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3-11-20 · 11页 · 46.6 K

铁人中学2020级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阶段考试语文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习近平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一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二是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三是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摘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材料二: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经历五千年历史发展而从未中断的国家。就法文化而言,同样源远流长、代有兴革,既融入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又积累了治国理政方面的丰富经验与教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对中华传统优秀法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以真正做到以史为鉴。民心向背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尚书·五子之歌》根据夏王失德失民亡国的教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周灭商后,有戒于纣王失民亡国的教训,强调国应以民为本,“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其后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成为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进而总结“君为民而立”。西汉贾谊总结秦亡教训时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后世总是以利民、富民、惠民作为国策的支撑点。中国古代有关土地、水利、赋税的立法,都是着眼于保民生的;自汉朝起,法律对老、幼、残、疾等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恤刑;《唐律疏议》以来的历代法典,都规定了对70岁以上,15岁以下,废疾笃疾和孕妇等社会弱势群体不得刑讯,并可减免刑罚。这些规定蕴含着鲜明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国家的仁政。德法共治是古圣先贤从悠久而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德的功用主要在于教化,历代开明的统治者、思想家都主张以德化民。但是,道德缺乏国家强制力,只能化而不能禁止,需要得到法律的配合和支撑,才能真正发挥以德治国的作用。就法律而言,其职能在于禁暴惩奸止恶,但法律如果失去了道德的主宰,不仅丧失应有的权威性和正义性,而且难免流于滥罚酷刑的歧途。既重视发挥法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才能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严治官、宽养民是中华传统法文化所强调的施政手段。韩非子提出“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理论,此理论适应了国君的需要,因而演绎为严治官、宽养民的政治逻辑。严治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严上官之责,以警下吏。唐代宗时宰相杨纶“清慎自饬,立法于身”,使得权倾当朝的汾阳王郭子仪“且为之悚惕,孰敢不服哉”。其二,行考课之法,建监察制度。唐代有四善二十七最的考课之法,宋代有监司互察法,明有八法考吏,清代有六法考吏。考课的结果是优异者擢升、平庸者黜革、违法者治罪。除此之外,还推行了严密的御史监察制度。其三,重任免考选,选贤任能。汉代实行孝廉方正的选官之法。隋唐建立科举考试制度,使选官制度化法律化。除去一般的科考之外,还有所谓的特科、恩科等配套制度;御史出巡也负责考察推荐贤能之士。与严治官相对应的是宽养民。宽养民主要表现为:国家给人民以必要的生产生存手段——土地;宽减居民的赋税负担和力役之征;对于老幼妇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犯法的情况,按律宽减;此外,还注意施行各种保民、利民、富民、惠民政策,以夯实政权基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法文化底蕴之深厚、特色之鲜明、影响之深远,以及治国理政经验教训之丰富,都显示了古圣先贤的政治智慧、法律智慧及其对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激活传统法文化的优秀部分,使之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法文化支持。(摘编自张晋藩《中华传统法文化的史鉴价值》)1.下列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民心向背决定国家兴衰,历代法典因此以利民、富民,惠民为国策支撑点。蕴含鲜明的人文关怀,体现仁政特点。B.法律是道德的主宰,道德是法律的配合和支撑,德法共治,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C.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汲取与传承。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这一点。D.