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原卷版)

2023-11-23 · 10页 · 47.1 K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传记发展到了现当代,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包括自传、自叙传、自述等。各地在修方志、族谱时,也将健在的相关名人收录其中。以往,立传被认为是一桩庄严慎重的事,它与作史、树碑(包括死后立墓志铭、纪念碑、塑像等)一样神圣,是并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们对于立传作史已然没有了那种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的心理,更多是抱着一种实用、入世、济国齐家的心理。于是,姓氏家族修谱时开始为本家族的名人或有点影响和成就的人立传。在出版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为企业或企业家立传的作品。这固然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也与人们看待传记的眼光发生改变有关。在这中间,作家传记大量涌现甚至被不断重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譬如,关于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有不止一部传记,特别是路遥的传记差不多已有10部。但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项或有全国性声誉的作家,往往都有传记。这或许是因为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创作道路,对其他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具有启示与感召意义,同时又具有文学史价值。这些年出现了许多为一座城市立传的作品。譬如何建明《我的天堂》,描写苏州改革开放历史;曾平标描写港珠澳大桥前世今生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是为一项具体工程立传;徐剑的《大国重器》,则是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作传对象几乎都不是人物和生命体,而是工程、城市、部队、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体”。在作家眼中,这些事物似乎都变成了有生命的物体和存在,他们通过细致深入地梳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力求进行详尽准确的考据考证,以此还原历史。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史志史传、文献和学术价值。传记文学在写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出新出奇。譬如在叙事人称上,有的尝试运用第二人称,如蒋巍的《牛玉儒定律》,很好地拉近了读者与主人公的距离,给人以亲切如朋友促膝谈心式的带入感。王旭烽的《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采用与亡灵对话的叙事方式,别出心裁。方敏的《熊猫史诗》将动物进行拟人化、人格化,新颖有趣。有些传记作者更注重以亲历者和见证者身份来写人物生平,真实可感。传记属于历史书写,秉持史家春秋笔法,“不虚美、不隐恶”,追求全面真实是基本要求。但今天传记的繁荣或某种程度上的泛滥,影响了写作风气,导致人们有意甚至刻意讳言传主之“恶”,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开的隐私。尤其是在为生者立传时,还会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这种价值取向就更为突出和普遍。今天我们读到的生者传记,几乎很少写到人物的缺点、不足、遗憾。有的传记甚至为了拔高人物,还存在一些人为编造美化、“涂脂抹粉”的成分。传记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向,尤其值得作家们引以为戒、高度警惕和自觉防范。另一种趋向同样值得警惕,那就是片面解读或一味“曲解”历史、“歪解”历史,把那些历史上早有定论的人物拿出来炒冷饭,打着“重写历史”的旗号为某些历史人物翻案,有意回避或者淡化其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这种趋向,可能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也可能是哗众取宠故作惊人语。