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2023-11-23 · 8页 · 429.6 K

高三历史考试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各级领主封地的都城大小以国都为标准,都有固定的比例;自天子至卿大夫,其马匹、兵车及兵员数量都要与自身身份相匹配,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由此可知,当时A.“家天下”局面初步形成B.贵族政治秩序得以强化C.中央集权政体正式确立D.宗法制向全国各地推广2.有学者指出,“社会控制是在政治控制的基础上,以社会关系体系的建构为中心的,再通过对社会诸种力量的利用、组合……将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体系纳入政治控制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政治控制体系的一部分或同构体”。下列制度属于秦汉的“社会控制”的是A.里甲制度B.乡约制度C.乡里制度D.刺史制度3.有学者对古代常见果品种植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果品种植地域分布的变化缘于①经济重心的转移②中央政府的推广③农业科技的进步④民族关系的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朱熹认为,儒家经典《仪礼》“不是古人预作一书如此,初间只是以义起,渐渐相袭……圣人见此意思好,故录成书”。进而他又讲:“礼时为大,使圣贤有作,必不一切从古之礼,疑只是以古礼减杀(减省)从今世俗之礼。在此,朱熹旨在A.追求儒家规范的适用性B.否定传统礼仪的正当性C.推动社会伦理的个性化D.顺应市民生活的世俗化5.朱棣称帝后,大运河沧州段两岸存在十几处码头,“贩缯、贩粟、贩盐铁木植者,往来穿梭其间”。明代有人因此赋诗:“长河如线水三篱,江北江南几万艘。百幅帆开风叶健,连楷棹拥浪花高。千秋泽国常输粟,一统天下重视漕。”据此可知,当时沧州地区A.外来高产作物扩大种植B.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经济地位得到明显提升D.工商业实现了自由发展6.1872年,轮船招商局正式在上海成立,清政府设立商局,招徕民间“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具体经营由官方委任或指派的总办负责。到1893年,轮船招商局共有轮船二十六艘,股本白银二百万两。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发展A.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束缚B.实现了中国航运业独立发展C.推动了社会经济近代化转型D.满足了洋务新政的资金需求7.1898年,清朝官员上奏,“自德人据有胶澳(胶州湾),意直以山东为其所有。入其教者……鱼肉乡邻,无所不至。地方官……一味庇教而抑民。以致良懦者赴诉无门,狡黠者蓄谋潜煽……小民以自卫无术,往往人拳会以求保护”。该官员意在A.说明中外冲突根源于文化差异B.支持清廷招抚义和团的政策C.剖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D.强调清朝统治危机的严重性8.1927年4月中旬,毛泽东受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他积极重建工农自卫军,组织秘密训练,计划武装“上山”,“准备长期奋斗”。同年7月底,他起草的《关于湖南暴动的大纲》,表述了其“上山”思想的具体内涵,被中共中央采纳。毛泽东的上述革命活动A.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探索B.奠定了民主革命纲领的基础C.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D.促进了国民革命进一步发展9.在(华北抗日根据地)村政权选举开始前,妇救会深入农村宜传,举办训练班,对妇女进行选举培训。1940年的晋察冀边区村政权改选中,产生了女正、副村长139名,女村委员1425名,女村代表5052名。这表明A.妇女主导抗日民主政权建设B.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发生转移C.中共全面抗战路线得以贯彻D.敌后抗日根据地实现男女平等10.195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除文盲协会成立,扫盲运动掀起新高潮。到1957年上半年,全国有两千多万人脱盲,有一百多万人达到高小和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图1所示为扫盲运动期间北京京西矿区农民业余学校颁发给识字班学员的“识字证书。上述史料可用于佐证A.工农群众社会政治地位发生变化B.社会主义建设条件有所改善C.文教领域“左”的错误得到了纠正D.“科教兴国”战略社会基础扩大11.《汉谟拉比法典》中对于打人脸颊的行为有三种惩处办法(如表2所示)。据此可知,古巴比伦王国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B.法律体系趋于完善C.封建等级制度确立D.社会结构得以巩固12.13世纪,欧洲一些城市陆续兴办大学。师生一起选举校长,校长负责学校管理;学生组织自定规章,聘用教授并监督其工作,决定教学时间等事项;教师组织负责招收学生、制定教学工作范围、举行考试和授予学位等工作。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A.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B.市民阶层珍视其自治权利C.民主与自由成为社会共识D.教会已丧失对教育的影响13.“光荣革命”后,辉格党称威廉“是光荣女王伊丽莎白(1558~1603年在位)的直接继承人”;把威廉继位比作圣经中的创世纪,英国宪政借以复兴与新生;还将“光荣革命”诠释为英国宪政传统本身的自然回归。当时辉格党的舆论宣传旨在A.延续英国宪政传统B.维护政治革命成果C.鼓吹君权神授理论D.强化国王政治权威14.1828年,美国开始修筑首条铁路;1829年,美国自主设计的火车头“查尔斯好友号”获得成功;19世纪3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修筑铁路的高潮;1860年,美国铁路长度达到30626英里,已超过英国而居世界首位。这一时期美国的铁路交通建设A.引领人类开始进入铁路时代B.实现了国内生产方式的统一C.适应了机器大工业发展要求D.巩固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15.1918年3月,印度阿姆达巴达织工组织了大罢工。随后,印度其他工业区也发生多次罢工。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罗拉特法》后,工人参加了全印度的罢工活动。1921年,印度发生396次有组织的罢工,有60多万工人参加。这反映出当时印度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C.工人主导民族解放斗争D.民族运动群众基础广泛16.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全世界宣布终止美元和黄金兑换。此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挽救固定汇率制度的努力皆以失败告终。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修改章程,鼓励从固定汇率转向浮动汇率。这一变化A.扭转了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B.