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地理答案

2025-04-01 · 12页 · 1.6 M

地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建水紫陶(下图)产自云南建水,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原料为当地特有的五彩层状陶土,经多道工序制成,工艺独特。建水紫陶作坊早期高度集中于碗窑村,近年来逐渐向周边村镇扩散,但雕刻、烧制等核心工艺环节仍保留在碗窑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建水紫陶产业通过“非遗+电商”模式扩大市场,而部分企业盲目追求产量导致质量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建水紫陶原料的形成原因是()A.岩浆频繁侵入形成多色岩浆岩 B.变质作用使岩石形成层理构造C.沉积环境差异影响了土层颜色 D.火山喷发遗留的火山灰堆积层2.建水紫陶的雕刻、烧制环节仍保留在碗窑村的主要原因是()A.原料开采范围扩大,运输的成本上升 B.家庭作坊空间有限,需外迁扩大规模C.传统工艺技术传承依赖本地工匠协作 D.环保政策限制高污染工序的集中生产3.为促进建水紫陶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地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A.限制电商销售渠道,回归传统实体经营B建立地理标志认证,严格控制产品品质C.全面采用机械生产,替代手工拉坯作业D.优先满足国内需求,缩减海外市场供应【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陶土属于沉积岩风化产物,五彩泥的不同颜色源于不同地质时期沉积环境差异(如氧化还原条件、矿物质组成),形成层状分布的彩色土层,C正确。岩浆岩、变质岩和火山灰属于岩浆岩类及火山喷出物质,不符合陶土形成条件,因而无法形成五彩层状陶土,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核心工艺保留在碗窑村体现技术传承的本地化(工匠协作、技艺保密),需要本地工匠协作才能完成,C正确;扩散部分为辅助工序(如粗坯加工)。运输成本上升可能导致某些生产工艺的转移,而非保留在原地,与题意不符,A错误;家庭作坊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辅助工序的外迁,如粗坯加工,但对需要本地工匠完成的核心步骤影响较小,B错误;项建水紫陶烧制污染较低,陶瓷烧制环节可能有有害气体、固体颗粒物的排出,可能会因环保政策导致工序外迁,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3题详解】地理标志认证可规范生产标准,保护品牌价值,平衡规模与质量,B正确;A项违背市场规律,目前来看,电商渠道作用不可忽略,A错误;机械化作业破坏非遗工艺独特性,C错误;缩减海外市场供应与材料中“扩大市场”目标矛盾,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土地、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对于陶瓷产业,传统技艺的流传、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的需求是主要因素。黑龙江省黑河市冬季长达127天,平均气温在零下20℃以下。在此建设的红河谷汽车测试基地能开展汽车寒区测试的全部项目,并建设了四季低温试验场,通过人工制冷等技术手段,在不同季节营造出低温环境。该汽车测试基地与全球17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红河谷汽车测试基地开展的汽车测试项目有()①空调制冷性能测试②轮胎抗滑性能测试③低温缺氧燃油消耗④制热与舒适度配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众多汽车企业到红河谷汽车测试基地进行汽车性能测试可()A.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B.共享核心生产技术 C.促进汽车产业转移 D.降低汽车研发成本6.黑河市建设四季低温试验场对汽车企业的作用是()A.充分利用场地 B.充分适应场地 C.缩短研发周期 D.开发旅游项目【答案】4.D5.A6.C【解析】【4题详解】黑河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降雪丰富,积雪厚度大,冰雪覆盖时间较长,能较好地测轮胎抗滑性能,检验车内制热设备的制热效率和舒适性配置的工作性能,②④正确;黑河气候寒冷,夏季短促且凉爽,不适合空调制冷性能测试,①错误;黑河海拔较低,空气含氧量较高,无法进行低温缺氧燃油消耗试验,③错误。故选D。【5题详解】众多汽车企业到红河谷汽车测试基地进行汽车性能的相关测试,可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和实践经验,并参与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制定,促进汽车行业的标准化发展,A正确;各汽车企业核心生产技术、数据均为机密,难以相互分享,B错误;汽车性能测试是为了汽车产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产业转移,C错误;开展汽车性能测试本身需要耗费巨大资金,并不能降低成本,D错误。故选A。【6题详解】传统的低温测试往往受限于自然季节,只有在冬季才能进行。而四季低温试验场能够通过人工制冷等技术手段,在不同季节营造出低温环境,实现全年不间断的汽车低温测试,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缩短了汽车研发周期,C正确;四季低温试验场重点在于时间上的延长,而不是场地的适应扩展,AB错误;四季低温试验场并不是旅游项目,也不能带动旅游项目开发,D错误。故选C。【点睛】黑河四季低温试验场是中国重要的寒区试验基地,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为特色,主要用于车辆、设备及材料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测试。试验场支持车辆性能测试、材料耐寒性测试、电子设备低温运行测试等多种项目,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其不仅是科研基地,还为企业提供商业化测试服务,推动寒区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海洋表层水温的变化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下图为印度洋局部海区某季节表层水温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季节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水温偏低的原因是()A.陆地淡水汇入 B.高纬海水流经 C.太阳辐射减弱 D.海水上升补偿8.该季节甲海域()A.表层盐度偏高 B.浮游生物繁盛 C.常受飓风影响 D.海水向南流动【答案】7.D8.B【解析】【7题详解】根据图示海水温度分布情况(均高于25℃)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此季节该海域受西南季风影响。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导致北印度洋西侧水域表层水温偏低,故底层海水上泛是导致水温偏低的直接原因,D正确;索马里半岛东部海域沿岸陆地入海径流较少,对海水温度影响小,A错误;若有高纬冷海水流经,则等温线在北半球应自北向南弯曲,南半球自南向北弯曲,与图示信息不符,B错误;夏季该海区太阳辐射较强,C错误。