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 语文答案

2023-11-30 · 6页 · 22.3 K

曲靖一中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四)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1.D项。“这也使其不能进行多线性表达”错误,根据原文第2段中的“其主要原因是微纪录片的单集时长较短,形成多线性表达的制约”,可知微纪录片不能进行多线性表达的主要原因是“单集时长较短”,而非“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2.B项。“这主要表现在它能细化情感表达”曲解文意,原文第3段结尾处说的是“从新媒体语境的角度来看,受众使用小屏智能终端较多,采用细化的镜头语言补齐小屏细节丢失的短板,有利于微纪录片传播效果的提升”,“小景别镜头语言有利于提升微纪录片的传播效果”表现在可以补齐小屏细节丢失的短板,并未表明主要表现在哪方面。3.C项。原文第3段的观点是微纪录片强调镜头语言的微处理,注重镜头画面的细节及小景别镜头的运用A项,强调的是微纪录片叙事主题的选择,与第3段的观点不符;B项,既强调全景镜头,又强调“微处理”中的特写镜头,与第3段观点不符;C项,强调“用微距镜头代替传统长焦镜头”,强调镜头语言的“微处理”,与第3段观点相符;D项,“航拍手段”“福建土楼建筑群的全貌”强调的是全景镜头,与第3段观点不符。故选B项。4.①精简事件发生的过程;②设置单一的主题;③立足现实生活,选择小切口折射大主题;④有效控制镜头的细节。(每点1分)5.示例:①标题:发扬匠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2分)②素材及时长:题干所给三个人物的事迹(1分)③拍摄内容:以制作过程为切入点,展现匠人钻研过程(1分)④主题:让观众了解传统工艺之美,感悟匠人精神的时代意义,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2分)(二)6.B项。“而是将其一生压缩在“退隐”前在酒馆里的最后镜头中”错误,小说并没有将陈三脚的一生压缩在酒馆里的最后镜头中,而是选取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镜头切入。此外,陈三归隐后的人生尚未可知。7.D项。“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社会价值观的扭曲”错误,应是反映出当时人们对陈三脚评价时的价值观标准是不同的。扭曲表达不当。8.①初来乍到时害怕陈三脚:陈三脚知道他的底细并以此威胁他,他害怕陈三脚公开他的秘密也害怕得罪他会对自己不利;②后来表面恭敬,却心怀恨意:陈三脚在他这里白吃白喝十几年,但他因为畏惧陈三脚不敢要账,内心不满也不敢公开表现出来;③看到陈三脚受重伤,一开始感到高兴,多年的恨意也释怀了:他觉得陈三脚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感觉不应该再恨他;④后来又关心他,担心他的安危:让陈三脚在自己这儿养伤,带着酒肉去找他。(每点1分)9.选择甲组话题:①精明自傲,强悍有力。在他眼里,众人好像一群傻瓜,他能一眼看穿老棒子的心里想法;即使自己受了伤,也不愿意让人看到;同时又有力气,能一个人把短脸熊从爬犁上拖下来,也曾三脚踢死过一头狼。②有侠义心肠,惩强扶弱。对杀人越货的老棒子一直采取高压态势,防止他作乱;对初来乍到的船老板,他无私相助;他杀死欺负弱者的王凤雄,同时又帮助弱者张寡妇。③坚韧顽强,重视信誉。身负重伤,默默承受;“退隐”前嘱咐老棒子去找刘三泰要钱。选择乙组话题:①从情节发展上看,小说写到陈三脚离开隐入小苏沟时,主要情节本来可以结束,而刘三泰的出场呼应了前文“到磨棱找刘三泰,把这个戒指给他,跟他要酒钱”,使故事情节更加严密完整;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刘三泰的出场,呼应了陈三脚的话,也印证了他言而有信的形象特点;③从主题表达上看,一个具有正义感和侠义精神的人的离去,让人若有所失,念念不忘,而刘三泰的出场,又让人感到陈三脚的精神传承有望,满足了人们的期盼,从而补足了主题;从阅读效果上看,这一情节留下了悬念,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一)10.CEG三处。第一步:理解画线句大意。画波浪线句的大意是:趁机说到皇帝陛下在宫中行走不忍心践踏虫蚁的事情,他的言辞真挚恳切,可以将皇上的圣德推行昭显开来,增加福寿。第二步:根据语境,合理句读。根据前文中的“外人皆云皇帝陛下仁孝发于天性”,可知“皇帝陛下”指的是皇帝中间不应断开;而“践履虫蚁”做“不忍”的宾语,其间不应断开;“皇帝陛下在宫中不忍践履虫蚁”主谓宾句子结构完整;故应在“虫蚁”后断开。