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易金卷2025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政治(河北卷)(全解全析)

2025-04-12 · 16页 · 459.6 K

2025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河北卷)政治(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河北承德·二模)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某班以“壮丽75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峥嵘岁月”为主题召开班会,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中国走过的75年非凡历程,重温一个个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重要时刻。下列内容叙述正确且符合班会主题的是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有了主心骨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在党的带领下新中国75年来取得了各项成就,而中国共产党是在1921年成立的,①不符合题意。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正确。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错误。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阐述了在党的带领下取得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就,④正确。故本题选C。2.(2024·河北沧州·一模)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集理论、运动、制度和思想于一身的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关于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序号发展历程标志或表现①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共产党宣言》发表②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巴黎公社宣告成立③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①错误。②: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②错误。③: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正确。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3.(2024·河北张家口·模拟预测)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注重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尤其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命题,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    )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③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④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指导,注重从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尤其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审视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方位,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思考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大命题。这表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①④正确。②:“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②排除。③:“十个明确”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贡献,③排除。故本题选B。4.(2024·广东·二模)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确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工作,要求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两方面操作。据此,下列传导关系正确的是(   )①实施普惠金融政策→降低实体经济税费成本→增强企业盈利预期→提振市场活力②降低消费贷款利率→激发居民消费贷款→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量→降低恩格尔系数③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缓解融资难题→畅通生产链和产业链→稳定实体经济④实施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增强科技企业内生动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实施普惠金融政策并不能降低实体经济税费成本,①传导错误。②:降低消费贷款利率,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激发居民消费贷款,但增加居民消费需求量与降低恩格尔系数二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②传导错误。③:保持资金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缓解融资难题,畅通生产链和产业链,从而稳定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③符合题意。④:科技金融拓展了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能有效助力自主研发,有利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企业内生动力,为科技自立自强保驾护航,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5.(2024·广西·二模)下图是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注:接收入来源分,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2%;人均经营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7%;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6%;人均转移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5%。由上述信息可知(   )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②劳动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③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有所提高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材料反映了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从表格可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从注释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2%,可知劳动性收入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①②符合题意。③: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故③错误。④:材料未体现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6.(23-24高三下·山东·阶段练习)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协要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不断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179次。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学习研讨活动。创设专家协商会。创建委员展职平合,建立参政议政人才库。聚焦高质量发展调研议政。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赋能政协服职、开展网络议政、远程协商、视频调研。共收到提案29323件,立案20818件,办复率99,8%。材料表明人民政协(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商国是,建言献策②发挥政治联盟的独特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③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④畅通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参与领导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C【详解】①: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讨179次;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①符合题意。②: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政治联盟,②说法错误。③: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组织开展35次议政活动,紧扣10个议题持续跟踪监督;聚焦高质量发展调研议政,体现了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③符合题意。④: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不能参与领导人民当家作主,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2024·云南·二模)2024年2月27日,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审核把关,编发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逐步覆盖各类案由和罪名、各种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能够给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权威、规范、全面的指引。此举有利于(   )①坚持良法之治,建设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②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杜绝行政执法不公③统一裁判尺度,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④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①:坚持良法之治,建设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属于立法,而材料属于司法方面,①不符合题意。②:杜绝行政执法不公太绝对,②错误。③:建设人民法院案例库,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统一审核把关,编发具有参考示范价值的权威案例,逐步覆盖各类案由和罪名、各种疑难复杂法律适用问题,能够给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权威、规范、全面的指引。此举有利于统一裁判尺度,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③正确。④:人民法院案例库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开放。此举有利于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增强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④正确。故本题选D。8.(2024·天津和平·一模)漫画《人生如天气,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作者:于昌伟)启示我们(   )①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保持乐观②“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客观规律,人生可预料③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④可预料与出乎意料相互否定,体现了辩证否定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B【详解】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错误。②:人生如天气,可预料,说明“思维的眼睛”即人的思维能揭示事物客观规律,人生可预料,②正确。③:人生可预料,但往往出乎意料,这启示我们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③正确。④: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可预料与出乎意料相互否定不是辩证否定的体现,④错误。故答案为:B。9.(2024·河北邢台·一模)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强调,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对此,有媒体撰文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可以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   )①要把握矛盾双方的平衡点以推进矛盾双方有效转化②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③有利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流④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详解】①:矛盾双方转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②: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上升为制度性成果,最终大范围铺开,实现点与面有机结合,在精准找到问题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开方抓药”。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②正确。③:材料体现了抓主要矛盾,而不是抓住主流(矛盾主要方面),③错误。④:全面深化改革不等于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根本性问题、关键性问题上取得突破。由此可见,提升改革精准性、针对性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提升解决问题的实效性,④正确。故本题选C。10.(2024·云南·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并阐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只有坚持“第二个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  大地上生根开花,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第二个结合”(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内涵的更深刻、更系统全面的揭示②旨在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机理和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③指明了在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