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吉林省普通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4-04-02 · 6页 · 194.9 K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作答,超出区域所写答案无效;在试卷上、草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内)1.钱穆在《中国经济史纲》中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史上变动最激烈之时期,经济方面主要是从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而转变为后代的农工商兵的自由业,遂使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下面对战国“崭新的面貌”解读正确的是()A.贵族政治已转化为官僚政治 B.民营工商业完全取代“工商食官”C华夏族与戎蛮夷狄完成民族交融形成汉族 D.土地私有制逐步取代土地国有制2.汉文帝十二年三月诏令:“除关,无用传”,即诸侯国人到汉郡,汉郡之人到诸国,可自由通行而不需要用通符。这就消弭了诸侯国人和汉民法律身份差异,也意味着物资和人员在这两大区域之间可自由流通了。汉文帝的这一措施()A.使地方诸侯国和郡在法律地位上平等 B.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C.有利于强化天下统一的身份认同观念 D.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3.公元626年,唐太宗与大臣商议如何抑止盗贼,有谓用重刑禁之。太宗笑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由此可知当时()A.社会治安问题非常严重 B.政治决策带有民主色彩C.统治者奉行黄老无为道家思想 D.统治者有调整政策的愿望和要求4.佛教刚入中国时,被儒家批判为“无君无父”。但元代重编的《敕修百丈清规》第一页就写着“大智寿圣禅寺主持臣僧德辉奉敕重修”,用了“臣僧”二字,而且将称颂祷拜君主的《报恩章》置于供养佛祖的《报本章》之前,代表着出家人彻底摆脱了不拜俗的戒条。这表明元朝时期()A.佛教伦理中国化 B.佛教成为国教 C.佛教完成世俗化 D.佛教儒学合一5.明人王圻曾言:“凡外夷贡者,我朝皆设市舶司以领之,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谓之互市。是有贡舶,即有互市;非入贡即不许互市。”这反映了明朝()A.奉行海禁政策下的朝贡贸易 B.民间贸易从属于官方朝贡贸易C.注重发展与周边民族的边疆贸易 D.政府重视并主持对外贸易6.早在1890年,孙中山就曾写文章指出,中国“农桑不振”,应该效仿欧美国家,成立农会,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研究。同时,清朝的一些地方官员,比如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也上奏折,请求成立农会。上述材料表明()A.组织和发动农民是实现农业近代化的根本B.变法图强成为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的共识C.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对国家出路的探索D.先进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层面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强推近代族学,鼓励各地宗族用祭祀产业兴办近代初等小学。各省成立督学视察制度,督导各地族学的建设。这些学校还是聘用私塾老师,课程也是四书五经。近代族学的兴办()A.说明中国乡村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B.体现南京国民政府致力于教育近代化C.说明中国学校仍以儒学为主要教育内容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乡村初级教育的发展8.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当时位于重庆的美国使馆给美国政府写了报告,认为这一事件是破坏抗战的举动,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派特使居里到重庆进行交涉。此外,当时美国知名驻华记者斯诺和斯特朗也在美国媒体上对皖南事件作了详细报道。这种形势()A.有助于巩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促使美国中断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C.有利于中共借助国际舆论进行斗争 D.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9.1961年,在刘少奇等人提议下,经毛泽东同意,中央重新成立了中央财经小组,由陈云任组长,陈云上任后,第一项工作就是对1962年计划进行大幅度调整,采取关厂、并厂,缩小规模等办法调整工业,加强农业,增加粮食生产。这些措施()A.纠正了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 B.在我国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C.致力于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 D.是对“大跃进”运动的完全否定10.到1993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同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议》均写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市场经济”才在中国变成一个不敏感的词。这表明我国()A.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思想解放和理论建设的成果显著C.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和完善 D.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11.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记载,公元前6500年,苏美尔人开凿渠道引水肥田,他们逐渐成为精通水利的工程师;他们有牛、驴、绵羊、山羊,但没有马;他们的土屋集聚而成城镇,他们还为自己的宗教兴建起塔式的庙宇。由此可以判断两河流域()A.已进入文明时代 B.生产力出现飞跃C.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D.诞生了最早的农耕文明12.早期罗马的统治权大部分事实上是集中在一个称作元老院的团体手中。元老院是一个指派的团体,在早期它只从贵族中间指派;在有国王的时候,由国王指派;执政官掌权时,就由执政官指派。元老院的设置()A.开创了西方政治文明代议制的先河 B.正式结束了古代罗马君主专制政体C.体现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分权制衡 D.说明早期罗马政体是贵族寡头政治13.法国学者培尔问伏尔泰:“一个无神论的社会能否存活?”伏尔泰回答:“可以,如果他们都是哲学家的话,但是世上少有哲学家。