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4月)语文试题

2023-11-23 · 11页 · 437.9 K

湘豫名校联考2023年4月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高下之比较,也成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有兴味的话题之一。汉唐间,《汉书》对《史记》占有压倒性优势,因为《史记》被当作诽谤愤怨之书。中唐之后,文风递变,《史记》开始受到青睐,宋人如郑樵和刘辰翁都贬低《汉书》。到明代,文学领域的拟古派、唐宋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清代随着考据学兴起,《汉书》地位相对升高而《史记》稍诎,但也算不上扳回一局。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徐复观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史记》实际上是“以文而见重”。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的名文《史记》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路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推崇《史记》,韩愈是关键人物,当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实际上也代表了时代的脉动和文风之演变,此后唐宋诸家、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皆追随其后。这里我们就着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补充一个对“史升汉降”的观察。这个特点就是“据后以论前”,按历史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看法,历史评论都是“据后以论前”的:立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不断修正对前面发生事情的评价。后人继承着前人,续写着历史,但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看,后人加入历史就会影响前人的历史定位,续写历史同时也改写着历史。后出的历史把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同时使人们调整此前历史的叙述。胡宝国说:“宋代史家有追求会通的风气……他们从会通的角度看《史记》,自然会给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到清代,纪传体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饮水思源,认识到《史记》的开创之功是比较自然的事情。”这段话就是采取了“据后以论前”祝角。到唐初为止,除《史记》外,可以说还没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现“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长于会通的《史记》随之更受重视;后世纪传体越是蓬勃发展,纪传体鼻祖<史记》的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或许就像阿瑟·丹托的名言“彼特拉克无意开创文艺复兴”一样,司马迁也无意开创“历代纪传体正史”,彼特拉克“文艺复兴开创者”的身份和司马迁《史记》“史部第一书”的地位,不完全是由其自身,而是由其后加入的名家名作推上去的,踵效其后的人物越多、阵容越盛,其历史地位就越高。(摘编自章益国《“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唐时期,《史记》的地位不如《汉书》,这与《史记》和《汉书》不同的艺术风格不无关系。B.不同的社会阶层喜欢不同的史书,相对于贵族阶层,平民阶层更喜欢“以文而见重”的《史记》。C.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希望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学习司马迁的创作风格,因此他特别推崇《史记》。D.“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史记》的地位越来越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从汉唐到明清,按照时间顺序论述,条理清晰。B.第二段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设问句的运用,引发了读者思考,并且有总领下文的作用。C.文章第四段引用钱钟书《管锥编》中的句子,说明韩愈相校于刘勰,更加喜欢《史记》。D.文章在论证“据后以论前”观点时,先解释了它的具体含义,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固的《汉书》侧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司马迁的《史记》在叙述的同时还贯穿着对历史的某种解释。B.“史升汉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像韩愈一样的精英人物在鉴赏方面的引领是最重要的原因。C.史书的地位不仅由作品本身决定,还和后来的效仿者有密切的关系,名家名作模仿者越多,其历史地位就越高。D.一定程度上,通过人们对待《史记》和《汉书》的态度,可以窥知不同时代的学术氛围与思想倾向。(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注】1.根据甘肃、宁夏、新疆等部分地区小麦实际产量对全国夏粮数据进行了修正。2.此表中部分数据四舍五入,分项数合计与全年数据略有差异。(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关于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2年12月12日)材料二: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正因此,减少粮食损耗意义重大。数据显示,我国粮食生产仅“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减损1个百分点,就可挽回25亿斤粮食,相当于新增300万亩面积的产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节粮减损,相当于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一块“无形良田”,应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着力点。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节约优先,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深入推进产运储加消全链条节粮减损,强化粮食安全教育,反对食物浪费。从生产到加工,从田间到餐桌,粮食产业链条很长。