得市镇,便读懂了江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摘自《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材料二市镇由州、县统辖,例不设官,但明清两朝出现了新的变化。据明正德年间《姑苏志》记载,长洲县所辖的陈墓镇设有巡检司(从九品,负责治安捕盗等),昆山县所辖四市五镇中,丘墟、泗桥、安亭、石浦四镇曾设税课子局或巡检司。清代副县级官员分驻市镇管理已较为常见。吴县木渎镇驻有县丞(知县佐官,正八品),盛泽镇也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有吴江县丞移驻。清代府厅级官员移驻市镇也有所见,如南浸镇驻有湖州巡粮通判(正六品)。——摘自王卫平编《昆山史纪》材料三明代中叶以后在杭嘉湖地区崛起的市镇群,这些市镇经济实际上是一种以蚕丝及丝绸为主导产业的商品经济。当地出产的湖丝除了供应江浙等周边地区市场之外,还是山东等地官营丝织作坊中的基本原料,而这一带织造的丝绸绫罗绢等,不仅远销全国各地,还远销到日本。嘉靖倭乱以后,在明廷禁止与日本诸岛贸易往来的情况下,吕宋又成了中国特别是江南地区出产的生丝的转口贸易中心,流向国际市场的湖丝运销成本激増,价格飙升。——摘自陈剰勇著《浙江通史第7卷明代卷》(1)结合所学,分析“吴民生齿最繁”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后期江南手工业中出现的新的经营方式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市镇管理中“明清两朝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简述西欧城市兴起过程中所形成的治理模式。(7分)(3)根据材料三,概述影响明代中叶以后“杭嘉湖市镇群”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概括你对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认识。(8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材料章节第一章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第一节18世纪后期工厂学徒制盛行的背景的背景第二节工厂学徒问题的社会影响第二章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第一节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的诞生过程的形成与内容剖析第二节1802年《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的颁布及实施 第三章1802年《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