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2023-11-24 · 5页 · 484.2 K

2023—2024学年度(上)省六校高三年级期初考试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国早期文明(   )时期西部东部公元前2500年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公元前3200年庙底沟二期文化大汶口文化公元前5000年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A.相互之间交流频繁 B.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呈现多元化分布格局D.发展具有均衡性特征2.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画中的斗牛士拿着器械斗牛。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并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发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可知( )A.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B.铁犁牛耕的推广推动斗牛活动产生C.中原民间盛行尚武之风D.民俗文化发展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3.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律》将统治者认为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称“重罪十条”。这些罪名包括反逆、反叛、降敌等罪过,也包括不敬、不孝、不义等行为。这一规定()A.反映了法家赏罚分明、以法治国的思想B.体现了中华法系入礼于刑的立法特点C.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D.首创了律例合编的国家法典编纂体例4.《新唐书》写道:“自天宝以来,大盗屡起,方镇数叛,兵革之兴,累世不息,而用度之数,不能节矣。加以骄君昏主,奸吏邪臣,取济一时,屡更其制,而经常之法,荡然尽矣……盖口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至于盐铁、转运、屯田……无所不为矣。盖愈烦而愈弊,以至于亡焉。”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两税法实施的结果B.藩镇割据的现象C.唐朝灭亡的原因D.宦官专权的危害性5.金世宗(1123—1189)视《贞观政要》为治国的镜鉴。其在位时期,金国出现繁荣鼎盛景象,因其年号为“大定”,史称“大定之治”。这说明()A.虚怀纳谏是国家治理的根本B.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C.儒家思想利于缓和社会矛盾D.仁政是儒家思想的核心6.清代乾隆年间,在广东的制糖业中,商人往往预先向蔗农发放糖本,冬天则收取糖利;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苎麻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苎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   )A.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7.1896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一文中认为文化发达、科学普及“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多为歌谣”,“多为俗语”。他主张用民间俗语写文著书,用民间俗语介绍西方科学。梁启超这一主张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民众的思想启蒙 B.倡导进行文学革命C.传播民主与科学思想 D.宣扬民主革命思想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上述材料说明,该运动中(   )A.中国的民族民主意识开始觉醒B.工人阶级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C.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爱国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9.下表是七七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发表的主要抗日文献。这说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   )时间文献1931年9月《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1932年4月《对日战争宣言》1933年1月“—.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东北组织抗日统一战线1935年8月《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12月《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提出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一直把日本帝国主义作为主要敌人B.始终坚定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C.为民族大义与国民党既斗争又团结D.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开辟敌后战场10.从1964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同时,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这些措施(   )A.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B.开始了设立经济特区的探索C.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D.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11.下图为中国“195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变化”。据此可知,我国(   )A.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迅猛B.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高C.农产品生产结构得到优化D.农村经济实现服务性转型12.有法国历史学家写道:“这是近东历史上第一次,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中亚到波斯湾和红海,所有疆域都被统一在同一个国家政体内”“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帝国政体,并存续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该帝国的统治( )A.促进了各区域文化的交流B.推动了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C.有利于民主法治思想传播D.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13.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14.1838年4月4日,“天狼星号”汽船从爱尔兰的科克港出发,于18天后驶入纽约港,《纽约先驱报》用令人欢欣鼓舞的大标题报道:“广阔的大西洋上终于架起了桥梁。时间与空间湮灭了!”随后,“大西部号”用15天横渡大西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快的汽船只需不到6天就可以轻松横渡大西洋。这反映出()A.交通领域开始了革命性变化B.技术进步使全球联系更紧密C.远洋贸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D.英国工业生产领先西方世界15.1960年起,法国先后与十二个原属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签订了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合作”协定,如外交上彼此间经常互通情况和磋商;法国允诺向缔约对方提供经济援助;应缔约国政府邀请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对组建当地的军队、警察提供顾问和装备等。这种合作()①延缓了非洲国家独立的进程②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③冲击了美苏两极世界格局④反映了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冷战时期,奥地利、芬兰和瑞典曾不得不离开西方,成为中立国家;后来他们顺利加入欧盟。前华沙条约组织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也成为欧盟成员国,而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多次申请加入欧盟,却总因多数成员国反对而遭拒绝。材料意在说明(   )A.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困难重重 B.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政治合作的意义C.冷战思维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D.欧盟的内部矛盾影响土欧关系的发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口述内容口述人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公……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什么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工人DJT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10分)(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4分)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黑死病肆虐时,大约有1/4到1/3的欧洲人口死亡。一些人由对宗教信仰的怀疑而发展为对社会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以及对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15-17世纪,人们在抗击黑死病时所采取的一些卫生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西医逐渐发展起来。————摘编自王旭东的《世界瘟疫历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面对各种严重流行的疫病,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加强领导,发动群众,配合生产,深入宣传,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1953年12月,召开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地方政府对于组织群众,说服教育,以及开展各项防疫具体工作,均予以积极推动。在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地消灭或控制了各种疫病的流行和蔓延,为以后新中国的防疫工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大大推动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摘编自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卫生防疫事业探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疾疫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疫病防治取得巨大成绩的意义。(8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6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移民局,通过了《鼓励移民法》。由于美国采取了多种鼓励自由移民的优惠政策,大量移民源源不断地来到美国。据统计,在1850—1940年,大约6000万人离开欧洲,其中约一半去了美国,其余的去了拉美、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等地区。————摘编自帕尔默的《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等材料二:边疆省区面积占我国领土面积的50%到60%,边疆省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952年,《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移民”。1954年8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下辖10个农业师,总人口17.5万,其中职工10.5万人,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由内地到边疆的集体移民。1956年,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和上海移往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的移民有43万余人。1960年,大庆石油会战开始,包括工人、干部、技术人员、科研人员以及学生、转业官兵在内的4万余人从全国各地来到大庆。据统计,1961年黑龙江双鸭山市的人口较1954年增加了36万人。20世纪60年代,生产建设兵团在黑龙江、云南和海南等地普遍地建立起来。————摘编自赵入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移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欧洲人移民美国的原因。(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大规模向边疆移民的原因。(6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体制,从建立、稳固到衰落,中经六朝动荡分裂,最后重归一统,形成隋唐帝国,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而典型的循环。关于汉唐相似性的考察,进一步确认了“朝代循环”现象的客观存在。汉唐之前的秦隋,在结束长期分裂建立统一王朝后,均二世而亡。西汉建立后,亦经过高祖灭异姓诸侯王,吕氏之乱,景帝平同姓诸侯王之乱的严峻考验后才稳定下来。唐朝在高宗时亦遭遇皇后专权及武周代唐的考验。不仅仅秦汉隋唐,中国历代王朝在开国皇帝之后的第二第三代皇帝统治时,大抵王朝建立后三四十年左右,会出现一次政治危机,或称之为“瓶颈危机”。汉唐历史进程中的相似性和重复性,又有内在的连续,更有显著的差异。其断续异同之间,在不少方面透露出秦汉隋唐乃至整个帝制时代历史演进的特点及规律。————摘编自牟发松《汉唐异同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