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年高考模拟试题(一) 生物试题(解析版)

2024-03-17 · 26页 · 1.2 M

聊城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生物试题(一)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脂滴(LD)是最新发现的一种主要储存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等脂质的新型细胞器。哺乳动物细胞在侵入的细菌脂多糖LPS作用下,会促使多种宿主防御蛋白在LD上组装成复杂的簇,引发蛋白质介导的抗菌作用。LPS还能抑制LD内脂质在线粒体内的降解,同时增加LD与细菌的接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D可能是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而成的细胞器B.LD中的胆固醇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LD可作为杀死细胞内病原体维持细胞稳态的细胞器D.LPS是由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可抑制LD内脂质的代谢【答案】D【解析】【分析】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细胞中常见的脂质有:(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作用:①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②保温、缓冲和减压作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①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②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③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脂滴(LD)主要储存脂肪等脂质,脂质不溶于水,则脂滴可能是由单侧磷脂分子包裹而成的细胞器,尾部朝内有利于储存脂肪,A正确;B、LD中的胆固醇不仅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正确;C、多种宿主防御蛋白会在LD上组装成复杂的簇,引发抗菌作用,以应对细菌的侵袭,所以LD可与细菌接触,杀死病原体,维持细胞稳态,C正确;D、LPS是细菌的脂多糖,不是哺乳动物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D错误。故选D。2.生物实验中经常用到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前者是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种关系。后者是研究观察对象的性质、组成和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表述错误的是()A.“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需定量分析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B.“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的实验主要是定性分析,以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等C.“探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先要设计温度梯度比较大的预处理实验来定量分析实验条件D.“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定量分析实验中可以用O2释放量作为观测指标【答案】A【解析】【分析】1、定性分析法是依据预测者的主观判断分析能力来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2、定量分析法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详解】A、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应该是光照强度,即定量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同,A错误;B、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目的就是确定光合作用这一未知的生理过程的条件、原料、产物、场所等,属于定性分析,B正确;C、探究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需要先做预实验,也就是先设计一组梯度比较大的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属于定量分析,C正确;D、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的环境因素(光照强度、光质、CO2浓度、温度等),但因变量都是光合作用速率,而O2释放量是净光合速率,可以代表特定条件下光合速率的大小,D正确。故选A。3.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之一。研究发现,甘蔗叶肉细胞产生的蔗糖进入伴胞细胞;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分别如图中①、②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细胞间可通过途径①的通道进行信息交流B.蔗糖通过蔗糖-H+同向运输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H+-ATP酶起作用时,质外体的pH持续降低D.加入H+-ATP酶抑制剂将影响蔗糖进入伴胞细胞的运输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协助扩散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大分子或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间可以形成通道,细胞间可通过通道进行信息交流,故图中细胞间可通过途径①的通道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B、据图可知,H+运出细胞需要消耗ATP,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蔗糖通过蔗糖-H+同向运输器的运输时需要H+建立的梯度势能,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C、H+在H+-ATP酶的作用下运出细胞,但会在蔗糖-H+同向运输器的作用下再进入细胞中,故质外体的pH是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D、加入H+-ATP酶抑制剂会影响H+运出细胞,进而影响细胞对蔗糖的吸收,D正确。故选C。4.用酵母菌做实验材料探究细胞呼吸。首先对酵母菌培养液离心处理,然后将获取的酵母菌沉淀破碎并再次离心,把含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及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装在甲、乙、丙3支试管内,同时向各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均供氧充足,一段时间后,得到葡萄糖和CO2的相对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对应试管甲,其产生的CO2中氧元素来自葡萄糖和水B.图2对应试管丙,反应结束后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图3对应试管乙,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分解D.图1和图2对应的试管中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1分子葡萄糖被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的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还原型氢;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还原型氢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的二阶段: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第二阶段:在细胞内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试管甲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葡萄糖,A错误;B、试管丙中含有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供氧充足,可进行有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B错误;C、试管乙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对应图3,乙试管葡萄糖无消耗,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分解,C正确;D、图1有氧呼吸,图2无氧呼吸,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前者释放的能量多与后者,D错误。故选C。5.某雄果蝇(2n=8)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雄果蝇某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分裂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条B.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C.与该精子来源于同一次级精母细胞的另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D.若该雄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测交,子代分离比为40:10:10:40,则该雄果蝇中发生互换的精原细胞的比例为2/5【答案】D【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图2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l,无染色单体,A错误;B、图2含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且为分裂期的图像,故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分离,且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0或2条X染色体,故图2所示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2条X染色体,B错误;C、已知果蝇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雄果蝇某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互换,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若产生该精子时是A、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形成Ab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aBB)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若是B、b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形成Ab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AABb,则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aaBb)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综合两种情况,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或AB,C错误;D、根据题意“若该雄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测交,子代分离比为40∶10∶10∶40,可知,该雄果蝇产生的重组配子Ab的概率=10/(40+10+10+40)=1/10,假设该雄果蝇中发生互换的精原细胞的比例为x,则1/4x=1/10,x=2/5,D正确。故选D。6.三黄鸡(2n=78,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因黄羽、黄喙、黄脚得名,是我国著名的土鸡之一。其鸡爪有无螺纹、鸡毛颜色金黄色与黄中带褐色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B/b、D/d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PF1金黄色有螺纹♂×金黄色有螺纹♀金黄色有螺纹(只)黄中带褐色有螺纹(只)金黄色无螺纹(只)黄中带褐色无螺纹(只)雄1525100雌752578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三黄鸡基因组进行测序,需测定40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B.亲代的基因型是BbZDZd、BbZDWC.F1中金黄色有螺纹公鸡的基因型有四种,其中纯合子占1/6D.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不能根据鸡爪有无螺纹来判断性别【答案】B【解析】【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三黄鸡(2n=78,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对三黄鸡进行基因组测序,需测定40条染色体DNA的碱基序列,即38条常染色体、1条Z染色体和1条W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A正确;B、F1公鸡中全部有螺纹,母鸡中有螺纹和无螺纹的比例为1:1,说明控制鸡爪有无螺纹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ZBZb、ZBW,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金黄色和褐色比例为3:1,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Dd和Dd,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B错误;C、亲本的基因型为DdZBZb、DdZBW,F1中金黄色有螺纹公鸡的基因型有2×2=4种,分别为1DDZBZB、1DDZBZb、2DdZBZB、2DdZBZb,纯合子占1/6,C正确;D、仅考虑螺纹性状,F1的基因型为ZBZB、ZBZb、ZBW、ZbW,该群体自由交配,后代雌雄个体均有两种性状,无法从鸡爪有无螺纹判断性别,D正确。故选B。7.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而发生变化: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已知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GTCG-3',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