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3-11-25 · 13页 · 1.7 M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段检测高三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烟台某中学课堂上,阳光透过窗户照在黑板上,教师用粉笔努力追光,图为黑板上的光影轨迹。完成下面小题。1.根据图示黑板上的光影移动轨迹,推测烟台此时()A.旭日东升 B.日上中天 C.红日西沉 D.灯火阑珊2.该校学生当日观察太阳视运动轨迹投影最可能是()A. B.C. D.【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由光影移动轨迹可知,在光影出现时间内,其位置不断上移,由投影位置关系可知,此时光源位置较低,且应向下移动,即图示时段内太阳高度变小,太阳向下运动,红日西沉符合图示信息,C正确;灯火阑珊为夜晚,没有阳光,D错误;旭日东升为太阳高度逐渐增大,A错误;日上中天为正午时分,太阳高度较大,光影位置较低,与图示情况不一致,B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日教师身上穿着棉衣,故可推测为冬季,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方向为东南,日落西南;烟台位于北半球,此时正午太阳应位于其正南方。结合选项,A图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A正确;B图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位于正南方,应为北半球夏季的太阳视运动轨迹,B错误;C图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C错误;D图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D错误。故选A。【点睛】春秋时分,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太阳光线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光线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海气淡水通量,即海洋与大气界面处,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蒸发量减去降水量的值,是街量全球大气与海洋之间水汽交换的一个重要指标。孟加拉湾雨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下图示意印度洋中低纬海区表层海水多年平均盐度、海气年净淡水通量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盐度差异显著,对其影响较小的因素是()A.降水 B.蒸发 C.径流 D.洋流4.孟加拉湾南部10-12月盐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此时段()①雨带南移,降水增多②东北季风强盛③风速较小,蒸发较弱④西南季风强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推测印度洋赤道海区上空大气运动的总体特点是()A.北部上升,南部下沉 B.东部上升,西部下沉C.北部下沉,南部上升 D.东部下沉,西部上升【答案】3.D4.A5.B【解析】【3题详解】阿拉伯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时间长,降水少、注入径流少,气温高、燕发强烈,盐度常年较高;孟加拉湾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注入径流量大,盐度较低;夏季受西南季风和海陆轮廊影响,阿拉伯海一部分海水沿着印度半岛东侧流向东北进入孟加拉湾,使两海域盐度差异减小,故洋流对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盐度差异显著影响较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孟加拉湾雨带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在10~12月期间,雨带南移至孟加拉湾南部,海湾南部降水量显著增加;同时此时处在西南季风向东北季风转换的期间,风速较小,海水蒸发量相对较小,造成该地区盐度显著降低,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题详解】读图可知,印度洋赤道海区海气年净淡水通量东部小于西部,盐度东部低于西部,说明赤道海区东部降水多于西部,推断印度洋赤道海区上空的大气运动,应是东部上升,西部下沉,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西南季风是盛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一带的夏季风,以印度夏季风最为典型。来源于印度洋上的东南信风,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西南方向,路经热带海洋,携带大量水汽,为印度半岛和东南亚一带降水的主要来源。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两湖曾经连成一体,后因山前大量的洪积物和冰碛物堆积,阻塞了河谷,才分化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内陆湖泊,仅北侧有一条窄窄的河道相通。玛旁雍错至今仍是淡水湖,被称为“圣湖”,而拉昂错湖被称为“鬼湖”。下图为玛旁雍错与拉昂错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玛旁雍错至今仍是淡水湖,其主要原因可能有()①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②地下水和冰雪融水补给更多③地势高于拉昂错,湖水流出④湖底有地下暗河泄水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推测形成“圣湖”和“鬼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湖水颜色 B.湖水温度 C.湖水盐度 D.水体深度【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该湖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背风坡,可知其降水少,①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该地有冰碛物,说明有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的冰雪融水补给湖泊。附近山地海拔高,积雪冰川融化会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也可以补给湖泊,②正确;地势高于拉昂错,湖水流出,湖泊盐分不易累积,③正确;材料无信息体现湖底有地下暗河泄水,④错误。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B。【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玛旁雍错为淡水湖,说明其适合生物生存,而拉昂错为“鬼湖”说明湖泊中生物较少,推测可能是咸水湖,故两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湖水盐度,C正确;材料未提及湖水颜色、湖水温度、水体深度,均无法比较,ABD错误。故选C。【点睛】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河水注入的。江河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另外沿途流入河流里的地下水也带给它一些盐分,当江河流经湖泊时,又会把盐分带给湖泊。如果湖水又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也跟着流出去了,在这种水流非常畅通的湖中,盐分是很难集中的,因此成为淡水湖。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孤东近岸海域位于黄河三角洲附近.