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练习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当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中西二元对立的现象: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出身的人,倾向于主张从古代文论中直接建构出当代文论来;研究西方文论出身的人,主张要不断追逐外国最新文论,与外国同步发展。这些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理论到理论。从理论到理论并不一定不好,因为理论都自有其传承性。这包括理论中的派别内观点的发展和延伸、理论发展中新派别对旧派别的取代等等,这就形成了文学理论的自身独立性,以及它们与文学实践的距离。然而,要论理论对实践的原创性指导,除了在理论的传承性上生发之外,还得从当下社会中具体的事物出发,通过注视,形成认识,并使其反作用于具体的事物。曾经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的学习者,只要先学习一些关于文学的原理,然后深入生活,就能成为作家。这种观点来自于这样的认识:做某件事,或者从事某个行业的工作,需要先懂得其基本原理,再通过实践,熟练掌握其操作要领。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行不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中国文论原创的主要途径。当然,文学理论并不能只是从纯而又纯的文学实践(创作、欣赏和批评实践)中生长起来,文学实践与诸多方面的关联必然会带来文学理论范围的突破。在文学理论史写作中,有些学者只写理论的历史,不谈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不去论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理论发展的推动和影响作用,这样的理论史尽管也有丰富的例证,但终究是空洞的。有的是囿于当时的条件,有的则纯粹是认识问题。过去,由于文学理论的范围狭窄,只将文学理论说成对作家作品研究,或者是对作家生平研究,或者是对文学文本的细读。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对这一局限实现超越,用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文学,不是说就“没有文学”,恰恰相反,这里面有文学,并且文学始终是中心。文学是文学理论的家园,家是可以常进常出的居住地,这是说,文学研究者可以离家出门游览,甚至可以走遍天涯海角,但仍然要回到出发的地方。家是心灵的依托处,理论要从此处生长开来,而这里才是根。如果不能走出去,接触其他的一些学科,那么,理论研究者就会像是“画地为牢”一样,不能越雷池一步。然而,走出去以后,还要回来。如果出去后就不回来,那就是学术上的流浪汉。文学理论研究者既不能画地为牢,也不能当流浪汉。(摘编自高建平《关于中国文论原创性的思考》)材料二:从文学实践以及其与诸多方面的关联来看,要特别关注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品质。文学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理论的自主性始终是在与多学科知识体系的交锋、交叉和融合中建构的。历史上,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都没有独立的美学学科,更谈不上有由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学所奠定的文学理论,直到20世纪文学理论才走上独立自主的学术道路。20世纪初至60年代,西方文学流派走上了看似相悖的路径:一方面颠覆泛社会学、泛政治的传统文学理论,确立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建构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自主性;另一方面这种自主性建构走的又是一条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与传统文学理论不同的是,这些流派由外转内、由内主外、由外生内。确立文学理论自主性的关键在于:学界一致认可审美性是文学理论的本体性品格。但是如果将审美性看作文学理论唯一的、永恒的、凝固不变的普遍性本质,就会把文学理论学科建制引向一条从自足到自恋的死胡同,这是因为“美”具有无限包容性。从存在形态看,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科学都存在美,美并不是文学独有的品格。如果一定要阐释美的本质,只能以过程哲学为基础,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发生学的角度给予某种合理性的阐释,这样美学及文学理论的学科地位才能得到巩固。文学理论建构如果树立了多本质的、动态的、开放的本质观,它的知识视野就会更加广阔,学科的包容性就会更多,采用的方法就会更多样,文学理论的生命力自然会旺盛。