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2023-11-22 · 7页 · 825.9 K

高三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成都金沙遗址市是一处商周时代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邑。出土了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文物。其中,玉璋最早流行于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后人就把玉璋进行扩散传播,玉璋成为了古蜀文明最核心的礼器。由此可知A.金沙文明属于奴隶社会先进文明 B.古蜀国完全继承了夏的礼制观念C.中华文明有多元一体的基本特征 D.金沙文明与良渚文化的联系密切2.据记载,秦朝初步确定了乡官制度,有秩、啬夫、游徼等行政吏员与三老以及治安亭吏(介于乡与里之间),共同构成权力中介,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这表明秦朝A.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 B.权力制衡机制已经形成C.君主专制统治得以强化 D.地方治理体系有所完善3.如图为著名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对比的示意图。这反映出A.儒法思想的不同影响造成南北文化差异 B.南北思想文化交流受到阻碍C.走向统一之路北方将更具优势 D.南北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4.隋唐都城均在长安,但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饥荒,隋文帝率百姓“就食”洛阳。唐末,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其后建立后梁定都开封,并为北宋所沿袭。这主要是因为A.长期战乱的破坏 B.统治者相信风水之说C.经济中心的变化 D.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5.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官员,负责地方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组织乡勇、兴办学校、实行科举等工作,称为“改土归流”。据此可知“改土归流”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危险 B.有利于民族交融实现民族平等C.加强了西南的税收管理 D.有利于西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6.洋务运动时期,丁宝桢任四川总督之时曾设“机器局”,以铸枪为当时的要务。但继任的刘秉璋则以为用“更贵之价,铸无用之枪,殊不合算”,遂将“各项洋枪暂停铸造”。与此同时,张之洞迁湖广总督,奏请将粤省枪炮厂移设湖北汉阳。这反映出洋务运动中A.官督商办模式成为主流 B.地方督抚势力开始抬头C.区域间产业不均衡加剧 D.企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7.1907年10月17日,湖南巡抚岑春蓂在《遵旨严缉革党分别科罪片》中说:“奸匪假借革命名词,煽惑人心,希图扰乱治安。”同时,广东西部的龙州、上思等地的民变,也“公然以‘排满革命’煽惑号召”。这从侧面反映出A.民变与革命彼此独立 B.农民成为革命运动主力C.革命党起义推动民变 D.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趋势8.德国学者傅吾康在《一百来年的中国革命,1851—1949》中这样写道:“抗日战争被认为是1927年中断的革命战争的复活,甚至蒋介石也照孙逸仙的意思谈论战争对民族革命的重要性。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这说明A.抗日战争是国民革命的延续 B.民族矛盾化解两党分歧C.国共两党阶级立场发生变化 D.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涨9.《陈云文选》中载,建国后,北京市东来顺羊肉店公私合营后的状况:“原来只用三十五斤左右的小尾巴羊,现在我们(政府)山羊、老绵羊、冻羊肉都给,涮羊肉怎么好吃?……东来顺的羊肉原来一斤一块二角八,现在要和其他铺子一样,一块零八分。……原来一个人一天切三十斤羊肉,现在规定每天切五十斤……。”这种经营状况A.说明公私合营不利于经济发展B.高度集中经济体制建立的弊端C.需要国家调整教条的经济策略D.国家不善于经营民生类的企业10.观看漫画,关于该漫画反映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该事件  A.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了正常化 B.根本原因是中国国力的提高C.表明美国以台制华政策的破产 D.是中国外交政策转向的表现11.真正能够体现契约自由精神的当属罗马法的诺成契约。诺成契约制度把当事人的合意视为一项契约的核心,其成立不需要履行任何的手续或形式,也无须交付标的物,仅仅以当事人之间的意思合致为要件,“诺成”或缔约双方的相互同意是“协议”中最终的决定性的因素。罗马诺成契约制度的诞生A.是罗马帝国商贸活动繁荣的产物 B.说明了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C.使平民私有财产得到了有效保护 D.反映出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消弭12.如表中的三个史实反映出  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公元1077年卡诺莎觐见(德皇亨利四世在风中向教皇忏悔)1309—1377年阿维农之囚(在此期间几任教主都是法国人,而腓力四世也趁机将罗马教廷迁至法国阿维农)A.君权神授强化王权 B.欧洲近代民族主义产生发展C.教皇地位不断衰落 D.王权与教权的依存与斗争13.《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18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新消费主义”。即民众之间相互模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开始购买“体面商品”,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开始购买“奢侈品”。导致此种消费现象产生的历史事件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基本体现出消费的从众心理C.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市场扩大 D.主要影响是社会矛盾的激化14.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就会到来。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关于这一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于阶级斗争史观的角度考察历史 B.旨在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C.旨在说明改变斗争方式的必要性 D.是对无产阶级革命认识的根本改变15.20世纪30年代,在亚洲,九一八事变后美国仅仅表示了“惊讶”“遗憾”“忧虑”;在欧洲,面对希特勒要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要求,英法操纵出现“慕尼黑阴谋”;被英法出卖后,苏联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些事实证明A.