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高二历史答案

2023-11-23 · 5页 · 197.6 K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DACBACCDC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ABAADADDBDA1.C【解析】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中原地区文明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又保留了其鲜明的独特性,反映出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C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与材料“其独特的祭祀行为”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早期国家中央集权特征明显,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古蜀文明比中原文明更先进,排除D项。2.A【解析】从春秋时期华夏族强调“夷夏之辨”,到战国时期形成强调各民族融合为一体的“五方之民”观念,这一变化为后来秦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A项正确。民族之间的差异不会基本消失,排除B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是在秦汉以后,排除C项;这一变化只能说有利于维系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和谐关系,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的官员必须有国家颁发的官印,这是为官的凭证,这一措施加强了国家对官员的控制,彰显国家权力强化的特征,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了官印的重要性,没有说官印赐予的完整程序,排除A项;材料说的不是选官方式,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印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为官之道必须精通法家思想,排除C项。4.A【解析】根据材料“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可知,汉代政府对官员功劳等皆有记载,且官吏选拔、升迁和重新任用都有具体规定,体现了当时官僚队伍内部流动的规范化,A项正确;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和才能,材料内容涉及到的是官员内部管理,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管理考核,仅说明官吏升迁以功劳为参考,并未流于形式,排除C项;门阀政治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形态的重要特征,与材料时间不符,且无从体现,排除D项。5.C【解析】材料涉及的时间是东晋南朝,其统治区域是在中国南部,东晋南朝时期中国海外贸易发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此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项正确。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是现象不是原因,排除A项;日本和朝鲜半岛属于东亚,与西南丝绸之路不符。排除B项。罗盘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南宋,且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6.B【解析】银壶上宫廷舞马表演为中原文化,皮囊为契丹民族的日常生活用品,银壶制作体现唐朝手工业技术的高超水平,银壶汇聚了舞马、皮囊、金银器制作等民族文化元素,B项正第1页共5页{#{QQABAQCAggiIAAAAARACQwXACACQkhEACIgGgFAcMEAACQNABCA=}#}确。银壶体现的是文化交融,得不出政权间长期对峙的关系,排除A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此银壶是否为契丹工匠学习汉族工艺制作而成,排除C项;榷场是宋辽金元时期位于民族政权交界地区官方所设的交易场所,与题干唐朝时间、设问要求都不符和,排除D项。7.A【解析】结合所学和材料可知,燕云十六州地区汉人占据多数,辽朝通过利用科举制度来笼络这一地区的汉人为己所用,增强汉人对辽朝的政治认同,A项正确。辽朝设科考试有利于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矛盾,“根除”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措施有利于“契丹族完成封建化的进程”,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只是针对汉人的措施,蕃汉分治合理性无从体现,排除D项。8.C【详解】据材料可知宋初通过对唐末五代以来的历史进行撰写,以史为鉴,汲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教训,“以防弊之政,为立国之法”,C项正确;宋初编纂史书,并不能得出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的结论,排除A项。通过对前代教训的吸取,可以很好的服务现实需要,与蕴含固守传统的政治风气不符,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排除D项。9.C【解析】通过观察图片可知,元朝以宣政院管理藏族人,以岭北行省管理蒙古人,以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管理汉族等民族,其帝国构建蕴含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C项正确。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排除A项;元朝对边疆的成功统治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排除B项;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利于加强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排除D项。10.D【解析】隆庆开海使得东南沿海民间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隆庆开海仅仅是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途径之一。排除A项。赋役折银加重了百姓负担侧重于一条鞭法的结果或影响,排除B项。南方人口数量增长迅速无史实依托,排除C项。葡萄牙人经营的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海上贸易网络,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网络,推动了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对16世纪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中国赋税制度变革的现实依据和重要动因。从全球视野下审视中国—世界的互动,如果没有白银大量流入,赋役折银可能不会实行。D项正确。11.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朝通过武力征讨、签订条约、设置机构等举措,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C项正确。西南“改土归流”虽是在清朝大规模推开的,但却是在明朝就开始了,“首创性”说法不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康雍乾时期边疆治理与领土界定,君主专制得到加强无法体现,排除B项;材料体现出清朝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手段多元、依据条约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统治危机未涉及,排除D项。12.A【解析】18世纪是东西方双雄并峙、对视的时代。中国在清朝康雍乾时期达到封建帝制社第2页共5页{#{QQABAQCAggiIAAAAARACQwXACACQkhEACIgGgFAcMEAACQNABCA=}#}会的鼎盛,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西方国家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革命性的社会转型,其殖民锋芒指向中国,一场由西向东的飓风正在呼啸而来。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剧变认识保守,应对不足。在强盛的清朝背后,映衬出沉重的阴影,A项正确。