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地理(辽宁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12页 · 3.8 M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辽宁卷)地理·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地铁串联了厦门岛和岛外的城区组团,是厦门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反映了某地铁站进站乘客出行距离的运近。下图示意厦门部分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完成下面1-3小题。1.根据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推测,目前配套设施最不完善的岛外区域是(   )A.翔安 B.集美 C.马銮湾 D.海沧2.甲区域地铁站点平均出行距离较短,与之关系最小的因素是(   )A.周边常住人口结构 B.站点规模 C.周边土地利用方式 D.站点位置3.为优化功能区布局,站点周边区域应(   )A.减少生活服务功能 B.提升城镇水平 C.均匀布局生产功能 D.集聚主导功能【答案】1.A2.B3.D【解析】1.由图可知,翔安地铁站点较少,且各站点平均出行距离较远,说明该区域配套设施不完善,很多需求需要居民远距离出行到岛内解决,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2.由图可知,甲区域地处厦门岛中心地区,应为老城区,中心地区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多数需求可以就近解决,且老城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较大,其活动范围相对较小,所以与周边常住人口结构和站点位置关联较大,A、D项不符合题意;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开发较为成熟,居民不用远距离出行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C不符合题意;站点本身的规模与居民出行距离关系不大,B符合题意。故选B。3.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在进行功能区布局时应遵循“混合基本功能,集聚主导功能”的原则。在站点影响区域混合布局各类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如购物、餐饮、科教、文化、卫生等)的功能区,可以提升住区便利性,提高居住品质。结合站点自身优势,应在全局视角下确定站点主导功能,有序引导站点影响区域多种功能的横向合作与纵向合作,将站点打造为具有一定辐射范围的功能中心。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月19日08时(a)和20日05时(b)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4-5小题。4.对应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台风移动路径可以使用RS系统监测 B.在印度洋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C.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天气影响,炎热干燥 D.贵阳“天无三日晴”5.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   )A.山东半岛风力增强 B.低压系统减弱,并向东北方向移动C.日本北海道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弱 D.三江平原风向由偏南风转为偏北风【答案】4.A5.B【解析】4.台风天气系统影响范围大,且移动速度较快,可以用RS系统监测台风移动路径,A正确;船只在海洋中航行是否顺风顺水,既要看船只航行方向,还要看当地当时盛行风向和洋流方向,由此在印度洋的具体地点和航行方向不知,无法判断是否顺风顺水,B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旱天气影响多在7、8月,C错误;贵州的“天无三日晴”主要是指贵州的冬季经常是阴雨天气,D错误。故选A。5.19日08时至20日05时,图中低压中心数值增加,说明低压系统减弱,且由日本南部向其东北部的日本中北部移动,B正确;如图示山东半岛等压线变的稀疏,风力减轻,A错误;日本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如图示这段时间内北海道等压线变的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C错误;三江平原在20日05时以偏西风为主,D错误。故选B。广东省政府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并表示大湾区发展重心将进一步向“黄金内湾”聚拢,成为大湾区的主阵地和主引擎。大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产业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通网络等突出的优点。图为黄金内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6.推测打造黄金内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产业 B.文化 C.交通 D.科技7.广深双城驱动是黄金湾区最特殊的搭档,是因为(   )A.发展定位相似,对外贸易发达 B.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完善C.同城效应明显,两城交通便捷 D.协同机制优越,资源共享便捷8.黄金内湾打造完成后,有利于(   )A.增加珠海常住人口 B.改善中山城市环境C.提高香港城市等级 D.调整东莞产业结构【答案】6.C7.D8.A【解析】6.科技和产业并不是首要问题,是后续产业引进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无法轻易改变,只有首先完善交通才可以促进“黄金内湾”区域间的交流,因此打造黄金内湾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交通,C正确,ABD错误。故选C。7.广深发展定位并不相似,A错误;大湾区基本上都得到了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也很完善,不是广深的特点,B错误;广深同城效应不明显,广佛和莞深同城效应比广深明显,C错误;广深双城经济和产业发展协同机制高效,经济发展过程中双城资源配置和共享更便捷,D正确。故选D。8.“黄金内湾”打造完成后,可提高珠海的城市吸引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常住人口,A正确;“黄金内湾”对中山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不明显,B错误;香港城市等级并不是依靠“黄金内湾”就可以提高的,C错误;“黄金内湾”有利于完善和优化东莞产业结构,并不能调整产业结构,D错误。故选A。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科考人员在这个南极新家度过了龙年春节。下表示意我国五个南极科考站的经纬度信息(各科考站在日常生活中均使用当地的区时),完成下面9-10小题。科考站点经纬度长城站(62°13'S,58°58'W)中山站(69°22'S,76°22'E)昆仑站(80°25'S,77°07'E)泰山站(73°51'S,76°58'E)秦岭站(74°56'S,163°42'E)9.