文学理论跨学科的合理性在科学与文学艺术的融合上得到了进一步彰显。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又发生了重大转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类社会和文化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伴随着这一场重大变化,人类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加快了文学理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步伐,科学技术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新的表达媒介,也为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提供了方法支撑,同时自身也能创造文艺作品。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品格是与生俱来的固有品格之一,它导引了文学理论的生命力,使文学理论研究由普遍性转向相对性,由自主性转向跨学科性,由形而上的逻辑建构转向形而下的现实关怀等。需要注意的是,对文学理论的跨学科性不能过度阐释,更不能受西方文论左右而泛化跨学科性。总之,运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的方法研究文学理论,或许才能开创出学术新天地,实现文学理论跨越式发展。(摘编自冯毓云《文学理论的跨学科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理论到理论的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有其现实意义,能促成文学理论自身独立,使其与文学实践保持距离。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文学理论对文学实践原创性指导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文论原创的主要途径。C.美不是文学独有的品格,它无处不在,使得美学到现在都很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外美学发展均证明了这一点。D.文学理论研究由自主性转向跨学科性,虽然研究方向和方法发生了改变,但并未否定和抛弃文学理论自主性的建构。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理论对实践的原创性指导,不仅要在理论的传承性上生发,还要从当下社会具体的事物出发。B.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研究文学,需要关注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品格,采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文学。C.西方文学流派既想建构文学理论学科的独立自主性,又走向一条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路径,这是相悖的。D.人类社会的重大转型促进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对话,加快了文学理论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步伐。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有多种关于服饰的描写,可借此研究清代人的穿着打扮。B.《西游记》中各种“变”,可借助科技手段成为虚假的真实,从而显现科技的威力。C.《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天赋异禀的异人现象是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言行可用心理学上的“恋母情结”来解释。4.朱光潜在写作《西方美学史》时,曾说这部美学史写成了“纯思想线索”,是无奈之举,这是由于当时的特定情况,只能如此写出,以应急需。如果让你重写《西方美学史》,你将如何思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5.我们如何践行“文学理论跨学科”研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京韵第一鼓霍达离开演半小时,我就到了剧场,这是跟师傅学来的习惯,每场如此。进了后台,演员稀稀拉拉地还没几个人儿。演出时间一共两个半小时,我唱最后一个节目,得从头等到尾。按照自己多年的习惯,我在后台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来,闭目养神。当年师傅就是这么教我的:“台上如猛虎,台下如绵羊。”演出之前千万不能胡思乱想、手忙脚乱、咋咋呼呼。艺人嘛,艺比天还高,比命还重。演员们陆陆续续地来了。直到开演也没等到一个同行、一个熟人!组织者说这次抢救长城和威尼斯集资义演,有国际意义。抢救威尼斯,我没这个义务。