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4-10-16 · 15页 · 1.2 M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从随葬品和墓葬规格判断,陶寺遗址在墓葬随葬品方面存在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这说明陶寺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B项正确;仅凭出土乐器不能说明音乐演奏技艺的高低,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有关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等,无法得出早期国家出现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陶寺文化时期具体的宗法继承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对秦国的以法社会治理是给予称赞的,但对于统治者的功名却予以否定,说明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也存在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B项正确;A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荀子对今的秦国是称赞的,排除A项;秦国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理念,材料对秦国的称赞,说明荀子思想不是单纯坚守儒家思想理念的,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儒家不主张变法图霸,排除D项。故选B项。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汉初“以海内初定,子弟少,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填(镇)天下”。这说明秦汉时期()A.地方行政建置趋于更加合理完善B.对地方治理方式存在着认知分歧C.郡县制带有削弱王室的严重弊端D.分封制有利于拱卫王室以安天下第1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秦汉之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充斥着争论和分歧,B项正确;汉代郡国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倒退,一定范围恢复分封制带来危害,排除A项;郡县制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理,有利皇权加强,分封制最初有拱卫王室以安天下的作用,因自主权过大易于发展到威胁中央的程度,排除CD项。故选B项。4.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B.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C.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D.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北魏时期的史书不仅将各民族政权平等对待,而史书“爽夏”等词的出现则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日益密切,该史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的深化,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交融深化的背景下,对各民族政权平等对待,这与文化认同无关,且北魏已实现北方统一,排除B项;魏晋时期仍有夷夏观念,C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C项;史书体例包括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断代体,材料是反映民族交融,排除D项。故选A项。5.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根据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反之少纳税。户税依据资产来征税,不过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所以“户税只是依据土地征税的变象”。据此可知,两税法()A.减轻了百姓徭役负担B.改变了资产为主的标准C.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D.适应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是以资产和田亩来征收户税和地税,根据田亩多寡为依据,田产多者多征税,田产少者少纳税,户税依据资产来征税,且资产与土地联系紧密,这表明两税法适应了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形势,D项正确;百姓的徭役负担材料没有涉及,无法体现,排除A项;两税法是改第2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换以资产为主,而非改变了资产为主,排除B项;两税法之后土地兼并未受到抑制,反而会加剧,排除C项。故选D项。6.宋代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监控和节制各州,然而路级诸司职任有交叉而各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做法()A.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B.提高了行政效率C.确保了国家统一安定D.抑制了武将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监控和节制各州,然而路级诸司职任有交叉而各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可知,这一做法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A项正确;这一做法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B项;“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宋朝的崇文抑武方针抑制了武将的势力,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元代多有诗作描绘直沽的繁荣景象,如“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这可用来研究元朝()A.海外贸易蓬勃发展B.南方经济优势明显C.航运水平领先世界D.边疆管理成效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可知,南方(吴越地区)的粮食、布匹等大量运到北方(天津),结合所学,经济重心已在南宋时期完成南移,元代大运河裁弯取直,方便南粮北运”等知识,可得出,材料可用来研究元朝南方经济优势明显,B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国内南北货物运输,不是海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当时元朝与世界的比较,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边疆,排除D项。故选B项。8.自康熙、雍正以来,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该举措()A.推进了国家治理的一体化B.有利于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C.扩大了清王朝的统治区域D.废除了明朝原有的官学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第3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清朝时期的中国。材料“清统治者逐渐将前朝设置的军事卫所改为府、州、县,或并入临近的行政区划;原有的卫学也改为府学、州学、县学,或并入附近的地方官学”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地方行政机构和教育机构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强调的是国家治理的一体化,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的地方治理,非教化在原卫所区发轫,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清王朝统治区域的扩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继承和发展,非废除,排除D项。故选A项。9.《望厦条约》第三十三款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据此可知()A.中美两国关系相对平等B.中国力图保护贸易自主权C.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傀儡D.清朝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表明,中国对鸦片贸易持反对态度,认同“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这体现了中国力图保护贸易自主权,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反对鸦片贸易正常化,无法体现中美两国的关系,排除A项;清政府沦为列强的傀儡,在材料中无法找到依据,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中国力图保护贸易自主权,未直接表明清朝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10.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殖民势力企图吞并越南。为保持与清廷的联系以寻求帮助,越南向清廷提出派使节驻京、设领事馆于广东等要求,最终清廷同意越南的请求。这说明()A.越南与清朝的国际地位平等B.中法《越南条款》并未生效C.殖民势力冲击传统宗藩体系D.洋务运动极大提升清朝国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法国)。因法国入侵,越南向中国提出派使节驻京的要求得到清政府回应,这说明在西方殖民势力威胁下中越两国对彼此关系做出了调适,这冲击了传统宗藩体系,C项正确;材料中越南是出于与清朝保持联系的需要单方面派驻使节,并未与清朝获得同等国际地位,排除A项;《越南条款》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清政府对越南做出回应并非国力提升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11.1894年以前,我国农业科学的开展大抵仅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个别行动。1894年以后,《闽报》《苏报》《大第4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公报》《申报》《农学报》《维新报》等纷纷刊登欧、美、日的农业新知,官方协同地主士绅推动种种农业改革。这体现出()A.洋务运动推动农业科技普及B.现代农业由理论发展到实践C.维新派重视农业科技的发展D.救亡图存运动深入经济领域【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4年前后(中国)。据题干,1894年以前农业科学开展只是少数知识分子行动,1894年以后诸多报刊刊登农业新知且官方协同推动农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救亡图存运动深入到经济领域,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和变革,D项正确;洋务运动主要在1860年代至18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且题干未特别强调科技普及,排除A项;题干重点强调的是农业改革的推动,而不是仅仅说现代农业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排除B项;材料不只是体现维新派,还有官方等其他方面,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表是关于1901-1949年中国对日、美、欧教育研究的变动简表,据表可知,造成这种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901—1949年中国对日、美、欧教育研究的变动简表该年总篇日本教育篇美国教育篇年度欧洲教育篇数(含苏俄)数数数190111911611(0)19105325919(0)1920152128240(11)1930126162654(18)194069111523(7)19497601345(29)说明:同一篇文章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该篇文章在各国的篇数统计中都被计算在内。A.战争引发民族仇恨B.国人价值观念的变化C.救国思潮与时俱进D.留学教育方向的转移【答案】C第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1949年(中国)。据材料“如表是关于1901-1949年中国对日、美、欧教育研究的变动简表”可知,表格反映在1901-1949年间,国人研究日本教育明显减少,而研究欧美教育则明显增多,尤其是1910-1930年间更为明显,主要原因是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人开始由维新变法学习日本君主立宪制转向学习欧美实行民主共和制,这体现了救国思潮与时俱进,C项正确;1901--1910年间研究日本教育篇数就急剧减少,而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西方列强侵华加剧,这表明战争引发民族仇恨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Word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