“深”与“切”都用来修饰“其言”,意为“他的言辞真挚恳切”,句意完整,“深切”之间不应断开;“圣德”做“推明”的宾语,其间不应断开;而“可以推明”承前省略主语“其言”,故应在“可以推明”前断开;“益增福寿”与“推明圣德”句子结构相同,都是“可以”的宾语,故应在“益增福寿”前断开。11.B项。A项,前者意为感恩、感谢,后者意为道歉B项,前者是动词,意为绕过、经过;后者是副词,意为过分、过于。C项,解释恰当且符合语境意义。D项,前者是动词,意为“做、干”,后者是介词,意为“跟、同”。12.C项。“借孟子劝谏齐王不杀牛一事上奏”错误,该处对应材料一中的“昔孟子论齐王不忍杀觳觫之牛,以为是心足以王”,意思是“从前孟子说齐王不忍心杀死因恐惧而颤抖的牛,认为怀有这样善心的人足以为王”,由此可知孟子并没有劝谏齐王不杀牛,是齐王自己不忍心杀牛。13.(1)这不过是真宗皇帝的小善举罢了,但推行这种善心而遍及天下,那么就是把仁德做到了极致。(2)成为贤人之后才能够以此为乐,成不了贤人,即使有这些也不会快乐。得分点:(1)关键词“特”“以及”“胜用”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贤者”名词作动词、“乐”(第一个)意动用法、“虽”各1分,句子大意1分。14.①内容上:劝谏时都表达了希望君主能够将圣德之心推及百姓。(1分)②策略上:苏轼先是借助韩维的奏请进行阐释,而后才进一步劝谏:(1分)③孟子则就地取譬,引用相关典故,通过对比贤者与不贤者进行劝谏。(1分)(二)15.D项。“从此舍舟何所诣”是在说诗人打算舍弃船只,不再浪迹于江湖,但不知去往何处,但这里并无“心酸悲苦”之意,因为后面紧接着又说看到“酒旗歌扇”正在迎接自己,这是一种放达的心绪。此题C项需回到部编版必修上册《琵琶行》,联系上下句分析“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前句中的“浔阳江头夜送客”表明诗人在江边送别客人,再结合后句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可推断此时诗人的心境是惆怅悲凉的。而本诗颈联描绘的是一幅秋日晚景图,根据“秋水明”可以判断此处的景象之明丽表现了诗人心境的释然与开阔。16.①选取鸦、枫叶、夕阳、鹭、芦花、秋水一系列典型意象绘成一幅秋日晚景图,营造了清幽的意境,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②使用“翻”“动”“立”等动词,赋予景物动态感,通过动静结合描绘出动态的画卷,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③描绘了枫叶之红、鹭与芦花之白、夕阳之橙红,色彩鲜明,景致优美,通过对色彩的渲染达到“诗中有画”的效果。(每点2分)17.(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2)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教材上就是这个“衡”,已经核查。)(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五、六空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得分。每空1分,有错字别字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18.D项。第①空,由前文“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中的“不再悠悠晃动”,可以推知此处是说河水冰冻将柳枝固定,故此处应选“固”。第②空,由前文“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中的“若续若断”一词,以及后文“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的描述,可以推知此处是说箫管乐声在寒冷的环境中听起来凝滞不畅,故此处选“滞”更好。第③空,根据语境可知描述的对象是主人的脖子,与“藏”相比,此处用“缩”更能描绘出主人因为寒冷,取暖时把脑袋埋在衣领里,脖子缩得很短的样子。第④空,由语境可知此处表达的是驴鼻孔中喷出的热气化成水珠,附着在驴身的长毛上的情景,与“贴”相比,此处用“挂”更能描绘出水珠悬在驴身长毛上的情景。综上所述,应选D项。19.①原句灵活运用长短句,“空落着”单独成句,句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突出了石凳儿空落的状态,增强了抒情效果。