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地理本试卷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城市爬坡”指山地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向周边坡地扩张和延伸的现象。兰州地处黄河谷地,2000年~2020年期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爬坡趋势显著。据此完成1~2题。1.兰州中心城区爬坡趋势显著,主要因为()①城区人口激增 ②河谷用地紧张 ③城区污染严重 ④坡地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兰州市爬坡区域可能会()A.植被增多 B.地价降低 C.生态恶化 D.耕地增加氮含量的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影响巨大。某小组在宁夏盐池县的某荒漠草原区选取地形、植被等相对一致,土壤氮含量为0.23g·kg-1的3个地块,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持续5年)土壤氮含量变化(见下图)。据此完成3~4题。3.暖季轮牧,放牧集中在5~10月,主要原因是此时段()A.风沙活动少 B.水热较充足 C.光照时间长 D.土壤养分高4.与暖季轮牧相比,围栏禁牧使()A.草畜矛盾突出 B.土壤氮含量降低 C.牧民收入增加 D.植被更新更快2015年起,卡塔尔在沙漠中修建超大型战略蓄水池,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该项目E标段工程。集团聘请当地专业设计及管理人才,采用中外合作模式开展施工。项目技术部反复试验改良混凝土配方,以克服该地极端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据此完成5~6题。5.该项目中混凝土反复改良,主要是应对当地()A.风沙频繁 B.高温干燥 C.降水集中 D.光照强烈6.工程中采取中外合作模式,有利于葛洲坝集团()①拓展当地市场 ②降低工程难度 ③适应国际标准 ④降低用工成本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传统科考站主要以柴油发电供能,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是比利时建造的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南极科考站。据此完成7~8题。7.该科考站利用的能源最可能是()①风能 ②地热能 ③天然气 ④太阳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建造零碳排放的科考站主要目的是()A.降低站点运营成本 B.保护南极生态环境C.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后临河村地处河北省山区,在防洪减灾、因地制宜理念下形成了“山—林—田—村—水”的聚落格局。下图为该村聚落格局剖面示意图和道路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林、田的布局,主要有利于增加()A.下渗 B.径流 C.降水 D.蒸发10.后临河村的主要道路布局()A.与等高线平行,利于排水 B.与等高线平行,利于通行C.与等高线垂直,利于排水 D.与等高线垂直,利于通行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积雪日数变化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地积雪日数()A.一直在增加 B.最高约30天 C.年内变化小 D.年际变化大12.形成该地积雪日数总体变化趋势的原因是()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风向变化 D.地形变化深陷塘天坑地处云南省,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坑深148.7米,在漫长的地质运动中坑壁多次崩塌形成倒石堆。下图为深陷塘天坑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导致天坑南北两侧倒石堆植被差异因素主要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坡度14.倒石堆由顶部到底部,碎屑物颗粒增大,主要是因为()A.重力分选 B.风力分选 C.流水分选 D.植被改造某研究小组在海拔4469米的某地冰川上,监测并记录冰川表面温度和距离冰川表面1.5米处的气温。研究发现,水在三态变化中存在吸热、放热现象。下图为某时段内该冰川冰面温度、冰面气温的日变化过程。据此完成15~16题。15.此地位于()A.大兴安岭 B.南岭 C.太行山 D.祁连山16.该冰川白天冰面温度变化平缓的原因是()A.冰面气温变化平缓 B.云层削弱太阳辐射C.冰面消融带走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二、非选择题:共三小题,52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蓝色农田是指实施海水养殖生产的滩涂和海域空间。下图为1989年~2019年我国蓝色农田重心迁移轨迹图和面积变化曲线图。(1)推测1989年~2014年我国南、北方蓝色农田面积增速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2)说出我国蓝色农田面积扩大可能带来的影响。(8分)(3)推测2014年~2019年我国蓝色农田面积变化的原因。(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竹为高大、速生、喜暖湿的植物。云南省竹类丰富多样,其中,笋材两用的筇竹在滇东北山区的昭通地区遍地生长。当地发展筇竹产业,但与著名景区蜀南竹海、四川长宁竹浆造纸及工艺品综合产业相比,其经济效益十分低下。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1)说明云南省竹类资源丰富多样的原因。(6分)(2)说明滇东北山区选择以筇竹为特色产业的原因。(6分)(3)针对当地特色筇竹资源,提出昭通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6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河床一般低于周边地表,而倒置河床是一种高出周边地表的古河流地貌,可以表征区域气候的波动变化。沙漠中分布的倒置河床多发育在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之上,沉积结构表现为表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强的颗粒较粗的砾石和胶结物,下层为抗侵蚀能力较弱的砂质、黏土质松软物。下图示意沙漠倒置河床的形成过程。(1)推断河床地貌从①到②变化过程中,区域气候的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2)分析目前河床高出周边地表的原因。(6分)(3)分析沙漠倒置河床中的砾石粗大且棱角分明的原因。(6分惠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部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CBABBDBACDBCADC二、非选择题部分17.(16分)(1)差异:北方地区蓝色农田面积增长速度高于南方地区。(2分)判断理由:重心向北移动(2分)(2)有利:经济收入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满足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4分)不利:造成水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4分)(3)(环保)政策推动,恢复自然生态;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占用(每点2分,共4分)18.(18分)(1)地处亚热带(低纬度)地区,热量丰富;同时受东亚、南亚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度大),地形复杂。(每点2分,共6分)(2)筇竹资源丰富:竹生长快、用途广,市场潜力大:筇竹具有较强的生态功效(利于保持水土);开发利用的历史久,经验丰富。(每点2分,共6分)(3)以筇竹为材料,开发系列竹笋食品;以筇竹为原料,加工特色工艺产品;科学保护、扩充特色竹林,加强当地生态保护;以特色竹林为基础,开展特色旅游业。(每点2分,共6分)19.(18分)(1)气候由湿变干(2分)理由:河床由流水堆积(2分)环境变化为风力侵蚀(2分)环境(由①到②,河流消失,河床裸露)(2)河床表层与底层组成物质不同,抗侵蚀能力差异;长期风力侵蚀;底层(及周边)松软物质侵蚀速度快(表层的砾石和胶结物侵蚀速度慢)。(每点2分,共6分)(3)山前冲洪积扇,坡度大;(偶发性洪水)流速快,流水搬运作用强,砾石粗大;(河流)搬运(碎屑物)距离短,流水磨圆作用弱,砾石棱角分明。(每点2分,共6分)
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2023-11-21
·
7页
·
1.4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