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门市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语文答案

2024-10-30 · 10页 · 22.9 K

参考答案:1.C(3分)解析:“不可表述的知识不能被传播”于文无据,“说明传播是知识信息的最大来源”无中生有,不合逻辑。2.A(3分)解析:强加因果。3.B(3分)解析:4个选项都讲到了“新质生产力”,但是只有B选项是从“供需动态平衡”的角度阐述的,因此选B。4.(4分)①小组讨论能共享知识,加速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使知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②小组讨论会带来知识的相互碰撞、相互渗透,带来知识的增值。(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5.(6分)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年应①如饥似渴学习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能力水平;②激活创新思维,努力成为创新型高素质人才;③关注并投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把个人兴趣、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为祖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贡献。(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6.C(3分)解析:A项“自谦”错误,“谋饭的商品壶“打上专用印记不能体现自谦;B项“陶中难以确定茄段壶的原创者”错误,“这是师父的壶”,表明陶中确信茄段壶是师父的原创作品;D项“这些插叙使文章既显厚重又显雅致”错误,关于“晨课”的回忆不能使文章显得“雅致”。7.A(3分)解析:“晨课”在仪式感之外,更多的是强调参与者内在饱满的精神状态。“神圣”用语夸张,是对文本的过度解读。8.(4分)①尊重自然法则,把最大的“真”还给真。②即从选材料到完成制壶的一系列工序都要顺应自然;③制壶人要遵守壶为茶而设的根本,要通过壶最大程度地焕发茶的灵性和韵味,并且把这种灵与味传递给饮茶者;④要以壶为器,让壶、茶性、饮茶者三者和谐统一(天人合一)。共4分,答对其中三点可得满分)(答题思路参考:1.根据原文“尊重自然法则,把最大的‘真’还给真,这应该是顾氏赋予‘古法制壶’的内涵”。2.答案第二、、三个要点解释什么叫做“尊重自然法则,把最大的真还给真”,3.答案第四个要点,合起来解释一遍。)9.(6分) ①师父:直接使用陶中的称呼,拉近读者与人物的情感距离,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也传达出叙述者对“顾景舟”真挚深沉的敬爱与怀恋;②顾氏:将读者暂时从沉浸中(与人物的亲近关系中)抽离,站在历史角度,审视顾景舟对中国紫砂壶制作技艺的巨大贡献与影响;③顾景舟:直接用名字,叙述者以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地表明顾景舟是“茄段壶”的原创者;④顾辅导:表达叙述者对师父的“敬畏”。(答对一点2分)10.(3分)B、D、F解析:“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11.(3分)B解析:B项,“恶”字都解释为“怎么,哪里”,意思一样。;A项,“越国以鄙远”的“鄙”字是使动用法,使边远的地方成为边境。与文中的意思和用法都不一样;D项,“不耻相师”的“相”是副词,互相的意思。)12.(3分)C解析:原文“来学者迹接于道”,是指来跟他学习的人,在路上足迹相接,意思是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13.(8分)(1)像阳先生的品级俸禄,不算低下和微薄,那是明明白白的了,可是(他的行事)却是这个样子,难道可以吗?(“若”,像,1分;“贫”,微薄,1分;“其”,难道1分;句意1分。)(2)阳城扬言说:“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批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显”,显扬、传扬,1分;“坏”,使动,使……坏,破坏,1分;“哭于廷”,状语后置,1分;句意1分)14.(5分)①依据《阳城传》的记载,在陆贽被诬告惹怒皇帝无人敢进言的时候,他大胆直言;②在皇帝想任命裴延龄为丞相时,他不怕得罪皇上而进言。所以阳城可以算得上争臣。(第一点、第二点各2分,反驳的语言表述1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有人问我:谏议大夫阳城,可以算做有道德的士人吗?他学识渊博,广见多闻,又不希望人们知道他的名声。他履行古人的道德准则,住在晋地的边境。晋地边境的人受到他的道德熏陶而修行善良的有几千人之众。大臣听说后就推荐他,皇帝任用他为谏议大夫。人们都认为这是很荣耀的,而阳先生却没有欣喜的表情。他担任这个职务已经五年了,看他的品德好像与隐居在野时一样,他哪里会因富贵而改变自己的心志呢?