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二中高2023级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张欢审题人:曹文华一、现代文阅读(35分)1.CA.“本质在于调查次数的重复”错误,原文是“‘行行重行行’是到处去走,去看,去实践”“要多跑多看。我这点东西就是跑出来的。行行重行行嘛!”,强调实践。B.“中国人侍奉双亲的‘仪节’”扩大范围,材料一是针对“有些人”而言的。D.“不只是从外物求得”错误,“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王阳明认为“至善”只能从内心求得。2.A“多与调查对象开会”,原文“他就能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这是因为……”原因是后面的内容,不是因为多开座谈会。3.C第一段的观点是“我们不能用某一个模式去硬套,也不能机械地搬用某种方法去分析具有不同特点的研究对象”。C.李四光的事例说明要“深入实际,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做仔细详尽的观察”,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4.都用了类比论证(2分)①材料一将游泳课与写作课类比,说明实践出真知,强调写作要做到“知行合一”。(1分)②材料二将关在屋子里制订计划与对着地图想作战方案类比,否定了不重实践的社会调查方法。(1分)5.①写作要“从实求知”,这需要我们用心观察真实生活,表达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做到“修辞立其诚”。(3分)②社会调查要重视社会实践,必须立足客观规律,把握客观事实,虚心诚恳地向被调查者学习,取得他们的信任。(3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CA.“加拉各村村民却一无所知,这令‘我’感到异常兴奋”错误。法国士兵进入加拉各村进行屠杀,“我”感到兴奋是因为胜利的欢乐以及喝醉等因素,而不是因为村民一无所知。B.“不谙世事”错误。“我”哑口无言、支支吾吾不是因为不谙世事,而是因为“我”其实对自己所谓的“光荣事迹”内心有愧疚,无法心安理得地讲述。D。“士兵们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错误。士兵们喝醉不是为了掩盖罪行,而是在杀戮后一种放纵等心态下喝醉。7.CC.“意识到了勋章代表着崇高和荣耀”错误。“我的手伸向十字勋章,把它从胸前摘了下来”说明“我”意识到勋章的获得是一种耻辱,而不是代表着崇高和荣耀。8.(1)“我”放不下的事情是那位报贩子提的那个荒谬的问题“你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使“我”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正不正确,“我”产生了怀疑。(2)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我”在回家路上忏悔式的思考。9.①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进行叙述,增强了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②小说着重描写了“我”在参加完庆祝宴请后回家路上的心理活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战争的前后不同态度,完成了对“我”的形象的塑造。③小说通过“我”的转变揭示了这样的主题:反对战争,控诉战争带来的危害,比肉眼可见的创伤更可怕的是精神的扭曲与麻木。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BDF【解析】句意:这两位国君,他们的服饰不同,而行为却是一样的。因此我知道,重要的不在于服饰。“此二君者”,是主语,为了强调,单独成句,在B处断开;“其服不同”和“其行犹一也”结构相似,各成分句,其前后D、F处断开;“翟”作“以是知行之不服也”的主语,结构完整,中间不断开。故选BDF。11.BB项后一个“易”的意思是“替换”。D项都是使动用法,使……端正/使……兴盛。12.C【解析】C.“其根据主要是孔子在《春秋》里讥诮、批评那些专权的臣子”错误。由“《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可知孔子只是在《春秋》里讥讽专权的臣子,并没有提及批评,且“《春秋》讥专臣”只是认为孔子具备“尚同”思想的原因之一。故选C。13.(1)即便夏禹、商汤来为它们谋划,也必定无法更改。鸟儿鱼儿可以称得上是愚昧的了,夏禹、商汤尚且说要因循它们的办法。(“虽”,即使;“谋”,谋划;“云”,说。关键点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我认为分歧由后代的学生产生,(他们)各自致力推行他们老师的学说,这不是两位先师思想的本来面目。(“辩”,争论、分歧;“生于末学”,状语后置;“务”,致力。各1分,句意1分,共4分)①公孟子与墨子讨论“行”“服”的问题。②程子诘问墨子称引孔子言论。(一点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公孟子戴着礼帽,腰上插着笏板,穿着儒服,来见墨子说:“君子是先讲究服饰之后再有所作为呢,还是先有所作为再讲究服饰?”墨子说:“有所作为不在于服饰。”公孟子说:“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大的带子,腰悬金剑手持木杖,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从前越王勾践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这二位君王,他们的服饰不一样,他们的行为却是一样的。我由此知道有所作为不在于服饰啊。”公孟子说:“说得好!请允许我拿掉笏板,换去礼帽,再来见先生,可以吗?”墨子说:“请你就带着这些东西来见我吧。如果一定要拿掉笏板、换去礼帽,然后再来相见,这样就是有所作为果然在于服饰了啊!”