该区域拥有大量土地与油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被食产区和产油区。如图示意孤东近岸海域不同年份5m等深线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孤东海域岸线1976~2014年冲淤变化规律是()A.强淤积~弱淤积~弱侵蚀~强侵蚀 B.弱淤积~强侵蚀~弱侵蚀~强淤积C.强侵蚀~弱侵蚀~弱淤积~强淤积 D.强侵蚀~弱淤积~强淤积~弱侵蚀9.图示①~④处距黄河河口三角洲最近的位于()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0.为减缓岸线后退对油田生产的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是()A.黄河调水调沙 B.河口人工改汊 C.上游大坝修建 D.流域植树造林【答案】8.A9.D10.B【解析】【分析】【8题详解】图示1976~1986年较1986~1996年5m等深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距离大,故冲淤变化规律是强淤积~弱淤积,1996~2002年较2002~2014年5m等深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小,故淤变化规律是弱侵蚀~强侵蚀,故选A项。【9题详解】图示1976~2014年间,④处5m等深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故④处一直以淤积主,可推出④处最靠近黄河河口三角洲,故选D项。【10题详解】黄河调水调沙具有季节性且时间短,难以对河流入海沙量造成重大影响,排除A项。上游修建大坝以及流域植树造林会减少入海泥沙,进而造成海水侵蚀海岸,排除C项和D项。河口人工改汊可引导泥沙向北注入孤东海域增加孤东海域泥沙淤积,减少海岸侵蚀,故选B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仔细读图即可作答。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常出现在锋面气旋的暖气团一侧。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的高发区。下图示意辽宁省温带气旋龙卷典型天气流场模型。完成下面小题。11.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A.高空气流旋转辐散 B.近地面气流旋转辐合C.高空风速小于近地面 D.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运动12.对图示温带气旋龙卷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暖锋北上 B.暖湿气流输送C.冷锋南下 D.气旋水平移动13.辽宁省是我国东北温带气旋龙卷高发区,主要是因为()①邻近海洋②西风较强③纬度较低④冷锋频发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11.B12.B13.C【解析】【11题详解】图示发育温带气旋龙卷的区域近地面为气旋,呈逆时针辐合,B正确,D错误;高空为单一的强西风,并非旋转气流,A错误;高空摩擦力小,风速大,C错误。故选B。【12题详解】由图可知,该锋面气旋暖气团一侧有暖湿气流输送,为龙卷风补充热量和水汽,暖湿气流受热辐合上升,水汽凝结放出的热量加剧气流上升,形成龙卷风,B正确;暖锋北上、冷锋南下和气旋水平移动的对龙卷风的形成不起关键作用,ACD错误。故选B。【13题详解】辽宁省邻近海洋,水汽条件较好,①正确;温带气旋龙卷是伴随温带气旋发育的剧烈上升涡旋,高空较强的西风对其形成影响小,②错误;在东北地区中,辽宁省纬度较低,受暖气流影响较大,更易受热上升,③正确;冷锋频发会削弱暖湿气流,不利于龙卷的形成,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点睛】气旋的形成过程:地面冷热不均,某地地面热则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周围相对气压高,所以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四周流向中心(中心在上升)形成气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逆时针偏转,南半球顺时针偏转。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甲处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A.荒漠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常绿阔叶林15.该区域山地红壤肥力较低的原因是()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较快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较薄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14.D15.A【解析】【14题详解】据图可知,甲位于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下面,常绿与落叶阔叶林的上面是落叶阔叶林,故甲处水分和热量条件应该更好,应该是常绿阔叶林,故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15题详解】图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故①②正确;该地水热条件较好,风化作用较强,③错误;枯枝落叶多,会使得土壤肥力高,④错误。所以选A。【点睛】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风化淋溶作用强烈,首先是铝(铁)硅酸盐矿物遭到分解,除石英外,岩石中的矿物大部分形成各种氧化物。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作用下,红壤中物质的生物循环过程十分激烈,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交换极其快速。表现特点是在土壤中形成了大量的凋落物和加速了养分循环的周转。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学校地理研学小组为了研究某地地质构造,搜集了该地地质剖面图(如下图)。(1)据图指出所示区域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并说明判断依据。(2)判断图中沉积岩和岩浆岩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壳运动依据: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岩层发生断裂。岩浆活动。依据:岩浆活动形成了岩浆岩。(2)先后顺序: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岩浆岩。理由: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内部。【解析】【分析】本题以地质剖面图、地貌景观图为材料,设置了2个小题,涉及到内力作用、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图甲所示区域内有岩浆岩,说明有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岩层发生了弯曲,也有岩层断裂现象,说明有地壳运动,所以该区域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为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小问2详解】根据岩浆岩的侵入切割律,侵入者新,被侵入者老,图中沉积岩和岩浆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沉积岩形成在前,岩浆岩形成在后。依据图甲可知,岩浆岩侵入到沉积岩中,说明先有沉积岩,后有岩浆岩。17.阅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