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五校2023届高三年级联合考试(四)理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DAADDCBABAC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ADCDBADBDAD【解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拟核,A错误。病毒需寄生在活细胞中,并可利用人体肝细胞内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碱基T,说明乙肝病毒的核酸是DNA,丙肝病毒则含有碱基U,说明丙肝病毒的核酸是RNA,更易发生突变,C错误。丙肝病毒与乙肝病毒都通过血液传播,佩戴口罩不能有效避免感染,D错误。2.人的受精卵发育到胚胎过程中会产生衰老的细胞,A正确。由题图可知,自由基攻击磷脂,磷脂又可以产生更多的自由基,故过程②、①的作用效果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若过程③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引起头发花白,而白化病则是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C错误。过程④使DNA分子中的基因碱基对缺失或替换,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如果发生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上,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正确。3.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M.Calvin,1911~1997)等用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做了这样的实验:用经过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A正确。1952年,美国遗传学家赫尔希(A.D.Hershey,1908~1997)和他的助手蔡斯(M.C.Chase,1927~2003)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正确。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C正确。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W.Went)做了以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尖端。然后将琼脂切成小块,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如果放上的是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胚芽鞘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实验中未用到同位素标记法,D错误。4.3过程是翻译,需要tRNA、mRNA、rRNA参与完成,A正确。人体成熟的白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只有DNA的转录和翻译,B错误。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分子的过程,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1、2、3、4、5过程分别代表DNA复制、转录、翻译、RNA复制、逆转录。HIV是逆转录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可发生5、1、2、3过程,D错误。5.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有刺激离体神经纤维时,才会出现双向传导,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需要突触的协助,B正确。兴奋只能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过程中,要发生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D正确。6.大量引入新物种,可能会引起物种入侵,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D错误,其余均正确。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叶绿体基质(1分)各种相应的催化酶(与暗反应有关的酶)(2)储存在ATP中的活跃化学能水(3)高于(1分)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积累量更多【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糖类属于暗反应阶段,其场所在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需要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才能高效完成,图中人工固定CO2合成糖类的反应过程与卡尔文循环相似,因此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应加入各种相应的催化酶,反应才能高效完成。(2)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利用光合色素吸收、转化、利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活跃化学能。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工合成淀粉利用了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成氧气和氢,再将氢用于还原二氧化碳反应。(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人工合成淀粉两种途径合成糖类相同,而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或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因此人工合成淀粉的积累量高于植物。3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8分)(1) 协助扩散增加(1分)(2)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反馈调节(1分)(3) =2\*GB3②=4\*GB3④【解析】(1)血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胰岛B细胞后,氧化分解加快使ATP浓度升高,导致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2)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其作用效果反过来又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这种调节称为反馈调节。(3)2型糖尿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不敏感,说明体内胰岛素能正常分泌,故不存在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障碍等情况。而胰岛素受体表达量下降,会导致靶细胞膜上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不敏感。存在自身抗体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也会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但自身抗体与胰岛B细胞结合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也不会导致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31.(共9分)(1)垂直(1分)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分)(2)随机取样(1分)(3)引入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1分)(4)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分)【解析】(1)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森林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生长。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调查草地上蒲公英的密度,农田中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3)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引入松毛虫的天敌等方法减少松毛虫的环境容纳量。(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显性(1分)X染色体(1分)子代中棒眼与正常眼表现出与性别相联系的现象(其他合理叙述均可)AaXRXr(2)XRO(3)实验思路:选择子代中糯性(非糯)植株自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代中糯性∶非糯=3∶1(非糯∶糯=3∶1),则糯(非糯)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为糯性(非糯)植株,则糯性(非糯)为隐性性状【解析】(1)分别统计子代的灰身和黑色、棒眼和正常眼的比例,如下表所示:灰身与黑身在雌性、雄性中分离比相同且都为3∶1,故灰身为显性;棒眼与正常眼在雌雄中分离比不同,与性别相联系,所以控制棒眼与正常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后代灰身∶黑身为3∶1可知亲本为Aa,子代雄性中棒眼与正常眼为1∶1可知其母本为杂合子,即母本基因型为AaXRXr。灰身∶黑身棒眼∶正常眼♀3∶18∶0♂3∶11∶1(2)从减数分裂过程分析,子代中出现一只棒眼雄果蝇的原因是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异常,导致卵细胞中不含X染色体,与父本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含XR的精子结合产生XRO导致。(3)由题干所给杂交方案可知亲本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一方为杂合子,即杂交方案为测交类型,所以子代中显性性状一方为杂合子,用子代表现型为糯性性状(或非糯)的植株自交,若出现3糯∶1非糯(或3非糯∶1糯)的分离比则糯性(非糯)为显,若不出现性状分离则糯性(非糯)为隐性。3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萃取法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合,提高萃取效率 (3)水蒸气蒸馏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鱼腥草素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层 (4)梯度稀释样品稀释时,稀释度要足够高;应该选取菌落数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梯度的稀释液要涂布3个以上的平板等(3分)【解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压榨和萃取等。题图过程是萃取法。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2)提取时将鱼腥草与乙醇进行充分浸泡和振荡,振荡的目的是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合,提高萃取效率。(3)从鱼腥草素的化学性质来看,鱼腥草素难溶于水,具有挥发性,因此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组分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层。(4)为了减小误差,应该在样品稀释时,稀释足够高的倍数,保证涂布时能将菌种分散开;其次,每个梯度的稀释液要涂布3个以上的平板,计算平均菌落数;统计时应该选取菌落数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等。3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1)诱导小鼠甲产生能够分泌抗S−RBD抗体的B淋巴细胞(2)选择培养基只有杂交瘤细胞能够生存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3)不需要杂交瘤细胞具有癌细胞特点,失去接触抑制现象(4)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3分)【解析】(1)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可推断,给小鼠甲注射新冠病毒的S蛋白的S−RBD片段的目的是让小鼠甲产生免疫反应,以获得能够分泌抗S−RBD抗体的B淋巴细胞。(2)图中筛选1所采用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的结果是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细胞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种细胞才能生存,即由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存。图中筛选2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抗原与抗体的反应具有特异性。(3)由于杂交瘤细胞具有癌细胞的特征,失去接触抑制,故培养过程中不需要定期用胰蛋白酶处理进行传代培养。(4)若要使能产生抗S−RBD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也可以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
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四)联合考试(四)理综-答案(生物)
2023-11-27
·
5页
·
52.7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