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王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明代)当首辅失宠时,久受压抑的言官随即反扑,攻击首辅。六部部臣也会附和言官,暗中支持。首辅只能依靠皇帝出面,平息舆论,或指使另一批附议言官,代为辩驳,否则就得上疏乞休,告老还乡。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代君相矛盾激化B.专制集权强化C.内阁权力膨胀D.制衡机制完善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浏家港天妃《通番事迹碑》“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布施锡兰山佛寺碑》“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明书》“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国、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度亦不货”《明史》郑和航海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郑和远航推动了东西方经济交流郑和是奉皇帝之命出使海外诸国郑和远航是世界史上最大的规模3.有学者指出,清朝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制定民族政策方面比明朝更稳妥和有效,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统治者善于继承与创新。以下属于其“创新”方式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B.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D.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4.宋代理学家的理想是“得君行道”,希望圣明的君主任命自己为宰相,然后自上而下改变天下。他们在皇帝面前能够以政治主体自居,甚至说出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而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龙场悟道后,提倡“觉民行道”,希望感化底层士民,自下而上改变天下。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两个学派的学术差异B.社会政治环境的变迁C.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D.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5.黄宗羲认为:“《诗》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田出于王以授民,故谓之‘王土’。后世之田为民所买,是民土而非王土也。民待养于上,故谓之‘王臣’,民不为上所养,则不得系之以王。”黄宗羲的论述A.否定君主统治的正当性B.认清封建制度的危害性C.论证民本思想的合理性D.阐释政治转型的必要性6.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D.逐渐取代军机处的职能7.《永乐大典》辑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明成祖撰序:“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总结性类书②明成祖标榜“文治”强调了图书的教化作用③国家统一为《永乐大典》的编纂提供了条件④《永乐大典》被明政府确定为儒学基础读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于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推知,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A.文人品味发生变化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京剧艺术发展成熟D.封建制度走向衰落9.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布局发生了一个变化,从此前全国经济的南北不均衡,南方经济优于北方,变成了东西不均衡,东部经济优于西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在东部资本输出B.东部沿海具有海运优势C.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D.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10.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11.有学者指出: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涉及兴办近代交通运输、银行、采矿、保险等,鼓励科技发明和保护发明专利,立官司理工商税……构划了一个开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秩序。据此可推知,洪仁玕A.承担了反帝反封的历史使命B.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转型C.提出了近代社会治理的方略D.试图全面移植西方经济制度12.图1是近代某文章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书应该是A.魏源《海国图志》B.张之洞《劝学篇》C.康有为《孔子改制考》D.清政府《奏定学堂章程》13.1895~1898年间,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保国会、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等纷纷成立。这些民间团体的出现表明A.中央权力的下移B.救亡路径的求新C.革命力量的发展D.社会转型的完成14.义和团运动期间“拳民”拟定了一份“和约”,部分内容如下:日本将台湾、德国将胶州、俄国将大连湾、英国将新安九龙交还中国;各国使臣来中国者,照乾隆时所定之例,不许进京;各国运来中国货物和运往外国者加倍收税。据此可知,这份“和约”反映了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转向强硬B.《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现实C.根植于阶级和时代的爱国情感D.中国社会各阶层共同的思想认识15.史家常用“内外”分指中央与地方,用“轻重”来描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形势。历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晚清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可用于分析这种格局的直接形成原因和表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鸦片战争戊戌变法B.太平天国运动东南互保C.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D.甲午战争清末新政16.以下为20世纪初的一份“报单”(官方向民间报喜的传单)内容节选(“X”处为缺字):“贵府少爷某某,今蒙钦命;头品顶戴赏戴花翎两广总督部堂袁,X品顶戴XX学堂监督某;会同考取为学堂XX学员一名,俟毕业后给以举人出身,知日荣升禄位。”该“报单”折射出A.大众传媒的重要性B.维新变法的妥协性C.预备立宪的虚假性D.社会转型的艰难性17.