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起点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2025-03-08 · 2页 · 16.3 K

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BBCBDAAB题号1112131415答案ABDBB二、非选择题16.【答案】(1)特点:政府积极主动,开放包容;侨民众多;侨民职业多元;外商广泛参与经济活动;出现涉外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或答:与周边和平交往)。(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趋势:由开放走向自守(保守)。(2分,答“封闭”不符合历史实际,不得分)阐释:自守、“限关”是自主行为,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如商引、设置十三行等,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这种策略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但使中国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每点2分,共6分)17.【答案】(14分)(1)举措:改善农业生产制度;引进并种植高产作物(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扩大耕地面积;国家、地方和个人实施救济;进口粮食与限制粮食出口。(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2)因素: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国家经济体制的变化;城乡发展状况;人口、土地等资源情况的变化。(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启示:立足国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注重协调人口、土地和粮食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应本国国情的国家粮食储备制度;尊重农民的选择与创造,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等。(每点2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18.【答案】(1)状况:铁路建设步入正轨(铁路事业法制化有所发展);依赖列强的资金、人才、技术(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向民间开放筑路权;铁路事业发展总体曲折;商办铁路声势浩大但成效有限(1点2分,任选2点得4分)原因: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清政府政策调整(清末“新政”的开展);资金人才缺乏,技术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外进行资本输出。(1点2分,任选2点得4分)(2)特点:具有阶段性;政府主导(法律保障);融资形式多样;重视国有铁路建设;积极运用新技术;成效显著,领先世界。(1点2分,任选3点得5分)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政府政策、筑路技术(1点1分,任选2点得2分)19.【答案】示例1信息:②⑤观点: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折射时代的变迁。阐释: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深入发展,主要表现为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随着英国逐渐侵占埃及、印度,为强化对殖民地的控制,便利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榨取更多财富,英国推广电力技术,铺设海底电缆。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美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此时,科学技术不断向纵深发展。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利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势,发展重工业,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率先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综上所述,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是科技进步、国际关系演变、经济体制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示例2信息:②⑤⑥论点: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推动国际关系的演变。阐述:19世纪末,英法等欧洲国家在世界殖民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英国通过海底电缆加强与苏伊士、孟买的联系,加强了对埃及和印度的殖民统治。由此可见,电报是欧洲列强控制其殖民体系的重要工具,维护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苏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成功发明了人造地球卫星,开启了卫星通信的时代,这增强了苏联的国家综合实力,提高了苏联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力,但同时也加剧了两极格局下冷战局势的紧张。全球总共有13台互联网根服务器,美国就掌握了其中的10台。但随着全球网民数量的增加,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互联网治理和信息安全问题,积极反对美国网络霸权,促进互联网模式的转变,体现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信息技术见证了大国的兴衰沉浮,也为新兴力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与挑战。说明:示例一,从原因视角分析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示例二,分析信息传递方式的演变带来的影响;其他表述言之成理亦可适当得分。比如,信息传递方式加速进步(这种事实类判断的观点建议不超过8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