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东城高三一模历史2025.4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在西周分封诸侯的仪式上,周王提出“不违王命”、“夹辅周室”等要求,诸侯需在神前宣誓效忠。双方缔结盟誓,强调“背盟不祥……神人弗助”。这反映了西周A.通过礼乐制度塑造文化认同B.借助神灵以巩固周王的统治C.权力分配以血缘亲疏为标准D.国家治理彰显原始民主传统2.西汉前期,丞相多由功臣担任。西汉中后期,丞相多出自精通儒学的“布衣”,皇帝更注重丞相的品德而非执政能力,与丞相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①积功劳为官的选拔方式被废除②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③官方主流思想的变化④中央行政中枢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小学》是朱熹与弟子编写的蒙学(儿童教育)教材,“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宋代《小学》主要在南方城乡传播,元代成为正统蒙学教材,明清时期成为儒童入学考试的内容。上述现象反映了①儒学向基层渗透②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③理学受官方尊崇④国家重视树立道德规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大明混一图》(右图)是奉明太祖旨意绘制,所绘地理范围东起日本,西达欧洲、非洲,南至爪哇,北抵蒙古,明朝位居中央,并被刻意放大。图中着重描绘了明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第1页/共11页置。该地图①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成果②反映了明朝统治者的天下观念③有助于明代对地方的管理④展现了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明清时期,浙江沈荡镇的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质店(当铺),大贾往往云集”。江苏太仓鹤王市为著名棉花产地,每到棉花收获,“远商挟重赀……而市之,沃饶甲于境内”。这反映了①当地商业活跃,资本聚集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③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手工工场大规模使用自由雇佣劳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以下是1870-1905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统计表(单位:亿海关两)。影响对外贸易总值变化的因素有年份187018751881188418881892189919001905贸易总值1.211.401.661.432.172.384.613.706.75①朝贡贸易的发展②清政府政策的调整③对外战争的影响④欧洲列强无暇东顾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19世纪60年代,湘军、淮军开始装备西洋火器。清末新政时,各省编练新军20余万,热兵器取代了刀矛弓箭。1919年,各地新式陆军已增至138万,其装备不断推陈出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双方武器装备已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水平。由此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A.国际地位提高B.参加一战推动了军事力量的飞跃C.中央集权加强D.军事发展的背后是军阀势力膨胀8.1948年初,毛泽东十分自信地总结说:自日本投降后,特别是1947年这一年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事变,敌我双方的形势都有了根本的改变……以前只能讲“有利于我”,现在可以讲“胜利到手”。这一说法的依据是①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危机逐渐加剧③解放区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解放第2页/共11页④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该方针的提出A.体现我国要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B.为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正确方向C.说明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标志着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10.2024年,湖南省修订《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一位八旬退伍军人看到征求意见的日期即将截止,匆忙用烟盒纸写下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建议。该建议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逐级上报,最终被省人大采纳。这反映了①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②人民民主的效能与温度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④立法工作回应民生关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右图为发现于印度河流域哈拉帕古城遗址中的滑石印章,制作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牛的图案和一些文字符号,用于在粘土或封蜡上盖印。历史学家认为它用于签署文件、标注身份和货物归属。这种印章不仅在当地被大量发现,在两河流域也有类似印章出土。对于此类印章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佐证当地存在私有制B.其文字符号奠定楔形文字的基础C.证明牛耕已被广泛使用D.是雅利安人建立国家的实物史料12.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在位时期(1272—1307)经常召集议会,议员大多对王室持支持态度。在议会的参与下,王室进行了大量的立法,使英国的法律更加系统化。国王还正式设置了掌管王室文件和国玺的大法官法庭、核算王室财务的财务署等机构。爱德华一世的统治A.促进了等级君主制形成B.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C.推动了英国王权的加强D.完善了“英美法系”的基本原则13.在14、15世纪,一类新的食谱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威尼斯等地出现,并被“暴富新贵”普遍接受。它们用当地语言而非拉丁文写成,条理分明地记述了菜品的烹饪方法,还标注了食材的精确用量,其中很多菜品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现象①反映了中世纪后期城市的发展②表明教会权威受到挑战第3页/共11页③是市民阶层获得自治权的表现④体现出人文主义的思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1945年,关于国际关系中不同实力国家的权力分配问题,罗斯福和斯大林倾向于“大国有更大的责任……和平应由今天在桌前谈判的三大国来书写”,丘吉尔则主张“老鹰应允许小鸟唱歌,不用管它们唱些什么”。下列史事中,同时体现了他们观点的是A.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B.