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卷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冬季是甲型流感高发的季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是两种治疗甲流的特效药,前者抑制线熟病毒的被膜脱离宿主细胞,后者抑制RNA聚合酶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甲型流感病毒的被膜可能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B.甲流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增殖因此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奥司他韦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D.口服玛巴罗莎韦可以完全阻断甲流病毒的传播2.血清铁蛋白是去铁蛋白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具有结合和贮备铁的能力。在抗原和症刺激、肿瘤等应激状态下大量表达,常作为免疫平衡和癌症早期检测的重要参考指标。下叙述正确的是A.Fe是组成血清铁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B.抗原可激活浆细胞大量合成血清铁蛋白C.血清铁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D.Fe可组成血清铁蛋白,人体需大量补充3.科学家取同种动物相同组织细胞分为两组,A组含水通道蛋白,B组去除水通道蛋白,分别置于相同且低于细胞质浓度的溶液中,定时测量细胞体积,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水分子由水通道蛋白转运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B.水通道蛋白只能运输水分子,不能运输Ca2+等离子C.在M点时,A组细胞质浓度高于B组细胞质浓度D.实验结果可知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运输比自由扩散快4.某二倍体雄性动物(2n=6)基因型为AaBb,其体内一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此时期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此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D.此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X、aBX、AbY、Y5.谷子是中国黄河中上游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穗色有红穗和白穗。为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两组如下的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杂交实验1杂交实验2A.控制谷子穗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两个杂交实验中,红穗母本的基因型不同,白穗父本的基因型相同C.将两组杂交实验中F2红穗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杂交实验1中F2白穗的基因型有7种,白穗个体中纯合子的占为3/136.为探究咪唑喹啉衍生物(BEZ)和长春花碱(VLB)对肾癌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BEZ的浓度、VLB的浓度及不同药物的组合B.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BEZ和VLB均能明显促进肾脏癌细胞凋亡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受环境因素影响D.继续增大BEZ和VLB的浓度,肾脏癌细胞凋亡细胞数可能不变7.东非马拉维湖中的丽鱼科物种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在短短200万到300万年间,就演化出了超过1000种不同的丽鱼。下图表示三种丽鱼编码肌动蛋白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三种丽鱼碱基序列相似有利地支持了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B.根据不同种丽鱼的碱基序列的差异大小可确定亲缘关系的远近C.三种丽鱼基因库相似导致它们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后代D.马拉维湖中的丽鱼多种多样,这体现了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8.下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一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注:电流表两极均连接神经纤A.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通透性增强,表现为K+外流,此时电流表可测得静息电位B.刺激腓肠肌中的感受器,电流表偏转2次,说明反射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C.刺激M处,腓肠肌收缩,线粒体活动增强,是由于反射活动引起的D.“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9.生物学研究中蕴含着宝贵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以用放射性的14C作为“地质时钟”有效测定化石的年代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科学家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X射线提高果蝇突变率的原理为研究航天育种提供了理论支持10.为探究运动联合桦树查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对正常组(CON组)、糖尿病模型组(DB组)、桦树茸提取物组(IOE组)运动组EX组)、运动联合桦树茸提取物组(EI组)5组小鼠进行空腹血糖的检测。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腹时血糖的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物质转化B桦树茸提取液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线粒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C.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作用于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D.桦树茸提取液和运动对血糖的调节表现出协同作用11.一个昼夜周期中,日照时长大于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为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长小于一定临界值才能开花的植物为短日照植物。科研人员以菊花为材料探究开花与日照时长及照射部位的相关性,处理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日照时长及部位结果花芽叶片甲长日照长日照不开花乙短日照短日照开花丙长日照短白码开花丁短日照长日照不开花A.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其结构会发生变化,影响基因表达调控开花B.根据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菊花应为短日照植物C.根据乙、丙、丁可知,菊花开花感受光周期信号刺激的部位可能是叶片D.菊花开花需要光信号刺激,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2.生态学家研究某草原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草原中西北狼在a点和b点对应的时间的种群密度相等B.b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是为衰退型,c点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C.西北狼数量在a-d时间段内先升后降,在b-c之间种群数量达到最大D.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密度制约因素不影响西北狼的种群密度13.