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化学2023.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共10页。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Fe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我国科研人员首次以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长链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合成路线如下:CO葡萄糖、脂肪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羟基C.和互为同系物D.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HClO的电子式: B.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C.NaCl的晶胞: D.反-2-丁烯的结构简式:3.和S均属于VIA族元素。下列关于Se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 B.原子半径:Se②>③C.冠醚通过与结合将携带进入有机相,从而加快反应速率D.为加快与环己烯的反应速率,选择冠醚A比冠醚B更合适11.瓜环[n](n=5,6,7,8…)是一种具有大杯空腔、两端开口的化合物(结构如图),在分子开关、催化剂、药物载体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瓜环[n]可由和HCHO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瓜环的两种单体中分别含有酰胺基和醛基B.分子间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氢键C.生成瓜环[n]的反应中,有键断裂D.合成1mol瓜环[7]时,有7mol水生成12.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发生反应: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I0.400.160.16II0.200.090.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C.II中存在:D.℃时,向该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0.2mol的3种气体,反应将逆向进行13.常温下,将4.0g铁钉加入到30mL4%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氧气含量和溶液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pH<7的原因:B.铁钉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C.加入铁钉消耗,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沉淀D.推测溶液pH减小的原因:14.化学链甲烷干重整联合制氢部分工艺的原理如图所示:将1mol和充入干重整反应器,发生:重整反应:积炭反应:研究发现,增大n(FeO)能减少积炭,并增大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为,被还原后可循环利用B.增大n(FeO)能增大,推测发生C.减少n(FeO),Fe上的积炭会导致蒸汽反应器中产生的纯度降低D.干重整反应器中存在: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8分。公众号:网课来了15.(9分)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放电时生成。(1)下列电子排布图表示的Li原子的状态中,能量最高的为______(填序号)。a. b.c.(2)从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Fe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的制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1①和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______。②的大于的,从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2所示。图2①由于的空间构型为______,且磷氧键键能较大,锂离子嵌入和脱出时,磷酸铁锂的空间骨架不易发生形变,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②正极材料在和之间转化时,经过中间产物。转化为的过程中,每摩晶胞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摩。16.(11分)从低品位铜镍矿(含有、FeO、MgO、CuO等杂质)资源中提取镍和铜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资料:一些物质的(25℃)如下。物质(1)上述流程中,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2)浸出过程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萃取时发生反应:(HR、在有机层,、在水层)。①某种HR的结构简式为,该分子中可能与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有__________________。②解释反萃取时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4)黄钠铁矾[]比更易形成沉淀。反应终点pH与、沉淀率的关系如下表。反应终点pH沉淀率/%1.594.040.192.599.210.563.899.913.31①生成黄钠铁矾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沉淀时最适宜选用的反应终点pH是_______。(5)第二次使用MgO调节pH使沉淀完全,宜将pH调节至_______(填序号)。a.6~7 b.9~10 c.11~1217.(13分)氟唑菌酰羟胺是新一代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合成路线如下:已知:i.(1)A能与溶液反应产生。A的官能团有______。(2)A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A含有相同官能团,其核磁共振氢谱也有两组峰,结构简式为______。(3)B→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4)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5)推测J→K的过程中,反应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可通过如下路线合成:已知:ii.iii.①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③设计步骤I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1分)工业烟气中常含有(NO、)。用NaClO溶液将氧化为,实现烟气中的脱除。(1)在大气中会形成酸雨。形成酸雨的过程中,NO表现______性。(2)向NaClO溶液中加入硫酸,研究初始pH对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已知:①不用盐酸调节NaClO溶液初始pH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pH=3.5时NaClO溶液脱除NO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NO+□______+□______□□□______③pH<5.5时,分析脱除率随溶液初始pH升高而增大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分别将脱除前后的全部转化为,并用库仑仪测定的量,可计算脱除率。库仑仪工作的原理和装置如下: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的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进入电解池后与反应,库仑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出的物质的量。①在电解池中被还原为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②将脱除前、后等体积的烟气分别用上述装置进行测定,电解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脱除率是______。③测量结束后,电解池中还检测到少量和,这将导致测定结果______(填“偏高”或“偏低”),需进行校正。19.(14分)某小组同学探究与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资料:i.(黄色)ii.呈绿色(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低浓度呈无色、MnS为肉色沉淀。iii.实验I:(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固体a过滤、洗涤,放置在空气中,固体变为棕黑色。①甲同学认为固体a中除了MnS外,还有,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认为根据上述现象不能得出固体a中含有,应补充对比实验:____________(填实验方案)。实验证实固体a中含有。(3)固体b的主要成分是S。分析产生S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检验,固体c的主要成分是。①分析产生的可能原因:酸性条件下,将氧化。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②继续滴加酸性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仍有棕黑色固体。实验II:改用未经酸化的溶液重复实验I,产生棕黑色固体时溶液呈绿色。(5)分析实验I未见绿色的原因:取少量实验II的绿色溶液,滴加硫酸,溶液变为紫红色,产生棕黑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III:向未经酸化的溶液中滴加少量,产生棕黑色沉淀并检测到。(6)检验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注:该实验条件下,与不反应。(7)综合上述实验,与溶液反应的产物与____________等因素有关(答出两点即可)。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质量检测一化学参考答案2023.3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CBACACABDBDDCD15.(9分)(1)a(2)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为3d(3)①配位键②中的甲基为推电子基团,使羧基中的氧氢键极性减弱;中的羧基为吸电子基团,使另一羧基中的氧氢键极性增强。(4)①正四面体②4x16.(11分)(1)研磨(2)将氧化为,便于转化为沉淀除去(3)①O、N②加入,使逆向进行,进入水层(4)①或②2.5(5)b17.(13分)(1)羧基、碳氯键(2)(3)(4)(5)还原(加成)(6)①②③保护羧基,避免其与氨基或亚氨基发生反应18.(11分)(1)还原(2)①盐酸具有还原性,能与NaClO反应②③溶液初始pH高,小,有利于和正向进行,脱除率大(3)①②③偏低19.(14分)(1)(2)①固体a放置在空气中变为棕黑色②将MnS放置在空气中,观察相同时间内是否变为棕黑色(3)、、MnS被酸性溶液氧化生成S;在酸性条件下转化生成S(4)①(5)(6)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