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2023届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高三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11-23 · 19页 · 796.7 K

★启用前注意保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文以载道”既是一种文艺创作准则,更是一种批评理论倾向。这种倾向跨越千年,一直深蕴在中国文艺批评体系土壤中,我们无法从价值论角度对其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是需要辩证对待。诚如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言,文艺批评无论孤立从政治标准出发还是从文艺标准出发都会出问题,前者会导致庸俗社会学批评,后者则会陷入“为艺术而艺术”的泥沼,两者都不利于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五四”以来,对文艺批评实践性的重视实现了对“载道”传统的有效接续,标志性的人物非鲁迅莫属。在《对于批评家的希望》中,他表达了对当时一些“痰迷心窍”式批评家的讽刺:“独有靠了一两本“西方”的旧批评论,或则捞一点头脑板滞的先生们的唾余,或则仗着中国固有的什么天经地义之类的,也到文坛上来践踏,则我以为委实太滥用了批评的权威。”这些所谓的批评家犯了先入为主、僵化固执的毛病,没有结合文学实践展开批评。结合鲁迅对当时京派文人“象牙塔式创作观念”的批判,可以看出他的确实现了理论主张与批评实践的一致。在鲁迅看来,文艺是匕首和投枪,文艺批评也应具有类似的性质,这样才能挣得一个文学的大光明。很显然,这种批评观点与古代“载道”式文艺批评观如出一辙,所以孙郁指出鲁迅“在人文传统和马克思主义遗产的参照下,从艺术规律出发,以中国特有的话语方式,表达对于文学的不同理解”。这一观点富有启发性。笔者认为,其中“中国特有的话语方式”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指向现实的、有为而作的批评传统。这种传统是对古代“载道”传统的接续,又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实践性的追求相互合流,从而形成了中国当代批评话语。其次,是对古代诗话式批评“直抵本质”的言说方式的吸收。中国古人在表达对某些文艺现象、作品风格、名物句读的看法时,往往省略繁复的论证过程,直接表达个人见解。表面看来,这种方式似乎极不科学,但仔细考察会发现,撰写诗、文、评的作者,往往是各自时代文采斐然的大家。他们艺术修养极高,有着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因此他们的见解往往能达到鞭辟入里、高屋建瓴的效果,令人信服且富有启发性。以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早期批评家往往具备上述特征。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表面上否定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精神却是他们体内永恒的基因。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鲁迅,全文第一次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这个日子正值鲁迅逝世七周年,当时的编者按称发表该文“以纪念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此后,以解放区为中心,开展了大规模学习《讲话》精神的活动。作为副产品,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亦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今天看来,鲁迅身上潜存着中国特有的“传统话语”,扮演了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与古代文艺批评之间的中介角色。或者说,古代“载道”传统、鲁迅、《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三者之间存在微妙的逻辑关系,鲁迅是中介,古代传统是源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动力。借助对鲁迅的学习和推崇,实现了文艺批评的“载道”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整合,在这一过程中,现代主流文艺批评话语得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文艺批评领域发挥着显性的指导作用,但往往忽视其特有的中国面孔。实际上,文艺批评中对鲁迅传统、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文艺社会效果的重视,就是在与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精神对话。可喜的是,新时代的文艺批评者已经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养成了一种文化自觉。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这些倡导极具现实意义。将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真正从幕后推到了台前,同时,对“实事求是”的再度强调亦表明了重视事实、实践为先的态度。统而观之,毛泽东与习近平的两个《讲话》都对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批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前者指明了文艺批评的方向,后者则进一步发掘了本土资源的重要价值,产生了正本清源的效果。(摘编自韩伟《百年来传统文论资源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体系的互动》)材料二:如果依据中国古代“载道”诗学与梁启超等“据群学见地以观诗者”的说法,诗歌便被观念化了,反映了一种利用外部理念强行约束人类自由本性的思维。与此不同,鲁迅早年号召人们回到生命的感性世界。为了解释感性力量的有效性,鲁迅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对于生活在热带而且从来没有见到过冰的人,该如何使他明白什么是冰呢?这时,只是堆砌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名词是没用的,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他一块冰,让他直接感受冰的刺激。