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4届新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11-23 · 11页 · 82.4 K

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黄帝故事是中国传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又有很多不同的主题,如黄帝与蚩尤及炎帝大战;黄帝制定种种文物制度的文化英雄形象;黄帝为五帝之首,是各代王室的共同祖先。总之,不同部族(群),有不同的黄帝传说。材料意在说明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特征 B.黄帝是古人虚构的人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萌芽 D.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推行“官(管)山海”之策;李悝实施“平籴法”;商鞅主张“农战”,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等。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B.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C.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社会转型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3.士谱是记载士族门第的凭籍,庶族是不入士流的。但庶族地主为了抬高身价,往往杜撰身世伪造士谱,以跻身士流。此风始自魏晋,降及唐初依然未息。唐太宗重修《氏族志》时,一开始就提出“质诸史籍,考其真伪”的要求。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唐初A.士族权力受到抑制 B.庶族政治地位提升C.门阀观念依然浓厚 D.史学重视考据方法4.在目前已知的南宋以来的耕织图中,大都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正可谓“图中江南时时现”。以“华北”为描绘区域的元代杨叔谦的《农桑图》,虽受到皇帝重视与褒奖,却未被广泛临摹、刊刻。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元代农耕文明的破坏 B.绘画艺术的地域差异C.历代士人的江南情怀 D.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5.武侯祠在清初得到了多次重建及维修(见表1)。清初修复成都武侯祠旨在表修建时间修复情况修建人康熙七年(1668年)修建了三绝碑碑亭和惠陵牌坊四川巡抚张德地康熙十至十一年(1671-1672年)全面修复武侯祠:这次大修改变了明代以来诸葛亮与刘、关、张同祀一殿的格局,将其分为前后两殿,前殿祀刘、关、张,后殿祀诸葛亮一家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四川巡抚罗森、四川布政使金俊、四川按察使宋可发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更换部分腐朽的梁柱和橡桷,修补墙垣四川巡抚于养志A.提升成都城市社会影响力 B.落实“尊儒重道”的文化政策C.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突出官民忠君的道德认知6.19世纪50年代,台湾岛内稻田多改为蔗田,种植茶叶成了台湾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由于洋货的大量倾销,以往由台湾向大陆提供稻米、大陆向台湾提供日用轻工业产品的互补型传统经济联系被严重削弱甚至被打断。这反映出当时A.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 B.两岸经济互补性基础减弱C.台湾地区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台湾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7.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同文馆招考范围扩大为:不分满汉,年在十五至二十五岁、文理业已通顺者;满汉之举贡生监,平日讲求天文、算学、西国语言文字者。于是“投考者颇不乏人”,甚至高达394人,是十年前同文馆首次招考的四倍,最后录取108名。这反映了A.社会风气和思想眼界的逐步开放 B.近代教育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C.洋务运动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D.新式学堂建立推动了满汉间的交融8.1918年12月,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写道,“他们(布尔什维克)主张一切男女都应该工作”“一切产业都归在那产业里作工的人所有”。1920年,李大钊又指出:“社会主义……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这表明李大钊A.肯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B.借苏俄革命成就传播社会主义C.是中国高举社会主义的第一人 D.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9.表2是1937年到1943年中国棉纺织厂及机器设备迁陕概况(部分)。据此可知,当时这一迁移表2广名原设地迁入地迁入设备中新四厂汉口宝鸡迁入陕西纱锭20400枚,织布机400余台,3000启罗瓦特蒸汽透平发电机1座,蒸汽机2部,煤气机2部等设备震寰纱厂武昌西安迁入陕西纱锭16000余枚,为西安大华纱厂租用成通纱厂济南西安将转运西安的国产纱机半制品10000枚,转售雍兴公司蔡家坡纺织厂,最终修配成功6000枚豫安纱厂彰德宝鸡将战前滞留于香港的英国新式纱机4000.锭,转让给雍兴公司蔡家坡纺织厂,1943年全部运到湖北官纱布局武昌咸阳迁入陕西纱锭10000余枚,布机150台,后与中国银行合办,改组成立成阳工厂(1000枚)东华染厂汉口成阳锅炉被成阳工厂所租用A.导致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B.加强了西部与东部的经济联系C.保存了战略性生产物资 D.使西北地区成为近代工业中心10.1949年,中共西南局通过建立政权、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在制度上的建构,通过恢复生产、进行土地改革实现在经济上的建构,通过民族地区的教育、医疗等工作实现文化上的建构;此外,中共西南局还清除匪患以稳定社会秩序。中共西南局的这些措施A.加快了西南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B.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创新发展C.激发了西南地区基层民主建设的活力 D.增强了少数民族对新政权的认同11.2012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2012年,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光学、照相、电影、计量及精密仪器设备类出口比2002年增长2.3倍。这反映出我国A.工业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 B.基础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C.