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3届高三年级(一模)丨文综历史答案

2023-11-22 · 5页 · 345.8 K

高三历史摸底考试参考答案2023年3月24.【答案】D【解析】根据“因天材,就地利”可知当时的城市规划强调依山傍水和因地制宜,故选D。材料中“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打破了《周礼》有关城市建设布局单一模式的束缚,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尊卑有序,等级森严,故排除B项。材料中未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排除C项。25.【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按照排列密度估算可以知道是用于排兵,鼓和鼓槌是用于作战和训练布阵之用等信息,可以看出A项符合题意。材料明晰了武器的种类但未能体现其配属,故排除B项;材料有陶俑的数量并未体现陶俑的制作程序,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秦朝军事设备,至于其战斗力和实力是否强大未能体现,故排除D项。26.【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宋代政府打破禁令,以鼓励商业发展;政府重视规范商税征管,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以保护商业的发展,故选D。打破禁令和规范营商环境不能体现商品经济发达,其做法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达,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举选官,故B项排除;对怠工、勒索等不良行为的官员处罚,体现重视规范商税征管和营商环境,但是打破禁令未能体现,故C项排除。27.【答案】B【解析】材料中体现黄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天子应该“公其是非于学校”,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舆论来限制君权。这为近代反专制提供思想武器,故B项正确。黄宗羲的思想是批判继承儒学,材料中体现思想具有民主色彩并非民本思想,排除A项;为近代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排除;“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是主张不是意义,故D项排除。28.【答案】A【解析】由表格相关事件可知,中国贸易额增长很明显受到当时重大事件的影响,故选A;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外因,所以中国贸易额增长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排除B;中国贸易额增长反映的是中外交流加强,并未反映商品结构和贸易对象的变化,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不能反映列强侵略中国,中国贸易额增长也不能反映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程度,故排除D项。2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儒家思想体系崩溃和西方文明破产后,社会主义各派学说涌入中国并流行,经过三次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马克主义者与基尔特社会主义者论战、马克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论战)后,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再到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B项更符合题意,C项仅是其中过程之一,故排除;材料主旨是考察五四时期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西方文明破产已经确定,不能符合时代之需,故排除A项;D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补充:近代的论战论战名称论战内容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顽固派盲目排外,主张“以忠信论战为甲宵,礼义为干檐(盾牌)”抵御外侮维新派与顽固势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力论战改革教育制度展开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基本上围绕要不要暴力推翻清朝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论战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进行论战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反对马克思主义者与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同改良主义者论战年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予以驳(问题与主义之斥,强调只有通过社会革命解决了经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具体的争)生活问题。马克主义者与基论战的中心是否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尔特社会主义者义道路。论战马克主义者与无论战的论点是如何看待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取消任政府主义者论战何性质的组织纪律和集中领导,建立“自由组织”的无政府主义社会。30.【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陕甘宁边区1939-1944年牲畜饲养数量统计”可知,1939年至1944年,敌后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牲畜饲养数量逐年增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支持了全国的抗战,C项正确;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是抗日根据地而不是革命根据地,故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全国性的物质建设运动,1935年开始,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排除D项。31.【答案】B【解析】模仿2021年山东卷第9题。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个自信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A、C选项中的收入翻番和科学发展都是十八大热词,国内大循环是2021年提出来的;D选项中的实体经济和真抓实干是十九大的热词。32.【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制度是税收制度,对富人收税,普通公民则免于任何赋税,税收用于公共事务,这有利于推动雅典社会财富再分配,故选A项;平民和富人都是公民,都是统治阶级,不是对立阶级,故排除B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要体现在城邦事务要多数公民说了算,税收制度不能体现民主,所以推动不了民主政治的形成,排除C项;也未损害平民的城邦事务发言权,故排除D项。33.【答案】D【解析】仿照2020年全国三卷第32题进行命题,结合大量华裔科学家回国潮的热点。材料意思是大量宗教逃难者来到新教的“罗马”(日内瓦),他们拥有资金和技术,为了保障他们的财产维护他们的利益,加速了银行客户隐私制度的建立,故选D。A项《南特救世法令》被废除意味着新教徒将被迫害,宗教政策已经确定,不存在不确定性,A说法错误被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宗教迫害导致逃离,并不是因为经济不平衡引发的人员逃难和虹吸效应,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到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出台为止,而且是因为宗教迫害才导致人口迁移,而不是因为宗教改革,不能以偏概全,故排除C项。34.【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过程教育,门捷列夫反复研究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其过程体现了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故选C项。