②原句“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强调了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在寒冬清晨的消散之快,更能突出环境之冷。(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0.A项。原文括号内文字是对前文“庚日”的注解,括号标示注释内容。A项中括号内的字是对“正电子”的注解,括号标示注释内容;B项中括号标示补加的文字C项中括号内的文字是补充听众对讲话的反应,括号标示补充说明;D项中括号内的文字表明她知道“配乐诗朗诵”这几个字的原因,括号标示补充说明。故选A。21.①宜伏不宜动之意;③形成了独特的三伏食俗文化;③首先要防暑降温。(或者,“应尽量减少外出。”)(每处2分,意对即可)22.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常说的“苦夏”就在此时,很多人会出现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情况。(4分)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一是“三伏天是……的季节”搭配不当,应将“季节”改为“日子”;二是成分残缺,应在“精神不振”后加上“等情况”之类的宾语中心语。四、写作23.材料解读:本题材料由图片与文字组成。图片中是两个石榴的对比,上面的石榴未开口,表明未成熟,下面石榴裂开了口露出了果实,表明成熟了。图片旁边的文字“成熟的表现是什么?”就是自己“想开了”是理解材料内容的关键,要求我们思考为什么说“成熟”的表现是“想开了”,即要探讨“成熟”与“想开了”之间的关系。结合图文我们不难得知,“成熟”是指有了成果,有了可以展示的“资本”,而“想开了”就是面对现状开朗乐观、豁达释然,面对困难不纠结、不困扰,能学会取舍,做好心理建设。再结合导写部分的“对我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有启示意义”可知,本题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和心灵的角度去分析“成熟”与“想开了”之间的关系。要注意,这里的“想开了”不是躺平、摆烂,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可以谈对我们青少年来说能包容缺陷,接纳现实,悦纳自我是心理成熟与心灵成长的标志,也可以从如何“想开”的角度谈青少年应怎么做。如仅仅围绕“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成长”“成功”等构思行文,且没有谈到成熟的具体表现则属于偏离题意。立意指导:①想开之际,成熟之时;②待到想开时,成熟恰自来;③悟想开之道,做成熟青年;④拥想开智慧,铸成熟人生等等。【参考译文】材料一:秘书监侍讲傅尧俞刚被召到资善堂赴任时,在迩英阁回答皇上的问题。傅尧俞(为此上书)致以感谢,皇上派人宣读圣谕回复说:“爱卿因博学而参与经筵,我)应当重视所听到的,来辅助(我的)不足之处。”傅尧俞讲完课躬身告谢,皇上又派人宣读圣谕:“爱卿的讲义精深而广博,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非常深刻,令人赞叹。”这天,皇上阅读《三朝宝训》,读到天禧年间,曾有两个人犯了罪,按照当时的律法应当处死,真宗皇帝显露出悲伤的样子,可怜他们,说:“这些人怎么懂得法律呢?杀了他们又不忍心,不杀他们(放过他们)就无法劝勉其他的百姓。”于是叫人押送出去,行了鞭笞(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惩罚后,驱遣了他们,奏章上说是已经杀了他们。祭祀汾阴那天,真宗皇帝见到一只羊被单独扔在路边,奇怪地询问其中原因,下人禀奏说:“今天尚食局要宰杀它的小羊。”真宗(听了以后)心中悲痛不高兴,从此以后不允许宰杀小羊。资政殿学士韩维听说以后,据此上奏说:“这不过是真宗皇帝的小善举罢了,但推行这种善心而遍及天下,那么就是把仁德做到了极致。真宗从澶渊之战击退北狄以后,十九年不谈及战事但能使天下富足,其中的根源大概就出自这里。从前孟子说齐王不忍心杀死因恐惧而颤抖的牛,认为怀有这样善心的人足以为王,如今(您的)恩惠足以推及禽兽却不能将功德送达给百姓,难道是不能做到吗?大概是不去做罢了!外人都说皇帝陛下的仁德孝顺发自天性,每每走路见到昆虫蝼蚁,都会避开绕行,并告诫身边的人不要践踏它们,这也是仁道。臣希望陛下能推行这种善心而遍及百姓,那么将是天下很值得庆幸的事啊!”我当时担任右史,上奏说:“臣本月十五日在迩英阁侍讲,亲耳听见资政殿学士韩维因讲读到《三朝宝训》中真宗皇帝爱惜生灵、厌恶滥杀的事,趁机说到皇帝陛下在宫中行走不忍心践踏虫蚁的事情,他的言辞真挚恳切,可以将皇上的德行推行昭显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