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中学202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试题答案

2024-09-25 · 5页 · 197.8 K

语文参考答案1.(3分)D【解析】由材料二第三段可知,“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是个人信任经验的前提,“安土重迁”是形成这种环境特点的原因。因此“安土重迁”并非是形成“信任经验/不信经验”两种情形的原因。2.(3分)D【解析】A项据材料一“这些风俗习惯有一些也可以说是生活的艺术”可知,“都”范围扩大。B项据材料一第五段可知实际施行的礼若没有紧随时代的变化也会变得不近人情,因此说“礼是否通乎人情”,不“在于其是否实际施行”而在于它有没有“紧随时代”。C项据材料一可知,作者并未提及规矩是礼的补充。3.(3分)B【解析】B项“当代”有误,“‘好古’是生活的保障”此说法成立有一个前提,即在乡土社会中。4.(3分)A【解析】B项“凸显出宗教仪式在礼治中的优先性”属无中生有。C项材料一引用《礼记·乐记》是为了证明乐与政治相通。D项“自动”错误,应为主动。5.(6分)①材料一是就礼是否合乎人情而言,材料二是就礼治和法治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社会情态而言。②材料一谈到部分礼因不随社会情形发生变化而失去了需要与意义,成了不近人情的伪礼,以此来说明礼应当紧随社会的变化,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样才能通乎人情,做到诚而不伪。③材料二谈到如果环境发生改变,原本的礼便难以应付新的问题,从而需要“法治”,以此来说明礼治是如何向法治转变的。【解析】先总体分析两则材料的表达意图,再分别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谈及的现象,一点2分。6.(3分)D【解析】A项,师傅没有给我唢呐主要是考验我,并不是对我的资质不满意,从后文他把《百鸟朝凤》传给我可以看出来。B项,父亲的鼓励使我战胜了挫败感,重新找到动力,但使我成为新一代唢呐王的原因主要是师傅认可我的“踏实”。C项,师傅更重视徒弟们的精神品质,但并不是不看重演奏水平,传承人既需要人品也需要艺品。7.(3分)D【解析】D项,本文用的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并不能使“情节紧凑”。8.(5分)意料之外:天分较好的蓝玉比我先得到师傅的唢呐传授,他在传声仪式上那种期待与渴望也显示其势在必得,所以师傅最终选择我作为接班人使人感到“意外”。(2分)情理之中:①蓝玉在最开始得到唢呐时的激动不已与迫不及待,表明他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②在师傅对我的考验中,我战胜了挫败感,意志坚定地回土庄学习,令师傅满意。③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QQABaYCAggAoQJAAARhCAw3qCgMQkBCCAYgOBAAEMAABARFABAA=}#}父亲对老庄叔的介绍中说我是一个“做事不含糊”的人,表明我踏实本分。所以师傅最终选择我属于“情理之中”。(三点,一点1分,共3分)9.(6分)①“水庄”强调地点,把我从水庄送到土庄,暗示了父亲的良苦用心。②“父亲”凸显亲情,推动情节发展。父亲说我是一个“做事不含糊”的人,这种信任与期待使我感到既惭愧又欣慰,战胜挫败感,立志学成唢呐回报父亲。③“我的父亲,水庄的游本盛”表达情感,体现父亲得知结果后的骄傲以及我实现对他的承诺后的自豪。④几种称呼交替出现,使小说更加真实,情感更加饱满,富有生活意味。(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给6分)10.(3分)ACG11.(3分)A【解析】A选项中“聪明”指“耳聪目明”,不是偏义复词,故A错;B选项中材料一中“婴之者断”中的“婴”指“接触”,而《陈情表》“而刘夙婴疾病”中“婴”指“缠绕”,二者意思不相同,故B正确;C选项中“首”都为“头(朝向)”的意思,故C正确;D选项中“席”,“像席子一样”,名词作状语,而《阿房宫赋》“谁得而族灭也”中“族”意为“灭族”,名词作动词,用法不同,故D正确。12.(3分)B【解析】材料一“君之所贵,权谋势利也”中的“君”指的是与荀况辩论的临武君,而不是指君王。13.(8分)(1)用夏桀的计策去欺骗尧,就如同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一旦)投身其中,不是被烧焦,就是被淹死。