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情节概括】作者斯诺带着世人皆问的问题决定只身前往解放区。这些问题诸如“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领导人是谁?共产党日常生活如何?红军兵力多少?红军为何能抗击长达九年之久的军事联合力量?苏维埃是怎样的?共产主义运动如何?民族统一战线是什么?……斯诺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准备深入红区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等秘密。【情节概括】斯诺带着一系列的未解之谜,怀着冒险和兴奋的心情,打了几针预防疫苗,从“一致抗日”游行中的北京出发,乘坐慢车途径郑州,前往西安。列车上同行的两人表达了对共产党不同的态度,青年人认为共产党不是好人,杀人太多;老者觉得“杀的太少了”。在西安城,斯诺先拜访了杨虎将军,杨将军却不愿和斯诺谈及政治。之后又访问了陕西省邵力子主席,认为中国不具备抗战的实力。【情节概括】住在西安的某旅馆里等待一位叫王牧师(董健吾)的来方安排。董健吾介绍了西安的局势,以及自己在西安给张学良工作时的情况,自己曾借张学良的飞机前往延安,陪同张学良到延安见到周恩来,达成停战抗日的协定。董健吾介绍邓发和斯诺认识,邓发是工作在敌后的红军特务首领,他们一起在西安城外的汉朝古城遗址见面,邓发负责安排斯诺去陕北的路程。【情节概括】黎明时分,斯诺经过“金门”离开西安,经渭河,宿洛川,漫漫黄沙,翻穿土丘,见到了陕西的窑洞。斯诺雇来的骡夫带着行李(一个小铺盖,一点食物,两具照相机,二十四卷胶片。),越过两军之间的无人地带,到达一个黄土的村落。穷人会会长的年轻人“刘龙火”知道斯诺的身份后,热情款待,并安排斯诺如何进入安塞。【情节概括】穷人会会长派密使送斯诺和骡夫去安塞,途径小村庄,密使将斯诺二人交给了穷人会分会主席,夜宿村庄小屋,门板当床。第二天,池塘边遇姚战士,他送斯诺三人安全到达安塞。安塞百家坪红军的卞指挥告诉斯诺,一路上斯诺三人被白匪尾随(却不知道),是他率红军缴灭了白匪。路边,邂逅周恩来用英语问斯诺:“你们在找什么人吗?”【情节概括】斯诺在百家坪初识周恩来,斯诺在吃饭时与红小鬼发生的有趣故事。周恩来为斯诺安了一个92天的采访红区旅程,比较详细介绍了周恩来(一个书出身的造反者)的人生经历与其独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少山、冠生等,江苏淮安人,籍贯浙江绍兴,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斯诺所了解到的周恩来:⑴传奇人物,从学者转为造反者。⑵瘦个子,中等身材。大而深的的眼睛富于热情,长而黑的胡子。⑶不脱孩子气有个人魅力,英语不流利却准确。⑷耐劳忍苦有能力,忠于思想不屈不挠,冷静实际有头脑。⑸家世:世家子弟,从小有文学天才。⑹求学: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成绩优异。⑺监禁:1919学生运动领袖,监禁一年。⑻旅欧:法国读书,巴黎组织共产主义小组。⑼资助:1924,赞助孙中山,参加北伐。⑽黄埔:26岁,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⑾工运:组织上海工人罢工暴动。⑿叛徒:1927年叛徒蒋介石清党,开始逃亡生活⒀死里逃生:被捕,白崇禧下令枪决,获救。⒁起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⒂现职:苏维埃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情节概括】斯诺跟着一群红军战士前往保安,李长林告诉斯诺,自己的妻子在战斗中牺牲。行走在贫瘠陕北路上的斯诺并不孤单,一路上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给斯诺讲自己的红军的故事。十七岁还准备再走长征路的福建“老狗”,十六岁就完成了长征的江西“老表”,十九岁湖南学徒“铁老虎”的革命之路,红军班长离别妻子加入军战斗的故事。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组成的真正的“全国性”的红军队伍,尽管他们都遭遇过不同的人生悲剧,但是他们一路高唱革命歌曲,团结一致,乐观向上,遵守纪律。经过的地方,农民都非常喜爱他们。这样一群红军旅伴护送着“斯诺”一路前往保安城。【情节概括】斯诺来到保安,周恩来为其安排了优越的条件。在这里,斯诺见到了红军的领袖毛泽东。作为一个外国了记者斯诺介绍了对毛泽东的初步印象和总体看法。斯诺介绍毛泽东以下方面的内容:“神怪生活”、好烟却健康、现任与前任、党内影响力、整体性格、博学多识、生活简仆、爱“辣”、有见地主见、精力旺盛、重情重义、具有农民的脾性。【情节概括】在保安,斯诺根据访问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年轻书记洛甫(张闻天)和毛泽东主席而整理阐述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基本政策。