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四所百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11-23 · 5页 · 252.2 K

2024届高二年级6月历史学科测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图1是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示意图(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铁器出土较为集中的地点)。由此可知,当时()A.铁器在生产生活中普及B.北方地区经济水平较高C.南方冶铁规模不及北方D.战争推动铁器交流使用2.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阅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阅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3.有学者研究发现,北宋时期,江浙地区开始出现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或兼种种植方式。这在南宋前中期较为普遍。但南宋末年,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区域逐渐缩小,双季稻种植范围扩大。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努力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B.农业种植受经济重心南移影响C.南迁北民受南方饮食习惯影响D.民族政权并立影响经济的交流4.正德十三年,王守仁在江西地区颁行《南赣乡约》,告谕乡民“某能为某善,某能改某过,是能修其身也;某能使某族人为某善,改某过,是能齐其家也”,并有“告官惩治”“率同约之人鸣之官司之类的约规。这反映出明代乡约()A.旨在提升基层民众道德修养B.具有教化和控制的双重职能C.赋予地方治理法治化的色彩D.逐渐具有等同国法的强制力5.1874年,荷兰公使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设立救生船队。李鸿章明确提出船只必须由中方管辖,其理由是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次年,日舰到朝鲜沿海擅自测量海道而被朝鲜炮台轰击,日本公使森有礼向中国提出抗议,李鸿章予以驳斥,认为兵船测量他国海岸违反了万国公法。据此可知,李鸿章()A.具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B.遏止了列强侵略的势头C.与列强争夺利权的决心D.形成以夷制夷斗争策略6.某事件发生后清廷极为惊恐,匆忙颁行谕令:“……此举不容轻视,决议用全力痛剿之,今日已有旨令陆军大臣荫昌亲帅近畿陆军两镇乘车南下,先电豫抚就近拔赴援。海军统领萨镇冰亦赴鄂会剿。”该事件()A.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B.使得列强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C.推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7.图2为某时期农民协会颁布的“入会须知”,该协会的创建()A.促进了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C.反映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D.印证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8.1936年12月《太原日报》刊登了一首《新马赛曲》,歌词写道:“强暴敌人一步步进逼,铁的蹂躏不稍留停,吞完东北又来吞华北,华北完了——华南,华中!”呼吁中国同胞:“不分恩怨,不分你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作一全民族革命战争!”这首歌曲的刊登旨在()A.揭露日本侵略罪行B.巩固革命统一战线C.激发民众民族意识D.践行全面抗战路线9.表1为1950年一1953年《人民日报》对《婚姻法》的宣传中,所批判的各类观念的数量统计,这说明《婚姻法》的颁行()A.颠覆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B.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提升了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D.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延续10.大庆油田职工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了“三老四严”的口号。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该口号的提出()A.彰显了三线建设中工人们的良好精神面貌B.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时代风貌C.表达了对文革中各种弄虚作假行为的不满D.反映了人们对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股切期待11.表2是创刊于1981年的关于科技管理、创新、改革等动态的学术类核心期刊《科技管理研究》的关键词频次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新时期()A.改革深化推动科技发展B.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C.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D.对外开放助力经济发展12.2023年5月,榕江县老百姓自发组织开展的乡村社区足球赛事“村超”火爆全网,地方政府扮演好辅助角色,通过打造体育赛事IP,把榕江丰富的文旅资源、独特的民族文化、优质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近年来各地“泼水节”“村BA”等文体活动也产生广泛影响。这些民俗文体活动的开展()A.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体现了基层民众的全面自治C.激发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活力D.提升了职业体育竞技的水平13.在古埃及,法老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的化身,是法律的来源。塞德节是古埃及的重要节日之一,用来庆祝法老顺利统治达一定年限。各地的高官和祭司都在节日之前驾驶着大帆船驶向首都,参与盛大的效忠仪式。由此可以佐证古埃及()A.强大的王权B.成熟的官制C.奢侈的生活D.辉煌的文明14.18世纪初,英国生产的部分瓷器结合中国瓷釉洁白纯净、色泽艳丽的特质,融合西方的审美准则,开创了新的技术和纹饰风格。西方的创新引起中国的关注,康熙皇帝曾指派两名意大利传教士指导中国工匠学习珐琅技法。这体现了()A.政府政策影响制瓷水平B.商业贸易推动文化交流C.西学东渐引发思想解放D.西方与中国审美观一致15.《全球通史》中写道:“法国的统治是进步的,但事实仍然是一种外来的统治,在必要的地方,是凭武力强加的。