节粮减损,需要瞄准全链条综合施策、做好配套衔接,既要加强生产源头管控,也要做好储运环节减损,更要提升加工利用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强化科技“硬支撑”,加强综合利用,比如,除了把水稻加工成大米,还可从米糠提炼稻米油,将稻壳用于发电;推广低温储粮、粮堆保冷等技术,既能防治害虫,还能有效减少粮食在储藏中的损失;优化升级农机装备,对农机加强检修保养、技术调试;举办技术培训,让农机手掌握机收减损技术操作要点和正确的机具调整方法……科技赋能,服务到位,就能不断探索创新、开拓空间,为节粮减损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摘编自朱隽《节粮减损,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人民日报》2022年06月17日)材料三:“未来食物”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高品质及多元化需求,在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气候、自然资源依赖的基础上,利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细胞培养、基因编辑、智能制造等颠覆性前沿技术,生产加工而成的更健康、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食物。“未来食物”的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了传统的食物生产制造加工模式,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物安全、实现可持续的食物供应,目前已被视为保障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未来食物’’基于科技创新的植物工厂、藻类工厂、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工厂、人工合成等新型食物生产方式,高效生产粮食、蔬菜、肉、淀粉、油脂、蛋白质和功能性营养素等食物。另一方面,“未来食物”注重对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从而从源头上提高食物的多元化和可持续性,保障食物供给。(摘编自龙文进、王晶晶《落实大食物观应积极问技“未来食物”》,《光明日报》2023年01月06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22年全国粮食的播种面积,按季节分秋粮的播种面积最大;按品种分谷物的播种面积最大,其中玉米的播种面积高于稻谷和小麦。B.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为我们敲响了粮食损耗问题的警钟。C.粮食产业链条中从生产到加工到餐桌都可能存在粮食损耗,因而生产源头的管控、储运环节的减损、加工利用水平的提升都很重要。D.“未来食物’’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更高要求,保障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其生产及资源利用方式必将变革传统的食品生产制造加工模式。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2022年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比较中,夏粮、早稻、秋粮每公顷生产的粮食相当,每公顷产量稻谷比薯类高出约六成。B.“三夏”小麦机收环节存在一定的损耗,而生产这些粮食需要很多土地,因而减少粮食损耗是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最重要的路径。C.科技能为农业生产提供助力,能够提高粮食的综合利用率,也能防治害虫,还能优化升级农机装备,武装农机手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D.作为新型食物,“未来食物”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能够高效生产各种食物,并挖掘可食昆虫、可食花等食物新资源,彻底解决饥饿问题。6.“汉语盘点2022”活动中评选出的2022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是“端稳中国饭碗”,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如何“端稳中国饭碗”。(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身边的冬野彭程冬至之日,我又来到了这一处远郊公园。没有一点风,前后左右,到处都是一幅静寂凝止的模样。抬头看去,天空呈现为一种均匀的淡蓝色,没有一片一绺云彩,仿佛有几分不真实。一排高大的白杨树,稀疏光秃的枝干叠印在一尘不染的天空中,线条疏朗道劲,有油画般的效果。目光从高处和远方渐次滑落,徐缓地移到眼前。脚下是一条柏油路,路边的草地上,连同每一棵树的树坑里,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黄褐色的落叶,干枯卷曲,仔细看还裹着不少细细的树枝。路的另一侧,是几畦收割后的稻田,一簇簇大约两寸高的根茬,紧紧贴附在浅白色的干涸的地表上,像是凝结了一层薄霜。一种深沉寥廓的宁静笼罩着原野。公园远离城市,乡野特色十分明显,加上游人稀疏,就更是如此。但主要的原因还与时令有关。在其他几个季节里,大自然呈现出的是无比的热闹和喧哗。那么多的乔木和灌木、花卉与杂草,用树冠的搭连,用枝条的交错,用藤蔓的牵绊,用根须的虬结,彼此勾肩搭背地交织在一起,茂盛葱郁。它们遮蔽了天空,阻挡了平视的目光,更将地面遮盖得严严实实。如今想来,数月前的从绿叶纷披杂花乱眼中走过,以及油然生出的亲昵愉悦的感觉,都好像不真实,仿佛一场梦幻。庄子的梦里,不清楚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置身冬日的原野中,在某个恍惚的瞬间,我也产生过这样的意念:哪一个才是错觉?是眼下视野里的肃杀萧瑟,还是不久之前的蓬勃葳蕤?这样的静寂和旷远,容易让思绪从眼前逃选出去。我的意识曾短暂地跌入遥远的过去,脑海中模糊地闪现出华北农村的乡野田园,在那里我度过了童年。它们影子一样飘忽,连接了某件模糊的往事,某种朦胧的情绪,但都不能成形,仿佛一只掠过天空的飞鸟,还未来得及看清楚就消失了。一只流浪狗追着我跑了一段路,有时跑到身旁,随后又后退几步,目光中有一些讨好和乞求,还有几分胆怯和畏惧。它试图接近我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寻觅一口吃的,可惜我什么都没有带。这样的严寒季节,对它是至为艰难的时日。四野寂寥。我想到了一个说法:“冬藏”。《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这个属于节气物候的古典词汇,指代的是大自然的规律,本身也具有一种文学的意味,一种修辞的魅力。走在裸露着的田野里,满目的简约清爽,让人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语的涵义。这个时节,植物都将生命收缩在根茎里、枝干中、树皮下,仿佛坠入了一个漫长深沉的梦境。你很容易想象,当一场大雪降临时,便是给大地盖上了一床厚厚的棉被。但沉静并不是死寂,虽然看上去似乎萎靡呆滞,但这只是假象。每一棵树都抱紧了生命。缺少光泽的粗糙的树皮下面,有汁液在蓄积和流淌,等待着合适的时刻,再将自己打开。几个月之后,我们将看到新一轮的繁盛,春天的生发,夏日的张扬,会重新降临在大地之上。就仿佛在生活中有时会看到的情形:一个人消失了,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有一天重新出现,像是换了一个人,周身闪耀着别样的光彩。一路走着看着,到处都能接受到这样的预示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