墨子与程子辩论,称引了孔子的话。程子说:“非难儒家,为什么又要称引孔子的话呢?”墨子说:“我所称引的是那些得当而不可改变的话。现在鸟儿闻知有炎热干旱的麻烦就会高飞,鱼儿闻知有炎热干旱的麻烦就会沉入水下,对此,即便夏禹、商汤来为它们谋划,也必定无法更改。鸟儿鱼儿可以称得上是愚昧的了,夏禹、商汤尚且说要因循它们的办法。现在我就不能称引孔子的话了吗?”告子对墨子说:“我能够治国施政。”墨子说:“所谓施政,口里说了,还得亲自做到。现在你口里说了,但自己却不去做,这是你本身的错乱。你不能管理好你自身,怎么能治理国家的政事呢?你姑且先防备自身的错乱吧!”材料二:儒家用尚同、兼爱、尚贤、认同有鬼神存在等思想讥讽墨家。但是孔子对地位高的人很敬畏,在哪个国家就不非议所居住国家的官员,(孔子在)《春秋》(里)讽刺专权的臣子,这难道不是“尚同”吗?孔子关爱众人,亲自践行仁义的理念,把广泛的施舍救济百姓的人当作圣贤,这难道不是“兼爱”吗?孔子看重贤才,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来褒奖弟子,以人死了但是名声没有显扬为耻,这难道不是“尚贤”吗?孔子主张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当祖先就在面前一样恭敬,讽刺那些虚情假意的祭祀的人,说“我祭祀就会享受到祖先赐予的好处”,这难道不是认为鬼神存在吗?儒家和墨家都称赞尧帝和舜帝,都反对夏桀和商纣,都注重修养自身端正心态来治理天下国家,为什么要像(现在)这样不相认同呢?我认为分歧产生于后代的学生,(他们)各自致力推行他们老师的学说,这不是两位先师思想的本来面目。儒家必定会借鉴墨家的思想,墨家也会借鉴孔子的思想;不互相借鉴,就不足以形成各自的思想。15.A“飘飖未得意”是形容诗人漂泊不定,“边庭飘飖那可度”形容边境动荡不安。16.①怀才不遇的苦闷:诗人漂泊且仕途不顺,感慨无人诉说,尽显苦闷。②遇到知音的欣喜:因与友人秉持相同的儒家追求而欣喜,有遇知音之感。③对友人的赞赏: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赞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盖自怨生也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18.A但适度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B而是综合性的情绪C可以尝试一下肌肉放松训练(1)语句②修改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2)语句⑦修改为:才能帮助我们改变对待焦虑的态度或才能帮助我们改变焦虑的情绪。20.①人定胜天②淋漓尽致③化茧成蝶④萎靡不振人定胜天:人心安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战胜自然。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表达得十分透彻,充分。也形容暴露得彻底。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21躬耕东坡,品美酒佳肴,两袖清风照寰宇要求:符合苏轼生平特点、词性相同,仄起平收。四、写作(60分)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本题背景材料“就地取材”,来自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核心概念是“焦虑”与“适度焦虑”,贴近考生的心理与生活。命题指向“当代青少年”,为考生指明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即当代青少年的“焦虑”。导入语中,“我们不能总是处于焦虑的状态”,明确了“焦虑”消极性的一面,但“适度的焦虑也能让我们保持警觉,激发潜能,应对困难”,又指出了“焦虑”也具有积极性的一面。所以,审题立意时,可以分析焦虑形成的原因,可以分析如何避免焦虑或战胜焦虑,同时,更要思考的是,适度的焦虑也可以成为一种能动因素,一种建设性力量,甚至促成一种活跃状态,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个体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彻底摆脱焦虑现实吗?焦虑可以说是人类进化的副产品,只要人类的进化过程没有停止,人类社会依旧存在,焦虑就不会消除。既然焦虑是难以摆脱的,我们该如何对待焦虑呢?走出集体焦虑的迷思,需要来自社会的关注与关切,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还在年轻人自身,面对社会情绪的裹挟,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视野开阔,才可对那些消费焦虑的矫揉造作免疫。当然,适度的焦虑也可以成为一种能动因素,一种建设性力量,甚至促成一种活跃状态——如同鲇鱼效应,鲇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同样,在克服焦虑的过程中,个体的能力也将得到超越,创造力也将得到激发。写作时首先可以对“焦虑的原因和内容”展开讨论,思考面对什么情况应该正视焦虑、面对什么情况又应该化解掉不必要的焦虑。其次,可进一步深入,思考“面对焦虑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怎么去处理”。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借用“焦虑是创造力的根基”,指出我们应当将焦虑转化为动力,而非压垮我们的稻草,让焦虑为我所用,助我奋进。立意:1.变焦虑为前进的力量。2.要学会与焦虑共处。3.舍焦虑之“焦”而取其“虑”。4.适度焦虑,使人进步。5.“卷”的背后是过度焦虑。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
2025-03-28
·
4页
·
28.5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