……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A.主要目的是传播启蒙思想B.促进了欧洲各国完成统一C.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D.具有革命与扩张双重特征16.一位墨西哥学者在论述当代拉丁美洲的文化时指出:“虽然人们已不再像20世纪初那样不加批判地抄袭法兰西的文学艺术时尚,但是种种‘波普艺术’和‘北方庞然大物’的消费模式的表现已深深地渗入了拉丁美洲的文化。”这一观点说明()A.拉美国家注重本土与西方文化结合B.文化侵略成为大国交锋的主要方式C.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D.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复兴面临困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52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非常重视编修地方志,设有专门机构主管全国地方志工作,并沿袭唐代州郡三年一造图经的制度,规定“凡土地所产、风俗所尚,具古今兴废之因,州为之籍,遇岁造图以进”。宋代方志搜集资料极为丰富,大都广征博引,考订详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区域史料。另外,前代方志多详于当地山川地理,略于人文。而宋代地方志在内容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地理扩充到人文、历史方面,人物和艺文忠在宋代的地方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编纂体例上,宋代地方志也有很大突破,有的在旧图经的基础上分类列门,也有的仿正史体例,设纪、图、表、志、传等。——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材料二明朝统治者对方志的编修是极为重视的,不仅倡导编修全国性的一统志,而且还三令五申以行政命令督促全国各地的修志活动,从而使各省及以下各级行政机构的方志编修制度化、经常化。方志编修也成为地方构建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传承形式,并且作为一种文化理念渗透到明朝各行政区域。明代方志一般由地方官主修,文人学者参与,但往往涉及人数众多,又有修志经费的筹措问题,所以组织领导也是修志中的大事,是研究一个时代方志优劣的关键之一。——摘编自张英聘《试论明代方志的编修组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地方志编修兴盛的原因及表现。(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地方志编修的特点。(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3;20世纪初海派京剧部分新剧目清单——据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整理从材料三个时段中选取两个时段,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后,实现国家工业化成为迈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思来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关于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等四个方面现代化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后来,随着实践形势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入,毛泽东等领导人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弊端进行了反思。1964年,党中夹、国务院首次确定了“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规范表述,即“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确立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推进“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初,党中央又提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除了经济发展以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文化建设、人民生活、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此,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继“四个现代化”之后中国提出并追求的“第五个现代化”,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特征和重要内涵之一。——摘编自李志明《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百年探索及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发展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本经验。(4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国在建国初期,总的说来是鼓励接受外来移民的,但是接受的数量并不多。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内战结束和南方重建展开,美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案》,积极鼓励接纳外来移民,奉行来者不拒的政策。成上万的中欧、西欧,以及亚、非、拉的移民涌向美国。据统计,从1860到1900年,移居美国的人数在1400万以上。——摘编自潘月《工业革命与美国移民政策转变的研究》材料二二战后,大批的外来科技人才对美国的贡献让美国政府尝尽甜头,联邦政府出台的《1952年移民法》规定“全部移民限额中的50%用于引进美国急需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突出才能的各类人才。”如今,美国人口除了有各种族土著外,还包括欧洲移民、非洲移民、拉丁美洲移民和亚洲移民,不同种族的移民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组成了不同特色的小团体,并由小团体之间的摩擦、碰撞而创造出更繁荣的经济文化景象。移民带来的多元文化让美国社会更具多样性和更加注重平等、民主。越来越多的有色人种不断涌入美国,这些移民所获得的成就,逐渐打破了白人在美国社会中的霸权。——摘编自朱学敏《浅析美国多元化文化对美国社会发展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60到1900年间美国外来移民激增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出现的变化。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移民对美国社会发展的产生影响。(7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