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参考答案·2023九江十校第二次联考(2)

2023-11-21 · 4页 · 283.9 K

高三生物试题答案1.B【解析】图中b表示a和c共有部分。若a表示菠菜叶肉细胞,c表示菠菜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则b作为共有结构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A正确;若a表示动物细胞,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则b中可有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核糖体等,但是不能有中心体,中心体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可以有,高等植物细胞无,B错误;若a表示真菌,c表示细菌,则b中可以有DNA、RNA、蛋白质等物质,或细胞质、细胞膜等结构,C正确;葡萄糖分解的酶类分布于所有的活细胞中,若a表示神经细胞,c表示骨骼肌细胞,则b中有这种酶类,D正确。2.A【解析】花生子叶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用的不是水,A错误;洋葱根尖经解离液处理后用清水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根尖组织解离过度,B正确;稀释血液应选用生理盐水,这样可以保持红细胞的形态,C正确;绿叶的色素提取实验中,应使用无水乙醇,若没有无水乙醇,可用95%乙醇溶液加无水碳酸钠替代,加入无水碳酸钠的目的就是去除95%乙醇溶液中的水分,D正确。3.C【解析】真核细胞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等增殖方式,其中的无丝分裂过程不出现染色体规律性变化,A错误;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不发生改变,mRNA和蛋白质发生部分改变,B错误;进入衰老状态的细胞,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会出现收缩状态,细胞中的一些酶的活性会下降,C正确;细胞凋亡(不是细胞坏死)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D错误。4.A【解析】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控制长翅与截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长翅为显性性状。后代表现型可出现雌性全为红眼、白眼全为雄性,但长翅有雌也有雄、截翅有红眼也有白眼。故答案选A。5.D【解析】内环境的pH维持与O2的吸收和CO2的释放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人体代谢产生乳酸时,乳酸转化成乳酸钠,需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故pH维持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均密切相关,A正确;CO2与H2O反应生成的H2CO3是参与维持pH的重要成分,若CO2在内环境中含量太低,会造成H2CO3的浓度太低,影响了机体pH调控的能力,故可能造成内环境稳态失衡,B正确;脑卒中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机体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故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可能偏高,C正确;人体的胃中有丰富的胃酸,食品中少量的酸或碱不会对人体内环境的pH产生影响,D错误。6.D【解析】由于重力作用使得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而且植物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另外,根据“淀粉—平衡石假说”,在植物体内,比如根冠处的淀粉粒起到平衡石作用,通过感知重力,调控生长素的分布,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分布实现的,A正确;光合作用中的光照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而光敏色素是红光和远红光受体,接受相关光照后能调控植物生长,光是植物生长调控信息,B正确;春化作用使得只有越冬过后的冬小麦才能开花,避免了可能因为晚秋和初冬短时的气温偏高造成提前开花的现象,若提前开花后无法完成越冬,小麦会直接因冬天寒冷而致死,因此增强了其适应所生存环境的能力,C正确;激素的产生与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29.(每空2分,共12分)(1)①②(答不全不给分)①②(答不全不给分)(2)CO2的固定(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NADPH(还原型辅酶Ⅱ)(3)(通过消耗ATP固定CO2的过程)能更好的利用低浓度CO2,能提高CO2的利用率,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合理即可)【解析】图中数字①代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②代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题干中信息“晴朗夏日,甘蔗叶片细胞中进行着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等多种生命活动”表明这一场景并不缺乏氧气,不用考虑无氧呼吸),③代表C4植物的CO2与C3化合物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C4途径,是甘蔗等C4植物特有的过程;④代表C4化合物在维管束鞘细胞中释放CO2的过程;⑤代表CO2的固定;⑥代表还原C3化合物的过程。(1)能产生[H]的过程是①②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伴随着少量ATP的生成。生物答案第1页共4页(2)⑤代表CO2的固定,⑥代表还原C3化合物的过程,过程⑥发生的具体场所是(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基质,这一过程需要用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还原剂。(3)题干信息显示,③过程是消耗ATP固定CO2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的酶类相较于普通植物固定CO2酶类具有更高的亲和力,因此,这一过程能更好的利用较低浓度CO2,能提高CO2的利用率,有助于C4植物提高光合作用效率。30.(每空2分,共12分)(1)高秆和糯性(答不全不给分)AB雄配子或AB雌配子致死(答对一项给1分)高秆非糯性∶矮秆糯性∶矮秆非糯性=1∶1∶1(2)矮秆高秆∶矮秆=5∶1遗传图解如下(合理即可,如中间的配子及相关箭头环节没有也给分)F1高秆矮秆AAa×aa配子AAaAAaa22111FAaAaaAAaaa22211高秆高秆高秆矮秆高秆:矮秆=5:1【解析】(1)双亲为纯种高秆非糯性与矮秆糯性植株,子一代只有高秆糯性,由此可知高秆相对于矮秆为显性性状,糯性相对于非糯性为显性性状。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题干信息显示A、a位于2号染色体上,B、b位于4号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其自交后代(F2)的四种表现型高秆糯性∶矮秆糯性∶高秆非糯性∶矮秆非糯性应为9∶3∶3∶1,实际结果是高秆糯性为5,致死了4/9,最可能的原因是AB类型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要证明这一点,只需证明AaBb个体产生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为Ab∶aB∶ab=1∶1∶1即可,测交应该出现高秆非糯性∶矮秆糯性∶矮秆非糯性=1∶1∶1的现象。(2)如果纯合高秆三体植株甲多的一条染色体是2号染色体,则其基因型为AAA,其产生的配子有AA和A两种,与纯合矮秆个体(aa)杂交,子代三体的基因型为AAa,这种个体能产生四种配子A∶Aa∶AA∶a=2∶2∶1∶1,与aa个体杂交时,子代中表现型为矮秆的只有aa个体,占比为1/6,高秆占比应为1-1/6=5/6,即高秆∶矮秆=5∶1。