当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已进入农历新年的南极科考站点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0.为保障供电,秦岭站安装的是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考虑当地(   )A.日照时间长 B.地面冰雪多 C.天气变化大 D.太阳辐射强【答案】9.A10.B【解析】9.龙年春节联欢晚会零点钟声敲响时,说明东八区区时为0时,从东八区向东到东十二区进入新年,长城站(58°58'W)西四区,中山站(76°22'E)东五区,昆仑站(76°58'E)东五区,泰山站(76°58'E)东五区,秦岭站(163°42'E)东十一区,只有秦岭站进入农历新年,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双面均能发电的太阳能电池片主要是因为南极地区地面多冰雪,反射率高,能够更充足的利用太阳能,B正确;日照时间长主要影响电池板的旋转角度(依据太阳方位旋转),A错误;天气变化大与安装双面太阳能发电关系不大,C错误;极地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故选B。土壤风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一般从可蚀性、气候、土壤结皮、地表粗糙度和作物残茬等方面衡量,阿拉善高原(左图)是我国风蚀严重地区之一。该地土壤风蚀的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是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土壤风蚀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趋势明显,1991年进入显著下降阶段。右图示意1970-2017年阿拉善高原荒漠化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11.阿拉善高原土壤风蚀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控制 B.降水稀少 C.地表冻结 D.作物残茬12.1991-2000年的沙漠化面积变化说明阿拉善高原地区(   )A.生态退耕效果显著 B.土壤风蚀强度增加C.过度放牧依然严重 D.人工造林增幅减小【答案】11.A12.C【解析】11.阿拉善高原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风力小(少风),风蚀气候侵蚀力小,A正确。降水稀少,土壤松散,风力作用应强盛,而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冬季较小,可见降水稀少不是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B错误。阿拉善高原冬季春季都有地表冻结(冻土)现象,而该地风蚀气候侵蚀力春季大,冬季小,说明地表冻结不是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C错误。阿拉善高原多戈壁荒漠,作物种植少,作物残茬对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12.读1970—2017年阿拉善高原荒漠化面积变化图可知,1991—2000年的沙漠化面积在持续增加。生态退耕效果显著,沙漠化面积应该减少,A错误。由材料可知,风蚀气候侵蚀力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趋势明显,1991年进入显著下降阶段,1991—2000年风蚀气候侵蚀力在减弱,B错误。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加剧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风险,阿拉善地区过度放牧会增加沙漠化面积,C正确。人工造林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沙漠化的方法,人工造林虽然增幅减小,但森林面积依然持续增加,沙漠化面积应该减少,D错误。故选C。溶解性有机碳用以表示水环境中有机质含量和生物活性,是研究河水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源区至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流域内多分布季节性冻土。龙羊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其开发影响黄河流域物质迁移和能量输送。下表示意龙羊峡水库月径流量和溶解性有机碳的收支(净通量出库为正)状况。据此完成下面13-14小题。月份入库水量/(109m3)出库水量/(109m3)溶解性有机碳净通量/kt10.731.38-1.2820.611.27-1.1730.811.49-1.341.382.20-1.9352.302.681.564.263.472.375.395.153.484.384.302.794.642.341.5103.712.872.111.971.93-1.8120.881.52-1.5413.龙羊峡水库水位最高和最低的月份分别是(   )A.7月  2月 B.9月  4月 C.11月  5月 D.12月  6月14.随着气候变暖,龙羊峡水库溶解性有机碳的变化特点有(   )①春季输入量增大②夏季输入量减小③秋季输出量增大④冬季输出量减小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3.C14.A【解析】13.由表可知,6—11月龙羊峡水库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水位上升,由于截止到11月都是入库大于出库,推测11月水位最高;12月至次年5月,出库水量大于入库水量,水位下降,由于截止5月都是出库,水量一直下降,推测5月水位最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气候变暖,春季季节性冻土融化加剧,进入水库的溶解性有机碳增加,①正确;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夏季黄河源区蒸发加剧,湖泊、沼泽萎缩,补给水源减少,进入库区的溶解性有机碳减少,②正确;随着全球变暖,夏季该水库来水减少,秋季入库水量相应减少,故溶解性有机碳输出量减小,③错误;全球变暖,冬季冻结的地表水减少,流动的水量增加,溶解性有机碳输出量相应增加,④错误。由此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麦兹巴赫湖位于阿克苏河上游,是伊利尔切克冰川(分南北两支,北支退缩明显)作用下形成的堰塞湖。夏秋季节,堰塞湖溃堤多发,湖水排水过程受冰坝升降影响。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15.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伊利尔切克冰川北支融化后退使冰川北支前缘形成湖盆②伊利尔切克冰川南支阻塞湖盆形成冰坝③伊利尔切克河溯源侵蚀形成湖盆④冰坝形成后冰川融化,积水成湖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6.关于麦兹巴赫冰川堰塞湖从“溃堤—湖水排出—排水结束”的发展过程先后排序是(   )①夏秋季节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冰川融水不断流入冰川湖②冰下通道打开,湖水开始排出③当湖水达到一定深度,冰坝漂浮④当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