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李帅)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382年,朱元璋平定云南后,改行省为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诸府州县司;置都指挥使司,领诸卫所;置提刑按察司,分巡安普、临元、金沧、洱海四道,并察诸府州县司卫所。这些做法A.标志着行省制遭到完全废除B.推进边疆政治与内地一体化进程C.确保了边疆地区的长期稳定D.推动各民族的社会风俗渐趋相同2.明朝隆庆元年,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请开海禁;隆庆六年,郡守罗青霄……议征商税,以及贾舶;万历三年,中丞刘尧诲请税舶以充兵饷,岁额六千。据此可知,明代请开海禁A.是中后期库府空虚的反映B.有效解决了海防危机C.表明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D.加快小农经济的瓦解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户籍制度时指出,“在政治社会领域中由蒙古统治者所带来的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宋朝客户主户之间依附关系更为牢固B.元朝实行“大索貌阅”激化民族矛盾C.元朝诸色户计推动百姓身份趋于平等D.明朝沿袭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制度4.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C.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D.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5.中国传统官方史书很早就记载了周边民族的文化,但历代史官受限于语言、文化等因素,纪录并不正确,士人也不关心。但自某时期起,知识分子开始重视边疆问题,并参考外文著作,积极研究周边族群的历史和地理。这种转变的背景最可能是A.北宋初年,辽夏压境,士人提倡春秋大义以保护国土B.明中期以后,耶稣会教士引入欧洲新地理学带来启发C.清中期以后,俄国蚕食边疆,促使学者拓展边疆研究D.日本扶持满洲国,刺激中国学者研究边疆历史的风气6.19世纪70年代中叶,我国出口商品的种类只有80余种,1894年增至200余种。其中生丝、茶叶等传统商品出口比重急剧下降,豆类、棉花等农副产品逐渐增多。这反映了A.清末新政扭转了贸易逆差B.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加剧C.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加剧D.实业救国带动民族工业发展7.图1能反映出,中国当时图1各港口外国成年男性的数量(1850—1859年)A.外贸中心的转移B.就业结构的变化C.通商口岸的增多D.民族工业的出现8.清朝规定中央户部十四司、御史十五道,地方督抚以下至佐杂,皆须回避本籍五百里以外,核查无误,方可补授官缺。1853年,朝廷发布办团上谕,开始大规模地直接任命中央官员“回籍”办理团练防剿事宜。这一转变源于A.朝廷积极推行军事体制改革B.阶级矛盾激化加剧了统治危机C.列强扩大侵华损害国家主权D.压制地方维护中央权威的需要9.晚清海军学堂虽然在南方沿海地区率先创立,但从地域分布看,其密集区却在北洋区域,如天津水师学堂、威海卫水师学堂等,此外还有像天津海军医学堂之类的由海军部门专设的非军事技术类学校。据此可知,晚清海军学堂分布状况主要取决于A.地方对朝廷教育决策的贯彻力B.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西方列强军事侵略重心的变化D.晚清整体国防的战略布局10.图2为1891的揭帖漫画《鬼拜猪精图》。此类漫画在当时( )图2A.深受“扶清灭洋”口号影响B.体现了国家意识的高涨C.易于激发民众的反抗精神D.抨击了洋人朝廷的腐朽11.20世纪初,在远东局势的影响下,美国社会出现了一种棋盘游戏。玩家分别从游戏地图(图3)下方大沽上岸,依次经过天津、北京、保定、山海关等地,最后经海路回到大沽。该游戏图3A.再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进程B.彰显了美国独霸中国的野心C.体现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后果D.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低落12.图4为中国近代某革命形势发展示意图。此次革命( )图4A.推翻了封建制度B.推动了民族复兴C.获得了民众支持D.建立了现代国家13.吴佩孚于1918年致电段祺瑞,阐述自己对府院之争的看法,下面是电文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当时查民国约法,宣战媾和许大总统以特权,未闻以此种特权许内阁也。况内阁即昔日之宰辅。宰辅者,世运之隆替,国统之枢纽也。曰内阁,曰丞相,名殊意一。其责任,宰辅朝野上下之权衡,以辅左右出入之政也……掌天下安危、操邦国存亡,实责任在宰辅一人……殊不知宰辅总百官之政,元首之口舌也。一旦喉关固闭,言路弗通,则国情无所达。A.封建君主专制仍在继续B.军阀势力阻碍政党政治发展C.行政与立法的关系紧张D.民主共和仍受封建思想束缚14.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底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15.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指出;“(训政是)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1928年,蒋介石在《训政纲领》中提到:“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和监察五权,由国民党政府总揽执行。”这表明A.国民党发展了美国三权分立的理论B.蒋介石践行了孙中山的“训政”理念C.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基层自治的条件D.“训政”沦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工具16.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17.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世界银价暴涨,导致中国白银外流,影响中国经济。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紧急安定货币金融办法》,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收兑全部白银归国库,作为发行法币的准备金;所有税赋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都应使用法币,不得使用金银。