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七省专用)(参考答案)

2023-11-30 · 4页 · 17.5 K

【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模拟卷(新高考专用)黄金卷05·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9分)1.(3分)C2.(3分)C3.(3分)A4.(4分)①鸿沟在战国和秦汉时代是一条连通黄河水系与淮河水系的水运河道,后来曾作为项羽楚国与刘邦汉国的分界线;②现在“鸿沟”只剩下少数干涸的河道,“鸿沟”这个词代表着隔阂和差距。(每点2分)5.(6分)①文章系统介绍了鸿沟的历史发展和变化,还介绍了鸿沟的概念,具有学术性;②大量笔墨介绍楚汉相争的故事,语言生动形象,具有通俗性。(每点3分)二、现代文阅读Ⅱ(16分)6.(3分)A7.(3分)D8.(4分)①秉持为人之道,豫让一诺千金,践行诺言,坦然赴死;②坚守君臣之义,豫让完成了为智伯复仇的职责,以死报君;③报答知遇之恩,面对智伯的礼遇、赵襄子的赏识,豫让以死回报;④重视朋友之谊,豫让与青荓惺惺相惜,青荓为成全豫让而自杀,豫让便以命相报。(每点1分)9.(6分)①情节上,写死后赵襄子为他修建坟墓等事件,使情节更加丰富完整;②形象上,以赵襄子的敬佩和人们的纪念,从侧面表现了豫让的崇高形象;③主题上,豫让为义而死感动了仇家,让后人铭记,引起读者思考,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每点2分)三、文言文阅读(20分)10.(3分)GKO(每处1分)11.(3分)A12.(3分)C13.(1)(4分)齐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不离开眼的人,如果不是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而”,如果;“无以”,没有用来……,无法;“遂”,实现,满足。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2)(4分)萧何临死的时候,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应该这样。(“且”,将要;“自代”,代替自己,宾语前置;“固”,本来。每处1分,外加句意1分。)14.(3分)①没有处理刁竖等三人,只说不可亲近。②没有明确地推举贤者。③没有重视桓公好声色的弱点。(每点1分)四、古代诗歌阅读(9分)15.(3分)A16.(6分) ①“薛诗”刻画了诗人孤寂惆怅的形象。诗人独守空篱旧圃、盼望菊花盛开而不得,最后只能自我安慰,希冀来年重阳能见到菊花。②“林诗”刻画了诗人高洁自怜的形象。诗人为菊着魔、月下颂菊,爱菊赞菊中寄托着自己高洁孤傲的品格;“题素怨”“诉秋心”中又体现出无人理解只能自我怜惜的形象。(每点3分)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17.(每空1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六、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3分)A19.(3分)C20.(3分)B21.(6分)①已经成为“餐桌主力”  ②是果实还是种子呢  ③有这样不同的称呼(每句2分)22.(5分)玉米籽粒本身构造特殊,所以既可以称为果实也可以称为种子,但平时人们更习惯称它为种子。(每小句内容各1分,因果和转折关系各1分)七、作文(60分)23.例文:“说”的艺术有人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和也有人说“言多必失,所以沉默是金”,关于“说”与“不说”的讨论,从古至今,从未间断。人是社会的动物,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面临开口还是保持沉默的抉择。从说的目的来看,说话是为了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通过语言交流,我们可以传递信息、分享经验、解决问题。然而,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炫耀自己雄辩的能力而去说。便只是满足了我们的虚荣心,“说”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了。正如老子所说“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善良德行完好的人通常不善于争辩,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不够善良。老子认为“善者”是通过平和理智的方式去传递和理解信息的。同样,孔子也提出了“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他强调实际行动胜过空谈辩论。这些前贤都在告诉我们,说话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有效地沟通,而不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 从说的时机来看,说话要讲究场合,且关注听众的心理和周围的气氛环境是否适合去说。我们需要关注周围的气氛和环境是否适合开口。鲁迅先生在《立论》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人新添男丁,满月办酒宴请宾客,大家都说着吉祥话,却有一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在孩子的满月喜宴,如此说话,挨打也是正常的。此外,我们也应该关注听众的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时机,增加他们理解和接受的可能。不恰当的时机可能导致误解与冲突。三国时,魏明帝最疼爱的女儿去世了。他非常悲痛,决定厚葬女儿,并想亲自送丧。这时,大臣杨阜劝说魏明帝此事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此时魏明帝悲痛至极,并没有接受杨阜的建议。于是,杨阜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结果,杨阜被气愤的魏明帝赶出了朝堂,这是他说话不关注听众心理,不看时机的结果。从说的方式方法来看,说话要注意方式方法,既然沟通是目的,那说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避免信口开河。说话时,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使逻辑严谨、语句通畅、重点突出。清晰、简明的表达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的意思,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从说的后果来看,“说”是为了沟通,那么如果说出的话是有利于沟通,有利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事情的进展,那么就应该说。而如果说出的话,会激化矛盾,那就选择“不说”。沉默并不意味着逃避,而是在某些时候选择不说,以避免进一步加剧矛盾和破坏关系。通过“不说”,我们可以给自己和他人一些空间和时间,还能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的去“说”。另外,孟子说自己的特长是“知言”,即分析别人的言辞。通过分析别人的言辞去决定自己是“说”还是“不说”,怎么去说,是一种智慧。而有时候“不说”,也是一种智慧的宽容与尊重。综上所述,在不同情境下,我们根据需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平衡语言的影响力与责任,关注说的目的、后果、时机和方式方法,坚持尊重和倾听他人。只有在认真思考并权衡利弊之后,我们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选择何时“说”,何时“不说”。 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