借鉴并激活中国的法文化中的古圣先贤的智慧经验与教训,使之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就叫以做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法文化不容忽视,因为它植根于五千年文明,经受漫长历史的考验,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B.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这体现了国家法治建设对民心向背的重视。C.“严治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宽养民”可夯实政权基础,两者结合利于封建统治。D.为了准确清晰地表述“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性,材料一整体上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材料二“中国传统法文化”研究范畴的是()(3分)A.重礼轻法、礼法合一的传统法律习惯研究。B.宽仁慎刑、重惜民命的立法指导思想研究。C.重和轻讼、无讼是求的用法价值取向研究。D.省刑寡罚、法宽刑缓的约法值刑学说研究。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4分)5.在《韩非子·心度》中说:“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攀登者【注】阿来秋雨,风声。一盏马灯下,王五洲和李国梁相对而坐。李国梁敲着桌子说:“这些外国人,一到关键点就语焉不详。这书上写的‘我战胜了那块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二十多英尺高的岩石,身体疲惫,意识模糊’,这不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嘛。”王五洲说:“这就不用他们多说了,分明就是第二台阶嘛。当年我们在那里折腾了好几个小时,”他直起身,“人类攀登珠峰到今天,五十多年,半个世纪了。上去了多少人?一共就二十多个人。第一个人什么时候上去的?1953年,今年刚好二十年了!”“他们都是从南坡上去的,尼泊尔那边;北坡,我们中国这边,还没有人上去过。十三年前,你们上去,那也是世界第一!”有人敲门。进来的是曲松林和多杰贡布。王五洲伸手在马灯的玻璃灯罩上暖和一下说:“雨一停,好天气就要来了,该把队伍拉到山上,真刀真枪登一回山了。”曲松林说:“还是在章子峰吧。海拔七千多,相当于上一回北坳。”多杰贡布也说:“上章子峰,登一回顶,能鼓舞士气。”王五洲说:“就这么定了!”十月,阳光澄澈。登山队在零下七十多度的冰雪坡面上攀登。阳光强烈,队员们都戴着深色的护目镜。护目镜中映出不远处的珠峰,映出队友奋力向上的身影。不时有金属敲击声响起。那是领先队员正用冰镐把固定绳索用的冰锥砸进泛着蓝光的冰层。队员们把金属上升器扣在结组绳上,用冰爪前端的钢钉踢开冰面,造出一个立脚点,向上,再用同样的方法造出一个新的立足点,再继续向上。每个人都背着氧气瓶,但在这个高度,不准使用氧气。坡越来越陡,有个结绳组为节省体力,开始在雪坡上走出之字形的路线。王五洲看见,把那一组人的情况指给多杰贡布。多杰贡布赶上去,严厉制止:“这样会在积雪的山坡上引发雪崩,绝不允许!”女后勤队员黑牡丹和其他后勤队员也与突击队一起攀登。不同的是,他们不像突击队员身上只背着一只氧气瓶和一盘绳索。后勤队员身上背着更多的东西。帐篷,炊具,食品。黑牡丹身上背着的是一组气象观测仪器。风向仪的上端从背包里露出来,一有风,就呼呼旋转。在危险地段,她奋力揳下冰锥,系上保护绳,用脚上的钢钉踢开坚冰,制造落脚点的动作和突击队员一样熟练。夏伯阳回头看见,说:“咦,不是菜地里的黑牡丹吗?”并对她竖起了拇指。一向爱笑的黑牡丹脸上却露出凶巴巴的表情,大喘几口气,加快了速度。夏伯阳眼看她就要追上来了,也转身迈开了步伐。有一段,好胜的他连保护绳都来不及安装,就直接上去了。李国梁见此情景,把摄影机对准了他们。这使得他们更是互不相让,尽管多杰贡布在后面喊:“控制速度,保持体力!”也没有产生什么效果。夏伯阳、扎西的结组越上了冰脊,紧接着,补给队的黑牡丹也上了冰脊。早已布置好的营地里的二十多顶帐篷出现在他们面前。黑牡丹对夏伯阳说:“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后勤队都上来三趟了!”王五洲也上来了,他对夏伯阳和扎西说:“海拔六千多,将近七千,几小时攀登,还能保持这个速度,不简单!”夏伯阳望望高处的峰顶:“队长,就是现在下令登顶,我保证能成功!”黑牡丹说:“我也能上去!”王五洲点头。起风了。突击队员正一组组攀上山脊,最后的两组人,已经疲惫不堪,脚步踉跄,在深雪里走得东倒西歪。风从他们下方半空中的层云上横吹过来。平静的云层猛烈地翻卷。风撞上他们所在的山体时卷起了地上的积雪,并在掠过那些裸露的岩石时发出了刺耳的尖啸。风停了,风雪抹去了几小时前人们留在地上的串串足迹。只有一顶顶帐篷,静穆浑圆,散布在洁净的雪地中间。天边,晚霞灿烂,珠峰峰顶被镀上一片金黄,一派庄严。一顶帐篷门打开了。李国梁倚在门边,吹奏口琴,一时间,整个营地都被这乐音充满……(节选自阿来《攀登者》,有删减)文本二:澎湃新闻:剧本中涉及了很多真实人物,比如夏伯渝在当年登珠峰的过程中失去了双腿,去年5月他以69岁高龄,成为第一个无腿登顶珠峰成功的人。在剧本结尾处,你写到的“夏伯阳”这个人物多年之后也登上了珠峰。阿来:对的,我把这个人物命名为夏伯阳,是因为夏伯阳是苏联的战斗英雄,那时候很多人是很崇拜他的,是很有时代气息的一个名字。澎湃新闻:你是个自然爱好者,经常关注动植物,但登山似乎更偏向于人如何去挑战自然,你怎么看二者的区别?阿来:1960年的登山和现在不一样,不是简单的户外运动,是我们要在自己的领土上打上印记。那时候登山,有宣示主权的含义,意义非常重大。1975年那次登山,同时是对珠峰大规模的科学考察,有些科学家就牺牲在那里。(节选自澎湃新闻《阿来《攀登者》专访》)【注】《攀登者》,根据中国登山队的真实经历改编。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但由于没有留下登顶珠峰的影像资料,此次登峰遭到质疑。十五年后,中国队再组登山队冲顶。全书共79章,节选部分为24-27章,记录的是登峰前的一次训练。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国梁和王五洲的对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很强的年代感。B.写登山过程时使用了一系列的登山术语,这主要是为了突出文章的科学性。C.登珠峰前,先在章子峰做一次实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