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S7 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参考答案

2023-11-24 · 3页 · 37.6 K

佛山市S7高质量发展联盟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参考答案(10月)历史科一、选择题(48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AABABBA111213141516CCCABD二、非选择题(52分)17.(14分)【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形式多样,有口头传承和文献传承;内容广泛,重视道德养成,体现儒家思想;劝导和约束的统一,教化与处罚相结合。(时间、形式、内容、实施方式4个角度,任意3个角度3分。)成因:自然经济条件下,家庭是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传统);宗法观念与传统儒学的影响。(一个角度2分,政治、经济、文化任意2个角度4分)(2)内涵:民族(人民、国家)至上;坚定的革命信念(忠于革命);无私奉献;勤俭节约等。(3点3分)意义: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有助于赢得民众对敌后抗日政权的拥护;引领了敌后根据地的社会精神风尚,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胜利。传承红色家风,对培育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作用。(党和政权、民主革命、对后世三个角度,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每点2分,任答两个角度4分)18.(14分)参考答案:(1)不变:希望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之路。(2分)变:中国采用何种资产阶级的民主政体(在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两种政体之间变化)。(2分)(照抄材料不给分)原因: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下,政治局势多变,思想多元;梁启超个人的人生际遇。(时代和个人两个角度,共4分)(2)背景: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深重;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共2分)表现:土地革命时期,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探索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形成新民主主义理论,系统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一系列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统一战线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使中国革命找到了最广大的同盟者;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在长期的农村战争环境下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问题)(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革命统一战线、军队建设、党的建设等角度,任答2点4分)19.(12分)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辽金元明清以来,北京城的规模不断扩大。从北京城布局图可看到北京城的规模不断扩大。北京由陪都到首都,由少数民族政权首都到全国政权的首都。辽金时期,中国出于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辽时南京的地位是陪都,金朝上升为首都,此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实力相对有限,所以都城规模相对较小。元明清时期,中国疆域辽阔,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文化兴盛,对外交流频繁,这为北京城的扩建奠定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北京城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既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也体现了集中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深化和国家认同的增强,同时也为近现代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分)示例二:论题: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论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可知北京城的修建和经营历经了多个少数民族王朝,说明少数民族政权为北京城的营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中都仿照北宋汴京”“大都采取传统以宫城为中心的形式”,可知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参照汉族都城的结构和制式营建了北京城;由此可知汉族和少数民族为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唐朝前期,国力强盛。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羁縻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与传统。在西北的突厥故地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在东北靺鞨族地区设置黑水都督府等。还派遣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进行和亲。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汉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的认同感大大加强。和谐友好的民族关系成为盛唐气象的突出表现,也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设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展。清朝建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平定西北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领袖,打败沙俄对东北地区的武装侵略,收回台湾,在西南地区广泛推行改土归流。清政府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还组织内地移民来到边疆,在边疆地区开展儒学教育。清朝的边疆治理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使边疆与内地逐渐一体化,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基本奠定。综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为国家发展和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答案不作为唯一标准,其他言之有理可同等给分。)示例三:中国古代王朝后期定都以北京为主。其一,地理位置。北京处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蒙古高原的交接点上,北靠燕山,西依太行,易守难攻(战略位置突出.拥有居高临下、坐北镇南的政治地理形势)。其二,历史积淀。辽朝、金朝定北京为陪都、首都,为元明清相继承。其三,版图变化。元朝、清朝入主中原,带来了北方、东北的辽阔版图,使传统的“天下之中”位置向北京转移。其四,政治根据地。元朝兴起于蒙古高原,明朝朱棣以燕王身份“靖难”而夺得政权,清朝兴起于东北,定都北京既能控驭天下,又能靠近自己的政治根据地。其五,交通运输。北京交通路线发达京杭大运河漕运便捷。综上,北京成为都城.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最优选择。(9分,每个方面3分,任答3个方面即可。)示例四:中国古代北京的城市布局蕴含了中华民族文化特色说明:我国先秦时期即已形成中央集权观念,秦统一全国后,中央集权和“大一统”政治理念被历代王朝贯彻并逐渐强化。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元明清北京城建筑呈中轴线布局,以紫禁城为中心,整个皇城大体对称,所有建筑依附在紫禁城周围,体现皇权独尊、大一统的观念。从北京城中轴线建筑可以看出,其建筑中多有“天”“地”“安”“定”“文”“武”等名称,体现“天人合一”“安定和谐”“文武兼备”等传统文化思想。北京城的布局带有明显的礼制色彩,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公众号:高中试卷君综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都城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布局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论题部分0~3分,阐述部分0~9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分值要求9~12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引用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结论合理;逻辑严谨,文字通顺。5~8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较明确。能够运用史实支持论题;有一定的分析、论证;表述较通顺。0~4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不明确。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20.(12分)参考答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展开。)关系表述(是什么):人教版强调袁世凯主动接受“二十一条”,塑造了其卖国贼形象;岳麓版突出袁世凯是部分接受了“二十一条”;部编版将“二十一条”与“中日民四条约”区分,强调袁世凯是被动且部分接受条约。分析表述不同的原因(为什么):(1)不同版本教材运用这一基本史实所要论证的观点不同:人教版教材是论证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体现近代民主的艰难曲折;岳麓版教材运用这一基本史实论证五四爱国运动爆发背景;部编版是阐述北洋军阀时期外交状况。(2)表述不同是基于史实更准确的表达,体现了对历史真实的价值追求;怎么样?(1)表述的变化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深入,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更加客观。(2)部编教材提法的变化,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与日本最终签订“中日民四条约”是基本史实,二者之间的区别不可模糊,这是史料实证的要求;北洋政府围绕日方提出的“二十一条”展开外交谈判等各种努力,并未直接消极接受,是维护国家主权体现,教材这样的修改有利于教师立足教材,正确认识与评价北洋政府的外交努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