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11-22 · 14页 · 157.6 K

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月考历史试卷(七)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表是《左传》中关于周、郑关系的一些记载,这说明当时()公元前720年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公元前720年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公元前707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A.争霸战争此起彼伏 B.分封制度遭到破坏C.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D.农业生产逐渐衰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郑交质”、“周、郑交恶”、“郑伯不朝”、“郑伯御之”等说法,可以看出在周王室的地位日益衰微,表示分封制遭到了破坏,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郑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诸侯间争霸战争的情况,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也谈不上中央集权收到挑战;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农业生产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2.据史书记载:“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据此判断,汉朝政府()A.所遣“骠骑”是指卫青 B.向西域移民屯田C.彻底解决匈奴侵扰边境 D.基本控制河西走廊【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地理位置主要是河西走廊地区,可以判断汉朝政府基本控制河西走廊,D项正确;材料中的“骠骑”应该是霍去病,他被封为司马骠骑将军,排除A项;汉朝政府有向西域设田官,戍卒屯田,但材料信息没体现,排除B项;汉朝政府基本控制河西走廊,但不能说明彻底解决匈奴对汉北方边境侵扰,排除C项。故选D项。3.唐朝以开元初年为界,在此之前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权力格局受皇权影响 B.运行机制日臻成熟C.制衡机制的渐趋完备 D.决策中枢发生异化【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尚书省处于权力中心,位居其下的中书省权力上升,门下省下降;之后,尚书省权力一直在其他二省之下,门下省则逐渐上升,直至超越中书省可知,三省体制意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三省权力的变化受到皇权专制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三省的运行过程,材料体现的是三省内部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在唐朝权力大小的变化,排除B项;制衡机制不符合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下的分权,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权力制衡有很大的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体现的是三省地位的上升或者下降,是同等性质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4.二程(程颢程颐):“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二程与朱熹A.以自然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B.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C.以宇宙之理论证人生之理 D.以儒学之理论证宇宙之理【答案】B【解析】公众号:网课来了【分析】【详解】材料“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体现的是二程与朱熹均认为理的本质是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二程与朱熹以儒学之理强化封建统治,AC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项。【点睛】5.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他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这反映了明朝()A.知识分子地位的提升 B.士大夫生活奢靡C.交通工具的显著改善 D.礼法观念的松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初制度规定,京官三品以上乘轿,其他官员骑马。到了明代中期,士大夫‘始骑马’,不久‘皆乘轿’。而到明代后期,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乘轿出行。”可知,“舆马违制”现象的出现,根源于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进而推动民间礼法观念的松弛,由此带来“舆马”习俗的演变,不仅是舆马,还包括服饰、饮食、器皿等诸多方面,D项正确;科举制提升了知识分子地位,从隋唐时期已经开始,而不是到明朝才出现,排除A项;实际上“率先奢靡”的不是士大夫阶层,而是皇室,上行下效,然后才是士大夫的行为影响到更多人,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乘轿”群体阶层的变化,“经济繁荣促进了交通工具的改善”是对题干的错误理解,排除C项。故选D项。6.恩格斯说:“政治权力违反经济发展而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它照例总是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而陷于崩溃。”下列史实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分封制宗法制盛行 B.均田之制颁行实施C.科举制度发展完善 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政治权力违反经济发展而起的作用”反映了政治权力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君主专制强化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题意相符,D项正确;分封制宗法制顺应了奴隶社会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均田之制颁行实施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排除B项;科举制度属于选官制度,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7.19世纪末,严复提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20世纪初,他又强调忠孝节义“实为国民之特性”,为立国精神之所恃。这主要反映了()A.严复思想紧跟时代潮流 B.严复思想转变受到一战的影响C.资产阶级的软弱与妥协 D.其思想随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初,他又降低忠孝节义‘实为国民之特性',为立国精神之所恃”可知,相比19世纪末对西方政治文明的推崇,严复再次强调儒家的忠孝节义,说明这一重要的启蒙思想,是对一战时期列强相互勾结,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对世界大战的反思,B项正确;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在20世纪初不是当时的时代潮流,排除A项;严复的思想只能代表当时本人认知,不能反映整个资产阶级的认知改变,且认知的改变无法体现软弱与妥协,排除C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矛盾一直呈现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8.1931年3月,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一经分定,即归农民所有。同年10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土地法”,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私有权,提出了限制富农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正确政策。上述政策()A.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争取到支持 B.以“统一战线”为理论基础C.表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 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明确规定了农民土地私有权,提出了限制富农和保护中小工商业者的正确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在总结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即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有利于团结不同的阶级,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体现了“统一战线”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B项正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提出于抗日战争后期,排除A项;1927年秋收起义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排除C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下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标志着毛泽动思想开始形成,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对下图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取得长远的实效 B.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增长主动力C.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经济增长 D.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低迷【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及GDP增长率的统计情况”图中信息可知,1952—2010年中国的第一产业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曲折发展中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明显上升,GDP总体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助推了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计划经济的成效是短期内呈现出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不能说“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增长主动力”,排除B项;“我国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地低迷”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10.“一人一票大众民主”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但没有一个社会的人在智力、理性、财富、时间、信息收集能力、进行理性决策等所有方面都是平等的。这一论述A.蕴含了人文主义的某些理念 B.阐明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空想性C.预见了精英政治的发展趋势 D.揭示了雅典民主衰落的必然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一人一票大众民主”制度即雅典的直接民主方式,这一方式虽然实现了人在政治上的平等,但难以保证投票人的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不利于科学民主决策,这是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故选D;材料论述的是直接民主的弊端,并非人文主义,排除A;西方民主政治重视实践,并非空想,排除B;材料中提到的是“大众民主”,并非精英政治,排除C。【点睛】11.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将世界历史分成六个时段,图4是其中“第二时代”的目录。这个时代的主题是第二时代/时段:___________________(约公元前600年至公元600年)核心概念2.1宗教与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典律核心概念2.2早期国家与帝国的形成核心概念2.3跨区域交流网络的形成与互通有无A.技术与环境的变迁 B.人类社会的组织C.地区与跨区域互动 D.古代文明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详解】图示内容涉及的主要是宗教和文化、早期国家、区域交流等信息,这些都与人类社会组织有关,所以时代主题应该是人类社会的组织,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技术和环境的变化,排除A项;C项仅体现了部分内容,涵盖不全,排除;“多样性”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2.在这场以思想为主旋律的运动中,资产阶级用新的文化取代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主导的封建旧文化,用对主客观世界及其联系的直接体验和深层思考打破了蒙昧主义的桎梏。对这一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幻想破灭,反对宗教C.反对禁欲,追求幸福 D.悖离传统,注重理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资产阶级用新的文化取代了以天主教神学为主导的封建旧文化,用对主客观世界及其联系的直接体验和深层思考打破了蒙昧主义的桎梏”可知这场运动是文艺复兴,主张资产阶级新文化取代宗教神学,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追求现实幸福,C项正确;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是启蒙运动,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D项符合启蒙运动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C项。13.马克思曾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设置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联邦议会 B.帝国议会 C.政府内阁 D.国家元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中的议员由帝国境内的全体成年男子普选产生,体现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色彩,B正确;ACD均体现的是封建专制色彩,排除。故选B。14.下表是二战前美国、苏联、英国、德国四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和四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统计表。其中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国家是项目时间①②③④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193040%9.5%10.5%5%193736.2%9.5%10.4%13.7%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192514%15%8%4%193713%16%9%0.8%A.苏联、英国、美国、德国 B.美国、苏联、英国、德国C.美国、英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