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4-11-24 · 7页 · 43.4 K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3.本次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分值为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给弟子鲍桂星的书信中,姚鼐明确提到其“平生论诗宗旨”是“镕铸唐宋”。“镕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广泛向古人学习,甚至“古人之异体”,即相对立的因素,都可为我所学;二是形成自己的面貌,即“成其体”。二者即是明清诗学中一直争辩不休的模拟与脱化问题。在姚鼐看来,模拟是学诗的初始阶段,先模拟一家,达到“似”的程度,再更换另一家;经过多次模拟,掌握多家的路径,自然能将古人之精华熔于一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只有在坚持不懈地模拟的基础上,才能脱化。因为强调模拟,所以姚鼐对前后七子模拟之风尽管有批评,但亦将其视为正宗:“比拟诚太过,未失诗人葩。”钱谦益讥讽七子的学诗方式,姚鼐痛诋之云:“近世人习闻钱受之偏论,轻讥明人之模仿,文不经模仿,亦安能脱化?”正因如此,姚鼐学诗“从明七子入”。模拟是学诗的基础,脱化是高级阶段,而终极目标是追求“自成一体”的成效。对于由模拟到脱化的过程,姚鼐有深刻的体会。学诗的第一阶段,是由不似到似。由于各方面的限制,初学者对前人之诗了解不深,故模拟时很难学得像,必然进入一个苦闷的境地。度过此种苦闷的阶段,才能有所心得,达到似古人的地步。所以由不似到似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在《今体诗钞》中,姚鼐往往点出某诗学某人,并且指出模拟达到的阶段,如评储光義《寒夜江口泊舟》及皎然《寻陆鸿渐不遇》云:“似孟公。”评丘为《题农父卢舍》云:“似右丞。”显然,达到似某人的地步已属不易。由似到脱化,也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天启”才能实现。功夫是基础,模拟求似的阶段必须“多读多为”。而在由似到脱化的阶段中,功夫的作用虽不如前一阶段,但仍不能脱离。对于“天启”,姚鼐有时用“禅悟”来解释,他告诫侄孙姚莹云:“凡诗文事与禅家相似,须由悟入,非语言所能传……欲悟亦无他法,熟读精思而已。”熟读精思到一定的程度,即可顿悟形成自己的面貌。他评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云:“从小谢《离夜》一首脱化来。”“镕铸唐宋”即以唐宋两代诗人为模拟对象,姚鼐《今体诗钞》只收唐宋人诗。这些诗人有的选入一首或数首,有的则选入一二卷的篇幅。就入选规模来看,李白、杜甫、王维、苏轼、黄庭坚等人是他重点模拟的对象。姚氏企图在效法诸家的基础上,进而求变,达到自成一家的化境。他最倾心黄庭坚学杜的路数,评《题樊侯庙》《徐孺子祠堂》云:二首从杜公《咏怀古迹》来,而变其面貌。凡咏古诗镕铸事迹,裁对工巧,此西昆纤丽之体。若大家以自吐胸臆,兀傲纵横,岂以俪事为尚哉!“镕铸唐宋”所包含的模拟与新变的关系,在明清诗坛往往是割裂的,且选取哪种学诗方式,同时也关涉着师法对象的选择。正如叶燮所言,学唐诗者如前后七子、王士禛多着意模拟,故趋于“陈熟”;学宋诗者如公安派、竟陵派及浙派等,多着意变化,故趋于“生新”。二者互相排斥,前后循环,“厌陈熟者,必趋生新;而厌生新者,则又返趋陈熟。”出于此,叶燮强调将两者融合:陈熟、生新,二者相济,于陈中见新,生中得熟,方全其美。从学诗的方法来说,姚鼐的观点与之相近,并且在具体的路径上,比前人有着更为精微的探讨。姚鼐的时代,以沈德潜为代表的宗唐诗人遵从七子及王士禛遗法,重模拟;而以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诗人追踪公安派,凸显个性而重视变化,极力批评沈德潜宗唐诗风,认为只要具有性情与天赋,无论什么时代都可以写出好诗。姚氏汲取两种诗学取向的经验与教训,力求形成第三种诗学高峰——清诗。(摘编自潘务正《姚鼐“镕铸唐宋”新论》)材料二:叶燮是一位具有历史感与现实感的诗论家,他坚持以“变”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体现了文学史家的眼光与方法。就“陈熟”与“生新”问题,他从“相续相禅”与“踵事增华”两个层面,分别阐释了“前”与“后”、“旧”与“新”之间的流变与关系。对叶燮“陈熟生新”思想进行现代阐释,对于我们认识传统诗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叶燮看来,“相续相禅”就是后者对前者的相续,前者对后者的禅让。因为有了“陈熟”,才有“相续”的对象;也因为有了“陈熟”,才有“禅让”的主体。诗歌在“陈熟——生新——陈熟——生新”的不断交替中演变,呈现了对立双方交替的诗史演进模式。“相续相禅”的重心在“陈熟”,“踵事增华”的核心却在“生新”。叶燮认为“生新”是诗歌演变的必然。他从创作“因触而发”和“欣赏之接受”过程两个方面分析了“生新”的合法性。就创作而言,诗变系乎时事,诗人接触的情、景、事不同,创作也不同;就欣赏而言,“初见”尚好,“数见”不鲜,“陈陈踵见”则遭人“齿牙余唾,有掩鼻而过”,从接受方面提出“生新”的必然性。所以,叶燮并不忽略“陈熟”。但相比而言,他更重视“生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叶燮最推崇杜甫、韩愈、苏轼三人,正是因为他们诗歌创作中的“生新”。总之,叶燮的“陈熟生新”思想已突破了狭窄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呈现出完整的、延绵不断的生命体的成长过程。他对诗歌创作演变过程的描述和对其演变逻辑的探索,使诗歌艺术在时间轴上得到敞开,为后人阐释“陈熟生新”思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摘编自杨晖、罗兴萍《叶燮“陈熟生新”思想的现代阐释》)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姚鼐提出“镕铸唐宋”的论诗宗旨,“镕铸”所阐发的内容与明清诗学中争辩不休的模拟与脱化内容是相同的。B.姚鼐认为模拟是学诗的初始阶段,通过多次模拟,然后掌握多位诗人的写作路径,才能达到“似”的程度。C.叶燮认为“陈熟”或“生新”是相对的,在诗歌创作中,二者地位相同,不可一偏,这一点和姚鼐的认识一致。D.