我回答说:这就是《易经》里所说的,长期保持着一种德操而不能因事制宜,这对士大夫来说是有危害的。哪里算得上有道 德的人呢?现在阳先生担任职位的时间,不能算是不长久了;了解国家的政治措施的正确与失误,不能算是不熟悉了;皇帝对待他,不能说不重视。然而他未曾说过一句关系到国家政治的话。看待朝政的得失,就好像越国人看秦国人的胖瘦一样毫不在意,他心中没有喜悦和忧愁的波动。问他担任什么官职,就说是谏议大夫啊;问他有多少俸禄,就说是下大夫的品级啊;问他朝政情况,就回答说我不知道。有道德的人,原来是这样的吗?况且我听说:有官位职守的人,不能称职就该离去;有进言任务的人,不能提出有益的意见就辞去。现在阳先生认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批评没有呢?能够提出批评而不提,和不能提出自己的建议批评而不离去,这两种态度没有一种是对的啊。像阳先生的品级俸禄,不算低下和微薄,那是明明白白的了,可是他的行事却是这个样子,难道可以吗?君子有官位,就应有以身殉职的思想准备。未得到官位,就考虑修饰文辞来阐明他掌握的道理。我是要阐明道理,并不是自以为正直而强迫人家接受自己不要的东西。《国语》上说:“只有善人才能够无保留地接受批评。”这就是说他听到别人规劝后能改正自己的过失。您告诉我说:“阳先生可以算是有道德的人。”阳先生虽然现在未能达到,难道他将来也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吗?材料二: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阳城性情谦虚敬肃简约朴素,无论老幼,都一样对待。远近的人都仰慕他的品行,前来求学的人接连不断。当地的人有了争执,不去官府而是到阳城那里裁决。李泌担任宰相,向德宗举荐阳城,德宗征召他来朝,任命他为右谏议大夫。等到他就职之后,其他的谏官们都就繁杂琐屑的政事频频进谏,使得皇帝很厌烦,而阳城却与他的两个弟弟延请宾客,日夜畅饮。等到裴延龄诬陷、放逐陆贽等官员时,因为皇帝对陆贽等非常愤怒,官员们都无人敢向皇帝进言。阳城听说了,就说:“我担任谏官,不能够让皇上冤杀无罪的大臣。”于是约拾遗王仲舒一起上奏章激烈地指斥裴延龄的罪状,依据大义意气激昂地为陆贽等人申辩是非,多日不止。皇帝大怒,召宰相来治阳城的罪。顺宗当时是皇太子,为阳城展开营救,结果阳城得以免罪。可是皇帝的怒气还没消,要让裴延龄做宰相。阳城扬言:“如果让裴延龄做宰相,我一定身着白麻在朝廷上哭来破坏这件事。”皇帝最终没有任用裴延龄为相,正是阳城的功劳。15.(3分)D解析:杜诗先写景后记叙,汪诗是先写景后议论。16.(6分)①杜诗以渔父自语作结,暗示渔父是与屈原一样的独清、独醒之人,表达了诗人对渔父坚定意志和脱俗境界的赞美。(诗歌暗示了当时社会上缺乏像屈原那样有高尚情操、忧国忧民的人,具有一定的讽喻意味。)②汪诗以屈原和渔父的对话作结,把渔父的逍遥自在与屈原的积极用世作对比,引发人们对人生价值选择的思考。(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6分)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苏轼《赤壁赋》/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张炎《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18.(2分)示例:A.五彩斑斓/五颜六色/万紫千红/绚丽多彩B.同流合污/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评分标准:写错字不给分)19.(4分)(1)语句:②:修改为:它的根系发达【解析】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去掉“由于”(2)语句:④:修改为:从而有效地改善水质。【解析】属于搭配不当,根据前文意思,荷花的根系可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是会让水质往好的方向改变,因此是改善。(评分标准:写对序号给1分,修改正确给1分,写修改后的句子或写修改方案均可得分)20.(4分)示例:甲: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解析】根据上文提示“除了……之外”,此处要填“还”;下文“药用成分”、“功效”“作用”、“可入药”可推测此处要填“具有药用价值”。乙:多源于其高洁的品质【解析】第五段赞美了荷花的气质,根据上下文,该空要填原因,需要有“是因为”、“是由于”、“源于”等相关字眼;又根据后文“出淤泥而不染”、“气质高洁、超凡脱俗的荷花”可推测此处要填“高洁品质”“高尚品德”之类的话。21.(4分)示例:多花瓣的显得端庄,少花瓣的看着潇洒,白色的感觉素雅,红色的显得艳丽。(评分标准:1句1分)22.(4分)示例:“活”表示生动、逼真,“脱脱”则强调了相似程度之高,这里指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非常相似。(评分标准:“活”表示生动、逼真(1分),“脱脱”则强调了相似程度之高(1分),这里指屈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非常相似(2分)。) 23.(60分)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