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物理(浙江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21页 · 938.6 K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浙江卷)物理·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理量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普朗克常量kg•m2/s B.磁通量kg•m2/(s•C) C.静电力常量kg•m3•s﹣2•C﹣2 D.功N•m【解答】解:A、根据ε=hν知,h=ɛν,普朗克常量h单位为J•s,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为J•s=N⋅m⋅s=kgms2⋅m⋅s=kg⋅m2/s,故A正确;BC、kg⋅m2/(s⋅C)和kg⋅m3⋅s﹣2⋅C﹣2中单位C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BC错误;D、N⋅m中单位N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的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在2022年6月17日移出船坞下水后计划开展航行试验。下列情况中“福建舰”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航行路线时 B.弹射舰载机时 C.移出船坞下水时 D.用操作仪把控方向时【解答】解:A.当研究“福建舰”的航行路线时,“福建舰”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故A正确;BCD.当研究弹射舰载机时、移出船坞下水时、用操作仪把控方向时,由于“福建舰”的形状及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能忽略不计,所以“福建舰”均不能看成质点,故BC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撑杆跳高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受到杆的作用力等于重力 B.运动员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 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全部由杆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 D.分析运动员肌肉做功放能过程可将其看成质点【解答】解:A、撑杆跳高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做变速运动,受力不平衡,运动员受到杆的作用力不等于重力,故A错误;B、运动员先加速上升,再减速上升,竖直方向上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故运动员经历先超重后失重的过程,故B正确;C、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主要由动能转化而来,故C错误;D、分析运动员肌肉做功放能过程,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姿势和动作,不可将其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4.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提前半年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目标。第55颗卫星也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静止,同步轨道卫星,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相同 B.它的线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C.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D.它的工作轨道在赤道平面内【解答】解:A、地球同步卫星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故A错误;B、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大于赤道半径,由v=ωr知它的线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故C错误;C、同步轨道卫星的半径大于赤道半径,由a=ω2r知它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同步卫星运行轨道只能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圆形轨道,故D正确。故选:D。5.重元素的放射性衰变共有四个系列,其中一个为U238系列(从92238U开始到稳定的82206Pb为止),关于这个系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92238U到82206Pb,共发生7次α衰变 B.从92238U到82206Pb,共有7个中子变成了质子 C.92238U比82206Pb多22个中子 D.92238U比82206Pb的比结合能大【解答】解:A.每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从92238U到82206Pb,共发生n1=238−2064次=8次α衰变,故A错误;B.从92238U到82206Pb,共发生n2=16次﹣(92﹣82)次=6次β衰变,因此共有6个中子变成了质子,故B错误;C.92238U中子数为146,82206Pb中子数为124,因此多22个中子,故C正确;D.衰变后原子核更稳定,82206Pb的比结合能更大,故D错误。故选:C。6.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图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 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m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m【解答】解:A、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得甲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ΔvΔt=2525m/s2=1m/s2,故A错误;B、由图可知,前20s两车的距离一直在减小,20s时两车速度相等,距离最小,之后间距增大,故B错误;C、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说明20s末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位置相同,20s末两车的速度为v=5m/s,由图象面积的物理意义,可得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Δx=12×(25−15)×20m=100m,故C正确;D、根据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距离等于之后两车位移之差,为Δx′=12×(30﹣25)×5m=12.5m,故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球体O的直径AB、CD、MN两两垂直,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分别位于A、B点,则( )A.C点的电场强度和M点的相同 B.C点的电势比M点的高 C.