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1-12 · 19页 · 284.5 K

郑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左传》论述道:“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老子》中强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说明()A.儒道两家的思想相互融合 B.治国理念的理性色彩增强C.民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 D.社会的稳定源于君民共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材料可知,《礼记》中的记载强调殷人先敬鬼后行礼,而《左传》和《老子》中的记载则强调了百姓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治国理念的理性色彩增强,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儒道两家的思想相互融合的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了民本思想的重要性,但并不能说明民本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排除C项;材料强调了国家治理应该以民众的意见为重要依据,但并没有明确提出君民共治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2.古代思想家申不害(前385-前337年)认为,国君要加强对臣下的控制和驾驭,国君是国家的根本,臣下只是工具而已;臣下要尽忠职守,做好分内之事,而对职权外的事要“虽知弗言”,不许逾越权限。这一主张()A.奠定了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 B.巩固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C.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 D.实现了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期,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逐渐瓦解,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正在形成,申不害的主张强调了国君的权威和对臣下的控制,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顺应了社会转型时期的需要,C项正确;“外儒内法”的理论基础是董仲舒的新儒学,排除A项;选项夸大了这一主张的作用,并且当时周天子已经式微,不可能再回到天下共主的时代,排除B项;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并没有实现儒法两家思想的合流,排除D项。故选C项。3.在战国兼并战争中,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这一政策()A.丰富了国家治理的手段 B.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C.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D.旨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执政者在并天下的整体战略下,根据对新占领地不同战略定位,制定了‘移秦民实新地、出其人和免臣迁居’等与之相适应的移民政策”与“此政策不仅延续至秦中央帝国的统治时期,还为后来不同朝代的统治者所继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根据不同的边疆现状,确立了不同的管理政策,这是秦朝统治者对于国家治理手段的探索,A项正确;“激化了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国家治理”,而“多民族国家统一”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该政策的目的是加强边疆治理,而不是“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发”,排除D项。故选A项。4.西汉文帝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这表明()A.推恩令解决了诸侯问题 B.郡国并行制弊端凸显C.分封诸侯助推国家统一 D.汉承秦制原则遭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汉文帝时期(中国)。从材料“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可以看出,贾谊发现了在郡国并行制之下王国权势太大,影响到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弊端凸显,因此贾谊主张实行推恩令,把诸侯国的土地层层分封,削弱诸侯的实力,巩固中央集权,B项正确;推恩令解决诸侯问题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分封诸侯削弱了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一,排除C项;汉承秦制原则并未遭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5.南北朝时期,君主大量启用寒庶,典掌机要。如南朝刘宋孝武帝时期,中书舍人巢尚之出身寒微,宰相戴法兴商贩出身。这些做法()A.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形成 B.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C.瓦解了门阀士族的基础 D.服务于专制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南北朝时期,君主大量启用寒庶,典掌机要,而寒庶地位低,没有家族背景,方便皇帝掌控,这些做法服务于专制集权的需要,D项正确;官僚政治在秦朝就已形成,排除A项;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才正式形成,排除B项;门阀士族的基础是庄园经济和九品中正制,材料中做法对瓦解门阀士族基础的作用有限,排除C项。故选D项。6.公元585年,隋文帝下令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政府还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这些举措()A.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助长了豪强势力的扩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政府还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薄,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编户齐民”的政策,其目的在扩大政府掌握的人口,为其提供稳定的赋税与徭役来源,这稳固与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A项正确;材料主旨为“隋朝的户籍管理”,而“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符材料主旨,排除B项;稳定的户籍管理有利于稳定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材料“所制定的税额比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为轻”可知,该政策抑制豪强势力的扩张,排除D项。故选A项。7.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毕诚还曾进士及第,后官至宰相。这说明()A.抑商政策基本瓦解 B.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C.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工商子弟毕诚、陈会、顾云,州县小吏湛贲、汪遵等皆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唐朝时期,有部分工商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这说明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D项正确;“抑商政策基本瓦解”在近代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科举选官的程序相对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唐朝时期,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政治地位还是比较低下,排除C项。故选D项。8.北宋《鸡肋编》记载:洞庭山农户“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这表明()A.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已瓦解 B.民众生活与市场联系紧密C.农耕经济在北宋不断衰退 D.基层市场发展速度非常快【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与“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以获取经济利益,这密切了民众与市场的经济联系,B项正确;“传统自然经济结构已瓦解”在近现代的中国,排除A项;“农耕经济在北宋不断衰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基层市场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9.王阳明认为,如果所知义理为小知,行义理则为大知;如果当下所知义理为扶墙壁而起立移步,则行义理为于房屋庭院之中信步空行或于千里之外奔走往来。这一思想()A.强调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B.首倡了经世致用的学说C.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 D.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如果当下所知义理为扶墙壁而起立移步,则行义理为于房屋庭院之中信步空行或于千里之外奔走往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主张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义理”的作用,A项正确;“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的思想,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是对程朱理学的一种批判”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不是“心学”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A项。10.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要了解清代必须先了解明代,现代中国大体是由明代开始的,可惜的是西方这一阶段是进步的,中国是退步的。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明清时期中国的优势地位丧失 B.明清时期中国近代科技有突破C.明清时期中国繁盛与危机并存 D.欧美国家均已完成国家工业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涉及时间是明清时期,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一方面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明朝中后期甚至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中国固守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明清时期中国依然占有一定的优势地位,只是优势不再明显,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伍于世界,B项说法不符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清朝前期西方国家才开始工业工业革命,直到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才相继完成工业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口岸城市及其区位表明,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之中所形成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经由“口岸”传导到“腹地”,形成“点”、“线”、“面”三个层次,逐渐改变并塑造近代中国的经济空间秩序。该学者意在强调()A.西方侵略影响中国的经济格局 B.工商业文明成为近代经济的主导C.近代经济发展取决于口岸经济 D.近代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目的题。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括得出:该学者认为近代社会的转型的初始动力是外生的,即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这种变化是从最先侵略的沿海扩展到内地的,从而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格局,A项正确;近代中国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小农经济,排除B项;材料中阐述的中国经济转型最先开始于口岸,而非其起决定作用,排除C项;近代中国的开放是被迫开放,是不平衡的,排除D项。故选A项。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些规定旨()A.实行三权分立 B.推行责任内阁 C.维护民主共和 D.保障自由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12年(中国)。根据材料“国务员(内阁总理)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可知总统公布法律政令需要内阁总理签字副署,限制了总统权力,旨在维护民主共和,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A项;推行责任内阁制只是维护共和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