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2024-10-24 · 30页 · 1.1 M

合肥一六八中学2025届高三10月段考试卷生物学考生注意:1.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D.蛋白质与DNA或RNA结合,可构成某些细胞结构2.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SUT表达水平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生物大分子,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曲线乙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蔗糖含量C.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D.提高SUT的表达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3.痢疾,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引发痢疾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痢疾杆菌和痢疾内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内,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并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从而引发阿米巴痢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与痢疾内变形虫均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痢疾杆菌与痢疾内变形虫均以脱氧核糖核酸为主要的遗传物质C.痢疾内变形虫“吃掉”的肠壁组织细胞,可被溶菌酶降解D.可利用荧光标记法研究痢疾内变形虫吞噬肠壁细胞的过程4.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有两种分裂方式: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图1和图2),两种分裂方式都需要DRP1蛋白的参与。正常情况下线粒体进行中区分裂,当线粒体出现损伤时,顶端Ca2+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线粒体进行外围分裂,产生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小的子线粒体不包含复制性DNA(mtDNA),继而发生线粒体自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的中区分裂和外围分裂不可能存在于同一细胞中B.正常情况下中区分裂可增加线粒体数量,外围分裂会减少线粒体数量C.线粒体外围分裂可能由高Ca2+、高ROS导致DRP1蛋白在线粒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D.线粒体自噬过程需溶酶体合成的多种水解酶的参与,利于物质重复利用5.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农业生产活动与其目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合理的是( )农业生产活动目的A早春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的萌发B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有效利用光等资源,实现高产C中耕松土,即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促进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有机质D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降低有机物消耗A.A B.B C.C D.D6.苹果成熟后酸涩度下降,清甜可口。苹果果实采摘后成熟过程中部分物质的含量变化及细胞呼吸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果实成熟过程中出现呼吸强度突然升高,最后下降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由成熟阶段走向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苹果果实细胞中的有机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液中B.在发生呼吸跃变的过程中,葡萄糖会大量进入线粒体中氧化分解C.在发生呼吸跃变的过程中,细胞内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持续上升D.零下低温、低氧条件下可使苹果呼吸跃变延迟,有利于储存7.如图,成体干细胞既有对称分裂也有不对称分裂,其中不对称的细胞分裂往往占主导地位,产生分化的子细胞和干细胞的“副本”。研究发现,在进行不对称分裂时,成体干细胞会选择性地保留更老的DNA链,而将新合成的DNA链交给要进行分化的、使用后要被“丢弃”的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体干细胞进行一次不对称分裂后,干细胞的数量没有增多B.DNA链的非随机分配有利于维持干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C.若分化的子细胞以凋亡的方式消失,意味着机体进入衰老状态D.图中A、B两种细胞在细胞器种类和数量方面可能存在差异8.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最科学、严谨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步骤A验证酶具有高效性实验组:2mL3%H2O2溶液+1mL过氧化氢酶溶液,保温5min;对照组:2mL3%H2O2溶液+1mL蒸馏水,保温5minB验证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组: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用碘液检验;对照组:2mL3%蔗糖溶液+1mL新鲜唾液,保温5min后,用碘液检验C探究酶作用的适宜温度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鲜唾液+碘液→每隔5min将溶液温度升高10℃,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验证pH可影响酶的催化活性①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3%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向A、B、C三支试管中依次加入1mL不同pH的缓冲液;③向A、B、C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新鲜唾液;④将A、B、C三支试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持5min,再用碘液检验A.A B.B C.C D.D9.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和研究方法对生物科学研究至关重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实验名称实验材料涉及实验方法①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活体染色②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洋葱鳞片叶纸层析法③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对照实验法④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花生子叶显微观察A.