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江苏省镇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09-27 · 15页 · 860 K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初高三历史质量监测2024.0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周公通过制礼作乐而治理国家,正如《乐记》所言:“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这说明当时()A.礼乐教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B.儒家思想影响了治国理念C.音乐艺术源于社会礼乐文明 D.神权和王权统治相互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的中国。题干重点说的是通过制礼作乐实现天下大定,也就是强调了礼乐对于国家治理、社会稳定的作用,A项正确;此时儒家思想尚未形成,周公制礼作乐的时期远早于儒家思想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主要说的是制礼作乐对国家治理的意义,而非强调音乐艺术的起源,排除C项;题干中并未提及神权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A项。2.下表是中国古代某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表(部分),该时期应为()州名下辖州名下辖司州郡七,县一百零六冀州郡、国九,县一百青州郡、国六,县六十五并州郡九,县九十八徐州郡、国五,县六十二A.秦朝末年 B.西汉初期 C.东汉末期 D.北宋初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东汉时期。据材料“司州下辖郡七、县一百零六;青州下辖郡、国六,县六十五……”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设立十三州刺史;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因此东汉末期出现“州、国、郡、县”,C项正确;秦朝没有设立封国,A项不符题意,排除A项;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设立十三州刺史,刺史没有行政权,排除B项;宋朝改道为路,又将隋唐时期作为军事管理机构的“府”改为一级行政区划,形成路、府、县三级制,D项不符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是唐代某一时期进士籍贯分布图,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唐代的进士籍贯分布情况反映了当时()唐代进士籍贯分布图A.南方发展后来居上 B.政治经济中心仍在北方C.江浙地区人才辈出 D.选官制度促进社会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时期的进士在籍贯上主要来自于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政治发展情况影响教育发展情况,唐朝时期经济政治重心仍旧在北方,所以进士籍贯中北方占据多数,B项正确;据分布图可知,长江中下游等南方地区也有较大数量,说明南方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南方教育发展,进而推动了南方进士也占据了一定比例,但唐代时期,南方发展未超过北方,排除A项;江浙地区有进士,但人才辈出的表述过重,排除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但材料没有社会创新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4.南宋时期江南一带,四五月间“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腰镰刈晚禾,荷锄种新麦。”当地充足的劳动力是实现一周左右完成收麦与秧稻“双抢”的必要保证。据此可知()A.政局变动引发劳作方式变革 B.地缘因素决定生产发展C.稻麦复种制提高了粮食产量 D.北民南迁助推区域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南宋时期,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材料中提到当地有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在一周左右完成收麦与秧稻“双抢”,这很可能是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增加的结果,从而助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政局变动对劳作方式产生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劳动力对“双抢”的作用,而非地缘因素决定生产发展,此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题干重点说的是在一周左右完成收麦与秧稻“双抢”,强调的是劳动力保障,而非稻麦复种制提高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排除C项。故选D项。5.下图是1901年发表于西方杂志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桌上有一大盘水果,上面标着“中国赔款”,用一根细绳悬挂在桌子上方的是一把巨大的剑,上面写着“中国的觉醒”。该漫画旨在揭示()A.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侵华的步伐C.清朝统治日益腐巧无能 D.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图谋难以实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01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西方国家在开会,头上悬着一把巨大的剑,象征着在西方侵略之下中国人民的觉醒,反映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预示着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图谋难以实现,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并未阻止住列强侵华的步伐,排除B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王朝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材料并不是强调清朝统治日益腐巧无能,排除C项。故选D项。6.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首都计划》,提出“本诸欧美科学之原则”、“吾国美术之优点”的原则,并进行了大规模开放空间建设:一是把贵族私家花园辟为开放空间,如玄武湖、瞻园等;二是建立了一些新的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等。这表明当时中国()A.自然环境影响城市建设 B.公共事业立法持续完善C.城市规划理念不断进步 D.治国体现中体西用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9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首都计划》没有将西方的城市规划模式作为标准照搬,而是辩证看待,借鉴其科学原则,同时又融合中国美术之优点,这是一种理性辩证的态度,表明城市规划理念不断进步,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首都计划》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排除A项;材料只有一部《首都计划》,不能得出持续完善,排除B项;中体西用指的是洋务运动时期不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此时洋务运动已破产,材料与中体西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1933年“红五月”一个月内,江西苏区全省就扩大红军约2.5万人,太大突破扩红1万人的计划。毛泽东对时任于都县扩红突击队队长的刘英说:“你宣传的对象是农民,长篇大论不灵,学生腔也要不得”“要像江西老表学说话呐!”据此可知,“扩红”运动()A.体现了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B.有利于长征转危为安C.促进敌后抗日力量发展 D.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33年中国。据材料可知,“扩红”运动期间,党针对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宣传动员方式,也即“像江西老表学说话”,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述工作方法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D项正确;材料主要讲党在“扩红”运动期间的政策方法,而非强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反对最主要的敌人”,“统一战线政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1933年“红五月”的“扩红”运动主要是为了应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而非为长征作准备,排除B项;1933年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全民族抗战尚未开始,排除C项。故选D项。公众号:高中试卷君8.1955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对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顿,指出“当前合作化运动,应基本上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的阶段”。区别不同地区的情况,或者暂时停止发展,或者适当收缩,或者在巩固中继续发展。该举措()A.体现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复杂 B.配合了农村土地改革C.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实施 D.体现了实事求是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5年(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5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是中共中央对待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整顿,并且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D项正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生在1978年以后,排除A项;我国在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排除B项;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缓解当时农业发展中出现的农民的不满情绪,整顿农村经济,这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排除C项。故选D项。9.1979年7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一条广告的启示》:“我们国家这么大,各项建设事业的需要,包括人民生活的需要,五花八门,如果单是依靠行政手段去安排组织,不免挂一漏万;利用市场经济,作一些补充调剂,只会有好外。”这反映了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已明确 B.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思想解放C.主动寻求市场成为企业共识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79年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此时我国提出可以利用市场经济补充调整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体现了体制改革对社会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才提出明确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排除A项;“成为企业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D项。故选B项。10.21世纪以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积极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倡导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全球治理体制改革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体现了中国()A.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B.扩大主场外交的影响力C.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D.谋求主导世界政治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提供中国智慧积极参与,体现出中国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C项正确;材料强调中国在整个世界的国际事务上的作用,并不局限于邻近国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外交领域,排除B项;中国从未谋求主导世界政治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11.据下图信息可知,人类早期文明()A.相似性多元性并存 B.都发源于大河流域C.彼此隔绝独立发展 D.呈现多元一体格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图示可知,古代的两河流域、古埃及、古代印度河、中国的商朝,都诞生了不同形式的文字且有些文字延续发展出更多类型文字,这说明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相似性多元性并存的特征,A项正确;古代克里特文明不是发源于大河流域,排除B项;古代文明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排除C项;人类早期文明相对独立,多元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2.从11世纪或者12世纪开始,西欧许多自治城市的市民通过特许状拥有了自己立法和司法的权力,他们扫除阻碍商人经济活动的关卡,废除封建的人身奴役。因此,自治城市的特许状被珍贵地保存在市政厅内。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自治()A.有利于国王权力的加强 B.冲击了封建等级体系C.体现了大陆法系的精神 D.导致了分裂割据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可知这是推断题。依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材料表明,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通过特许状拥有了自己立法和司法的权力,他们扫除阻碍商人经济活动的关卡,废除封建的人身奴役,这冲击了原有的封建等级体系,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市自治情况,没有体现国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