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3-11-25 · 7页 · 1000.3 K

重庆市高2024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3.11命审单位:重庆南开中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荀子·天论》中提出“天不以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的观点。下列言论与之最相接近的是A.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也B.履霜以知坚冰必至,天之道也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2.下图为四川彭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砖。画中有一头戴冠、身着长袍的官员跪坐于房前左侧,一只手向前伸出;房前右侧,一肩负鸠杖的老者跪在地上,探头望着前面地上的一只口袋,一赤足短裤者手捧量器,弯腰向地上的袋中倒物。该画像砖可以佐证当时A.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B.义仓养老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C.经济繁荣是社会优抚的前提D.优抚制度是国家治理的组成部分3.《资治通鉴》记载,唐初,中书令由皇帝处领旨,交其属下中书舍人六员起草诏令,“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所署意见由中书侍郎、中书令审覆后,交门下省驳正,然后由尚书省颁下执行。这一制度反映了唐初A.注重中枢决策的合理性B.实行集体决策削弱相权C.中枢决策权力发生转移D.三省体制已经遭到破坏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4.宋代官员的职务分官、职、差遣三类。“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代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官、职是虚衔,只有差遣才能真正行使权力。如包拯的头衔曾是“吏部郎中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事”,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其中有实际权力的是A.龙图阁学士B.吏部郎中C.知开封府事D.礼部尚书5.明清两代对大运河漕船的规格、数量以及维护都有具体的要求。如要求漕船要用材质良好的楠木、杉木制作,标准长度为16米左右。明代设立总督河道衙门,长官为总督河道,清代改称“河道总督”,是管理漕运河道的最高军政长官。以上史实表明了A.清朝对南方的统治不断加强B.政府维持漕运成本巨大C.明清国家运输体系趋于完备D.国家对东南财赋的重视6.以下是章开沅、朱英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章节目录,其中第二节的标题最有可能是第三章新社会结构的发生第一节清政府政治体制与政策的局部调整第二节第三节私营资本企业的产生第四节城乡社会的变化A.民族危机的加深B.经世致用思潮C.洋务运动的展开D.太平天国运动7.据《达县志》记载,晚清该县所设公局(由士绅管理以协助政府完成特定事务的机构)可分为政务型、学务型、自治型三类。属于政务型的有三费局、捐输局、铁路租捐局等,属于学务型的有经费局、学务局、劝学所等,属于自治型的有保甲局、警察局等。这些机构的设置A.严重动摇了清王朝政治根基B.体现出公共管理职能近代化趋势C.有利于建立高效的行政体系D.加强了朝廷对基层的渗透与控制8.1931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在江西德兴苏区设立了四大对外贸易处,履行“管理并监督苏区与非苏区的贸易,流通苏区与非苏区的经济”的职能,落实“保护贸易自由,准许外商经商”的政策。该做法旨在A.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B.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C.探索统一战线新路径D.改变农村的小农经济结构9.1961年3月,中共中央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党委领导人员把深入基层进行典型调查当作首要任务。在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上,中央先后发布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自然科学研究、国营工业企业、高等院校、文学艺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工作条例。这表明当时A.结束了“左”倾的政治路线B.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D.国民经济实现了协调发展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 10.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下列两个时期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主要着眼于1963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部分)2012年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部分)专业门类专业类数量专业数量专业数量比例(%)专业门类专业类数量专业数量专业数量比例(%)工科1420747.9工学3116933.40文科05312.3文学37615.02理科0429.7管理学9469.09农科0337.6医学11448.70财经0102.3理学12367.11医科0102.3法学6326.32政法020.5经济学4173.36其它略略略其它略略略A.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B.“科教兴国”理念的提出C.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D.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11.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根据吠陀经与传统习惯汇编而成的法律文献。法典中有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A.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B.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C.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D.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12.右图是选自1543年外科医生维萨里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一书中的插图,插图的注释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拯救人类,否则一切事物都将面临死亡”,这一插图和言论反映了当时A.天主教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束缚B.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时代要求C.倡导理性积极探索新知的观念D.黑死病流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13.1860-1865年,巴西东北海岸的原棉产量实现了倍增;埃及长绒棉的出口量从1860年的2700万公斤增加到1863年的近6000万公斤;被英国视为棉花“补足产区”的印度,一跃而成为英国头号原棉进口地,在1862年时甚至占到英国棉花进口的近90%。导致上述状况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A.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B.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C.