据统计,从武昌起义爆发到1913年底,全国各地新成立的社团近700个,这些社团绝大多数是私法社团,而且种类很多,如,联谊类79个,实业类72个,公益类53个,学术类52个,教育类28个,慈善类20个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社团中,政治类312个,占总数的45.7%。当时社团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B.民众的民主意识逐渐觉醒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D.民主共和观念被民众接受18.1912—1916年间两度出任财政总长的周学熙贯彻“整理田赋,调整盐产,清理官产,施行烟酒公卖”的财政方针,积极“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还提出由政府兴办民间无力兴办的大型企业或由政府参加管理,同时给予经济援助或特殊政策照顾。这些举措A.利于改善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19.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20.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最初无不服膺天演论。1919年元旦,李大钊发表文章指出,“生物的进化,不是靠着竞争,乃是靠着互助。人类若是想求生存,想享幸福,应该互相友爱”;陈独秀“更径将互助视为人性善的本能”;1919年底,他们与蔡元培、胡适等人发起成立“工读互助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A.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主流B.社会精英思想观念趋于保守C.国人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D.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的反思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5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三言二拍”是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其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商人形象,其中明确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故事有37篇,占据总篇幅半数之多,而商人的结局也呈现出多元变化(如下表),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意蕴。小说主人公人物经历阿寄阿寄,徐家仆人。他不忍看着分家后的徐家三房孤儿寡母被欺负,主动提议外出经商。他积下了巨额财富,却分毫不取,送还给徐家王禄王禄在山东做盐商时,日夜欢歌,酒色无度,不到两年就死掉了郭翰郭翰为人贪婪,做生意缺斤少两。他在回乡时遏上暴雨,丢失了财物和官凭,最后沦落到替人执艄勉强度日的境地程宰、程寀程宰、程寀“世代业儒”,自幼习诗,但在“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着”的风俗熏陶下,二人弃儒从商,最终成为徽州巨商,结局完满蒋生传统儒士冯少卿,打破门户之见,将女儿嫁给蒋生,并认同了蒋生的商人身份施复、吕玉施复、吕玉在经商途中检到巨额财物,但他们没有将其据为己有,反而能设身处地地为失主着想,将失物归还给失主。最后,吕玉得以与走失多年的儿子团聚,施复更是避免了生命危险,生意越发红火——摘编自曹舒婉、李跃忠《“三言”“二拍”商人形象之结局研究》(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三言二拍”主要以商人为主人公来叙事的原因(5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三言二拍”中商人的形象和结局反映出的历史信息。(9分)22.李鸿章与近代中国。(12分)李鸿章(1823~1901),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与其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李鸿章。下表是近现代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史料2《中国轮船招商局》(《申报》第2版1872年11月29日)史料3《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同治元年(1861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史料4《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1908年史料5《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史料6《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阅读材料,将上表中的文献史料分类,并说明其史料价值。(6分)(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维新派在变法前后创办的大大小小近百所学堂,主要有三类,一是为了扩充变法力量、制造变法声势,维新派办了一些直接为变法服务的学校;二是本着实业救国的精神,办了很多实业学堂,以教授西学格致为主,培养了不少近代科技人才;三是兴办大批的普及教育学堂和师范学堂。维新派提出了通过教育来改造国民性的教育宗旨。严复首倡“三民说”即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从德智体三方面来重塑国民的性格。梁启超继承并发展了严复的“三民说”并进而提出“新民说”,要按有公德心、国家思想、自由、进步、自尊、合群、毅力、尚武的标准塑造崭新的国民。——摘编自丛静《维新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地位》材料二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领域兴起了反思和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倡导和建设民主、科学、实用的中国新教育的热潮,教育思想空前活跃。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现代教育思想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与国内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相结合,形成各种各样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当时中国的教育认识和实践水平,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前进步伐,创造了中国教育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与专制统治相表里的中国传统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清算,中国的教育家和学者探索教育的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中国教育也前所未有地开始融入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中。——摘编自孙培青《中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4-10-10
·
8页
·
102.6 K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