科技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出口12.号称“西方史学第一人”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写了记述希波战争的《历史》,在书中他严格区分“自由的”西方和“奴役的”东方。希罗多德的这一做法意在A.对东方实施矮化策略 B.说明希腊人抗争的正义性C.表达对波斯人的同情 D.客观分析希波战争的性质13.中世纪中后期,欧洲封建主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扩大货币收入,他们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营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欧洲A.农业经济转型趋势明显 B.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C.封建庄园制已濒临崩溃 D.价格革命正迅速开展14.但丁指斥教会中买卖圣职的人说:“因为你们的贪婪使世风日下、凄惨不堪,把好人踩在脚下,把恶人捧上了天。”这些诗句没有运用拉丁语的典雅文体,而采用了犀利而直率的市民语言。但丁这些做法A.拉开了西方宗教改革的序幕 B.体现了意大利世俗文化精神C.从根本上动摇了教会的权威 D.推动了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15.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与同时期英法不同的是,其帝国议会是由所有二十五岁及以上的男性公民普选产生的,在选举方法和组成上体现了远超同时期英法的“现代性”。当时德意志帝国议会在选举方法和组成上敢于超越英法是基于A.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压力 B.广大无产阶级不懈的斗争C.德国政府不对帝国议会负责 D.工业化加快了政治民主化16.图1所示为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关于战争海报发布的数量(单位:份)。对其解读合理的是A.美国参战初期忽视了海报动员作用 B.二战中后期美国民众的心态趋于紧张C.战事变化直接影响了海报宣传力度 D.二战后期美国战争动员能力严重不足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国古代服饰的变迁是其符号功能和实用功能抗衡对话的结果。服饰自先秦就被纳入“礼”的范畴。《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孔颖达在《左传·定公十年》释文中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强调的也是衣冠上国与礼仪之邦的内在联系。周代确立了以天子冕服为中心的章服制度,服饰形制、颜色、纹样、配饰等均被纳入用以“别异”的“礼”的序列。《后汉书·舆服志》载:“礼尊尊贵贵,不得相逾。”古代服饰作为“礼”投射在个人生活中。孔子要求君子文质彬彬、内外兼修。《左传·哀公十五年》记载,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人“以戈击之,断缨。子路曰:‘君子死,冠不免。'结缨而死”。——摘编自白岚玲《中国古代服饰变迁的文化折射》材料二魏晋南北朝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六朝风流时期。贵族官宜子弟在着装上极力营造洒脱、豁达、飘逸、不拘小节的风尚,或不修边幅、解衣当风,或褒衣博带、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或自创服饰等,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其中“褒衣博带”“胡服”成为这一时期服饰的主要风格。服饰总体形制朝着宽大、舒适的方向发展,文人雅士对之尤为喜好。——摘编自汪婷婷《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中国古代服饰的符号功能。(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贵族官子弟服饰中审美观念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针对各地权力分散、组织换散的局面,进行了整治。1929年公布、1930年修正的《县组织法》规定,在农村基层组织方面,实行县以下划分为乡(镇)、闾、邻、户制的纵向组织体系。在制度层面,它构建了区的组织、乡的建制,同时又建立了形式多样的防匪组织——清乡队、团防队、保安团、守望队、常备队等。困扰国民党的是,它无法解决保甲制与乡民自治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由于实际运行中基层政权人员仍由旧有乡村势力如土豪、劣绅把持而出现了杜赞奇所言的“内卷化”命运。——摘编自陈益元《醴陵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材料二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乡级基层政权后,为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到农村政权建设中去的重要而关键的举措。从1950年夏天开始,中共采取了派驻工作队的方式,以图打破旧有乡村权势力量的结构,重新建构起基于财产和出身的阶级划分的新尺度。土改工作队为加强同农民的直接联系,实行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发动路径。农村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动,体现在诉苦会、斗争会建构了农民的阶级意识,强化了他们的权力观念。从此,在社会地位上,阶级出身、经济地位取代了原来乡村权威基于知识、才能、财产、声望而获得认同的标准。农村中涌现了一大批出身低微、能积极响应政权号召的贫雇农积极分子和骨干,他们逐渐上升为农村社会中新的力量。有人把上改的胜利归结为:穷人翻身、土地回老家,全靠毛主席、全靠共产党。——据李俊龙《战斗中的湖南农民》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特征及历史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表3启蒙思想家洛克(1632-1704)在《政府论》中提出了“自然法“自然权利等概念。在早期的政府职能讨论中,政府的职能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权利来引中的,政府被看作是接受人民授权的权威中心。在洛克的观点中,政府的唯一职能,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将政府职能总结为三点:“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益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1772-1823)在政府的职能上仍然延续之前的传统,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同时也强调国家在保障私人财产、振兴教育等方面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敏锐地指出了危机的解决途径,即促进有效需求。而为了促进有效需求,政府必须运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消除市场的不稳定性。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