一个村庄,要想治理好就必须有宗教。如果不存在上帝,那就有必要创造一个。”这说明()A.启蒙运动确立了无神论的主导地位 B.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统治被彻底推翻C.伏尔泰认识到宗教信仰的社会价值 D.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交锋非常激烈14.材料说明当时的英国()A.木材价格始终保持平稳 B.煤炭受市场的影响较大C.价格革命彰显较大威力 D.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大幕15.1948年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项法案规定:联邦政府的经费15%用于安置退伍军人。截止1995年,已有二百二十五万退伍军人在法案资助下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五百六十万退伍军人进入技术学校接受职业培训。该法案的实施()A.旨在建立保障退伍军人的福利制度B.有助于培养一定数量的“中间阶层”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重要表现D.致力于实现美国战时经济的转型16.20世纪70-80年代期间的中东地区,伊斯兰教规范着文化、石油,主宰着经济、阿以对抗,影响着政治,而这些特点都与美苏冲突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面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挑战,石油价格的攀升和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仇视,两个超级大国常常回天乏力,束手无策。这说明()A.美苏争霸下的两极格局逐步瓦解 B.发展中国家力图建立国际新秩序C.国际秩序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D.中东地区摆脱了美苏争霸的威胁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4道小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驿站是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方通信工具之一。这是一种以“接力”方式传递物资和信息的方法。驿站在秦汉时期趋于成熟,设置了官方交通路线——驿道,驿传为要政。到唐朝时,驿站已经广布全国各地,正如诗人岑参写道:“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到了宋代,驿站已经发展出不同的等级,最高级的驿站可以充当“迎宾馆”,招待来自四邻的国家使节。驿站的这个功能一直延续下去,除了提供设备,驿站在明朝还负责护送外国使节。然而,中国古代的驿递体系虽然发达,但不向民间开放。从功能上来看,它完全是为军事、政治和统治阶层服务,几乎不承担商业和社会功能。——出自王笛著《碌碌有为:人、日常和文化》材料二民信局是专门传递民间邮件的服务组织,产生年代远远晚于驿站。民信局的出现填补了民间通信的空白。近代以后,民信局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逐渐分布于中国各境。建立了遍及全国经济发达和较为发达地区的通信网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民信局的弊端亦逐渐显露出来。“从整个国家的观点来看,它却有一个严重的缺点,那就是它只发展了利益优厚的路线,而忽视了那些不敷开支的路线”。鸦片战争后,西方的邮递形式大规模进入中国,据1907年的统计,各口岸设立的的“客邮”达76所,这些“客邮”,不但侵我主权,而且,有些外国人从事走私活动,损害中国利益。所以,到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出现了“官办驿站既贪污腐败,又不传递商民邮件;民信局虽然活跃,但又各自为政,过于分散;各国在华客邮既侵犯中国主权,又任意走私”的局面。这样,在建立国家邮政的呼声中,“西方近代邮政始终作为一个成功的范本被反复引用,是中国改革传统邮政的范本”。20世纪初,随着中国近代邮政制度的确立,传统的驿站体系失去了价值遂被放弃。——出自徐建国《赫德与近代中国邮政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驿站制度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邮递方式的新特征,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欧洲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斯·韦伯撰写了大量著作。韦伯和马克思都着迷于解释资本主义怎样、为何在欧洲且只在欧洲得到发展,但是韦伯的解释却与马克思不同。韦伯没有像马克思那样集中于“唯物主义”的解释,而是瞩目于西方价值和文化的方方面面,他尤其认为源自新教的理性主义和工作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兴起至关重要。韦伯没有把他的西方的兴起的思想仅仅建立在研究西方的基础上,他实际上还考察了中国和印度社会,把它们与欧洲比较,最终得出结论,至少这两个社会——实际上涵盖了所有非欧洲社会——都缺少资本主义所必需的文化价值。——【美】马立博《现代世界的起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资产阶级”活动的影响。(2)提炼材料二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全球经济、技术、社会的层面,以下一些重要图景都是以往世代所没有出现过的,包括:前所未有的人口规模,全球人口已由一九四五年的二十四亿增长到二0一六年的七十二亿六千万;世界各国普遍卷入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国家已不再局限于欧美日;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如今居住在城市,而在七十多年前,全球人口的绝大多数仍生活在农村,全球总体来说是农村和农业社会,农民是人口主体;全球各地成长起了庞大的中产阶层,他们的经济能力、政治意愿,都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全球通信、计算技术的革命,正将人类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中心和去人力的时代。凡此种种,都使得二十一世纪的人类生活场景和“世界”面貌,已逐渐面目全非。人类生活的上述明显改变,已使我们今天再次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并使处理以往世界的制度和知识出现严重过载。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所看到的种种混乱,与这个过程密切相关.当这个新的世界图景徐徐打开时,对更好的全球治理的需求,更加急迫了,而它同样与七十多年前一样,有赖于在知识范式上实现新的突破。旧的知识范式已经没有办法从容应对新的世界问题,它并不是完全过时,而是不充分了,急需在关键性的概念上推陈出新。——程亚文《新知识短缺的历史与今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十世纪中叶全球治理的主要表现。(2)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