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两大革命原则:一是承认有必要采取反帝政策——用革命行动收复政治上、领土上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二是要求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对地主军阀实现民主革命,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⑵十年国民革命战争:南京的反共政策以及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结果是——农民的破产,国土遭到日本的侵略。⑶为争取民主生存的斗争,共产党愿意与抗日军队和爱国团体联合,停止内战,建立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可以与南京共同建立民主的代议制政府,以便恢复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纲领。⑷共产党的首要任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反对日本经济和军事征服的斗争。⑸对于友邦,中国愿意和平谈判互利的条约,与其他国家可以保持广泛的合作,可以与资本主义国家缔结反帝、反法西斯联盟。⑹抗日的决心:要抗日成功需要有外授;没有外援也必须抗日。【情节概括】斯诺在保安毛泽东的家里进行采访,斯诺与毛泽东身边的秘书吴亮平反复较对,翻译力求准确。在斯诺提出的一系列有关抗日战争的采访问题中,毛泽东主席细致地回答了斯诺的问题。⑴打败日本的三个条件:①建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②建立世界抗日统一战线。③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⑵战争的长短依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而定,但日本最终还是会被打败的。⑶日本国内会发生革命,外部苏联也必将支持中国的抗日。⑷对日军事战略:①依据地势,组织大规模的运动战。②战争初期,避免与日本主力决战。③优待日本战俘,从思想和心理上瓦解敌人。【情节概括】讲述了斯诺参观红军大军的见闻感受,以及自己赴“面条宴”的感慨。红军校长:二十八岁的指挥员林彪——介绍了林彪的人生经历,重点突出介绍了他三个方面的内容:①与毛泽东一样,参加战斗无数,却从未受伤。②未留过学,不懂外语,军事文章却颇受赞许,曾在苏联的杂志上发表。③突击战术的创始者。红军大学的基本情况:①简陋的设施——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敌人传单背面为笔记本。每个学员每个月的教育费不到十五银元。②奇特的学员——首级悬赏总共超过两百万元银元。③学员结构——四个部分,八百个学员。④办学宗旨——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一切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红军大学招生简章:①四个分部招收“决心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和献身于民族革命事业”的人,不分阶级、社会或政治背景;②年龄十六岁到二十八岁,不分性别,报考者必须体格健康,不染一切恶习;③每个学员都得“潜越”入境。学校的四个分部:①第一分部是高级军政训练,为期四个月,学员大部分是营、团、师级指挥员或政委;②第二、三分部是连、排、班级指挥员,有经验战士等;③第四分部主要是训练工兵、骑兵干部、炮兵干部。课程设置,互不相同。①有样品课程,政治课程,军事课程,有专门的教材,也有讲话稿,档案,档案,文件,统计材料等。②同时有无线电、骑兵、农业、医务等学校,还有党校,群众文化教育中心。③文娱生活丰富多彩,蓝球、网球、兵乓球等样样俱全。【情节概括】主要讲述了斯诺观看红军剧社巡回演出的见闻感受和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情况。⑴剧社的特点:露天剧场,道剧简单,节目采用活的题材,演出生机勃勃,幽默风趣,观众特别喜欢(有的国军也来观看)。节目丰富多彩:短剧、舞蹈、歌剧、哑剧、杂耍表演、唱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演员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⑵特殊人物:洛甫、毛泽东和其它观众一样席地而坐观看演出。斯诺被邀唱了一首歌。⑶剧社创建成长:1931年江西组织起来,60多个剧团,每个军、每个县都有,到各村和前线巡回演出。剧本歌曲自己创作,也有艺术家作家写的(成仿吾、丁玲),演员当地招募。⑷采访红军剧社社长危拱之:介绍了危拱之女士的人生经历,它是十多个走完长征的女性。⑸剧社作用:以宣传抗日和革命为主旨。消除人民疑虑,让百姓对红军纲令有所了解,大量传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宣传,争取人民信任,一起为民族独立而斗争。【情节概括】主要讲述了斯诺观看红军剧社巡回演出的见闻感受和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情况。