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02(解析版)

2024-02-15 · 21页 · 58.6 K

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新高考七省专用)02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尚书·尧典》中曾这样记载观象授时,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西汉至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十六国时期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僧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中国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为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古代天文官员们把天象看成是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宋代和元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人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多年,达到中国历法的巅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领导制造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体,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其中从公元1010年到公元1106年,就先后组织了五次大型的恒星位置测量,平均不到20年一次。进入明代和清代后,中国天文学开始停滞不前。这里有政治、经济等社会原因,也有天文学本身的原因。从天文学本身来看,首先,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除非加上凹凸镜片,否则精度不会提高,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其次,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在解决天体位置与推算值弥合问题上只注意表象,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与此相反,古希腊天文学则侧重几何学。对中国明清时代的天文学进行反思是痛苦的,但有助于我们今天天文学的发展。(摘编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材料二:历法源于天文,古代天文与历法是一回事。夏、商、周三代处于观象授时时期,直到战国初公元前427年发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形成了“日”与“年”的时间概念。太阳东升西落,一个白天一个夜晚合为一日。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纪日方法是干支纪日法,即运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合成六十甲子循环纪日。据可靠资料,公元前720年,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古人立竿测影,将日影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日,这一天夜晚最长;将日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日,这一天白昼最长。每年春夏秋冬循环一次。《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夏商时期古人已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6日,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称为一“岁”)。至迟到春秋时期,后人更加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365又1/4日。历史上采用过的纪年方法有王位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到1911年,年号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一直并用,如1898年戊戌(干支纪年)变法中的“戊戌”就是指光绪二十四年。月相的变化使先民掌握了时间长度“月”。古人观测出月相从满月(望)到下一个满月平均需要29.53日。12个月约为354日,与回归年365又1/4日相差大约11日。每三年累计相差33日以上,超过一个月。古人为调配月与回归年的长度,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保证月份与季节的相应。春秋时期,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繁改历的原因。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用以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摘编自张闻玉马明芳《中国古天文历法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文学不是一门新的科学,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我们很容易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发现它的痕迹。B.从西汉到唐代,中国古代天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天文官员们除了留心记录奇异天象外,还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的精度,后者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C.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观测数据最精,大型仪器最多,恒星观测最勤,且有些成就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D.干支纪日法是指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成六十甲子进行循环纪日的一种纪日法。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纪日方法,同时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早的纪日法。【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错,材料一第1段中只是说“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并没有说它在人类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B.“后者是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错,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可知,帝王更关心奇异天象。D.“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长的纪日法”错,材料二第2段只是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成为世界上迄今所知最长的纪日文字记载”,并没有说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出现时间最长的纪日法。故选C。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相同,但是不同历法的历元和岁首仍有不同。B.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产生时间早于历法。天文学可以追溯到人类远古时期,而历法源于天文,直到《殷历》“甲寅元”的发明,中国才进入了历法时代。C.中国天文学在明清时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D.戊戌变法发生于光绪二十四年,不同在于前者属于干支纪年,后者属于年号纪年。这说明在1898年还存在着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兼用的现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C.“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产生于欧洲是中国天文学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错,根据材料一第5段中的“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而采用凹凸镜片的望远镜技术是在欧洲诞生的”可知,中国天文学在明清时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时中国的天文仪器只能满足肉眼测量的极限”。故选C。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记录星象预测吉凶 B.观察天文预测节气C.测量天体坐标位置 D.研究天体内部规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运用的能力。A.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天垂象,见吉凶”可知,“记录星象预测吉凶”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B.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的“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可知,“观察天文预测节气”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C.根据材料一第3段中的“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可知,“测量天体坐标位置”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D.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中国古代擅长代数计算……不注意从几何结构进行理论探讨”可知,“研究天体内部规律”不属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研究范畴。故选D。4.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观象授时”的含义和意义。(4分)【答案】①“观象授时”是我国上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②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耕生产。(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1)首先分析“观象授时”的概念。由原文材料一“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上古的人们便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信息可概括出其概念:“观象授时”是我国远古时期,继物候授时之后出现的一种以星象定时间的授时方法。(2)分析其意义从原文“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古人通过观象授时,至战国时已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这是一套农事历,指导农耕生产,每一节气均与二十八宿、北斗的运行、土圭测影长度、各地物候相关联”的信息可概括出意义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在于确定时间,并进一步形成完整的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生产。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6分)【答案】①材料二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②其次,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并指出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③最后介绍古人通过“观象授时”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并指出其意义。(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先从整体上把握,确定中心意思,然后按照说理顺序进行梳理。材料二共五段。第一段“战国初公元前427年发明《殷历》‘甲寅元’(四分历),中国才进入历法时代”,首先强调了中国进入历法时代的标志;第二段中“观察太阳的运行规律,古人形成了‘日’与‘年’的时间概念”“公元前720年,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至今近三千年,干支纪日从未间断过……《尚书·尧典》载‘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表明夏商时期古人已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6日,即从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称为一‘岁’)。至迟到春秋时期,后人更加精确测定回归年长度为365又1/4日”,第三段中“历史上采用过的纪年方法有王位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自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到1911年,年号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一直并用”,第四段中“古人为调配月与回归年的长度,采用了‘置闰’的方法,保证月份与季节的相应。春秋时期,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十九年七闰的规律。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可知,这三段详细说明古人形成“日”“年”“月”等时间概念的经过,“调配年、月、日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主要任务,也是历史上频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