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试题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说:“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人们历经集市→驿站→都城→国家→区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往来空间;郑和‘七下西洋’带动人们历经互市→码头→港口→都城→国家→海域→丝路地带等,不断拓展海上丝绸之路交往空间。最终形成由‘信息、思想、价值、规范、认同等文化资源的交流与吸收’的‘欲予欲取的文明进程’。”该学者意在强调()A.丝路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守正创新精神B.古代中国注重将海禁与朝贡贸易相结合C.古代中外交往着眼于开阔民众的眼界D.古代中外贸易旨在迎合国际形势的变化2.隋唐以后,社会精英们大多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安土重迁观念减弱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C.选官任官制度变革D.农业赋税负担沉重3.明洪武十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里甲制度,全国户口按照职业分工,划为民户、军户、匠户等世袭职业户籍。每110户为一里,选富户10户为里长,余100户分为十甲,每甲选出一户为甲首。里长、甲首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次,主要负责管理所属人户,督促生产、调解纠纷,以及编造黄册等事宜。这表明明朝实行里甲制意在()A.保证赋税的正常征收B.加强对基层人员的管控C.调整基层管理结构D.使国家获得充足的兵源4.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武生李琎上疏,请搜括江南富户以资国用,阁臣钱士升分到此票,票拟意见为“下刑部提问”。崇祯帝否定了票拟意见,命“改票”。钱士升与首辅温体仁商议再次拟票,改拟为“姑不究”。材料反映了()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无序C.内阁逐渐丧失票拟权D.中枢决策缺乏理性调节5.魏晋时期,士人的品状评定之后,如有错误,或者时间久了,士人的思想言行有了变化,经查明确切,即予更改,称“清定”,一般三年普查“清定”一次。“清定”制度的实施()A.保障了考试选才的公平性B.加强了对官员行为的监察C.使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D.有助于巩固九品中正制度6.康有为明确称“(孔子)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则“天下古今大小一切”事皆应纳入孔子改制范围之内,亦当由孔子义理和制度来加以判断和衡量其是非对错。《万木草堂口说》中他称“以《仪礼》合律例读,便知今皆孔制”。康有为的这一思想()A.试图突破“中体西用”的束缚B.意在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C.扩大了政治革新的社会基础D.体现出对儒学的理性反思7.唐代门下省设给事中主要掌管封驳之事,谏官和御史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体制。宋代谏官机构开始独立,给事中的封驳权开始弱化,只针对中央六部,同时谏官和御史职权开始混同,御史多由谏官兼任,谏官又往往分行御史职权。这一变化()A.缓和了中央各部门矛盾B.使决策机制逐步走向专业化C.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D.致力于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8.18世纪,伯明翰位于英国国家运河网络的枢纽中心,其运河加起来比威尼斯的还长,运河被用来运输大宗物资。19世纪中期后,运河运输衰落。其衰落的原因是A.新的交通工具改善了运输条件B.大量殖民地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C.英国国内工业品产量逐渐下降D.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了世界9.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年至1815年的250年间,往来于西班牙殖民地的马尼拉(菲律宾)与阿卡普尔科(墨西哥)之间的航运贸易。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风靡全球的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往南美及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产自西属拉美的白银则大量流入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得以发展B.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竞争力C.西方殖民扩张开启了中欧交往D.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发生逆转10.1985年,新加坡全国各中学通用的《儒家伦理》课本出版。课本将儒家倡导的“忠”解释为忠于国家,具有国民意识;将“仁爱”解释为具有友爱精神,尊重关心他人;将“礼义”解释为接人待物不仅要以礼相待,而且要坦诚守信,养成良好的公德心。这体现出新加坡()A.摒弃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B.借鉴周边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经验C.努力创作现代的东方文化D.力图用儒家思想维系政府公信力11.史诗《吉尔伽美什》中提到人类触犯了天神,天神决定要降灾于人。由于吉尤苏得拉敬奉天神十分虔诚,天神把消息告诉了他,并教他修造方舟,躲避灾难。当洪水降临之时,唯有吉尤苏得拉和他的船只幸存。这一传说()A.证明了古代世界洪灾频发B.体现苏美尔人生死无常的生命观C.影响了古代欧洲文化发展D.推动古巴比伦重视兴修水利工程12.下面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干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娶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A.推动城市崛起B.加强国王权力C.建立民族国家D.发展庄园经济13.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国大量抛售英镑,导致英国外汇储备骤减。英国抱怨美国的行为是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和精神“不可饶恕的背叛。最终,英国停止了对埃及的军事干涉行动。这反映出()A.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B.埃及民族解放运动获得广泛支持C.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D.西方大国间盟友关系破裂14.作为一条沟通东亚与中西亚、欧洲之间的国际商道,它南起福建武夷山、湖南安化等茶叶原产地,在“东方茶港”湖北汉口集散,向北进入蒙古草原、穿越沙漠后经库伦(今乌兰巴托)抵达中俄边境口岸恰克图,继续向北进入今俄罗斯境内,然后由东向西继续延伸,又传入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其他国家通过这条商道,把国内的物产传播到中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文明互鉴推动了华夏认同B.万里茶道推动了亚欧经济文化交流C.农耕经济具有明显竞争力D.中国传统朝贡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15.苏格拉底举着苹果让同学们嗅气味,提问:“同学们,大家闻到苹果的味儿了吗?”他的话音刚落,除一位学生外,其他学生全部举起了手。