B、C、D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13.D【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基本抛弃了夷狄观念,不再将西方诸国视为附属国”可知,北洋政府的外交观念相对平等,可以看出这继承了清末以来外交近代化的成果,故选D项;辩证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主要辩证的讨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等,材料中体现的是北洋政府受近代平等观念的影响,和辩证史观无关,A项不符合;通史体例是指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史书,北洋政府编纂的《清史稿》只记载清朝的历史,属于断代史而非通史,C项错误;从材料中也无法得出意在追求真实的理性精神,所以B项不选。14.A【解析】据材料“主张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使居民返回乡村”可知,我们可以借鉴的是可以通过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以解决我国现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故选A项;据设问“这一方案”可知,指的是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提出的方案,结合材料“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可知,其关注的是城乡结合,而非城市生态环境、农村基础设施,故B、D项不符合;这一方案也没有从农民工的观念角度出发,C项也不是借鉴的内容。15.B【解析】由“中国积极参与世卫组织等卫生领域国际组织和合作机制的工作,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卫生事务中发挥领导协调作用,主动分享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实践”可以看出材料的主旨是中国用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A、C、D均不符合材料主旨。16.A【解析】“通过数字媒体技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继而每次“上新”都能引发外界期待”可以看出A项符合题意;电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B项错误;材料中指出是提炼其文化内涵,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视野,所以看不出传统文化内涵更加丰富,D项和题意不符;材料体现通过新技术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播,故C项错误。17.A【解析】材料中“希腊化城市中上流社会不管是何种出身、何种文化背景都希望被视为标准的希腊人,他们全盘模仿希腊生活方式。.......希腊本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东方早已流行的模式所同化”可以看出不同区域间文明的交流交融,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18.D【解析】据题干可知,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希腊、中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在经济活动出现信贷业务,故D项符合题意;在题干内容中并没有叙述信贷业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第3页共5页{#{QQABAQCAggiIAAAAARACQwXACACQkhEACIgGgFAcMEAACQNABCA=}#}及信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B和D不选;成为财富象征的是货币,C项错误。19.A【解析】由题干信息阿拉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把中国的技术、文化等,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可以看出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A项正确;题干强调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媒介作用,与阿拉伯人的学习态度无直接联系,B不选;东西方早就存在文化交流,而非阿拉伯开启先河,C项说法错误。题干中体现不出创新,D项和题意不符。20.D【解析】材料强调族群存在差异,并认为这种差异存在是合理的,说明材料中的观点尊重美国族群文化的多样性,故选D项;美国文化是多样性,但题干中看不出是殖民活动造就的,A项错误;材料正视了美国移民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尊重这一现象,因此忽视的说法不成立,C项和题意不符。美国确实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但材料观点是尊重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不是强调认同问题,B项不合题意。21.D【解析】由题干中恩格斯指出:“习艺所的建立比执政党的任何措施都更激起了无产阶级对有产阶级强烈的仇恨。”可以看出恩格斯认识到《济贫法(新)》具有唤醒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意识的政治功能,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不符合恩格斯的观点。22.B【解析】国际企业会兼并和收购,说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较强的经济联系,这表明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增强,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B项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得出A、C、D项的结论。23.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加坡出现社会道德危机和过度西化倾向“实施全民的公民道德教育”开设《儒家伦理》课程提出《共同价值观》可以看出此次改革是希望通过反思和借鉴重塑价值观、增强国家认同,D项正确;从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次改革有借鉴儒家伦理,改变过度西化倾向,所以得不出AB的结论,也无法获得改革的结果如何,C项不选。24.A【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进入21世纪以后,首次将“气候变化”列入“世界建筑遗产观察”名单,因此我们要对世界遗产保护面临的新形势,积极采取新的对策,故A项符合题意;气候变化是影响世界遗产的因素之一,B项错误;题干中看不出世界遗产当前受影响的程度如何,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遗产保护的不利影响,无法得出新科技保护世界遗产的效果,D不选。二、非选择题:大题共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2分,共计52分。25.(14分)(1)元素:汉字;儒学思想;政治、经济和教育制度(如答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科第4页共5页{#{QQABAQCAggiIAAAAARACQwXACACQkhEACIgGgFAcMEAACQNABCA=}#}举制等具体制度亦可);文学、艺术、风俗和审美等。(6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2)历史价值: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2分。言之成理即可)列举: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大运河河南段;河南楚国长城、魏国长城;丝绸之路河南段等。(2分。答出任意1点即可)除中外文化交流外的现实价值:(列举项目)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列举项目)具有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列举项目)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等。(4分。答出任意2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亦可)26.(12分)(1)意义:“以工代兵”使中国达到了参战目的,为协约国取得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展示了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愿望与能力,为战后巴黎和会赢得了发言权;有利于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参战获胜后提高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