(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传记文学新发展》)材料二:传记文学的艺术真实性要求传记文学作家在遵循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形象可感的细节、个性化的对话、环境气氛的渲染、自然景物的描写等来突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对于传记文学来说,它的真实与否以及真实“值”的程度如何,主要不是看它写了什么样的历史而是怎么写历史,即作家是否根据自己对历史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将其纳入富有意味的审美机制中加以表现,从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双合金”。这也是作品的真实描写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有些传记文学常常给人一种干瘪、乏味之感,例如《李大钊传》中许多篇幅是对李大钊的思想和著作进行抽象的论述,而没有动人的情节。李大钊在上绞刑架前曾作了一次沉着平静的演讲,并且敌人将他吊上去三次,放下来三次,李大钊依然面不改色。按理这段文字可以写得相当精彩,而作者却收紧想象的翅膀,笔力不逮地写成“发表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并高呼口号……”。然而另一部写革命烈士的《邓中夏传》,在写邓中夏如何从埋头学习、追求真理到走出书斋投身革命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按照惯例写些惊心动魄的情节,气壮山河的豪言,剑拔弩张的争论,而是结合一些日常生活的细节刻画来完成,既有文采又不失实,使人看后执卷凝思,悠然神往。(摘编自白志坚《论传记文学的真实性》)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人们打破传统,开始为健在的家族名人、企业或企业家作传,表明人们对立传作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B.“泛生命体”拥有珍贵的文献和学术价值,它们被作家赋予了生命的活力,成了作家们书写的热门对象。C.现当代传记的写作手法灵活多变,在叙事方式、修辞等方面出新出奇,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D.今天有的作家在作传时会有意讳言传主之“恶”,过度包装,这违背了传记文学追求真实全面的创作传统。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著名作家的传记之所以会被不断重写,是因为他们的个人经历对读者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启示意义。B.材料一分析了现当代传记文学的发展特点,指出值得人们引以为戒的问题,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C.怎么写历史比写什么历史更重要,它决定了传记真实程度,对作品的真实描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D.材料二中作者将《李大钊传》和《邓中夏传》进行比对,指出了前者的不足,对后者表达了赞许之情。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传记作品中,最不能体现现当代传记文学发展特点的一项是()A.《天下第一渠》为一条人工河郑国渠立传,记述了郑国渠两千多年的风云历史和兴衰流转。B.航宇写作《路遥时间》,以见证者的身份讲述路遥在人世间最后二年的生存状况和经历。C.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史料翔实,文笔风趣,充分表现了传主苏东坡的个性、才华和魅力。D.《王蒙自述》中王蒙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传奇经历,总结了人生经验与体悟,讲述人生至理。4.传记文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传记文学中“真”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生(节选)路遥刘巧珍刷牙了。这件事本来很平常,可一旦在她身上出现,立刻便在村里传得风一股雨一股的。在村民们看来,刷牙是干部和读书人的派势,土包子老百姓谁还讲究这?读书人高加林刷牙,巧珍的妹妹巧玲刷牙,大家谁也不奇怪,唯独不识字的女社员刘巧珍刷牙,大家感到又新奇又不习惯。“哼,刘立本的二女子能翘得上天呀!好好个娃娃,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一天门外也没逛,斗大的字不识一升,倒学起文明来了!”