那位没举手的学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举起了手。他的神态,引起了一阵笑声。苏格拉底也笑了:“大家闻到了什么味儿?”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香味儿!”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这则故事表明苏格拉底()A.反对智者学派B.强调客观存在C.推奉独立思考D.重视哲学思辨16.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来到了叙利亚,逐渐接触到腓尼基字母,并用来书写自己的语言,由此发明了希腊字母。随着希腊人活动范围的扩大,希腊字母随之扩散和传播。与此同时,腓尼基人、波斯人也在希腊出没,并且回国后引发本地生活方式的改变。这表明()A.古代希腊成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B.西亚对区域文明的交融做出了突出贡献C.人员流动推动希腊化世界不断扩大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2分)17.材料一汉代选官,除了少量通过世袭任荫和赀选买官外,(汉武帝后)主要用三种办法来选拔官员。一是不定期的,由皇帝提出并命题,命各地诸侯王公卿、郡国选送人才,诏举“贤良方正”。二是由地方官以“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定期向中央推举孝子廉吏,经中央考察后委任的各级官员。三是汉武帝立五经博士,设太学,学员是各地推荐的优秀平民子弟,向通经的博士学习儒家经典,通过考核后,选拔成绩优异的学员为官。这三种选官方法有一共同点,就是以信奉儒学、士子道德水平的高低作为标准。汉代这种与儒学治国理念相匹配的选官制度,规范了读书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使这个信奉儒家的道德精英阶层,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材料二唐初所开设的科目,如明法、明算、明字诸科,颇能切合实用,拔取真才,其后仅重明经、进士二科,明法科更随之而废,流弊因而产生。唐代科举有考前品评的惯例,士人先把平日作品送呈京师名人品评,为此不惜奉上大量金钱,以搏取好评。唐朝虽原则上规定平民阶层皆可应试,但仍讲究门第,名望贵族子弟仍居优先地位。从官员总数看,非科举入仕者仍占很高比例,科举取士并未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上述状况直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摘编自高建彬《浅析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及利弊》(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科举制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状况至宋代方有明显改观”的原因。(6分)(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于贵族家庭,曾任世袭的法院院长。他在英国居住期间,结识了英国哲学家休谟,研究了洛克的学说。1748年,他发表《论法的精神》,指出: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实行三权分立,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避免暴政的出现。他主张立法权应该委托给人民代表机关,国王只应该是行政机关的首脑,司法权则应该属于陪审法庭。同时,他还强调三个权力互相制约的重要性。——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材料二美国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原则指导下的第一个现实政体。1787年美国宪法确定了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项权力之间互相平等、相互制衡。但美国1787年宪法过分强调总统的权力,被民主斗士杰斐逊称为“总统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衡模式,只是在统治阶级内部发挥了作用。“三权分立”原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虽然模式不同,但体现的精神基本一致。——摘编自松晓芳《中西方法律文化价值取向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12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以法律的形式承认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了金本位制。所谓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各国政府以法律形式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英镑在全世界的广泛使用,加上数百年英镑同黄金汇率的稳定,使伦敦成为当时的世界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随着欧洲的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也过渡到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最终形成,英镑成为世界货币。——摘编自《大国货币史》等材料二二战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一落千丈,海外殖民地纷纷独立,英镑被迫让出世界首席货币的位置。凭借着美国强大的黄金储备和世界最大债权国的地位,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的结算货币,即美元与黄金保持可兑换性,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间维持一定的汇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与美国的帝国霸权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使得美元资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国际剥削和财富掠夺,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摘编自邱海平《资本积累逻辑下的美元与新帝国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镑取代黄金称霸世界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世界货币新体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这是新帝国主义的重要特征和本质”的观点。(6分)三、论述题(16分)20.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材料刘家和在《古代中国与世界》中指出,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继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被后代所继承,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就有文化遗产的继承。但是,有文化遗产的继承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中国古代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例如,中国古代文字在发展过程中,从未发生断裂现象,从甲骨文到金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历史
2024-09-05
·
15页
·
40.8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