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吉林地区高三2调考试

2023-11-22 · 8页 · 155 K

启用前·绝密★吉林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度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薄弱;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组织领导、条件保障等有待加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深入协同,科技创新正在释放巨大能量,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科学素质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开启了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新征程。(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材料二:从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美国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首次登月任务,到当前中国建造空间站、神舟十三号升空、美国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历史上每一次重要的航空事件不仅标志着航天技术的突破和人类探索宇宙能力的进步,也成为各国面向公众展开科学传播的契机,从而推进航天知识科普工作的发展。今天,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基于航天技术发展的科普教育正式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并逐步开展涵盖基础科普和专业人才培育的航天教育体系建设。例如,欧洲航天局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面向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航天知识教育。一是为儿童专设网站,该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各类活动、趣味游戏及老师可用的教育资源,增强了航天科普教育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二是每个学年都会设计面向成员国家的学校项目,包括面向学生的竞赛、课程、营地体验等主题活动和面向教师的在线培训活动,提供在线工具和教学资源等。三是课堂设计与资源配套,将计算机编程、工程技术、太空探索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掌握原理的同时学习传感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与应用等知识。我国已经实施的两次太空授课初步形成了国家主导下多主体协同的跨领域科学传播模式,激发了大批青少年的航天兴趣和航天梦想。2021年,我国也已将“天宫课堂”确立为我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将结合载人飞行任务,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展开。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传播模式理论研究的思路,天宫课堂的品牌和内容建设以具有代表性的“天地协同授课模式”为核心,以对接青少年学校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体系为路径展开多元化、多维度的体系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航天知识相关的学习和实习机会,从而实现对各类传播和教育场景的深度嵌入。我国先后开展的两次太空授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模式创新探索,也是我国航天传播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实践尝试。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天宫课堂传播形式的丰富、传播效能的拓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目前,全球仅有两个运行中的空间站,分别是国际空间站和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这也意味着能够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数量十分有限,相应的影像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度稀缺性,我国的天宫课堂也自然成为吸引全球关注的航天科普活动。因此,天宫课堂可以综合多样化媒介形态和媒体平台,从面向青少年的课堂教学逻辑转向多维度、多层级的复合传播逻辑,包括但不限于知识传播逻辑、文艺作品传播逻辑、学术传播逻辑等,形成面向全国和全世界公众的航天科普传播体系。天宫课堂的科学传播模式运行逻辑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发展,即由面向我国青少年的,以基础物理、航天知识普及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发展为给全人类提供观察、理解、探索浩瀚宇宙的中国视角和中国思考。(摘编自王润珏、张若溪《天宫课堂:一种国家主导的科学传播模式创新探索》)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推进各国利用重要的航空事件开展航天知识科普工作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行动A.引导进行学生掌握原理的同时学习相关数据知识欧洲航天局面向青少年课程设计和资源配套开发B.实现包括天宫课堂品牌和内容建设各类传播和教育场景的深度嵌入航天知识相关的学习和实习机会C.运行形成天宫课堂综合多样化媒介传播多维度、多层级的复合传播逻辑面向全世界公众的航天科普传播体系D.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主要从科技方面和经济方面论述我国公民提升科学素质的必要性,对现实极具启示性。B.为了适应未来形势的变化和满足我国发展新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全面提升国民素质。C.材料二谈到在国家主导下以“天地协同授课”为核心的天宫课堂科普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重要意义。D.具有中国特色的天宫课堂为全人类提供了探索宇宙的中国视角,所以成为了全球关注的航天科普活动。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素质建设的一项是(3分)A.