蒸汽轮船的广泛使用D.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14.下图是1919—1929年美国GDP(国民生产总值)与标普指数(美国证券研究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编制的股票价格指数)年度均值涨幅,图中数据反映出此时期美国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B.经济危机的风险在加剧C.已经确立世界经济霸权D.股市上涨反映经济繁荣15.国际咖啡组织是一个政府间组织,1963年成立于伦敦,由咖啡生产国和进口国组成。该组织通过多边谈判协商,签订了《1968年国际咖啡公约》,提出限额系统的概念,当市场上咖啡供应量大于消费需求量时,多余的咖啡将不会上市。上述活动举措A.反映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市场B.推动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C.有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导致了逆全球化现象出现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在“礼崩”的同时,法的意识、观念开始张扬,开始了对礼的突破。这一时期礼法关系、地位的消长、演变,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即是所谓的“礼法之争”。为了达到天下大“治”,儒法两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第一,是否公布成文法。春秋前期各国的成文法都未公之于众,这反映了儒家“临事制刑,不预设法”的法律主张与实践。针对于此,法家则主张:惟“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才能使“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因而积极推动成文法的公布。第二,是否依法办事。儒家认为只要统治者“帅以正,(民)孰敢不正”,礼可以实行,刑就有了保证。而法家针对道德治国论提出了“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社会治理主张,只是“刑无等级”说对君主并不适用。—摘编自李学功《战国制度史》材料二源于周礼的“八辟丽邦法”发展至汉代,形成了“先请”制度。所谓“先请”是汉代法律赋予贵族官僚的一项特权,指有罪不能像一般人那样依法处置,拘审定罪前须先请示皇帝定夺。凡应先请而不予先请的,都以违法论之,一旦发现,当事人将受到严惩。先请在两汉时虽已经规定于法律之中,但仍属临时措置,而且“八议”也只是随着《周礼》之传播方才流行于社会,故其时“尚未以八议入律”。三国曹魏制订新律正式将“八议”列入律文,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类应议者享有各种减免罪刑的特权。—摘编自薛菁《魏晋南北朝刑法体制研究》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 材料三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围绕新式法典的修订产生了“礼法之争”,双方为驳倒对方并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研习法律,著书立说,使法律思想的研究和相关机构的兴办一片繁荣。新律吸收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引进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同时新律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新律中得以体现。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有些内容在民国时期被作为立法根据或蓝本,甚至被直接沿用。—摘编自张洪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法两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社会土壤如何催生出“礼法之争”。(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法律变化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的“礼法之争”。(6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从中国近代史长时间段来看,同光时期(学术界通常概指1861—1894年)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关键词:危机、开放、自强与觉醒。危机是就国内、国际综合情况而言;开放是就中国的对外关系而言;自强是就中国对于危机的对策而言;觉醒指的是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所处的态势的理解思考。这四个关键词相互引领,相互激荡。—摘编自熊月之《自强运动时期思想演变脉络》根据材料提供的关键词,就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进拟定一个观点,并用中国近代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观点明确,阐述围绕至少三个关键词,逻辑清楚,史论结合。)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材料一蒙学教材,即古代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启蒙教育课本。宋代以《三字经》、《百家姓》为代表的蒙学教材广为流传,历代沿用。以《三字经》的编写为例,它语言生动活泼,文字通俗易学,表达简明扼要,格式富有韵味。著名学者也参与蒙学教材的编写,如朱熹的《童蒙须知》、吕祖谦的《少仪外传》等。“农工商各教子读书,虽牧儿馌妇,亦能口诵古人言语”,而且“学校之设遍天下,而海内文治彬彬”。—摘编自秦海霞《谈我国古代的蒙学教材》材料二民国建立后,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各种教科书,务合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教科书,一律禁用”;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共和国新教科书》,经教育部审定,很快被各地学校普遍采用。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种教育思潮竞相呈现,它们共同主张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面向科学。1920年教育部规定:截至1922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大批白话文作品和翻译作品,都被选进了国文教科书,题材内容涉及到中外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科书文章体裁日趋多样化,包括书信、传记、讲演、宣言、故事、科技说明等。—摘编自曲铁华《中国近代中小学教材的改革》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作出了统一教材制度的战略决策,加强了教科书编审工作力度和政治内容的把关。从1954年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科书,集中全国之力协同攻关,选调和集中一批学科专家、名师和专业编辑,全部采取集体讨论的工作制度和社内外相结合的编写方式,保障了教材质量。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1954年至1956年编成的十二年制中小学教材,包括教学大纲30种30册,课本93种233册”。这套教材的编写出版使全国所有地方、学校、学生都使用上了高水平、权威性、国家级的全学科教材,解决了过去供应迟缓、版本不一、发行混乱的问题,开启了新中国“一纲一本、统编统用”的新时代。—摘编自郭戈《新中国第一套统编教材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蒙学教材兴盛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年中小学教材编写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