叶燮坚持以“变”为核心的文学批评观体现了文学史家的眼光和方法,是因为他是一位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诗论家。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姚鼐的“欲悟亦无他法,熟读精思而已”的看法可见,由似到脱化也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功夫的作用。B.姚鼐从模仿“明七子”的诗歌开始,最终追求“自成一体”的成效,因而当钱谦益讥讽七子学诗的方式时,他痛诋之。C.叶燮的“陈熟生新”思想可从“相续相禅”与“踵事增华”两个层面来解释,前者重心在“陈熟”,后者重心在“生新”。D.叶燮认为“生新”是诗歌演变的必然,原因之一在于诗变系乎时事,诗人接触的情、景、事不同,创作也不同。3.姚鼐的下列表述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2分)A.“近人每云作诗不可摹拟,乃欺人之言。学诗文不摹拟,何由得入?”B.“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由化而变,乃成数家。”C.“夫文章之事,望见途辙,尤可以力求。而才力高下,则必由天授。”D.“即使逼肖古人,已非极诣,况遗其神理,而惟得其皮毛者乎?”4.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姚鼐“镕铸唐宋”理论的价值。(4分)5.阅读《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片段,分析林黛玉的诗歌教学方法与材料中诗歌创作主张的相似之处。(6分)“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竹林的故事废名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我们起初不知道她的名字,问她,她笑而不答,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我才挽住她的手:“哈哈,三姑娘!”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一天我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从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搓衣的石头沉在河底,呈现绿团团的坡。老程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三姑娘小小的手掌,跟着她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的鱼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望着爸爸。流水潺潺,摇网从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点打在水上,浸在水当中的枝条也冲击着嚓嚓作响。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见了妈妈抽筷子,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喝了。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老程家的已经是四十岁的婆婆,穿的衣服都是青蓝大布,系鞋的带子也不用那水红颜色了。独有三姑娘的黑底绿花鞋的尖头蒙上一层白布,虽然更显得好看,却叫人见了也同三姑娘自己一样懒懒的没有话可说了。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最多的还要算邻近各村上的女人,她们像一阵旋风,大大小小牵成一串从这街冲到那街。然而能够看得见三姑娘同三姑娘的妈妈吗?不,一回也没有看见!锣鼓喧天,惊不了她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聒聒的喧声,比站在近旁更能入耳, 虽然听不着说的是什么,听者的心早被它牵引了去了。竹林里也同平常一样,雀子在奏他们的晚歌,然而对于听惯了的人只能够增加静寂。打破这静寂的终于还是妈妈:“阿三!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1\*GB3\*MERGEFORMAT①“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三姑娘同妈妈间的争吵,其原因都出在自己的过于乖巧,比如每天清早起来,把房里的家具抹得干净,妈妈却说,②“乡户人家呵,要这样?”偶然出门做客,只对着镜子把散在额上的头毛梳理梳理,妈妈却硬从盒子里拿出一枝花来。现在,三姑娘站在坝上,眶子里的眼泪快要迸出来了,妈妈才不作声。待到点燃了案上的灯,才知道已经走进了茅屋,这期间的时刻竟是在梦中过去了。灯光下也立刻照见了三姑娘,拿一束稻草,一菜篮园里割回的白菜,坐下板凳,三棵捆成一把。“妈妈,这比以前大得多了!两棵怕就有一斤。”妈妈哪想到屋里还放着明天早晨要卖的菜呢?终于不出声的叹一口气,伴着三姑娘捆了。三姑娘最后留给我的印象,也就在卖菜这一件事。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三姑娘在我们的眼睛里同我们的先生一样熟,所不同的,我们一望见先生就往里跑,望见三姑娘都不知不觉的站在那里笑。三姑娘是这样淑静,愈走近我们,我们的热闹便愈是消灭下去。一天三姑娘是卖青椒,我们大家商议买四两来煮鱼吃。其中有一位是最会说笑的,向着三姑娘道:“三姑娘,你多称一两,回头我们的饭熟了,你也来吃,好不好呢?”三姑娘笑了:③“吃先生们的一餐饭使不得?难道就要我出东西?”我们大家也都笑了;不提防三姑娘果然从篮子里抓起一把掷在原来称就了的堆里。“三姑娘是不吃我们的饭的。我们没有什么谢三姑娘,只望三姑娘将来碰一个好姑爷。”我这样说。然而三姑娘也就赶紧跑了。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

VIP会员专享最低仅需0.2元/天

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最高可省50%

开通VIP

导出为PDF

图片预览模式

文字预览模式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
预览说明:图片预览排版和原文档一致,但图片尺寸过小时会导致预览不清晰,文字预览已重新排版并隐藏图片
相关精选
查看更多
更多推荐