故选D。【8题详解】结合前题分析,索马里沿岸该季节盛行上升流,水温低,盐度低(上升流会将深层的低温、低盐度海水带到表层),A错误;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为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供了丰富的基础食物资源,B正确;甲区域受印度洋季风的显著影响,尤其是夏季西南季风和冬季东北季风,季风带来的强风切变会破坏飓风形成所需的热力结构和垂直对流,从而抑制飓风的生成,且甲区域相对海水温度较低,不利于飓风的形成和发展,C错误;受西南季风影响,该海域海水自南向北流动,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海水水温的因素:纬度,不同纬度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则温度不同;全球海水温度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洋流,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水温度较低;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深度,表层海水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较明显,1000米——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内常年保持低温状态。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谷底分布着较多的古堰塞湖沉积物。研究发现黄土状土是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草原或稀疏森林草原环境下的粉尘堆积。其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普遍分布,形成与谷底的河湖相沉积、山谷风等密切相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金沙江古堰塞湖湖相沉积物来源于()A.断裂崩塌 B.流水沉积 C.山体滑坡 D.冰川沉积10.该地黄土状物质()A.来自山顶风化碎屑物 B.堆积年代早于古堰塞湖C.粒径由谷底向山坡变粗 D.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近11.金沙江河谷下切增强了缓坡的黄土状土堆积,原因主要是()①焚风效应增强②河谷变得干热③狭管效应突出④气压梯度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9.B10.D11.A【解析】【9题详解】该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跃,断裂发育,多地震活动,容易引起滑坡;滑坡堆积体阻塞河道导致形成坝体,并在坝体上游形成堰塞湖;坝体之上河段水流速度变缓,河流泥沙大量在堰塞湖底沉积,B正确;断裂崩塌、山体滑坡形成的沉积物一般只限于小范围的局部地区,AC错误,该地纬度低,冰川作用可能性较低,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推出其主要由谷风自谷底搬运而来,A错误,D正确;其主要由谷风携带到坡面沉积,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B错误;由谷风由谷底搬运到山坡,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C错误;故选D。【11题详解】金沙江河谷不断下切,河谷深度大,加强了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加剧地表水分蒸发,使得谷底气候更为干旱,不利于植被生长,植被稀疏,最终使得谷底和谷坡的地表性质差异加强,山谷风得到加强。在谷风影响下,风力沉积作用增强,①②正确,谷风增强与狭管效应无关,③错误;气压梯度增大是①②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山谷风环流原理:在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山谷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谷沿坡面向山上运动,形成谷风。谷风在山坡和谷地温差最大时达到最强,通常为午后至日落前。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渭河盆地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主要地质作用顺序为()A.下沉沉积—抬升侵蚀——下沉沉积——断裂错动B.下沉沉积—断裂错动——下沉沉积——抬升侵蚀C.抬升侵蚀—岩浆入侵——断裂错动——下沉沉积D.下沉沉积—岩浆入侵——变质作用——断裂错动13.推测骊山经历的变质作用次数为()A.0次 B.1次 C.2次 D.3次【答案】12.A13.C【解析】【12题详解】由图可知,渭河盆地早期经历了寒武纪−奥陶纪的沉积,之后可能因地壳抬升或被侵蚀而未有后续的地层;再覆于其上的是古近系−新近系以及第四系的地层,说明该地再次处于下沉沉积环境,最后因断裂产生错动位移。故其形成的地质过程为:下沉沉积—抬升侵蚀——下沉沉积——断裂错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图中显示骊山主要由太古界片麻岩和早白垩统花岗岩组成,其中片麻岩为变质作用形成,花岗岩形成时岩浆可能与围岩接触发生热变质,由此推测骊山经历了2次变质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鳞片粒状变晶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其中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50%,长石多于石英。如果石英多于长石,就叫做“片岩”而不再是片麻岩。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露点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大。通常,温度相同的湿空气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它常引发强对流天气。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6月某日14时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四地中最易出现扬沙天气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5.此时刻干线东西侧气团性质差异主要表现为()A.东侧暖湿,西侧冷干 B.东侧暖湿,西侧暖干C.东侧暖干,西侧冷湿 D.东侧暖干,西侧暖湿16.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是()A.冷、暖气团相遇 B.湿气团主动爬升 C.西侧气团湿度大 D.水汽降温至露点【答案】14.A15.B16.D【解析】【14题详解】结合图片风向标和露点信息,甲地吹风力较大的西北风,且空气湿度较小,易扬沙,A正确;乙地位于河西走廊,其地表植被相较于甲地更多,且此时乙地风力小于甲地,扬沙概率更低,B错误;丙地露点较甲地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大,且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