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安徽卷)(考试版A4)

2025-04-12 · 7页 · 2.2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高三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新质生产力是指摆脱传统增长方式和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对新质生产力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   )A.合作交流 B.信息通达 C.政策支持 D.技术创新2.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下列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A.长春—石油化工B.北京—人工智能C.昆明—新型储能D.西宁—海洋装备安徽省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2009年被列入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为该煤炭资源型城市1990——2020年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显示,淮北市(   )A.Ⅰ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发展 B.Ⅱ阶段主城区的要素集聚能力减弱C.Ⅲ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融合发展 D.煤炭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用先弱后强4.淮北市城乡聚落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A.交通发展 B.产业结构转型 C.政策规划 D.人口迁移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为解决风光发电可控性差的问题,近年又引入了氢能发电机制。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某电力公司“风光十氢能”的发电系统,通过系统调配,力求使入网电量达到理想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示系统一年中光伏发电量占比最高的季节是(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6.图示系统入网电量理想状态表现为(   )A.转储入网电量稳定 B.转储入网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C.入网总电量稳定 D.入网总电量与电力需求匹配7.图示系统中,促使入网电量实现理想状态的关键环节是(   )A.风光发电比例B.氢气储存能力C.直接入网电量D.氢能发电成本近两千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风沙活动总体增强,但区域内存在时空差异。根据自然环境和人口分布将青藏高原东北部分为两个区域:Ⅰ区主要包括青海湖盆地、河湟谷地;Ⅱ区主要包括黄河源区、柴达木盆地。图为两千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Ⅰ区与Ⅱ区风沙活动强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Ⅰ区风沙活动开始增强的时间比Ⅱ区(   )A.滞后0.5千年 B.提前0.5千年C.滞后1.0千年 D.提前1.0千年9.导致Ⅰ区和Ⅱ区风沙活动开始增强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变化 B.地壳抬升 C.人类活动 D.河床裸露10.近一千年以来,Ⅱ区(   )A.冬季风加强 B.大气能见度提高C.人类活动强于Ⅰ区 D.风力沉积物颗粒变细咸海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导致其流域内陆地水储量(地表水+地下水)发生了显著变化。图示意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空间分布特征(正为盈余,负为亏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2002~2016年阿姆河中游地区陆地水储量出现盈余,其主要来源最有可能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积雪融水 D.灌溉用水12.研究发现北咸海一侧湖泊面积和水量均有小幅增加,但锡尔河流域下游地区陆地水储量出现减小趋势的原因是(   )①湖面扩张,蒸发量增大    ②湖泊水补给地下水量增加③植被增多,蒸腾量增大    ④区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3.2002~2016年,咸海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可能导致咸海周边(   )A.气温日较差减小B.盐风暴灾害增多C.土壤盐渍化减轻D.生物多样性增加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实施了植被恢复工程。刺槐作为植被恢复的一种主要造林树种,在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图示意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刺槐林平均土壤水分、固碳、植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随造林恢复年限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   )A.土壤养分平衡B.植被种类多少C.土壤水分平衡D.土壤碳储量大小15.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性的可行措施是(   )A.间伐疏林 B.退耕还林C.灌溉保水D.施肥保肥16.为保证黄土高原人工刺槐林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性,开始采取可行措施的时间最好不晚于“恢复年限”(   )A.第10-20年B.第20-30年C.第30-40年D.第40-50年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氦气作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稀有气体资源,在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深潜水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且无可替代。我国每年的氦气需求量高达4000吨,95%以上都要进口。为探究氦气矿藏成因及资源安全问题,某中学地理老师组织学生搜集了陕北长庆油田氦气矿藏相关资料。该资料表明:(1)花岗岩中铀和钍的衰变产生氦,衰变释放的氦具有浮力;(2)氦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元素中最小的,岩盐和硬石膏是唯一可以阻止氦原子向上运移的盖层;(3)氦气多与天然气伴生;(4)长庆油田开采历史悠久,针对不利地质条件,油田科研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的科技攻关,形成了快速获取油气资源的原创性地质理论,连续12年保持国内油气产量领先地位。下图示意长庆油田区域氦气矿藏赋存的地质条件。(1)大海和琦琦两位同学分别从氦气产生和封闭条件两个角度探究了长庆油田氦气矿藏的形成。下面是他们各自的观点,请任选其一并加以分析。(4分)大海:具有充足的氦气补充是长庆油田氦气矿藏形成的先决条件。琦琦:良好的封闭条件是长庆油田氦气积累的重要原因。(2)简述长庆油田开采氦气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6分)(3)基于资源安全的理念,为缓解我国氦气资源的压力提出合理建议。(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赣南位于江西省南部,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81%,兼有若干个大小不等的红壤盆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7%,有“七山一水一分田,还有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形成独特的客家文化。赣南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原有的乡村聚落自然条件已经不适宜现代人的居住,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了人口和聚落在人地关系紧张状态下垂直向下(下图左)和水平指向(下图右)的迁移。(1)结合赣南的地形条件和气候因素,分析当地的聚落分布特征。(6分)(2)分析当地人口和聚落垂直向下和水平指向迁移的原因。(6分)(3)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在赣南乡村聚落的城镇化演化过程中不免会影响城乡建设和城乡文化。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位于汉江三角洲附近的滨江平原似弓形分布于两山岗之间。研究发现,该滨江平原的形成经历了江—洲—湖—陆的转变过程(图),是长江中沙洲并入河岸的产物。(1)据图中信息,分析阶段Ⅰ中②处河段宽阔且向右岸扩展的原因。(4分)(2)说明阶段Ⅱ中,与①处相比,②处发育众多江心洲的原因。(6分)(3)从“江—洲—湖—陆”角度,说明滨江平原的形成过程。(8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