强化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权C.体现了世界货币体系的调整D.降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下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令其好合”。与此同时,唐太宗还要求“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附殿失(重大失职)”。武则天统治时期亦曾颁布过类似的诏令,力图做到“内无旷妇,外无旷夫”。开元初年(713年),唐玄宗命有司沙汰(淘汰)僧民,以伪滥还俗者二万余人;开元九年(721年),复令“诸州背军逃亡人,限制到百日内,各容自首,准令式合所在编户”。至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更令“诸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摘编自李育华《论唐代人口政策的社会针对性及经济效应》(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增殖人口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经济目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朝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纪初,张寒提出“图书则中籍仍以经史子集为经,时代先后为纬。东西译籍当以科学门类为经,时代先后为纬”,“妄欲甄集泰西(欧美)旧新有用之书十万册”。1903年,张謇上书张之洞,强调图书事业“上可以保存国学,下可以嘉惠士林”,否则“设不及时保存,护兹国粹,恐北而热河,东而辽沈,昔日分藏之物,皆将不翼而飞”。此后,张寒“慨自科举停废,士竟科学,以文字为无用,致废书而不观”。辛亥革命中,大批私家藏书受到战火侵扰。南京光复期间,张謇与地方绅商共同努力,“裁保一清凉山藏书楼”。1912年,张寒创立南通图书馆,“先后凡用银二万六千二百四十三元,岁用之银二千四百元或强,皆謇任之,书出自寒者十之六”。——摘编自张进《近代苏商与中国图书事业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睿投身近代中国图书事业的社会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张睿为代表的近代苏商兴办图书事业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在报告中说:“确立对美政策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我们不要忙于求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我们也不忙于承认他们。”4月初,美国国务师艾奇逊授权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与中共领导人进行会谈。5月13日,艾奇逊提出美国承认一个(中国)新政权应具备的条件是:“该政府有能力并愿意履行其国际义务。”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凡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陈少铭《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美外交政策的演变》材料二1978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卡特向全国发布电视广播,宣布中美关系正常化,接受中国的“建交三原则”(美国同台湾当局“断交”,废除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撒军),同时表达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极大关注。国会多数议员原则上赞同中美建交,但对行政部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方式(缺乏与国会磋商)普遍不满,许多议员认为美国在建交问题上让步过多,背弃了台湾。进而,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推迟驻华大使任命,逼迫总统在台湾立法问题上让步。——摘编自吴艳平《试析卡特政府时期国会对中美建交的反应》(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对美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因素。(8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对外贸易是主权国家重要的国际活动,是国际关系演进的关键因素之一。表3所示为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年均生效的贸易条约与协定的数量。——摘编自朱华进《19世纪晚期欧洲贸易条约与协定浪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欧洲对外贸易的认识,并加以阐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高三历史考试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早期中国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西周各级领主依据各自身份确定国都大小和军事力量,这体现了贵族等级制度,表明贵族政治秩序得以强化,故选B项;启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初步形成,故排除A项;西周实行分封制,天子直接控制王畿地区,诸侯在封地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中央集权政体尚未建立起来,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血缘亲疏与嫡庶对贵族继承关系的影响,与宗法制无关,故排除D项。2.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里是其下设的基层社会组织,通过啬夫、三老、游檄等实现“对社会诸种力量的利用、组合”,纳入县级“政治控制体系之中”,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故选C项;里甲制度实行于清代初期,故排除A项;乡约制度实行于宋代到明清时期,故排除B项;刺史制度属于监察制度,属于“政治控制”,故排除D项。3.D【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果树栽培技术的进步,果品种植地域扩大,③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南北各地果品交流加强,果品种植地域随之扩大,④正确;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①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大体处于政治分裂状态,中央政权无法掌控全国果品的栽培,②错误。综上分析,故选D项。4.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思想文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