3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7分)(1)内分泌能与胃饥饿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合理即可)(2)略感饥饿人体在略感饥饿时,机体分泌的胃饥饿素增多,增强了人体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合理即可,2分)(3)靶器官灭活【解析】(1)能分泌激素的是内分泌腺或者内分泌细胞,故P/D1细胞是内分泌细胞,脑部能接受胃饥饿素传递的信息,说明在人脑部的某些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着能与胃饥饿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根据题干中的“胃饥饿素在神经营养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能增强人体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和学习生物答案第2页共4页能力”可知,人体在略感饥饿时,机体分泌的胃饥饿素增多,增强了人体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3)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在此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恢复。3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1)生物群落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分,只答“垂直结构”不给分)(2)自我调节抵抗力(3)间接价值、直接(价值)(答不全或顺序颠倒不给分)(2分)(4)协调与平衡【解析】(1)植物、动物以及各种微生物组成了生物群落,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有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体和岸边的植物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以上事实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2)生态系统中随着物种数量的增多,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会增加,由此会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抵抗力稳定性也会提高。(3)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而食用、药用、工业用、旅游观赏用、激发创作灵感等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略。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唯一碳源只有能利用DDT的微生物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合理即可)选择(1分)高压蒸汽(1分)(2)不同种微生物会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合理即可)(3)接种环(1分)确保最终得到的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或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合理即可)(4)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DDT的物质(酶)(合理即可)缺少空白对照【解析】(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四类。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要从土壤中筛选出有降解DDT能力的某些微生物,而DDT的分子式是C14H9Cl5,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因此,应配制DDT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以排除其他碳源的干扰。培养基灭菌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2)研究人员通常可根据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初步区分不同种的微生物,原因是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不同种微生物在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均会表现出各自稳定的菌落特征。(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接种环。用接种环划线时,要求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并且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还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由于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因此每次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这样就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4)根据图乙所示实验中的上清液加入了“某种酶溶液”推测,其实验目的是探究目的菌株是否能够分泌降解DDT的物质(如酶等)。实验设计不合理之处是缺少了不加“某种酶溶液”、其他条件同图乙的空白对照组。38.(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1)抗原与抗体(1分)DNA半保留复制(2)特定的核苷酸序列DNA聚合酶只能与双链区结合,并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合理即可)(3)温度(1分)PH(1分)缓冲液生物答案第3页共4页(4)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但现已康复(合理即可)(5)获取S蛋白基因→构建S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蛋白S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受体能否产生S蛋白)(合理即可)【解析】(1)抗体检测法是利用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分析题意可知,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RT-PCR法需要先得到cDNA,由RNA到DNA的过程属于逆转录过程,是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病毒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cDNA。PCR技术遵循的基本原理是DNA双链复制。(2)PCR过程需要加入引物,设计引物时应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该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来进行。之所以先要设计引物,原因是确保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成双链区,以便DNA聚合酶与双链区结合,并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3)PCR技术的必要条件除模板、原料、ATP、酶以外,至少还需要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温度和PH,前者由PCR仪自动调控,后者则靠缓冲液来维持。(4)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该个体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病毒消灭,则核酸检测为阴性,但由于抗体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在体内存在一段时间,故抗体检测为阳性。(5)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工程的核心)→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结合题意,本基因工程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S蛋白,故具体流程为:获取S蛋白基因→构建S蛋白基因与运载体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受体能否产生S蛋白)。生物答案第4页共4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