⑴剧社的特点:露天剧场,道剧简单,节目采用活的题材,演出生机勃勃,幽默风趣,观众特别喜欢(有的国军也来观看)。节目丰富多彩:短剧、舞蹈、歌剧、哑剧、杂耍表演、唱歌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戏剧形式,演员大多是十几岁的少年。⑵特殊人物:洛甫、毛泽东和其它观众一样席地而坐观看演出。斯诺被邀唱了一首歌。⑶剧社创建成长:1931年江西组织起来,60多个剧团,每个军、每个县都有,到各村和前线巡回演出。剧本歌曲自己创作,也有艺术家作家写的(成仿吾、丁玲),演员当地招募。⑷采访红军剧社社长危拱之:介绍了危拱之女士的人生经历,它是十多个走完长征的女性。⑸剧社作用:以宣传抗日和革命为主旨。消除人民疑虑,让百姓对红军纲令有所了解,大量传播革命思想,进行反宣传,争取人民信任,一起为民族独立而斗争。【情节概括】本节主要讲述了毛泽东主席在湖南长沙那段时间的求学和从军经历。⑴长沙求学经历①步行到长沙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读书,待了半年。②第一次看到民族革命的报纸《民立报》,了解了七二十烈士的事件;③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④剪辫子事件;⑤听演讲后,决定参加黎元洪的革命军。⑵投军当兵半年①筹钱准备去汉口从军,城外借鞋,因战斗回城里观战;②参加正规军,每月7元,买《湘江日报》,首次知晓“社会主义”这个词。⑶看广告找学堂看各种广告寻找学堂,警察学堂、肥皂学校、正法学堂、商业学校、高级商业学校(呆了一个月),最后到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半年,学科受限,不太喜欢,退学。⑷图书馆自主学习在湖南省立图书馆,每天读书,一读半年。了解了世界地理、历史,接触到哲学、法律、文学、科学等各面的书籍。居湘乡会馆家里不支持,寻找新住所,有了做教书的初衷。⑹师范学校学习从1912年到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五年总共花了160块钱,其中三分之一用于购买报纸书籍。期间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形成,获得了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趣事有:反对自然科学,讨厌静物写生课,图画考试乱考,“袁大胡子”“杨昌济”老师的鼓励,唐教员给的《民报》的旅行鼓舞,和同学萧瑜在湖南徒步旅行五个县。1917年在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影响下,和几个朋友成立“新民学会”,专门谈论国家大事,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此时毛泽东的思想比较复杂,有自由主义、民族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但主要的思想是反帝反封建。【情节概括】本节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在1918年-1920年之间的人生经历及思想的转变过程。⑴北京工作学习生活①1918年长沙师范毕业后,毛泽东借10钱前往北京,住在三眼井。②在杨昌济的帮助下,在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每月8元,在这里结识了北大图书馆书任李大钊。③期间参加了哲学会、新闻学会,遇到张国焘;④情感初萌,爱上杨开慧。⑵四处游历生活①游历路线:曲阜→泰山→上海浦口→长沙→北京→上海→长沙;②借同学10元,拜孔子,登泰山,来到上海。③到浦口车站,没钱买标,鞋子被偷。老朋友借钱买鞋与车票,回到长沙。④五四运动后,长沙组织学生政治运动(罢课)。⑤《湘江评论》主笔,创办文化书社。⑥复回上海结识陈独秀和胡适;⑥回长沙后,组织联盟(边当教员边活动),组织对省议会的冲击,组织学生示威游行。⑶成为马克思书义者①1920年冬,首次在政治上组织工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俄国革命历史的影响。②1920年夏,毛泽东第二次在北京期间,学习了《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史》之后,他在理论上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尽管还不是一个共产党员。③在此期间,与杨开慧结婚。【情节概括】本节主要讲述了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1921-1927)的人生经历。⑴湖南省委任委员①1921年5月-7月,毛泽东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②同年10月,湖南党支部成立,毛泽东任省委委员。⑵湖南组织工人运动①1922年5月
《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
2023-11-18
·
41页
·
2.5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