此举A.导致银元流通B.消除了通货膨胀C.统一了全国货币D.稳定了世界经济18.歌曲《当红军》收录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教育部编的《儿童唱歌集》中,如图5所示。这反映出当时苏区图5A.美育教育引起普遍关注B.适应民族革命战争需要C.音乐教育服务革命现实D.儿童积极参加工农红军19.据红军宣传员吴德华回忆,井冈山时期他们每到一个新地方,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标语。毛泽东很关心,有一次还问他今天写了几条标语?他回答:60条大标语。这一时期的标语A.致力于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是中共践行群众路线的一大创举C.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20.图6是1927—1945年中共根据地及工作重要据点的分区示意图。据此可知图6A.地区差异影响革命策略的选择B.革命发展严重依赖铁路建设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D.革命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7中国历代人口变化示意图——摘编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材料二表1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比率朝代年份(公元)耕地面积(百万亩)人均耕地(亩/人)西汉25068.57东汉10553510.09北宋9762557.96北宋10726605.45明朝13935228.70明朝15817933.96清朝16627138.59清朝17849893.69——摘编自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实际人口与统计人口两条线长期不能吻合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反映的清代现象。(6分)22.(16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鸦片战争使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王韬等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重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查和了解,并译介、出版关于西方的书籍。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东方各国了解西方的珍贵资料,它的出版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清政府的重视,但对后来知识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冯桂芬遵循着林则徐、魏源的改革思想,甘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圣,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的方针,要求“博采西学”。冯桂芬第一次明白具体地提出全面改革是必要的。这些主张超出了当时思想界和以后洋务思想的水平,直接成为19世纪八九十年代改良派变法思想的先导。——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思想界转型的表现,并简析其根源。(8分)(2)列举洋务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8分)2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21921—1933年中共中央机关驻扎地变迁及时长一览表时间驻扎地时长(月)1921年7月—1922年11月上海161922年11月—1923年2月北京31923年2—4月上海21923年4—7月广州31923年7月—1927年4月上海451927年4—9月底武汉61927年10月—1933年1月上海63合计 138(其中驻扎上海为126个月)——摘编自姜楠、忻平《中共中央驻沪时间考》材料二1927年9月,在进攻长沙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随后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10月7日,毛泽东率部到达江西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根据地的武装斗争同土地革命是分不开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动农民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工作只在个别地区试行。随着根据地逐步稳定,在边界各县掀起全面分田的高潮。到1928年初,党先后发动近百次武装起义,各地武装起义蜂起的时候,中共中央仍然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依旧放在城市。实际上,从外国搬来的“城市中心论”是脱离中国实际情况的。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斗争,代表着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1—1933年间中共中央机关驻扎地变迁的特点。(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的新道路,并分析其蕴含的革命智慧。(6分)2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贫富,有强弱,有利益冲突,妥协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合作的基础,和暴力斗争相比,它成本低,代价小,效果好,最能有效地调节不同的阶层和利益主体的矛盾和冲突。纵观世界历史,妥协与改良,尤其是权势一方的妥协让步,几乎是每一个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现代化之旅的必经之路。然而,我们国家在历史上似乎缺乏宽容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024-11-10
·
11页
·
2.5 M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