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等,为优秀中小学科技爱好者搭建学习、交流和展示平台。B.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改善乡村教师资源配置,保障乡村教师合理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C.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D.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应急避险、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4.如何理解“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请结合材料概括和分析。(4分)5.北京时间12月4日,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成功着陆,“天宫课堂”也将告一段落。未来我国应如何更好地推进航天科普教育活动的发展?请你结合材料二简要回答。(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泥火盆儿张金凤①“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这开阔而温馨的诗句迎面而来。入诗的一定是红泥小火炉吧,我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似雪中红梅闪耀光芒,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我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它的温暖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②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泥火盆儿,泥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到村外岭畔挖些干净的带粘性的黄泥土,拌点麦糠和成厚泥巴,还要绞碎一些破布片儿、旧绳头儿加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不易碎裂。做火盆儿的模子是一只旧脸盆,倒扣在平展的地上,在盆面擦一层锅底掏出来的草木灰。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巴,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做好的火盆儿就像一个厚重的大脸盆,要放在荫凉处慢慢地干,干急了会有裂纹。祖父时常去火盆儿前看看,发现小裂缝就立即用细泥给封好、抹平。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③到了四九天气,寒气逼人的时候,就要请泥火盆儿出场了。从热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清晨,小孩子懒被窝,大人在早早生起的泥火盆儿上烤烤棉袄再给孩子穿上。在炕上绣花的大姑娘,绣花针拿久了,寒气就聚在手上,手僵了做不了活,双手拢在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都更灵性了。外出的人回家来,也许顶着一头的雪花,拿笤帚扫扫一身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前,无比感慨。冬天,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蓝火苗的温馨。家里来客串门,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进,向春天的盼头挪动。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和知足。④泥火盆儿,唱着温暖使者的主角,还客串着美食的源地。一把黄豆,一撮苞米粒,几个花生,祖父就变戏法一样把它们变成香喷喷的美食。瘦小的苞米粒埋进去,过一会它就蹦跳着出来,变成一个雪白的爆米花。祖父一边欣喜地用拨火的钎子挑出爆米花,一边说:“看看,女大十八变,小丫头转眼长成大姑娘了。”有时候,祖父悄悄把地瓜埋进深灰里,慢慢地热。闻到香甜的味儿,小孩子馋猫一样到处找,直到那冒着油,滋滋响的地瓜被祖父从深灰里掏出来,小孩才恍然。最温馨的是祖父烤着火盆儿喝酒,他把那黑色的小烫酒壶倒上半壶白酒,将酒壶根部埋进炭灰里,伸手从挂在屋脊挂钩子上摘下小提篮,拿出几条小干鱼。祖父用铁筷子夹着干鱼在火盆儿上烤,鲜味首先惊醒了炕头小猫,哇哇叫着,用头去蹭祖父。祖父找过猫食碟子,将鱼头、杂刺分享给猫。有一只莽撞的野猫,直眉瞪眼“蹭”地从窗口的猫道冲进来,见有人又仓皇逃窜了。祖母将猫道那里竖起本厚书,嘱咐祖父,小心外来的猫馋极了撞破窗户纸。祖父呷了口酒,啧啧着,干鱼肉放嘴里品咂着,慢悠悠地说,撞破了再封。⑤泥火盆儿前的时光是温馨的,守着泥火盆儿的炕头上,绵绵是祖母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传说。火盆前的祖母戴着老花镜慢悠悠地在绣一副鞋垫,或者补几双袜子,或者就那么比划几片布片,拼接成她需要的枕头套、小肚兜。故事像手中的线一样绵绵不断。冬天日短,不觉中日影就从窗户棂上没尽了,火盆儿里的火也暗淡下去,小孩子打一个长长的哈欠,灶屋里响动锅碗瓢盆的序曲。祖父就着火盆儿里微微露红的炭苗点燃了烟袋锅,烟雾缭绕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恬静安详。⑥有时候,火盆儿边像一幅静物写画,永恒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背倚着炕头上高高的被卷闭着眼睛,他是在打瞌睡还是在想久远的往事?火盆边小弟睡得小脸红彤彤,拨浪鼓在枕头边寂寞着。祖母双手插在宽大的衣袖里,眼睛似乎在看向阿姐的算盘。猫儿从静物里走出,它先是在火盆边伸伸懒腰,扭扭捏捏地走到窗户边……此刻,火盆儿里也许只剩下些热炭灰,堂屋里,锅碗瓢盆又响动起来,风箱慢悠悠响起,炕头热起来。火盆的暖又被炕头的热续接下来。(有删改)文本二散文以真诚给人们的精神投以阳光,所以在假货充斥的现代社会,格外受欢迎。……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的感受,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也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艺术品,没有活趣。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①段引出话题,由诗句联想到童年的泥火盆儿,奠定怀旧的情感基调。B.文本一中的祖父一家生活富足,家境殷实,即使窗户纸被野猫撞破也无须在意。C.文本二强调“散文的美”是“真实的美”,需要融入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D.文本二中称散文是“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因为散文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