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B.主要国家避战政策加速战争爆发C.经济上的困境促使德日加紧扩张 D.法西斯主义就是世界大战的罪魁16.如表反映了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据此可知,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部门年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1950年12.2%23.2%50.7%1990年2.8%5.1%7.2%工业1950年34.7%42.2%22.2%1990年25.8%40.5%33.6%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1990年71.4%54.4%59.2%A.经济领域得到拓展 B.第一、二产业趋于衰退C.中间阶层人数增加 D.橄榄型社会已然形成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清朝的基层治理基层组织建设是政府的重要事项之一。从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再到清末新政推行地方自治,各地成立咨议局,基层组织建设可谓辗转相承、代有兴革,绵延不绝。材料一:清代甲长将本户并十户造册送里长,逐次呈报。与严密的基层户籍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必须是有一套严密的乡里政权组织:乡亭里什伍保甲的纵向管理控制,这是“经”;宗族组织、村落组织的自治自管,这是“纬”;兵籍制度以及与其匹配的赋役、治安、教化等则是经、纬之基点,从而真正构成了控制基层乡里社会严密的管理网络。——韩秀桃《中国古代乡里基层组织特征》材料二:宣统二年①顺直咨议局通过了将田房税契归地方自治预备会办理的决议,但州县官并不肯放弃此项权利。于是各州县地方自治机关便采取各种途径与地方官展开斗争。如天津县成立了城镇乡联合会,并在城董事会内设典卖田房税契处,由城总董来独立其事。——范红霞《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地方自治》材料三:(有清朝官员认为)地方自治之名,虽近沿于泰西②,而其实则早已根荄于中古,《周礼》比闾、族党、州乡之制,即名为有地治者,实为地方自治之权舆。下逮两汉三老、啬夫,历代保甲乡约,相沿未绝。——《宪政编查馆奏议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并另拟选举章程折》《东方杂志》(1909年)材料四:宣统二年办理天津城议事会选举,调查选民资格时,当选举调查员上门调查时,一些居民对调查员“冷薄难堪,目之如丐。及询其田产职业,又恐加捐,不以实告。”……通州县选举自治研究所所长,是日投票者219人,当时通州全境人口约36万,选民约10万。因此,此次参与投票者仅为选民人数的千分之二。——范红霞《清末新政时期直隶地方自治》注释:①宣统二年:1910年。②泰西:西方国家。(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清朝前期的基层治理有什么特点?(6分)(2)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6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晋察冀根据地位于平原洼地海河流域,年年水灾。1939年在日军“扫荡”根据地之机,国民党军队偷袭深县八路军的后方机关,制造惨杀入路军官兵四百余人的“深县事件”。1941年起,日军在华北采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相结合的“总力战”、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蚕食”“三光”政策。边区政府提出了减租减息的经济政策,确保农民的财权、地权等,改善农民的生活,激发群众参与抗战的积极性。晋察冀根据地经济建设在恶劣的环境下进行,促进边区经济建设长效发展的同时,有效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保障战争的物力、财力的核心需求。结合边区实际情况,提出在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促进手工业、农业发展,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科学化的发展方针。中国共产党提出工业品自给自足的口号,并提出对外贸易统制的核心贸易政策。——摘编自彭真《关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材料二1947年1月,党中央采纳了晋察冀中央局的建议,决定召开华北各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要求统一各区步调,克服本位主义,合用各区一切财经条件和资源。3月,最后通过了《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工作会议综合报告》。报告强调:“要努力发展各种生产,奖励人民发家致富,在公营经济还不能大量发展并占有主要地位的时候,应该注意发展私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4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负责统筹管理华北各个解放区财政经济。1948年4月,华北各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进一步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会议强调华北各解放区除有部分地区仍在进行战争外,一般应以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1948年5月党中央决定取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摘编自薛暮桥《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的财经工作》(1)据材料一,指出晋察冀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经济建设面临的困境,概括其发展经济的举措。(7分)(2)据材料二,概括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财经工作调整的意义。(7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呈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材料  当公民居住于一个共同的地区,在共同的政府里拥有发言权,并意识到其共同的(想象的或真实的)遗产和其共同的利益,由这些公民组成的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此时民族主义得以体现。自由主义把个人从阶级、社团或政府的约束中解放出来。社会主义强调社会和社会的集体福利。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对欧洲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世界近现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12分)20.(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在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的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年到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