我其实是冲“爱我中华,修我长城”这句话才答应参加演出的。我静静地听着。前台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显然今儿都是走红的角儿、走红的曲子。我这会儿的感觉是什么?今晚上不该来!舞台已经是这一代的了,我瞎掺和个什么劲儿?这儿没有我的地方!“瞿悦!瞿悦!”后台的姑娘们喊着一个名字,挺稀奇、挺轰动似的,就像我当年往熟人跟前儿一露面儿的那个份儿。我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儿耳熟。猛一抬头,瞅见了,进来了一个小伙子。猛然间,我想起来了,这人我认识!三年前,他还是个待业青年,来找我要报考曲艺演唱团,跟我学京韵大鼓。我一听他那嗓子,就把他打发回去了。“年轻人,趁早学点儿别的吧。曲艺主要是靠唱、靠嗓子……”没等我说完,他扭头就走了。“赵……赵老师……”他一愣,像是在一堆时髦摩登领导新潮流的进口美容化妆品当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中发现了一块生着绿斑的铜镜子。难为他还肯叫我一声“赵老师”!三年前的不愉快,他不会忘了吧?我想不会。“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当代最负盛名的青年摇滚歌手瞿悦为大家演唱!”“轰!”地一阵掌声,像是八级台风、倾盆大雨。瞿悦快步走出去,立即被风雨吞没了。嘣嗒嘣嗒的摇滚乐敲打起来,我听到了瞿悦那嘶哑的声音:“天上有个太阳……”这时,台下有人高声叫着他的名字:“瞿悦!”瞿悦只顾唱:“水中有个月亮……”谁知台下的人继续喊:“你演一场拿多少钱?”我心说:糟了!剧场里怎么乱成这个样子?非打起来不可!我不由得替他捏着一把汗,起身走到侧幕条儿旁边,往外一瞅,瞿悦还挺镇静,手捏着话筒,不理不睬,唱他的,台下黑压压的观众纹丝不动,不像是要往台上扔汽水瓶子的架势。嘣嗒嘣嗒……瞿悦唱道:“我不知道……”台下嚷道:“说!”瞿悦唱道:“我不知道……”台下嚷道:“说!”这一嗓子已经不是一个人了,听起来有三十、五十的。瞿悦继续唱:“我不知道……”台下这时全场齐声高吼:“说!”我被惊呆了!这是怎么个意思?喝“倒彩”?轰他下台?当场追查“偷税漏税”?听说……听说瞿悦如今的出场费高达三千,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可是,今儿个大伙儿都是义演啊,他也一个子不落!……嗯,不像是“嫌贵”,倒是像起哄架秧子、跟他逗着玩儿呢!阿弥陀佛,我从学艺到如今,还没见识过这种场面!我心惊肉跳地退回来,化妆。他唱完就该我了,这时候想逃也逃不脱了。望着镜子里自己的一头白发、满脸皱纹,真是“顾影自怜”了,咳,一辈子过五关斩六将,今儿个要走麦城吗?我化妆完毕,等着接他的场。我心说这回该我过堂了。瞿悦沙哑的嗓子又唱起来了。不知是不是有意的安排,他返场后唱的《一无所有》好像是特地回答刚才的提问“你演一场拿多少钱”似的——义演!一无所有!狂风暴雨又降临了,好像整个剧场调了个个儿,倒海翻江,人们疯了,都疯了!几千人“哗,哗,哗”拍得震天响。这伙人崇拜瞿悦像是草民们仰望皇上,我这个“京韵第一鼓”,一辈子还没被人捧到过这份儿上!这阵势可真够吓人的!不该来,不该来,我实在是不该来,但是,这会儿真轮到我出场唱“大轴”了。我拿起板,端起鼓架子,硬着头皮往外走,脚底下是软的,脑袋里是空的。报幕员笑容可掬地走向台口,一手捏着话筒,一手扬起来,像是要平息台下的狂风,又像是要掀起更大的暴雨,高声说:“观众朋友!本次活动最后一个节目,我们特地请来了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著名的曲艺表演艺术家、素有‘京韵第一鼓’之称的、七十八岁高龄的赵燕风女士,为大家演唱京韵大鼓,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主题歌……”话音儿没等落地,就是一片掌声,竟然博得“碰头好”!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朝台下的观众深深鞠了一躬,从黑丝绒旗袍的大襟底下抽出一块雪白的、叠得方方正正的手绢儿,抖开了,擦擦嘴边儿,往鼓架子上一搭,弦师的琴声响起,我左手执板,右手拿鼓楗子,“咚,咚,咚!”悦耳的鼓声响起来,我仿佛又倒退到年轻的时候,精气神儿来了,放开嗓子:“千里刀光影……”刚刚唱出头一句,掌声轰地响起了,一个“满堂彩”!我抖擞精神,把整个段子一气呵成:……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掌声排山倒海般地响起来,经久不息。我觉得自个儿像是醉了……这么说,我今儿个还是该来。(有删改)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提前半小时候场,直到开演也没等到同行和熟人,增加了我的紧张感,甚至觉得自己是“瞎掺和”。B.瞿悦因沙哑的嗓子被认为不适合从事曲艺工作,却转身成为“最负盛名的青年摇滚歌手”,这具有讽刺意味。C.瞿悦发现我也来参加演出时“一愣”,是因为觉得“我”出现在充满现代气息的舞台上不协调,显得很意外。D.瞿悦平时演一场的出场费高达三千,这相当于“我”一年的工资,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
2023江苏南通高三考前模拟(南通四模)语文
2023-11-23
·
10页
·
1.3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