(每句1分,注意“诈”“赴”“焉”“焦没”的翻译)(2)如今,(如果)想要在天下无人能抵挡,却不施行仁政,这就好比是拿了烫手的东西却不去用水洗一洗一样。(“无敌于天下”句式1分,“以”1分,“执热”1分,“濯”1分)14.(3分)材料三中认为,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1分)材料一中“仁人之兵”所向披靡,可以正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分)材料二中秦二世对百姓“随逮肆刑”而积怨于民,最终亡国,可以从反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分)15.(3分)B【解析】从上阕连天的雨水在词人要登山的前一天停止,好像晴朗的天气是随着作者登山的脚步骤然而至以及登山时所见松声花气,江烟浦树都好像在欢迎等候词人和后文词人觉得“山为吾有”来看,他的确是兴致盎然,心情上佳的。不过,下阕作者的心情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其“持觞自慰”,正是因为此时“忧端未歇”。因此,说词人全程都兴致盎然,心情上佳是不妥当的。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QQABaYCAggAoQJAAARhCAw3qCgMQkBCCAYgOBAAEMAABARFABAA=}#}16.(6分)(1)题目中“借前韵呈同游诸丈”,与下阕“记曾犯雪,重来已是,绿肥红瘦”相照应,点出是二次登临白鹤山,之前登临时写过一首同韵的作品。(2分)(2)上阕“阑风长雨连宵,昨朝晴色随轩骤”,与下阕“好语时闻,忧端未歇”相照应,“忧端”好似“阑风长雨”,“好语”如同“晴色”。既是对气候的描写,更是对心情的刻画。(2分)(3)下阕“谩持觞自慰”照应前句“忧端未歇”,正是因为时局动荡,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所以忧从中来,迎风伫立,搔首沉思,无比苦闷和悲痛。(2分)17.(6分)(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3)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一句1分,共6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8.(4分)①三组由“处处”领起的短句形成排比,语气急促强烈,表现出酷热难当,也更全面地描写出人在酷暑环境下的感受。②把酷暑下的老城比作“烧透的砖窑”,形象地表现出老城的燥热与憋闷。【解析】排比的表达效果重在增文势,广文义,比喻的表达效果重在形象具体可感。二者都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一点2分,共4分。19.(5分)①转折关系:不活动就没有饭吃,但即便如此,车夫也懒得张罗买卖,不去拉车,表现出酷热对车夫的威胁已经比饿死的威胁更严峻。②总分关系:懒得张罗买卖是总起,后面三个“有的”是分说,表明这不是一个人的选择,而是一个群体的普遍现状,可见天气酷热致使整个行业的人都不敢出车了。③并列关系:三个“有的”详细展现了车夫们在酷热环境下的所作所为,具体而真实地表现出车夫们面对酷暑的无奈。【解析】题目中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车夫行为表现天气酷热”,一个是“句间关系”,故作答时要以表现酷热为写作目的,以句间关系为分析突破口。一个要点得2分,两个要点得4分,三个要点得5分。20.(3分)B【解析】原文的“像”,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与B项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副词,意为仿佛、好像。C.动词,表列举。意为例如。D.动词,表比较。表示两个事物有较多的共同点。21.(4分)①“因此”改为“此外”“另外”皆可。②“带着”改为“有着”。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5页){#{QQABaYCAggAoQJAAARhCAw3qCgMQkBCCAYgOBAAEMAABARFABAA=}#}【解析】第一处,前后逻辑关系错误,不是因果关系,而是并列关系。第二处,动宾搭配不当。修改动词或宾语皆可。改对一处得2分。22.(4分)①给身体带来诸多好处②游泳时的呼吸方式【解析】第一空,(2分)分析游泳的效果,参考全句关联词“不仅……而且……”,语意递进,后文“是一项老少皆宜的理想运动”的小结,推测可知其效果是从避免损伤,递进到带来好处。