鲁迅郑重提出了与科学真理相对的“诚理”,由于诉诸个体生命或者内在自我的直接性感受,它提供的是一种不需要向外假借、不需要经过理性锤炼的感性认识,尽管鲁迅使用“理”来描述这种认识的形态,但实际上,“诚理”反对任何形式的理念化、观念化。文学对人生的意义体现了同样的道理,鲁迅指出:“惟文章亦然,虽缕判条分,理密不如学术,而人生诚理,直笼其辞句中,使闻其声音,灵府朗然,与人生即会。如热带人既见冰后,曩之竭研究思索而弗能喻者,今宛在矣。”尽管文学从不诉诸灌输和教导,甚至远离了一切科学化的、理性化的认识形态,但重要的是,它与主体内在的生命经验直接相关,读者在其中领会到的是自我内在生命力的提升。不过,鲁迅内心深处强烈的民族主义诉求与沉重的历史使命感,使得他立足主体感性生命诗学原理的同时兼具政治与社会变革的指向,在这个意义上,他似乎重新回到了晚清群学与功利主义的逻辑。(摘编自孙尧天《诗歌、政治与伦理-晚清群学思潮与早期鲁迅诗学观之关联探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文以载道”这一跨越千年的中国文艺创作准则和批评理论倾向,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态度有所不同。B.为了纪念鲁迅这位中国文化革命最伟大与最英勇的旗手,毛泽东撰写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在中国文艺批评的“载道”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整合过程中,中国现代主流的文艺批评话语得以形成。D.新时代的中国文艺批评工作者需要将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真正从幕后推到台前,强化文化自觉。2.关于鲁迅的文艺批评观念与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迅早年提出了与科学真理相对的“诚理”说,用来表达文学对人生的意义,“诚理”追求个体感受的理念化和观念化。B.“五四”以来,鲁迅自觉接续中国文艺批评的“载道”传统,扮演了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与古代文艺批评之间的中介角色。C.鲁迅对当时一些批评家的讽刺和对京派文人“象牙塔式创作观念”的批判,体现了他结合文学实践展开批评的理论主张。D.鲁迅在表达对某些文艺现象、作品风格、名物句读的看法时,往往极不科学地省略繁复的论证过程,直接表达个人见解。3.下列各项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诗教传统的一项是(3分)A.“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B.“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庄子·秋水》)C.“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4.为什么鲁迅能扮演“中国现代文艺批评与古代文艺批评之间的中介角色”,请结合材料一分析。(4分)5.新时代的文艺批评工作者应该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批评?(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一年容易又秋风孟超一年容易又秋风,酷热的暑夏,总算是过去了,晒焦了的皮肤,和臭虫咬、蚊子伤的斑疤,虽然还点点的存在着,让我以回忆的感伤来摸弄这些创痕;但,酷热总有过去的时候,似乎可以自慰。于是秋来了,而秋也并不顶好受,且不说“九月衣裳未剪裁”,冷雨扫在身上,使人想到酷寒,又何尝不可怕呢?又加秋风秋雨,带着一曲凄凉的情调,连秋虫都战抖了,而况人的心弦,是正被时序的万华林的弓子所拉动着呢?·····家槐兄从柳州来,与他在桂林的聚合,又是一年了。秋风来时,他也来了。幸喜两个人谁都也没有秋意,没有感伤,-秋自然还在使劲地拉动着他的弓子!-握手,暖煦煦的,似秋阳轻晒着的一般的温意,谁都没曾减少了热力,虽然经过了一个夏天,还和去年一样,这是两个人同样的道慰着的。一同去访秦似兄,谈起《野草》,从创刊到现在不觉得已经两年了。家槐兄恳切地称许秦似兄支持这一刊物的毅力。是的,有一分热,放一分光,腐草化萤,虽然不过是一种传说;然而,这一束碧新色的叶儿,它不会腐,它却放着萤光,小虽小,它有着它的热力的。而况,叶绿体是会消化了吸取的炭气,而呼出了氧气;一个有修养的园艺者,他不只为了花开,他也为了叶子的成长,至于叶子的多寡,长短,可以放散多少氧气,盖不须计论,这又是但求耕耘,不问收获了。秦似兄之于《野草》是这样的。秦似兄近月来,是肥胖了许多,面圆圆的,有似于华透·迪士尼卡通画上的小猪,我几次这样调笑他;问其致肥之道,他说,受气吃亏,也可以长肉生肌。他是研究生物学的,恐怕也找不出论据来;但这两年来,因为《野草》,我是深深地知道他在各方面受到了无数的困难,满肚皮里压下了无数的闷气。如果真把这一刊物当成一堆小草看的话,那么,在培植上,他所卖的力,所受的艰难,真比一个农夫种二三亩田还要劳瘁得多哩。这并不是说他力有不逮,事实告诉我们,在蓬蒿之中、贫瘠之地,种一株草,是比在肥土壤里种几十亩谷禾,须要费力得多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显出可贵来。当家槐兄慰藉他的时候,我想,他回想一下这两年的辛勤,也会自慰吧。记得还是前年,也是一个秋天,我在夏衍兄那里会见他,那时,《野草》还没入地下种。秦似兄尤不善于在这种复繁奇出的社会中,八面玲珑地到处作揖应付,或者掉花枪,玩世故,耍手段,因此也就常常被人看成懦弱。其实别看他肌肉肥,他骨头却和秋天的老树枝子一样硬呢。也正为了这点,才似乎有许多不必要的侵凌,打击着他。可也同时因为他的个性所赋,而野草才能有他一贯的作风,才能经得起日晒雨淋,和霜雪的不断地袭来,却愈显出他那葱翠的颜色,临风不偃的神韵的。又是秋天了,说快也快,野草从下种到今天,他是经过三个秋天了。我曾亲眼看着树头上几度谢落,几度葱茏;也曾亲眼看见秋雁几番的来去,长鸣着划过了中天。而这小小的草,却不曾在谁的践踏下委顿;不曾被太阳晒焦,显出了枯黄;受着风霜雨露,而伤损了草根草叶。更不曾移进了温室,变成案头清供。他不打哆嗦地,依然地在秋风中直立着。我爱野草,而我是知道园艺者对他是如何的培植的。可是,正因为我爱野草之故,我应该正告他,他的下种是在秋天,已经度过了二个秋天,而今,是秋,秋之后,仍有冬,还有以后的秋的到来的。家槐兄说:“秋应该是我们所欣喜的,秋天是收获的时候。”对的,两年的时间,《野草》是有了他的收获,即使是放射出只是极轻微的草香,即使是只植下了一颗种;而他的叶是永远青着的,我想,这不能不向秦似兄举一举杯吧。至于我自己,人已在中年了,在秋天应该有点秋意才是,然而,不;或者也许是反常,自己却想在秋风里多挣扎一刹,可是视秦似兄之辛勤,是追不上;视家槐兄之爽直,尤其追不上;又哪里不悲哀呢?“一年容易又秋风”,秋更深了,我们要更加一番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