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腾·云”联盟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 10月联考历史答案

2024-10-12 · 3页 · 20.3 K

答案解析1.C材料中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受到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西北地区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其明显的融合四方的文明特征,故选C。多元一体是中华文明的特征,排除A选项;材料中没有提及陶寺遗址内部的社会分工,其重点在强调其文化受到不同文明的影响,排除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且时间不对,排除D选项。2.B表格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出奔到楚国及楚国出奔到其他国家的情况,通过对其出奔的原因及其人物的分析,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故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楚国与晋国的人才互动交流,排除A选项;也没有涉及变法运动的兴起,时间也不对,排除C选项;材料中无法反映人口大量迁徙,排除D选项。3.D材料中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挖掘出大量的西汉官印封泥,从其印名及涉及的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反映了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等进行治理,故选D。材料中没有羁縻政策的情况,排除A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方面的情况,更无法体现出经济中心的地位,排除B选项;也没有涉及官员的选拔制度,排除C选项。4.A本题宋辽文化交流。宋朝官员出使发现辽朝官员熟知宋朝文人作品,可见辽朝对于宋朝文化的认同,故选A。材料并不能得出北宋主动文化输出,B项错误;宋代的儒学复兴指的是程朱理学,苏东坡等人也不是儒学复兴的代表,C项错误;全面汉化明显绝对化,D项错误。5.C本题以清代米粮牙行的设置,深入考查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中四方商贾,以及江省米粮仰给川广等字眼,可见当时区域间长途贩运的活跃,故C项正确。严重衰退在材料并不能得出,A项错误;市镇经济有所发展,但材料并不能得出助推经济转型,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趋于解体过于绝对,D项错误。6.D本题以晚清自觉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来考查晚清中国外交近代化,中国逐渐融入国际体系。清政府引用国际法中的领海等概念迫使普鲁士公使释放被捕的丹麦船只表明晚清具有领土主权意识,故D项正确。A项错在开始,至少林则徐在中英交涉时已翻译运用国际法;清政府是被动介入,而非积极,B项错误;国际地位受到列强认可属于无中生有,C项错误。7.A民国初年的《矿业条例》改变了清末的税收标准,减轻了矿业税,还给予矿业法律保护,有利于鼓舞更多的人投资矿业,故A项正确。B项的财政收入增加跟材料不符;c项的民主建设没有涉及,也夸大了条例的作用;D项北洋时期军阀割据跟材料无关,排除D选项。8.A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属于文艺界的抗战行为,主要活动是动员民众抗日,激发爱国热情,故A选项正确。全民族抗日始于七七事变,故排除A选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抗战相持阶段还没有到来,D故排除选项。9.B1919-1956年中共创办的党报数量较多,有明显的阶段性,尤其解放战争时期党报数量多,从曲线图可知=1\*GB3\*MERGEFORMAT①=4\*GB3\*MERGEFORMAT④正确,=2\*GB3\*MERGEFORMAT②不符合分布图,错误,=3\*GB3\*MERGEFORMAT③从图表不能得出结论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正确。10.C本题考查现代农业发展,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材料阐述农业生产、流通、功能区划分和粮食产量的提高跟国家政策密切相关,故C选项正确。农业商品化趋势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A选项;农业发展与对外开放无关,故排斥B选项;D选项不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特点,排除。11.B《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著名文学作品,其内容多次涉及中国,可以印证出中国文化对阿拉伯的影响,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反映中阿交往,无法判断阿拉伯帝国扩张,故A项错误;作品并不能代表区域文明,更不能说明区域文明多元特征,故C项错误;整体世界的形成是新航路开辟以后,故D项错误。12.B神圣罗马帝国意图在帝国全境征收公共芬尼,遭到帝国内瑞士等地反对被迫取消征收,反映出帝国体制的涣散无力,故选B。材料只是提到瑞士等一些邦的反对,未提及社会其他方面以及帝国其余地区的态度,故A项错误;仅就征收公共芬尼遭到瑞士一些邦的反对不足以说明民族国家观念淡薄,属孤证不立,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税收依靠教会的地方组织,而不是教会的禁锢,故D项错误。13.C表格中法国印刷业总体上在不断地发展,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和启蒙思想的传播,故选C项。工业革命这个时候才开始兴起,而且主要在英国,时空观念不符合,AD选项排除;法国大革命还没有发生,B选项排除。14.A本题以德国二战期间的宣传画为切入点,考查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二战时期,德国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传播,漫画题为粉碎大德意志帝国的一切敌人,一颗铁拳锤击在几个小人身上,其中一位身披英国国旗,从漫画画风以及文字都可见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意大利和日本的态度、欧洲战争策源地等信息,而且宣传画时间是1940年,跟B、D项史实时间也不对,故排除BCD项。15.C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与沙特签订“石油美元”协议,将美元作为石油的计价货币,将美元与石油捆绑以巩固其全球经济地位,说明美国在两极格局中受到冲击作出调整,故C选项正确。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A选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美苏的军备竞赛,B选项排除。石油美元协议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是夸大其词,D选项排除。16、(1)特点:历史悠久;种类多;传播范围广;政治属性突出。(6分,任意3点,每点2分,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2)因素:商品经济的繁荣,造纸技术的积累与传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专制皇权不断强化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动;市民文化的发展。(8分,经济因素2点3分、政治因素2点3分,文化因素2分。)17、(1)变化:由零星出现到自觉运用;内涵日益丰富,由主要指汉族到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标准规范化,逐渐纳入课程标准。(6分,每点2分)(2)原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实践推动,传统国家和民族观念的不足,先进政党与精英人士的倡导和推动;西方民族国家观念的传入。(8分,内因任意3点6分,外因2分,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18、(1)内涵:相似历史境遇、现实发展阶段、共同发展目标、相同政治诉求而形成的身份认同;整体性崛起。(4分,2点)背景:冷战后相对和平稳定的国境环境;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加强合作。(4分,任意2点,其他合理答案同等给分)(2)评价:推动全球地缘经济和政治的重心从“全球北方”转向“全球南方”,有利于南方国家的合作,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客观上加剧了美西方对“全球南方”的争夺。(7分,积极影响任意2点4分3点5分,消极影响2分)19、评分细则:观点(2分)+阐释(2分)+论证:史论结合(6分)+总结(2分)示例:现代化浪潮推动社会主义逐渐发展成为现实。现代化浪潮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促进人类自由民主法治等思想的传播,同时也为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有利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成为现实。第一波现代化浪潮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土壤,现代资本主义充分暴露出自身基本矛盾,现代工业无产阶级和产业后备军不断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现代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他们创立社会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在第二波现代化浪潮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充分暴露,为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展开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文明遭遇浩劫。列宁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马克思主义,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社会主义成为许多国家赢得民族独立、解放和发展的选择。社会主义代表了最广泛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在现代化浪潮中成为现实,并展示出强大的活力和优势,引领和推动现代化浪潮。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