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C.古巴革命力量进行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D.联合国大会实行一国一票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票否决制15.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公社是现在唯一的政权,兹命令……一切公务部门的职工今后必须确认凡尔赛政府或其拥护者所发出的命令或通知为无效,无法律效力。”②“印度和巴基斯坦将成为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各自有自己的制宪会议负责起草宪法……通过全民公投决定西北边境省是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③“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④“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先前)曾设想过,旧的俄国经济将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A.①②③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④③②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5分。16.(12分)文物与历史材料一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为中国青铜器中的珍品,该壶通体以嵌错工艺(刻槽填金银等金属丝)刻画了采桑、乐舞、射猎、水陆攻战等多组场景。壶身以垂叶纹装饰,同类纹饰青铜器在河南、四川等地均有出土。材料二第4页/共11页《宫乐图》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仕女画之一。画中仕女服饰色彩艳丽、花纹精细,持筚篥(西域龟兹人的乐器)、古筝、笙与牙板等乐器演奏。桌案中摆放一茶釜,案边摆放各式器具,如青瓷碗形杯、红漆黑耳羽觞(酒器)、海棠花型盘等,案旁空置两张月牙几凳(形制受胡床影响)《大傩图》是一幅宋代的风俗人物画。画中描绘了街市艺人扮做金刚力士、钟馗等佛、道鬼神,进行傩戏表演。傩是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宋代又加入了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1)依据材料一,分析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的研究价值。(4分)(2)阅读材料二,阐释两幅绘画所折射出的唐、宋时代风貌。(8分)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7.(11分)历史书写与时代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其事迹被后世大力发掘、塑造和宣传。忠义系于世教(正统礼教),历代推褒,正以励臣节……孝宗皇帝特允臣言,建庙称禋(祭祀)。——明代大臣尹直为敕建文天祥等督府勇士螺山忠义庙撰写庙碑正气兮飞扬,乾坤兮再造……此大豪杰何人?即宋末首竖义旗、攘斥胡虏、九死不屈、为种牺牲之文天祥也!……(希望)志士则效之,实行之。——《为种流血文天祥传》(1904年刊载于革命党人创办的《觉民》杂志)今日之外患……其于危急存亡间不容发之秋,何以能激励吾民族精神,以求自存……养成如文信国公(文天祥封号)之不屈不挠之精神,尤为根本之图。——《青年月刊》1935年第3期涵养浩然之气,是古人加强修养的重要要求。(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拥有浩然之气的人,不管处境如何,都会坚持理想不变、志向不变、原则第5页/共11页不变,行为国为民之大道……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带领中国人民勇毅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赵淑梅《赓续民族精神的内在要求不断涵养浩然之气》(发表于2023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历史书写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请结合上述四则材料,论述这一观点。(11分)18.(12分)翻译与启蒙严复,1866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1877年赴英国学习海军专业。期间,游历英法,探索西方富强原因,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著作让他大开眼界。1879年回国,先后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和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1895年以后,严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译介工作,并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成为中国翻译界的重要准则。严复部分译著简表翻译著作初版作者核心内容备注名称年份康有为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宣扬“物竞天“合群保种”的倡议结合,以此为宗《天演择、适者生赫胥黎1898旨成立保国会,壮大维新运动声势。论》存”的社会进生存竞争等原理被编入1903年《蒙学化论初级修身教科书》该书在清末被认为:“近来讲理财者主张自由市1901—必探源於斯密氏,故此书风行最《原富》亚当·斯密场、劳动分工1902广。”并被南洋公学等学校列入阅读和私有财产权书目1915年,吴虞(后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在日记中写道:1904—阐述三权分立《法意》孟德斯鸠日读孟德斯鸠《法意》,“于专制、1909理论立宪之优劣……始确然有以自信其学矣”介绍西方传统近代学者张君劢评价该书:“译西人《名学浅耶方斯1909逻辑学的基本哲理之书,名词句调皆出独创。译名说》问题如‘物竞’、‘天择’、‘名学’、第6页/共11页‘逻辑’,已成为我国文字中不可离之部分,其于学术界有不刊之功。”1914年该书成为中学教材——摘编自皮后锋《严复大传》等(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译介西方社会科学著作的背景。(4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严复译介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8分)19.(12分)钢笔材料一欧洲自中世纪以来,鹅毛笔是主要书写工具,与许多历史人物有不解之缘,他们在家中养了许多鹅来满足书写的需要,伏尔泰甚至被“誉为”鹅的天敌。狄更斯曾写道:“这种修理和制作的过程占据了我所有的闲暇时间……我和坏掉的鹅毛笔之间有一场永不停歇的战争。”1803年,英国工匠怀斯制作出第一支钢笔。1809年,英国颁发了一批与钢笔相关的专利证书。1822年,英国工匠吉洛特改造了冲压机,使机器能够方便地切割钢笔毛坯,他还通过清洗、抛光等预处理,改善了笔尖的质量。19世纪后半期,橡胶制品的改良使钢笔有了更好的储墨手段,化工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研制出了无沉淀的墨水。19世纪晚期,钢笔逐渐成为欧洲学校的标准书写工具。材料二20世纪初,钢笔被外商、留学生带入中国,因其携带方便、书写便利,成为知识分子的日常书写工具。这也引发了“毛笔与钢笔之争”。教育家沈尹默曾言:“(钢笔)书写单调,无法表现中国书画的神韵”“毛笔是中华艺术的灵
2025北京东城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5-04-16
·
11页
·
2.9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