“卫生卫生,老母猪不讲卫生,一肚子下十几个价胖猪娃哩!”“哈呀,你们没见,一早上圪蹴在老人与垃畔上,满嘴血糊子直淌!看过洋不洋?”……村里少数思想古旧、不习惯现代文明的人,在山里,在路上,在家里,纷纷议论他们村新出现的这个“西洋景”。刘巧珍根本不管这些议论,她非刷牙不可!因为这是亲爱的加林哥要她这样做的啊!痴情的姑娘为了让心爱的男人喜欢,任何勇气都能鼓起来。她根本不管世人的讥笑;她为了加林的爱情什么都可忍受。这天早晨,她端着牙缸,又蹲在他们家的垃畔上刷开了牙,没刷几下,生硬的牙刷很快就把牙床弄破了,情况正如村里人传说的“满嘴里冒着血糊子”。但她不管这些照样使劲刷。巧玲告诉她,刚开始刷牙,把牙床刷破是正常的,刷几次就好了。这时候,碰巧几个出山的女子路过她家门前,嬉皮笑脸地站下看她出“洋相”、另外一些村里的碎脑娃娃看见这几个女子围在这里,不知出了啥事,也跑过来凑热闹了;紧接着,几个早起拾粪路过这里的老汉也过来看新奇。这些人围住这个刷牙的人,稀奇地议论着,声音嗡嗡地响成一片。那几个拾粪老头竟然在她前面蹲下来,像观察一头生病的牛犊一样,互相指着她的嘴巴各抒己见。后面来的一个老汉看见她满嘴里冒着血沫子,还以为得了啥急症,对其他老汉惊呼:“还不赶快请个医生来?”逗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了。巧珍本来想和周围的人辩解几句,大大方方开个玩笑解脱自己,无奈嘴里说不成话。她也不管这些了,照样不慌不忙刷她的牙。她本来想结束了,但又赌气地想:我多刷一会让他们看,叫他们看得习惯着!她右手很不灵巧地拿牙刷在嘴里鼓弄了好一阵后,然后取出牙刷,喝了一口缸子里的清水,淋了漱口,把牙膏沫子吐在地上,又喝了一口水漱起来。周围一圈人的眼光就从那牙缸子里看到她的嘴上,又从她的嘴上看到土地上。这时候,巧珍她爸赶着两头牛正从河沟里上他家的址畔。这个庄稼人兼生意人前几天又买了两头牛,还没转手卖出去,刚才吆着牲口到沟里饮水去。立本五十来岁,脸白里透红,皱纹很少,看起来还年轻。他穿一身干净的蓝咔叽衣服,不过是庄稼人的式样;头上戴着白市布瓜壳帽。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刘立本吆牛上了垃畔,见一群人围住巧珍看她刷牙,早已气得鬼火冒心了!他发现巧珍这几天衣服一天三换,头梳个没完没了,竟然还能翘得刷起了牙。他前两天早想发火了,但觉得女子大了,怕她吃消不了,硬忍着没吭声。现在他看见巧珍在一群人面前丢人败兴,实在起火得不行了。他丢下两头牛不管,满脸通红,豁开人群,大声喝写道:“不要脸的东西,还不快滚回去!给老子跑到门外丢人来了!”刘立本一声喝写,赶散了所有看热闹的人。娃娃女子们先跑了,几个老汉慌忙提起拾粪筐,尴尬地出了他们本不该来的这个地方。巧珍手里提着个刷牙缸子,眼里噙着两颗泪珠说:“爸,你为哈骂人哩!我刷牙讲卫生,有什么不对?”“狗屁卫生!你个土包子老百姓,满嘴的白沫子,全村人都在笑话你这个败家子!你羞先人哩!”“不管怎样,刷个牙算什么错!”巧珍嘴硬地辩解说,“你看你的牙,五十来岁就掉了那么多,说不定就是因为没……”“放屁!牙好牙坏是天生的,和刷不刷有屁相干!你爷一辈子没刷牙,活了八十岁还满口齐牙,临殁的前一年还咬得吃核桃哩!你趁早把你那些刷牙家具撇了!”“那巧玲刷牙你为什么不管?”“巧玲是巧玲,你是你!人家是学生,你是个老百姓!”“老百姓就连卫生也不能讲了?”巧珍一下委屈得哭开了。她大声和父亲嚷着说:“你为什么不供我上学?你就知道个钱!你再知道个啥?你把我的一辈子都毁了,叫我成了个睁眼瞎子!今儿个我刷个牙,你还要这样欺负我……”她一下背过身,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刘立本一下子慌了。他很快觉得他刚才太过分——他已经好多年不这样对待孩子了,他赶忙过来乖哄她说:“爸爸不对,你别哭了,以后要刷,就在咱家灶火圪坳里刷,不要跑到垃畔上刷嘛!村里人笑话哩……”“让他们笑话!我什么也不怕!我就要到垃畔上刷!”巧珍狠狠地对父亲说。刘立本叹了一口气,回头向院子后面看了看,立刻惊叫一声,撒开腿就跑——他的那两头牛已快把他辛苦务养起来的几畦包心菜啃光了!巧珍擦去泪水,委屈地转身回了家。她先洗了脸,然后对着镜子认真地梳起了头发。她把原来的两根粗黑的短辫,改成像城里姑娘们正时兴的那种发式:把头发用花布手帕在脑后扎成蓬蓬松松的一团。穿什么衣服呢?她感到苦恼起来。(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洋不洋”“西洋景”“洋相”等词,表明刷牙在当时农村还是一件新奇事,表现出村里人对文明、先进生活的向往。B.巧珍之所以“不慌不忙刷她的牙”,还想“多刷一会儿让他们看”,是因为她大方开朗、不拘小节,没看出村民的讥笑。C.刘立本“看起来不太像个农民,至少像是城里机关灶上的炊事员”,表明他与其他村民不同,暗示他最终会支持女儿刷牙。D.从“委屈得哭开了”到“双手蒙住脸哭得更厉害了”,写出巧珍因父亲不供自己上学而成了“睁眼瞎子”的委屈与心酸。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