“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蛉”,清朝康熙年间被划为“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猎苑。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经过几代塞罕圳人不懈奋斗,创造了从“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到“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围场到荒原,再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发生了次生演替B.“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大力植树造林增大了土壤碳汇C.林海生长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相等,达到收支平衡D.塞罕坝四季景色不同与阳光、降雨、温度等的季节性变化有关14虾酱是中国沿海地区传统发酵产品,其独特风味由微生物发酵产生。假交替单胞菌属和发光菌属是虾酱发酵前期的主要优势细菌,而四联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在发酵后期逐渐占据主导位。现代发酵工程生产虾酱需要在控制发酵条件下进行二次发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传统虾酱的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工业发酵中为利于微生物繁殖和生产应将PH调制酸性C.虾酱独特的风味和品质受微生物和发酵环境的共同影响D.发酵中微生物会使虾酱中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破坏15.某病毒颗粒表面的特征性的大分子蛋白S(含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基团,每一个抗原决足基团都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为建立一种灵敏且高效检测S蛋白的方法,研究人员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了抗-S单克隆抗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小鼠注射抗原后应立即从小鼠脾脏中提取B淋巴细胞培养B.图中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都能够特异性识别S蛋白C.制备的单克隆抗体A和单克隆抗体B是相同的单克隆抗体D.多孔培养板筛选杂交瘤细胞时先检测抗体再有限稀释后克隆化培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miRNA是一段单链小RNA,可以和mRNA结合并将其彻底降解。其作用原理如下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的过程有①②③B.②过程核糖体从左向右移动同时命成多条链C.miRNA与mRNA结合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D.miRNA可将mRNA最终降解成6种小分子17.细胞呼吸是联系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如图为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相转化的示意图,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乙酰辅酶A。下列相关叙述止确的是A.无论有无氧气的情况下,①过程都能产生少量NADH和ATPB.在真核细胞中,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场所是线粒体C.推测乙酰辅酶A能转化成氨基酸可能是由于二者元素组成相同D.细胞呼吸可以为生物体提供能量,同时也是生物体代谢的枢纽18.小熊猫主要分布区年气温一般在0℃-25℃,测定小熊猫在不同环境温度安静状态下体皮肤温度(图1)以及代谢率(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图2A.环境温度在0℃-30℃范围时,小熊猫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大致相等B.在安静时,环境温度从20℃降至10℃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C.在20℃以下,实际代谢率低于预期代谢率,说明低温抑制了小熊猫体内的酶活性D.在0℃-20℃范围内,机体可能由于产热增加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而使得尿量减少19.下图为培育克隆猴的流程,图中①②表示某种处理过程。为提高胚胎的发育和妊娠率,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mRNA和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TSA处理重构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胎猴的体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因此表现全能性相对更容易B.去核是去除减数分裂I中期卵母细胞中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C.图中①②分别可以用火活的病毒处理和免疫抑制剂注射代孕母猴D.该过程通过降低组蛋白的甲基化和抑制脱乙酰化水平来调控基因表达20.在传统的游牧和农业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河西绿洲发展了“草一牧-沼-肥一农产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如图所示。图中字母代表能量数值,其中a表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c分别表示奶牛和鸡摄入的能量,水果、花卉采用了间作套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流入鸡场的同化量可用字母c-f表示B作物和花卉间作套种可以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将作物剩余部分作为饲料,沼肥肥田,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D.与单一种植农业相比,多种作物协同种植的模式降低了虫害的发生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发展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进行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种模式,能够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增加森林经济效益。草珊瑚、华重楼、箭叶淫羊藿的3种马尾松林下种植的药用阴生植物,在光照强度为1000μmol/㎡·s',其他条件适件下测定3种植物相关数据,PSII为类囊体中的一种光合作用单位。回答下列问题:组别蒸腾作用(mmol/㎡·s')气孔导度(mol/m2⋯1)胞间CO2浓度(μmol/m2⋯l)PSII光化学效率Fv/Fm平均草珊瑚0.170.007208.570.80952.389华重楼0.840.039204.920.79951.649箭叶淫羊藿0.400.015228.690.80657.477(1)林下阴生植物的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可将光能转移到____________等分子中,为(填“CO2固定”或“C,还原”)提供能量。(2)由表中数据分析,3种林下植物在此条件下,推测光反应较强的是,原因是,与华重楼相比箭叶淫羊藿胞间CO2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3)下图为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在光照强度为500μmol/㎡·s'时,限制草珊瑚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写出2点),3种药用阴生植物对较高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从林下种植条件角度可得出结论,22.为探讨间歇有氧运动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自噬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衰老运动组,分别进行正常饲养、D-半乳糖致衰老、D-半乳糖致衰老并进行间歇有氧运动,8周后进行相关检测、回答下列问题:(1)前额叶皮质是一种薄层结构,位于脑中部位,与大鼠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5-03-29
·
16页
·
793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