上述表格中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对应叙述正确的有两项B.实验②中加入碳酸钙可防止色素被破坏C.实验③若只进行短时间培养就进行酒精检测,结果可能不具科学性D.实验①②④中都有使用酒精,使用目的和浓度各不相同10.热量限制是指在提供充分的营养成分、保证不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下,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理论上,不但能延缓肿瘤生长,还能延缓衰老、延长实验动物的寿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量限制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能量来源,但不能使其转化为正常细胞B.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减小,多种酶活性降低C.实验动物寿命的延长可能与细胞的存活时间延长有关D.热量限制的前提是保证氨基酸、维生素等的摄入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11.垂体腺瘤(PA)是神经外科肿瘤中的常见类型,部分PA病例表现出局部快速生长、肿瘤扩散等恶性特征,手术全切困难,容易复发。线粒体代谢对肿瘤能量供应十分关键,因此研究者从与线粒体形态调节有关的动力相关蛋白(Drp1)出发,为研究Drp1对PA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了正常垂体细胞、低增殖PA细胞(增殖速度较快)、高增殖PA细胞(增殖速度很快)的Drp1表达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线粒体DNA(mtDNA)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O₂的场所B.图1结果说明Drpl表达量上调会抑制PA细胞增殖C.肿瘤细胞增殖需要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D.线粒体基质中的核糖体的形成只与核仁有关12.某实验室在观察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用橙、蓝荧光(分别用黑白颜色表示)分别标记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胞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考虑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中一定有姐妹染色单体B.该细胞的上一时期会出现联会,且可以形成8个四分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数目减少为2对D.该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精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13.秦岭地区迄今已报道过11例罕见棕白色大熊猫(性别决定为XY型)。我国科研人员从棕白大熊猫家系(如图)中鉴定出该性状可能与核基因Bace2突变有关(不考虑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目前这种突变仅在秦岭地区的大熊猫种群中被发现。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棕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不考虑基因突变,两只棕白色大熊猫杂交,后代是棕白色C.秦岭地区的大熊猫种群与其它地区的种群间存在一定程度地理隔离D.通过对大熊猫粪便DNA中Bace2基因检测可判定大熊猫个体间的亲子关系14.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不考虑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野茉莉花共有243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B.可以用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绿色:白色=1:1:2D.若某植株自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9紫色:3绿色:4蓝色,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有6种15.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携带者女性与一患病男性结婚,将产生子代的情况绘制成遗传图解(如图),对该遗传图解的评价正确的是( )A.漏写亲本的表现型B.漏写杂交符号⊗C.卵细胞的类型只写一个a即可D.漏写雌雄配子的比例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16.氮素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质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NO3-和NH4+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无机氮源,二者的相关转运机制如图所示。当NH4+作为主要氮源时,会引起细胞内NH4+积累和细胞外酸化,进而抑制植物生长,这种现象被称为铵毒。已知AMTs、H⁺泵、NRT1.1和SLAH3是膜上的转运蛋白。(1)由图分析,NO3-通过NRT1.1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H+泵属于_____(填“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在运输)H+时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之结合。(2)研究发现,拟南芥NRT1.1和SLAH3参与了解铵毒的过程,据图可知其解铵毒的机制是:一方面,当过量NH4+的吸收造成了植物根周围的显著酸化,植物感知这种胁迫信号后,_____,缓解了铵毒。另一方面,由于外界NO3-浓度较低,植物抑制根周围酸化的能力很有限。此时植物调用SLAH3,使其介导NO3-的外流,在胞外维持一定浓度的NO3-以供NRT1.1继续转运,从而使NO3-发生持续的跨膜流动,进而达到解铵毒的作用。(3)现有拟南芥的NRT1.1基因单突变体、SLAH3基因单突变体,NRT1.1SLAH3基因双突变体及正常的拟南芥若干,请设计实验证明在解铵毒的过程中,NRT1.1和SLAH3共同起作用,缺一不可。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实验结果:_____。17.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的环境中培养60d,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几种作物光合作用过程所需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填部位)。(2)据图分析,不同作物在不同处理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趋势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但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几种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内在因素可能是_____,导致光反应为碳反应提供的物质和能量不足;也可能是碳反应中固定CO2的酶活性不高。(3)R酶是催化CO2固定的关键酶,它的活性决定了光饱和点对应的最大光合速率。研究表明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