门捷列夫的劳动过程体现不了预见性,故排除A。元素周期律体系是从事科学理论的研究,材料中未体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不符;D项逻辑关系有问题,应该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并且推动工业革命。35.【答案】C【解析】由漫画可知,“欧洲”被医生(美国,欧盟)用针扎得满身窟窿眼,本以为这是治病救人却躺在床上半死不活,在欧盟和美国治理下的欧洲带来灾难。漫画发布者是俄罗斯驻法国大使馆,此举是在北约东扩挑起俄乌战争背景下嘲讽欧美,从中可得出欧洲盲从美国作茧自缚,故选C;美国想借俄乌冲突牟利是其中原因之一,不是漫画主题,故A不符;从漫画中无法看出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并存,仅是欧洲区域,故排除B项;俄罗斯发动战争是基于北约多次东扩,警告无效的无奈之举,为了自身安全担忧而发动,并不是找借口,故排除D项。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1.(1)(12分)主要特征:由缔结和约的形式而产生;主要由西方国家主导;内容上强调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等准则;使用范围上排斥不信奉基督教的民族或亚非国家;服务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扩张。(每点2分,任答4点8分)意义: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系列规则;有利于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利于减少战争的爆发。(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8分)变化:从被动到主动的了解和接受;从外国传教士翻译到国人翻译研究;由处理外交事务依据到救国的良药;由少数人接受到普及。(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或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清政府为解决涉外繁杂事物的需要;民族危机加深,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需要;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近代国人思想不断解放;有志之士的推动。(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3)(5分)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国际法的维护者和践行者;积极融入世界,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为国际法创新贡献中国智慧;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2分,任答3点得5分)42.(12分)示例1:观点:汉唐的历史进程存在相似性(2分)论述:汉唐都在前代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了大一统的王朝,在王朝初期分别继承和发展前朝的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制度;唐朝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汉唐都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在王朝初期都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都出现政治清明,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兼收并蓄。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如和亲政策等)。最后都因政治黑暗、宦官专权、土地兼并等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农民起义致使王朝灭亡。(言之有理可得8分)综上所述,汉唐是中国历史上两个相当重要的历史时期,都为璀璨的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社会继续向前发展。(2分)示例2:观点:汉唐历史进程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分)论述:在政治方面:汉朝是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过渡时期,而唐朝是官僚政治的成熟时期;汉朝实行察举制标准为德行和才能,到后期演变为门第望族,士族政治开始形成;唐朝实行科举制,通过考试与做官相结合,使士族政治走向衰落。经济方面:汉朝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唐朝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对外贸易海陆并重并范围较广。思想方面:汉初实行黄老学说,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权威受到挑战,韩愈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言之有理可得8分)综合上述,汉唐历史发展进程虽然出现差异性,却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2分)示例3:观点:汉唐历史的断续异同体现了朝代循环的历史规律(2分)论述: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先后平定异姓王、吕氏之乱,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外征讨匈奴,开疆拓土,使汉王朝到达顶峰。到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专权,豪强地主分裂割据,东汉王朝走向灭亡。唐初发生“玄武门之变”后稳定了政局,逐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先后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最终导致王朝走向灭亡。(言之有理可得8分)综上所述,汉唐历史是由乱到兴,由兴到乱的历史进程,两代王朝治乱兴衰,体现了朝代循环的历史规律。(2分)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示例4:汉唐历史进程既有相似性,又有显著的差异性。论述(略)示例5:汉唐历史进程具有内在的连续性。论述(略)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背景:新中国刚刚成立;由于长期战乱,国民经济趋于崩溃,城乡贫困人口众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当时各项制度不够完善。(每点2分,任答3点6分)(2)特点:量力而行,强调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分层设计,集中力量,由国家和集体统包统配;政府的保障义务由党的政策、文件开始上升到国家的宪法层面予以规范;实行属地管理,承担救济功能;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每点3分,任答3点9分)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原因:苏联准备的不充分;苏联战略上指挥失误;德国的突然袭击。(每点2分,共6分)(2)影响:给苏德双方造成了巨大损失;迟滞了德军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德国并未取得东线战事的决定性胜利;为苏联保卫莫斯科争取了时间;为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每点3分,任答3点9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1)徐州会战背景:抗日战争处于防御阶段;日军在淞沪会战之后,继续想速战速决;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联结华北与华中战场,南北夹击徐州。(每点2分,任答2点4分)枣宜会战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爱国将领继续抗日;日本由于在中国战线过长,诱逼国民政府投降。(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原因:张自忠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牺牲的最高将领;张自忠为国尽忠尽责,为中国人民树立了榜样,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