第二空,(2分)与“在陆地时的运动”进行比较,再参考后文着重阐述呼吸的问题,故推知此处引出的讨论对象是“游泳时的呼吸方式”。此空如果只答到“水中游泳”与“陆地运动”的比较而没有答出“呼吸方式”,只能得1分。23.(60分)(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荀况曾经与临武君在赵孝成王面前论辩用兵之道。孝成王说:“请问什么是用兵的要旨?”荀况说:“用兵攻战的根本,在于统一百姓。兵士与百姓不和睦,即便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有必胜的把握。”临武君说:“并非如此。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要有利,行动要讲究诡诈多变。善用兵的人,行事疾速、隐蔽,没有人料得到他会从哪里出动。”荀况说:“不对。我所说的,是仁人的用兵之道和统治天下的帝王志向。您所看重的是权术、谋略、形势、利害。而仁人用兵,是不能欺诈的。用夏桀的计策去欺骗尧,就如同把手指伸进滚水中搅动,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一旦)投身其中,不是被烧焦,就是被淹死。所以仁人的军队,上下一条心,三军齐力;臣子对国君,下属对上级,犹如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哥哥。况且,仁人若统治着十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将布及百里,若统治着百里的国家,他的耳目便将布及千里,若统治着千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这样他必将耳聪目明、机警而有戒备,和众如一。因此仁人的军队,集结起来即为一支支百人的部队,分散开时便可各自为战;延长伸展好似莫邪宝剑的长刃,碰上了就会被斩断;短兵精锐仿佛莫邪宝剑的利锋,遇到了就会被瓦解;安营扎寨稳如磐石,顶撞它的,角就会遭摧折而退却。《诗经》所谓:‘商汤竖起大旗,诚敬地握着斧钺,势如熊熊烈火,谁敢把我阻拦?’正是说的这种情况。”材料二:秦二世皇帝,拥有天子的权势,占有天下的财富。凡是人迹能到达的地方,舟船能通航之处,没有不建立郡县的。然而放纵耳目的奢欲,穷尽奢侈糜烂生活的变化,完全不顾百姓语文参考答案·第4页(共5页){#{QQABaYCAggAoQJAAARhCAw3qCgMQkBCCAYgOBAAEMAABARFABAA=}#}的饥寒和财物的匮乏。动用万乘车辆,而修建阿房之宫,征发闾左的贫民,收取天下大半的赋税,百姓随之被捕遭到极刑,挽着车辂头朝大路死去的,一个早晨就有成千上万。天下人民像焦烤灼热一样饱受煎熬,悲痛就像服用苦药一样猛烈,上下不得安宁,官吏百姓相互失去依靠。前往戍守渔阳的士卒陈胜,从大泽乡起事,挽起胳膊露出右臂,号称大楚,而天下像回声一样应和。在这个时候,没有坚固的铠甲尖利的兵器,坚硬的弓弩和强大的冲车,他们就砍伐酸枣作为矛柄,纳入矛头作为锋刃,举起锐利的木棍,拿起扁担锄头,用来作为长戟强弩,攻打城池占领土地,没有敌人不投降、没有土地不被攻下的。天下因此像蚂蚁出洞一样混乱,风起云涌席卷天下,方圆达数千里。义兵势力地位都是最低贱的,而兵器也是最为不利的。然而一人倡导而天下响应,是因为在人民中积聚了怨恨。材料三:孔子说:“行仁者不会被天下人阻挡。国君喜爱仁德,天下无人能够抵挡。”如今,(如果)想要在天下无人能抵挡,却不施行仁政,这就好比是拿了烫手的东西却不去用水洗一洗。《诗经》上说:“谁能手执灼热之物,过后不用水冲洗呢?”【参考译诗】多日来风雨连绵不绝,昨日,天气随着我们出行的车驾骤然放晴。白鹤山松涛阵阵,花香袅袅,好像都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远山送来满目青翠,行路上的僧侣在麦浪中渐行渐远,此刻,白鹤山仿佛由我独享。手拄竹杖继续攀登,放眼望去,远山薜萝密布,如天边低垂的云朵,又像爬满井壁的苔藓。我没有跟随朋友们的脚步继续登山,独自停下来,面对白鹤山又一次劝酒、祈祷。记得去年冬天曾冒着风雪前来,今天再来已是暮春初夏时节。在此期间,时不时会听到一些好消息,但是愁绪也从来未曾断绝,此刻,迎风伫立,搔首沉思。也只能以酒浇愁,聊以自慰,不过那些曾经横亘一时的冰山现在在哪里呢(“冰山”可喻指那些煊赫一时,权倾朝野的人),只有白鹤山还如昨日一般屹立如旧。语文参考答案·第5页(共5页){#{QQABaYCAggAoQJAAARhCAw3qCgMQkBCCAYgOBAAEMAABARFABAA=}#}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