一试探电荷从O点沿半径ON方向移到N点过程中受到的电场力一直增大D.一带正电荷的试探电荷沿半圆弧ACB移动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答】解:A、根据等量正点电荷电场分布的对称性可知,C点和M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则电场强度不同,故A错误;B、根据等量正点电荷电场分布的对称性可知,C点和M点的电势相等,故B错误;C、试探电荷从O点沿半径ON方向移到N点过程中,电场线分布情况不能确定,则电场强度的变化情况不能确定,所以不能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变化情况,故C错误;D、在AO间电场方向从A指向O,A点的电势高于O点的电势。在OC间电场方向从O点指向C点,则O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所以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而A点的电势等于B点的电势,则一带正电荷的试探电荷沿半圆弧ACB移动过程中,电势先降低后升高,则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莲莲在亚运会蹦床比赛中,达到的最高点距地面高度为H,蹦床离地面的高度为h,莲莲的质量为M,下落过程中弹性网最大下陷量为x,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从最高点到最低点下落时间为t,则莲莲在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莲莲的机械能减少了(Mg﹣f)(H+x﹣h) B.弹性网的弹力对莲莲的冲量大小为(Mg﹣f)t C.莲莲从与蹦床接触到落至最低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2M(Mg−f)HD.弹性网弹性势能的增量为(Mg﹣f)t【解答】解:A.莲莲在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莲莲的初速度、末速度都是零,则动能不变,莲莲的机械能减少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则ΔE=Mg(H+x﹣h),故A错误;B.莲莲在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Mgt﹣ft﹣I=0弹性网的弹力对莲莲的冲量大小为I=(Mg﹣f)t,故B正确;C.莲莲从下落至与蹦床接触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Mg(H−ℎ)−f(H−ℎ)=12Mv2莲莲从与蹦床接触到落至最低点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I1=0﹣Mv莲莲从与蹦床接触到落至最低点过程中所受合外力的冲量大小为I1=2M(Mg−f)(H−ℎ),故C错误;D.根据能量守恒,弹性网弹性势能的增量为,Ep=Mg(H+x﹣h)﹣f(H+x﹣h)=(Mg﹣f)(H+x﹣h)另外,(Mg﹣f)t对应的国际单位是N•s,是动量的单位,不是能量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B。9.2023年9月27日,杭州亚运会中国队组合赵焕城/王赛博获得帆船比赛冠军。图为帆船在静止水面上逆风航行的示意图。风力和船身方向成135°,风力和帆面成8°,风力在垂直帆面方向的分力推动帆船逆风行驶,如果风力大小为F,则风力在航行方向的分力为( )A.35Fsin8° B.35Fcos8° C.45Fsin8° D.45Fcos8°【解答】解:由题,结合图可知,风力在垂直于帆面方向上的分力为F′=Fsin8°这个分力垂直于帆面,与航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θ=90°﹣(180°﹣135°﹣8°)=53°所以风力在航行方向上的分力为F″=F'cos53°=35F'=35Fsin8°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某景区景点喷泉喷出的水柱高约20m,如图所示,小明了解到喷泉专用泵额定电压为220V,正常工作时输入电流为3A,泵输出的机械功率占输入功率的75%,则此喷泉( )A.出水流量约为0.1m3/s B.电机绕组的电阻是55Ω C.任意时刻空中水的质量约为10kg D.喷管的横截面积约为0.8×10﹣4m2【解答】解:A、喷泉喷出的水柱高约20m,设水喷出喷口的速度为v,由位移—速度公式得:v2=2gh代入数据解得:v=20m/s设极短时间Δt内有质量为Δm的水喷出喷口,则由能量守恒得:ηUIΔt=12Δmv2解得:Δm=2ηUIΔtv2这些水的体积为ΔV=Δmρ则出水流量约为Q=ΔVΔt代入数据联立解得:Q=2.475×10﹣3m3/s故A错误;B、设电机绕组的电阻为r,泵输出的机械功率占输入功率的75%,则有:(1﹣75%)UI=I2r代入数据解得,电机绕组的电阻r≈18.3Ω故B错误;C、水从喷出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为t=vg=2010s=2s在空中的水包括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两部分的水,两部分水的质量近似相等,则任意时刻空中水的质量约为m=2Δm=2×2ηUItv2代入数据联立解得m≈10kg故C正确;D、设喷管的横截面积为S,则Δm=ρSvΔt=2ηUIΔtv2解得,喷管的横截面积约为S≈1.2×10﹣4m2故D错误。故选:C。11.如图所示,图中两小孩各握住轻绳一端,当只有一个小孩上下抖动绳子时,在绳上产生简谐横波,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绳子中间某段在t1=0和t2=0.75s时刻的波形图,P点为绳中x=1.5m处的质点。已知小孩抖动绳子的周期T满足0.75s<T<1.5s,则( )A.左侧小孩在抖动绳子 B.P点在t2时刻向﹣y方向振动 C.波在绳中传播的速度v=4m/s D.P点在t1到t2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0.9m【解答】解:A、若左侧小孩抖动绳子,即波向右传播,则有:t2=(n+14)T(n=0,1,2,3…)又因为:0.75s<T<1.5sT无解。若右侧小孩抖动绳子,即波向左传播,则有:t2=(n+34)T(n=0,1,2,3…)解得周期:T=1s故右侧小孩在抖动绳子,故A错误;B、由A选项分析可知,波沿﹣x方向传播,根据同侧法,P点在t2时刻向+y方向振动,故B错误;C、波长为4m,波在绳中传播的速度:v=λT=41m/s=4m/s,故C正确;D、在t1到t2时间内,P点振动了t=34T,由于t1时刻P点不在平衡位置或位移最大处,则P点在t1到t2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34×4A=3A=0.9m,故D错误。故选:C。12.霍尔效应传感器可用于自行车速度计上,如图甲所示,将霍尔传感器固定在前叉上,磁铁安装在前轮辐条上,轮子每转一圈,磁铁就靠近霍尔传感器一次,传感器就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霍尔传感器原理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U1,当磁场通过霍尔元件时,在导体前后表面间出现电压U2。某次行驶时,霍尔传感器测得的电压U2随时间t变化如图丙所示,车轮半径为R,霍尔传感器离轮轴距离为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行车的速度是2πrt3−t1 B.自行车的速度是2πRt3−t2 C.若自行车的车速越大,则霍尔电压U2的峰值越大 D.若电源电压U1越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